中国经济面临水危机
除了黑天鹅、灰犀牛、白象和成为反腐斗争目标的“老虎和苍蝇”,关注中国的评论员和经济学家们需要给他们所钟爱的动物寓言集加入一个新品种。欢迎来到“骆驼经济”(Camel Economy),它必须迅速适应水资源短缺。危机迫在眉睫,可能产生比人口结构变化、债务问题和去杠杆严重得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后果。
那么,为什么缺水不是中国经济前景研究的一个核心议题?为什么缺水不被认为是对经济增长、进而对中国实力的一个制约因素?毕竟,在2005年,当时的中国水利部部长曾宣称,中国需要“要么为每一滴水而战,要么灭亡,这就是中国面临的挑战”,而中国前总理温家宝曾表示,缺水威胁“中华民族生存”。
情况真有那么糟糕吗?遗憾的是,确实如此。国际公认的水资源紧张、短缺和严重短缺的警戒线分别是:人均1700立方米/年、1000立方米/年和500立方米/年,涵盖从核电站到刷牙的所有用水量。中国的人均水资源量约为2000立方米/年,但80%的水资源都在南方。在北部,有8个省份水资源严重短缺,还有4个省份水资源短缺。这些省份占到全国农业产出的38%、发电量的50%、工业产出的46%和人口总量的41%。
下面还有一些需要经济学家考虑的可怕的统计数据。京津冀地区1.12亿人口的水资源量,仅为严重短缺警戒线水平的一半。过去25年里,中国有2.8万条河流消失了。地下水水位每年下降高达1至3米。后果之一是:北京局部地区地面每年沉降11厘米。为无数人供水的黄河,如今流量只有1940年代时的十分之一;黄河经常断流。污染进一步减少了水供应:2017年,中国有8.8%的水资源甚至不适合农业或工业用途。
缺水的后果对人有切实影响。在甘肃临洮,高楼层的居民必须自己打水带回家。在山西省(全省人口3500万)省会太原,拥有2500年历史的著名食醋产业正面临威胁。去年,在太原主要的国际酒店,客人们被告知洗漱用水每天仅供应1小时。郑州市到2020年增加300万至400万人口的计划可能是实现不了的:水资源只够供应7个新的水处理厂中的1个。
政治上的挑战是巨大的:中国的“五年规划”意味着在人均用水量减半的同时,中国GDP要较2010年翻一番。
“别担心,”经济学家们说,“中国有南水北调工程(SNWTP)。他们可以让水流改道。或者淡化海水。”可惜的是,数量还是不够。即使南水北调的全部水量都流入京津冀地区,该地区的人口仍将面临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窘境。但调来的水量还必须供应其他三个省份。从西藏或俄罗斯调水属于异想天开。淡化海水很愚蠢:耗电量大,而发电(仍主要靠煤炭)又会消耗大量的水。
中国政府向骆驼经济转型的速度太慢了。它有计划,出台了对官员的激励措施;它投资于回收处理、灌溉、污染治理、抗旱作物;它在高压输电(从中国西部获得水能、风能和太阳能)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些都不够用,可能也来不及。如下这些最有效的措施在政治上面临最大阻力:提高约为世界平均水平四分之一的中国水价,确保更好的治理(太多部委参与决策,既得利益者从中干预),放弃粮食自给自足的政策,淘汰耗电大的产业(钢和铝)。这些都太难了,不如拖一天算一天。
然而,骆驼经济正是中国表示希望拥有的:基于高科技制造和服务、向消费倾斜的再平衡(当前的水资源定价和补贴有利于企业、而非消费者)、高效的农业部门(这非常重要,因为农业目前消耗了62%的水资源)。
这会对全球产生影响:农产品价格上涨;投资于研发节水技术的公司或与之合作;更广泛的科技合作;把耗水多的行业迁至国外。不那么正面的影响是,未能实现骆驼经济将极大地影响世界贸易、投资和就业;在最坏的情况下,合法和非法移民水平可能上升,围绕跨国水源的紧张局势也会加剧。
或许受影响最大的是中国的全球抱负,这些抱负需要强大而可持续的经济来支撑。经济学家可能会问自己,水资源短缺是否将会令这些抱负破灭。你可以印钞票,但印不出水。
作者: 查尔斯 帕顿 译者: 何黎
出处:FT中文网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