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能改变人们对政治议题的看法吗?
科幻电影能改变人们对政治议题的看法吗?
“凛冬将至”,来自《冰与火之歌》的箴言已成为不少环保团体提醒公众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警句;而玛丽·雪莱笔下“弗兰肯斯坦”形象早在1990年代就被美国国内反“星球大战”的政治势力拿来借喻政府企图制造“怪物”。
人们倾向于认为,流行文化拥有塑造公众政治态度的力量,特别是科幻、玄幻类内容。不过,受众对流行文化理解不尽相同,对那些试图用流行文化影响公众的政治势力来说,你确定公众所理解的一定是你希望传达的意思?马萨诸塞大学安姆斯特分校两名学者替你们算了笔账。
研究者考察的是:常见的科幻题材“末日机器人”是否能影响人们对“发展全自主武器”的态度?
现实中,类似“终结者”“机械战警”这样的杀人机器已有雏形,比如以色列、韩国在边境部署的武装机器人、英国全自主无人机等,美国还为此制定全自主武器发展纲要。支持者认为全自主武器能减少士兵伤亡;反对者则认定这种武器系统会让武器控制人类,并用科幻电影中的杀人机器人形象来提醒、敦促公众。
研究者通过网络平台发布问卷,通过调整提问表述、问题顺序、科幻电影的选择等获得数据,并控制影响观看科幻电影的多种因素,如教育、收入、种族、性别等,让受访者用数字编码表达对全自主武器的态度。
第一个假设是所谓“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也就是说,在询问对全自动武器的态度时,如果用“杀人机器人”字眼,相比直接用“武器”,受访者的看法应该会更加负面。
问卷结果并不支持这一效应。
第二个假设是所谓“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也就是说,人在特定环境下决定自己态度时,往往取决于此前刚接受的信息。假如在询问观点前,有意让受访者联想到标志性的“末日机器人电影”,不管受访者看没看过,应该都会对发展自主武器的看法更负面。
问卷结果也不支持这一效应。
第三个假设是“精通效应(literacy effect)”。也就是说,观看杀人机器人电影越多的受访者,对现实生活中对发展人工智能武器化的支持度应该越低。
问卷结果显示,越是沉浸科幻电影的“科幻迷”,越会对自主武器态度反感,但这并不能说明科幻电影塑造了普通公众对全自主武器的态度。
第四个假设是“信息效应(messaging effect)”。也就是说,不同的科幻电影传达不同的信息,更喜欢对杀人机器人或人工智能态度悲观的电影(如《2001太空奥德赛》),相比那些看态度乐观的电影(如《星际迷航》)的人,对全自主武器的支持度会更低。
问卷结果显示,更加恐怖的电影会比对人工智能武器乐观的电影更容易让人反感自主武器。但缺乏“反向效应”,也就是说:看态度乐观的电影不会增加支持自主武器的受访者人数。换句话说,不管内容差异,看科幻基本上就会让人对全自主武器反感。
研究者在问卷中增加了开放性问题,让受访者具体回答为什么会对全自主武器持有某种态度,并对结果进行字频分析。结果显示,受访者很少提到科幻。反对自主武器的人提到的往往是文明面临风险、不能信任机器、道德判断不能外包等;支持者提到的是对国家安全和前线士兵的好处。
也就是说,调查的结果是媒体对自主武器情绪化的表达,如使用流行文化中的“杀人机器人”意向,并没有直接影响塑造公众的观点。那些原本就是科幻迷的群体可能会受到影响,但不会因为某些政治势力使用了科幻这种流行文化元素就会真的影响公众的观点。
在《盗梦空间》中,迪卡普里奥和小伙伴们在目标对象的梦中植入某种观念。现实社会中,不少人希望“解码”流行文化并使用它来向公众植入观念。但这份研究显示,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参考文献
- Young K., Carpenter C. Does Science Fiction Affect Political Fact? Yes and No: A Survey Experiment on “Killer Robot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ume 62, Issue 3, 1 September 2018, Pages 562–576, https://doi.org/10.1093/isq/sqy028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