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日游行”会影响地方政府官员的仕途?

2018-12-21 作者: 特约作者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反日游行”会影响地方政府官员的仕途?

张镇宇/政见特约作者

什么因素会影响中国官员的升迁?现今已有大量文献和理论给出了各自的解释,例如“标尺竞争”理论和“晋升竞标赛”理论。这些理论大多强调经济增长指标在升迁考核中的重要作用,或强调官员所在派系以及与上级领导间关系的重要性。

而维稳工作的成功与否是中国共产党干部考核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则是另一种广为存在,但未被实证过的观点。

在一篇近期的文章中,康奈尔大学的博士候选人Kevin Foley和Jeremy Wallace、Jessica Chen Weiss两位中国研究界的知名教授利用2012年反日游行的数据,通过对不同城市市级领导在游行之后的晋升情况的分析证明了反日示威在次国家层面的确产生了两种后续效应——

政治上,反日示威发生时间较早且自发的的城市,市级领导的晋升可能性会更低。而从经济上来说,反日游行会影响当地城市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的能力。其中,对市级领导的晋升产生了更大的影响的是政治上的因素。

研究者首先假设对社会不安定因素的管理已经成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一环;其次,研究者根据现有的理论,假设GDP增长率以及税收的表现亦是考核官员升迁的重要因素,并试图对它们进行统计学上的检验。

地方官员的两难境地

研究者们选用的数据是2012年发生在208个城市里的377次反日游行,通过网络媒体报道筛选而来。之所以选用这次反日游行,是因为在官方给出明确的指导意见之前,不同的官员会对反日游行采取各不相同的处理方法。

地方官员们在未得到明确指导前会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中日之间不断的摩擦激发了大家的民族主义情绪,地方官员从情感上支持游行的存在。而另一方面,维稳工作的重要性被一再强调。但是反日游行与以往的其他群体性事件似乎又有所不同,其指向为其他国家而非任何层级的中国政府,因此似乎可以被容忍。所以,通过比较在面对两难境地时做出不同选择的官员们在未来晋升情况上的差异,便可反映维稳工作的好坏是否对于官员的升迁情况产生了影响。

这也引出了研究者们的核心观点:符合中央精神的、与外交政策导向相符合的爱国主义示威并不会影响官员的晋升空间。研究者们同时检验了一个经济方面的猜想:不是示威本身,而是示威所带来的经济下滑对官员的晋升空间产生了负面影响。

排除反腐运动的影响

在分析时,研究者根据以上思路将发生在2012年9月15日,也就是中央给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而研究者们也意识到2013年开始的反腐运动很可能是一个严重的干扰因素。在研究者进行这项研究时,数据库中已有28名市委书记因为反腐调查而被解职。那么他们是否应当被纳入数据库之中呢?

考虑到这一因素,研究者对因反腐调查而被解职的官员进行了分类。如果这些被调查并且没有晋升甚至被解职的官员是因为维稳不力、能力较差而因此更容易被卷入反腐运动的话,那他们应当是我们观察数据的一部分。若是反腐调查与当地官员绩效表现并无关系,那这部分官员的数据应该被剔除。同时,如果这名官员在正式被处分的前几年已经开始被调查的话,那么这件事也与其对反日游行的反应无关,因此这部分数据也应当被剔除。研究者在做数据分析时也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了不同的样本进行分析。而三种不同的数据库分析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分析的结果证实了研究者的观点:在示威出现较早的城市,官员们的晋升状况更差,而在中央下达明确指令后出现示威的城市的官员们并未受到影响。这说明了维稳工作的重要性在干部考核制度逐渐加大。

在经济方面,研究者发现:地方示威会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负面的影响,但对GDP增长以及出口并未产生统计学意义上的影响。

仍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者也提出了几个待解决的问题:为何一些政府官员在未得到中央首肯的情况下允许游行示威的发生?也许是因为示威可以转移大众对当地问题的关注,减小当地政府压力。也有可能当地官员认为示威游行反映的是对中央政府的支持,而非挑战。

同时,是否仍有被忽略的干扰因素?比如前期示威的发生是因为当地官员的包容度更高,或本身更加具有民族主义倾向。而这些因素,而非示威本身的发生,也可能是导致他们未能得到晋升的原因。

同时,尽管利用样本让我们通过统计分析证明了这些假设,但是仍有一些允许示威发生的官员得到了快速的提拔。或许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政绩充满自信,所以认为做出允许示威的决定并不会对其整体考核产生太大负面影响,而事实亦是如此。

总之,这则研究的确发现了示威游行对地方官员升迁产生的影响,并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参考文献

  • Foley, K., Wallace, J. L., & Weiss, J. C. (2018).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Nationalist Protest in China: The 2012 Anti-Japanese Demonstrations. The China Quarterly, 1-23.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