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博十周年大事记

2019-01-09 原文 #编程随想 的其它文章

开博十周年大事记

最近的两篇博文都超长(尤其那篇 《反脆弱》的读书笔记 有3~4万字数,是本博有屎以来最长滴),写这两篇把俺累坏了。今天来一篇轻松点的。
话说还有不到一星期,就是本博客的【十周年庆】。有些读者建议俺要有所表示,所以今天汇总一下这十年来值得纪念的事情,让列位看官(尤其是新读者)了解一下:俺能坚持到现在,也不容易啊!!!


★2009年1月15日,第一篇博文——《博客开张及本博客内容简介》


那天俺发了本博客【第一篇】博文(链接在“ 这里 ”),所以每年的1月15日是“开博纪念日”。

在第一篇博文中,已经简单说了为啥会在2009年初开博客。几年之后(2013),针对某读者的提问,又专门写了篇博文,从心理学层面谈自己的动机:
为啥俺要写这个博客——动机的自我分析


★2009年2月初,开始启用【CSDN】上的博客镜像


说起 CSDN ,这是国内最有名的程序员网站。而且俺在“开博第一篇”中也说了——当初开这个博客只是为了分享编程经验。所以俺在注册 Blogger 帐号时,也顺手注册了 CSDN 帐号。但是俺一开始并【没有】启用 CSDN 帐号,只是把这个帐号作为某种备份。
那年2月初的某天,俺收到 CSDN 社区某个知名博主的邮件。他无意间看到俺的博客,觉得不错,就主动来信联系。后来两人(在邮件中)相谈甚欢。他建议俺在 CSDN 搞个“镜像博客”,理由包括:
其一,Blogger 长期 GFW 被封锁,只是因为北京奥运才在2008年解封,以后说不定再度被墙。在 CSDN 上搞个镜像博客,以防万一。
其二,如果俺在 CSDN 上有个镜像博客,他可以向 CSDN 的编辑推荐俺博客,让俺获得【首页推荐】。
能获得 CSDN 的首页推荐,当然很荣幸。所以俺就听从他的建议,在 CSDN 上开了一个镜像博客。
今天借这篇《十周年大事记》,表达一下对他的感谢。
(注:暂时不提他的真名。毕竟俺现在是【朝廷的敌人】,尽量避免给他招来麻烦)
另外,俺之所以敢在博客上提这事儿,就是因为这个博主也【不】认识俺。实际上,俺用“编程随想”这个身份与别人沟通时,【从不】提及自己的身份信息。

关于“CSDN 镜像博客”的后续命运:
2009年之后,俺写的大部分博文都比较敏感(比如:政治、翻墙),所以 CSDN 的镜像博客就很少更新了,俺也很少关注它。又过了好几年(具体哪年,已经忘了),某个热心读者提醒俺——CSDN 上的镜像博客已经没了。
俺猜测是 CSDN 网站迫于真理部的压力,才删除俺的镜像博客。因为即便俺没有更新它,它上面已有的技术博文还是可以给 CSDN 带来流量滴。除非是外部压力,否则 CSDN 管理员没必要删除它。


★2009年2月9日,第一次获 CSDN 首页推荐


(接着刚才的话题)
话说这位 CSDN 上的知名博主果然很有面子——才过了没几天(2月9日),俺博客就获得 CSDN 网站的首页推荐。
为啥俺记得这个日子捏?因为那天俺发了一条推文,以示留念(链接在“ 这里 ”)。
另,这条也是俺推特(twitter)帐号的【第一推】。

聊到这里,顺便提一个【重要的】小插曲:
话说国内有一本《程序员》杂志(在软件开发社区蛮有名滴),也是 CSDN 网站主办滴。那段时间,俺发的技术博文经常上 CSDN 的首页推荐,《程序员》的主编通过邮件向俺约稿。后来《程序员》杂志的某一期发了那篇《 架构设计:生产者/消费者模式 》。
为啥说这是个【重要的】小插曲捏?因为在杂志上发了文章,自然就涉及到【稿费】,然后就涉及到【银行转账】,于是就涉及到【真实身份】。
如果俺当年拿了那笔稿费,银行系统就会有转账记录,“有关部门”将来如果想查,查到俺的真实身份简直易如反掌。最近这些年,俺能够长期抹黑党国,恶毒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正是因为—— 当年【没】领那笔稿费 :)
反过来【假设】一下:如果当年俺领了那笔稿费,当然就有顾忌,自然不会再写敏感的政治博文,那么这个博客就会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样子(甚至俺的人生也会是另外一种样子)。

可能有些同学会问——那时候还【没】开始写政治内容,为啥如此小心?
还有另一个多次被问到的问题是——既然刚开始只是想写编程方面的博客(所以才叫“编程随想”),为啥要保持匿名?
这两个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答案,那就是——【职业习惯】(在信息安全的圈子混了这么多年,俺养成了一些好习惯)


★2009年5月16日,Blogger/Blogspot 全站被墙,开始写【翻墙教程】


前面提到:Blogger 在那之前很多年就是被墙的。到了2008年,因为要开奥运会,届时会有很多老外来天朝,为了照顾朝廷的面子,暂时【解封】了一大批国外网站,其中也包括 Blogger/Blogspot。
但是到了2009年5月中旬,Blogger/Blogspot 又重新被封杀了,而且是【全站】屏蔽哦(在俺的印象中,当时 GFW 用的是“域名污染”)。那些翻墙经验丰富的网民,一看“5月中旬”这个时间点,马上就猜到——因为临近“六四”了。
这个事情直接促使俺开始写【翻墙教程】,第一篇的标题就叫《 如何翻墙?——写在 BlogSpot 被封之后 》,是一篇比较系统性的扫盲教程。在这篇教程发出后很长一段时间(好几年),用 Google 搜索“翻墙”二字,搜索结果的第一页都能看到俺这篇教程。有段时间,这篇博文甚至能排到【第一页的前三名】。
所以那几年里,有相当一部分读者是因为要找翻墙工具,无意中来到俺的博客,之后就成了长期读者。


★2009年5月25日,开始启用【Live Spaces】上的镜像博客(分享翻墙教程)


估计年轻的网民可能都没听说过“ Live Spaces ”这个玩意儿——这是当年微软旗下的博客平台,而且一度是【免翻墙】滴!
既然俺已经在 CSDN 上创建了一个镜像博客,为啥还要再搞一个捏?因为俺在 CSDN 上发布的【翻墙教程】被 CSDN 网管给删了(当然啦,考虑到天朝是个奇葩的国度,咱也不能怪 CSDN 网管)。所以,俺必须找一个【既没有被墙又能发布翻墙教程】的网站。(因为“翻墙教程”是写给【不懂】翻墙的网民看滴,如果发布教程的地方本身被墙,就没有意义啦)。
于是俺寻寻觅觅,终于选中了微软的 Live Spaces 平台,在那上面又创建了一个【镜像博客】,以方便那些【不懂翻墙】的读者。当时申请到的域名是: program-think.spaces.live.com
有了这个镜像,从2009年5月25日开始,每次俺发布新的博文,都会同步复制到 Live Spaces。为啥俺记得这个日子捏?因为那天正好发了一条推文(链接在“ 这里 ”)


★2009年6月11日,开始写【政治博文】


本来俺最多也就是写写“翻墙”博文,仅此而已。毕竟“翻墙类”的文章(对网监部门而言)还只是算“擦边球”,其性质不如政治文章那么严重。
但是那年的6月,发生了好多让人不爽的事情(那年正好“六四事件”20周年)。其它的事情也就算了,最让俺忍无可忍的是——工信部(信产部)在那年6月9日发了一个通知,打算强制推行一项“绿坝计划”(维基百科的介绍在“ 这里 ”)。通俗地说就是——强制要求在中国大陆销售的电脑统一预装政府指定的某个监控软件(绿坝)。该软件可以监控电脑的上网行为。
就是因为这事儿,俺下定决心——开始讨论政治,开始抹黑党国。两天后(6月11日),俺发了【第一篇】政治博文《 是该写点技术以外的东西了 》。
(注:由于遭到太多的反对,工信部的“绿坝计划”后来夭折啦,真是大快人心!)


★2010年1月23日,俺的【Google Code】上线(提供翻墙工具下载)


一般来说,Google Code 是用来开发“开源软件”滴。但俺当时开通 Google Code 属于“动机不纯”——是为了“分享翻墙工具”。因为 Blogger/blogspot 博客平台本身【没有】提供“文件下载”或类似的功能,所以俺就在 Google Code 身上做文章。
在1月23日那天,俺在 Google Code 上创建了第一个 wiki 页面(Software.wiki),上面列出了俺分享的翻墙工具。
之后的几个月,又陆续创建了其它几个 wiki 页面,分别用来分享“电子书”和“各种网址”。
(注:由于 Google Code 已经在 2016年被关闭,这些 wiki 页面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2010年8月初,俺的【微软网盘】上线(提供翻墙工具下载)


刚才说到:俺起先是通过 Google Code 提供翻墙工具的下载。
但是在2010年8月初的某天(具体是哪天,已经忘了),Google Code 管理员认为俺这种做法违反了 Google Code 的服务条款,把俺用来共享翻墙工具的 project 给封杀了。所以俺就转移阵地,改用微软网盘来分享各种翻墙工具。
当初为啥选择“微软网盘”捏?主要基于如下考虑:
1、【国内】的网盘肯定不考虑(排除掉一大批)
2、【小】公司运营的网盘不考虑(又排除掉一大批)
3、剩下少数几个选项中,微软网盘(当时叫 SkyDrive)的容量最大(25GB),就选它了。

有很多读者觉得俺应该用 Google 的网盘(GDrive)来分享文件。但恰恰是因为——当时俺已经非常依赖 Google 帐号(Gmail、Blogger、Google Code......),为了避免【单点故障】,反而应该使用一个【非】Google 的网盘。


★2010年9月6日,开始分享【电子书】


那天在 Google Code 上创建了一个 wiki 页面(Books.wiki),列出俺分享的电子书的下载链接(在微软网盘)。
从那之后,俺分享的电子书越来越多。在开博十周年之际,分享的电子书已经超过【800】本,含各种格式(其中有很多扫描版 PDF,总容量比较大,超过【11GB】)。
后面会提到(参见“2015年6月11日”),由于 Google Code 在2016年关闭,其上的 wiki 页面已经迁移到 Github。如今的【电子书清单】参见如下网址:
https://github.com/programthink/books


★2010年9月27日,用“自动回复邮件”的方式分享翻墙教程


从2009年5月开始写翻墙教程之后,俺时常收到读者来信,询问翻墙方面的问题。回复这类邮件是非常机械滴——每次都是“复制/粘贴”。
由于俺比较懒,为了尽可能省事儿,就想了一招——利用电子邮件的【自动回信功能】。
一开始俺注册了一个 Gmail 邮箱(help.gfw@gmail.com)用来进行自动回信,并在博客上发了一篇通告。谁曾想,大约一天之后,该邮箱就被 Google 封杀了,理由是 SPAM(垃圾邮件)。因为有太多网友向这个邮箱发信,导致该邮箱在短时间内发出太多的“自动回信”,于是 Google 的邮件系统自动判定该邮箱在发送垃圾邮件。
但是俺没有放弃,本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精神,两天后又开通了一个雅虎邮箱(help_gfw@yahoo.com),然后再发一篇博文进行通告。这个雅虎邮箱正常工作了好多年,累计自动回复了大约十几万封邮件。
很多年以后(具体哪一年,已经忘了),有热心读者反馈说:无法从这个雅虎邮箱获取自动回复。不过没关系,它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


★2010年11月14日,位于【Live Spaces】的镜像博客废弃


(关于“Live Spaces 平台”上的镜像博客,前面提到过)
话说到了2010年9月,微软宣布要关闭 Live Spaces 平台(将在2011年3月下线整个网站)。为了照顾原有的博主,微软提供了自动迁移到 WordPress 的功能。所以,俺注册了 WordPress 帐号,并完成了迁移。但是俺在完成迁移之后,在 Wordpress 上只留了一篇《博客迁移重要通知》。
为啥捏?因为 WordPress 平台在那之前很多年就已经撞墙了。所以它无法像 Live Spaces 那样提供【免翻墙】的好处。
(注:如今访问 https://programthink.wordpress.com/ 依然能看到那篇《博客迁移重要通知》)

★2011年2月24日,开始写【煽颠性质】的政治博文


先给大伙儿扫盲一下——啥是“煽颠性质”?
朝廷的有关部门(国保、网监)对网上的政治内容,还是会区别对待滴。如果粗略地划分,可分两大类:一类是“批评性质”,一类是“煽颠性质”。
“煽颠”一词出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这个罪名。这个罪名以前叫做“反革命罪”。改革开放之后,伟光正觉得“反革命”这个太难听啦,就改叫“煽动颠覆国家政权”。
如果你写的政治文章仅仅指出政府有哪些缺点,这个属于“批评性质”;但如果你不光指出缺点,还号召大伙儿推翻政府,那就属于“煽颠性质”。
举个例子:
10多年前,韩寒的博客很红,老网民应该都记得。他写了很多政治方面的文章。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所有的】政治文章都仅仅停留在“批评性质”。韩寒很聪明,他知道如何把握分寸,绝对不会越过红线。

(扫盲结束,言归正传)
在2011年2月之前,俺虽然已经写了十多篇政治博文,但这些政治博文的【敏感度】还不够高,还仅仅停留在“批评性质”,还够不上“煽颠性质”。
话说那年的2月份,发生了一个震动朝廷的事件,俗称“茉莉花集会”,也有人称为“中国茉莉花革命”(不了解此事的同学可以看维基百科的“ 这个链接 ”)
此事让朝廷震动,主要原因包括:
其一,2010年末到2011年初,中东多个国家正好在经历【阿拉伯之春】,很多独裁政权被推翻(比如:利比亚的卡扎菲、突尼斯的本·阿里......)。
其二,在天朝发生的集会,同时出现在【多个】城市,而且还包括了北京和上海这两个最大的一线城市。

而俺偏偏就挑选这个高度敏感的时期,在10天内连发4篇博文(如下)。很显然,俺这4篇博文完完全全够得上【煽颠性质】了。
让拆尼斯的茉莉花绽放 》(注:“茉莉花革命”一词最早源自突尼斯,“拆尼斯”是 chinese 的谐音)
中国茉莉花革命——227集会多图回顾
热烈迎接茉莉花革命的第三轮散步
参加茉莉花集会的注意事项

从那时候到俺写这篇《十周年大事记》,已经过去了将近【8年时间】。这些年,俺又写了很多足以定性为“煽颠性质”的博文,但网监部门好像拿俺没辙。这至少说明:俺采取的信息安全防范措施,还是比较靠谱滴 :)
(注:以下是俺分享的【系列教程】,专治“跨省追捕”,希望有更多网民也善于利用互联网进行反党活动)
如何隐藏你的踪迹,避免跨省追捕

再顺便跑题一下:
信息安全界有句名言(其实也是句废话),叫做: 没有绝对的安全
如果用“矛/盾”来比喻“攻防双方”,那么这句话也可以翻译成—— 没有完美的盾 。但是反过来也可以说—— 没有完美的矛
既然攻防双方都不可能完美,那么问题的【焦点/难点】就在于—— 如何评估/预判双方的“强弱对比” 。那些能做到这点的人,也就是《孙子兵法》所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011年某月,第一次收到 Gmail 的警告——“政府资助的攻击者正试图入侵你的帐号”


俺不记得具体的月份,但肯定是在“茉莉花集会”之后。
这种警告意味着【国家级】的入侵威胁。当俺第一次在 Gmail 界面上看到这个警告,颇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俺早就知道有一些政府背景的骇客(称之为“御用骇客”)会专门针对政治敏感人士发动网络攻击。但当自己也享受到这种待遇,还是颇有惊喜之感。
就在那一天,俺写博客的动力又增加了许多 :)
(注:这种【国家级入侵】,后来又出现过,参见后续的“2017年5月”)


★2012年4月14日,开始用 Google Plus 分享【每周转载】


其实俺这个“编程随想”的身份很早就注册了 G+,但一直【没有】公开使用。因为 G+ 有一个很蛋疼的“用户名规则”,要求 G+ 的用户名必须【看上去像】真实的(也就是说,不能使用明显的【化名】)。而“编程随想”这个名字一看就是【化名】。之所以没有公开使用 G+ 帐号,就是担心这个用户名违规,可能会被管理员封杀。
后来这个 G+ 帐号果然被 Google 管理员冻结了(在2012年3月)。幸亏俺的读者里面有 Google 的员工,而且他还是个很热心的读者,帮俺去找 Google 的相关部门交涉,终于让俺的 G+ 帐号解封,并且还可以继续使用“编程随想”这个网名, 再次感谢这位热心读者
G+ 帐号解封之后,俺就开始用 G+ 来分享《每周转载》的文章。当时的做法是:把转载文章的【内容】贴到 G+ 上,然后在每一篇《每周转载》的博文里面包含这些 G+ 的链接。


★2012年9月5日,定制版的博客评论区上线


最早想要去定制 Blogger 的评论界面,是因为博客的评论越来越多,而【默认的】评论界面只显示(每篇博文)最早的200条评论。如果要显示200条之后的评论,需要在界面底部点击一个“加载更多”的按钮。而且按钮比较弱智,每点击一次只加载50条。也就是说,假设某篇博文有350条评论,你就要点击该按钮3次。以此类推。
那年,俺的评论数开始猛增,动不动就是几百条评论。有些老读者喜欢完整地看完所有评论,就得频繁点击这个“加载更多”的按钮,搞得很多人怨声载道。(其实俺自己也嫌烦)
既然要定制评论区界面,俺除了实现【自动加载全部评论】,还顺便实现了常用的【BBCode 语法】——经常逛 BBS 的同学,应该听知道 BBCode 是啥玩意儿。
之后几年,俺继续完善评论区,包括实现了【免刷新功能】——也就是说,别人发的留言会【自动】出现,读者无需刷新页面。


★2013年6月20日,博客开通【邮件订阅】


就在 Google Reader 正式关闭的前10天,俺博客开通了【邮件订阅】功能。以下是当年发的通告:
邮件订阅功能发布——免翻墙的“Google Reader 替代品”

当年有很多【不懂翻墙】的读者依靠 Google Reader 实现【免翻墙】订阅/浏览博客。有了“邮件订阅功能”,就可以继续照顾这些读者。
顺便说一下:
俺有时候会在博文发布之后,继续对内容做一些补充或润色。但是用“邮件订阅”的读者就【无法】看到修改后的博文了。


★2013年7月19日,俺的【Dropbox 网盘】上线


由于很多读者要求“再增加一个网盘”,俺自己也考虑到——多一个网盘也就多一个备份(避免“单点故障”)。于是(2013年5月)在博客上征求了读者意见,最后选了读者呼声最高的 Dropbox 作为“第二网盘”。
之后俺把微软网盘上的电子书全都挨个上传到 Dropbox(纯体力活)。还好那时候电子书还不多(当时大概 1.5 GB 左右)。如今(十周年之际)网盘上的电子书已经超过 11GB 了。


★2014年4月25日,开始提供【博客全站打包下载】


所谓的“打包下载”就是把整个博客中【所有的】博文以及博文中的图片都打包成一个电子书(当时支持 epub 和 chm 两种格式),然后放到微软网盘让读者下载。以下是当年发的通告:
开始提供博客内容打包下载(支持 CHM 和 EPUB 格式)

但是这种方式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打包的电子书【太大】(几百兆),而微软网盘又【不】支持断点续传。结果就导致:一方面,俺上传很难;另一方面,读者下载也很难。(那一年,GFW 开始干扰微软网盘,传输很不稳定)
更深层次的弊端在于——由于俺定期要上传几百兆的文件到微软网盘,存在【暴露身份】的风险。
简单解释一下:
虽然俺为了隐匿身份,【全程】采用“基于 TOR 的多重代理”来进行网络操作。但由于“上传几百兆文件”这种行为比较少见,其“网络流量”的特征自然比较明显。如果朝廷方面对国际出口的流量进行统计/分析(技术上是可以做到滴),会增加“身份暴露”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个弊端,后来改用 BT Sync,以【增量】的方式进行自动同步(参见“2015年3月25日”)。所谓的【增量方式】,就是每次更新博文的时候,只上传新增加的博文和新增加的图片文件。如此一来,流量的特征就【不】明显啦 :)


★2015年2月17日,俺的【BT Sync 网盘】上线,【Dropbox 网盘】废弃


再次唠叨一下:“BitTorrent Sync”简称“BT Sync”,如今改名叫“Resilio Sync”,但俺还是习惯叫它“BT Sync”。
“BT Sync 网盘”不同于传统的网盘,它本质上是 P2P 形式的网盘,【没有】中央服务器,因此具备如下很多好处:
1. 【没有】存储空间的限制——真要说空间限制,那就是参与节点的硬盘容量(如今【TB 级】的硬盘已经不稀奇了)
2. 【没有】下载流量的限制——与之对比,大部分商业网盘都有这个限制。
3. 【没有】文件大小限制——与之对比,大部分商业网盘对“单个文件大小”都作了限制。
4. 【没有】审查——俺想在上面分享啥,就分享啥——咱们朝廷管不了,美国的版权法也管不了(一想到这点,心里那个爽啊)。
5. 【没有】费用——老读者都明白,俺是很讨厌付费服务的——其实俺不缺钱,俺是担心身份暴露(即使“比特币”支付,也【不是】彻底“匿名”滴)
6. 【很难】被封杀——与之对比,国外的商业网盘,GFW 说封杀就封杀

上线“BT Sync 网盘”最大的难点在于——找到一些【志愿者】作为 P2P 网络的【初始种子】。俺在博客上打了招呼,很多热心读者踊跃报名。为了照顾到志愿者的安全性,俺只挑选了【身在墙外】的志愿者作为初始种子。
今天借此机会,再次向这几位热心读者表示感谢!
(注:“初始种子”只需要在开头那几天保持在线,以帮助新加入的节点同步数据。由于参与同步的读者很多,几天之后,即使这几个初始种子全部下线,也【不】影响这个 P2P 网络的运作了)

引申阅读:
扫盲 BTSync(Resilio Sync)——不仅是同步利器,而且是【分布式】网盘
聊聊 GFW 如何封杀 Resilio Sync(BTSync)?以及如何【免翻墙】继续使用?

在“BT Sync 网盘”上线的同时,俺也【放弃】使用 Dropbox 了(那天,“电子书清单”移除了 Dropbox 的下载链接)。
因为 Dropbox 网盘存在【流量限制】。当参与下载的读者多了之后,必定超出流量的限额。最后根本就没法用。
俺的体会是:像 Dropbox 网盘这类网盘,个人私底下使用还可以,但【不适合】大规模公开分享文件。


★2015年3月25日,用 BT Sync 提供【博客离线浏览】


由于俺已经开始用 BT Sync 分享电子书,再用它来【自动同步】博客的离线浏览,也就顺理成章了。以下是当年发的通告:
提供“博客离线浏览”和“电子书制作脚本”——用 BT Sync(Resilio Sync)【免翻墙】自动同步

为了跟原来的“打包电子书”保持兼容,俺还特地写了一个【打包脚本】。那些喜欢在移动设备上看电子书的同学,可以运行俺写的“打包脚本”,把离线浏览的网页和图片打包成一个 EPUB 或 CHM 格式的文件,就可以放到手机或平板上阅读。


★2015年6月11日,俺的【Github 帐号】上线,【Google Code】废弃


由于 Google 宣布在2016年关闭 Google Code 网站。俺花了点时间把 Google Code 上的内容(主要是 wiki 页面)搬运到 俺的 Github 帐号 。这个 Github 帐号是在之前几年(2013年愚人节)就注册滴,作为 Google Code 的备份(也就是俺常说的“B 计划”)。
搬运完之后,发了一篇博文,通告俺的【Github 帐号】正式上线。
为了保持兼容性(也为了 SEO),俺在 Google Code 上进行了相应设置,把 Google Code 帐号的链接( https://code.google.com/p/program-think )重定向到“ 俺的 Github 帐号 ”。


★2015年10月4日,博客全站启用【HTTPS】


自从开博之后,就一直有读者抱怨说——俺博客【不】支持 HTTPS,缺乏安全性。其实俺也觉得很不爽,但又【很无奈】。因为“开启 HTTPS”需要 blogger/blogspot 博客平台提供支持才行。
俺盼星星盼月亮,等了好多年,一直等到2015年10月初,终于看到 blogger 官方通告说——博客平台已经开始支持 HTTPS,但需要每个博主【手动开启】。俺当然毫不犹豫地开启 HTTPS 选项。
那几天,俺又做了一些简单的兼容性测试,然后在那年10月4日发布了通告(链接在“ 这里 ”)。
之后几年,俺陆陆续续把博客的【所有内链】从 http:// 改为 https:// (不得不说,这又是一个体力活)


★2016年2月29日,《太子党关系网络》开源到 Github


在那之前,俺一直是把《太子党关系网络》做成 PDF 文件,然后放到俺的微软网盘给大伙儿下载。后来有一些读者强烈要求俺把数据(人物和家族的资料)开源出来。
那年春节前,俺承诺2月份在 Github 上线。2016正好是闰年,俺在2月29日发布了 上线通告
对这个开源项目感兴趣的同学,请猛击如下链接:
https://github.com/programthink/zhao
(注:项目名叫 zhao ,寓意“赵家人”)
那阵子,朝廷正要开两会,俺在博客上说——这是专门给2016年“两会”的献礼 :)


★2016年6月初,《太子党关系网络》开源项目率先获得朝廷认证——俺发表获奖感言


Github 官方在那年6月8日发布的公告称:收到来自中国政府的删除令,要求 github 删除俺这个 zhao 项目(Github 官方公告的链接在“ 这里 ”)
还好 Github 的运营方比较有骨气,【没】向天朝妥协,依然保留了这个项目。但是 Github 方面也做了一点小小的让步——本来 Github 上所有项目都是免翻墙可以访问滴。后来 Github 官方针对“来自中国大陆的 IP 地址”屏蔽了该项目。也就是说,如果你在【墙内】直接访问这个项目的网址,会看到一个错误提示。但如果用翻墙工具访问该项目,就一切正常。
俺特别荣幸的是—— 针对俺项目的政府删除令,是 GitHub 历史上的第6个,也是来自中国政府的【第一个】。
朝廷方面对俺的工作高度认可,鄙人不胜荣幸之至,特地写了一段“获奖感言”,链接在“ 这里 ”。


★2017年5月,本博客获得【更高级别朝廷认证】


如果说,2016年6月发生的事情,只是针对《 太子党关系网络 》这个开源项目;到了2017年5月份,朝廷方面开始针对俺博客本身了。那个月发生了很多事情,俺就不细聊了,大伙儿可以参见如下博文:
庆贺本博荣获【更高级别朝廷认证】——谈谈近期的“帐号入侵、刷屏、钓鱼”

在上述这篇博文中,俺特地引用了尼采的名言:
那不能杀死我的,使我更强。
What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


★2018年12月6日,俺的 G+ 帐号废弃(那上面的转载文章全都搬运到博客主站)


这事儿就发生在上个月(参见“ 这个链接 ”),大伙儿应该都记得吧。
(对俺博客而言)最近几年,G+ 已经用得很少——仅仅用来发布“新博文通知”。老早就有读者建议俺——把 G+ 上转载的文章搬运回博客主站。但是俺比较懒,一直没动手。到了2018年4季度,Google 宣布 G+ 即将在2019年某月关闭,终于迫使俺动手完成这个搬运的体力活。
把这些转载的文章搬运会博客主站后,有如下好处:
其一,搬运之后,【博客离线浏览】中也会包含早期所有转载的文章的【全文】。对那些习惯看“离线浏览”的读者,有好处。
其二,搬运之后,浏览那些早期的转载文章,可以【少一次】链接跳转(无需再跳到 G+ 界面,就可以看到全文)。
其三,搬运之后,使用博客界面右侧栏的【站内搜索】,可以搜到早期的那些转载内容(搬运前,这些内容是搜不到滴)。


★结尾


这篇仅凭俺个人记忆来整理,难免有疏漏,欢迎各位读者补充。
下一次发布《大事记》,那得等到2029年的博客【20周年庆】啦。希望那时候俺还在,列位看官也还在。
另外,也希望俺能和诸位读者一起迎来【天朝的黎明】。用下面这句话与大伙儿共勉。

成功不必在我,功成其中有我。


俺博客上,和本文相关的帖子(需翻墙)
为啥俺要写这个博客——动机的自我分析
博客开张及本博客内容简介
架构设计:生产者/消费者模式
如何翻墙?——写在 BlogSpot 被封之后
是该写点技术以外的东西了
如何隐藏你的踪迹,避免跨省追捕
邮件订阅功能发布——免翻墙的“Google Reader 替代品”
提供“博客离线浏览”和“电子书制作脚本”——用 BT Sync(Resilio Sync)【免翻墙】自动同步
扫盲 BTSync(Resilio Sync)——不仅是同步利器,而且是【分布式】网盘
博客全程启用 HTTPS 加密
热烈庆贺“太子党关系网络”开源项目率先获得朝廷认证
庆贺本博荣获【更高级别朝廷认证】——谈谈近期的“帐号入侵、刷屏、钓鱼”
告别 Google Plus——早年在 G+ 上的“每周转载”已搬运到博客主站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的原创文章,作者皆保留版权。转载必须包含本声明,保持本文完整,并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者 编程随想 和本文原始地址:
https://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19/01/Memorabilia.html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