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聿文 : 不繳械 川普也誤判習近平

2019-05-31 作者: 邓聿文 原文 #中國戰略分析 的其它文章

Image result for 邓聿文 图片

貿易戰重啟後,國際社會包括美中兩國輿論,普遍認為習近平誤判了川普,美國一些學者和媒體頻頻放風,習近平絕對不要低估川普打擊中國的決心,川普的推文也顯示了這點。

不過,反過來講,川普和美國政府是不是也誤判了習近平?如果只是單方誤判,當美中談判破裂,華盛頓向北京加徵關稅,特別是祭出連串打擊華為的手段後,中國政府抗打擊的意志應很快會被瓦解,而向川普繳械投降,按美國條件簽城下之盟。但情形顯然不是這樣。北京不但在能力許可範圍裡發起反擊,近期輿論宣傳重新擺出和美不惜一戰架勢,看來一點投降跡象都沒有。

事實上,還原去年3月以來美中談判過程,習近平對貿易戰態度強硬,既可看成逼上梁山,但也因此而出乎川普團隊的預判。

中國政府對貿易戰的態度先倨後恭,當川普政府對500億商品加徵25%關稅後,才意識到對手不是打口水仗,義和團式激憤不見了,代之以謙恭談判。其中,去年5月19日劉鶴赴華盛頓第三次談判,美方變臉給中方下馬威,讓習初步償到川普的「交易」滋味。

當時雙方發表聯合聲明達成框架協議,美方宣布擱置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的計畫。輿論認為事情塵埃落定時,川普突然變臉推翻聲明,導致關稅戰開打。對川普的舉動,中國政府雖不滿,但在關稅不對等下只好忍了。這之後,兩國雖重開談判,但美方條件大大加碼,後來雖有12月初的川習會,一度樂觀傳出有望5月達成協議,然而直到4月底第11輪談判,終究破裂。

據美方說法,談判破裂是中方——具體說是習近平——毀諾,輿論都指責中國不守信用。中國政府則反駁,任何協商過程中的承諾都可以重新談判。中國國際戰略學者時殷紅認為,前期談判中國在原則問題上讓步過多,導致美國胃口大開,要價太高,以致最後發現無法再讓步。

是什麼問題使習近平不能再讓步呢?劉鶴在談判破裂後把它歸咎三點,即採購數額中美說法不一、協議達成後美國取消關稅,以及文本平衡問題。最後一點「新說法」,確切意思外界不清楚。據傳言,指的是法律修改問題,讓習近平覺得受到川普的冒犯,容易使中國人把貿易談判和中國過去與列強簽訂的屈辱條約聯繫起來。

鷹派學者金燦榮透露,川普要求向中國各級政府派駐美方人員,監督中國政府對國有企業的補貼執行情況,理應才是習寧願背負不守信用名聲,也要毀約的真實原因。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最近在北京說,美國的條件要是放在澳大利亞,他也不會答應。

不妨做個推演。假如川普的條件被滿足,中國各級政府都有美國「紀委」監督,就算習近平再強勢,能壓制國內所有批評和反對聲音,但他咽得下這口氣嗎?因為今日中國不是中共口口聲聲說的晚清積弱時期,而是世人眼中的「世界老二」,習也是非常強勢的領導人,中國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復興的關口,在川普關稅大棒下,卻落得個連晚清都不如的處境,習近平能忍得下這口氣?就算他想做臥薪嘗膽的勾踐,或忍胯下之辱的韓信,可現在不是春秋漢初。真是這樣,統治合法性會蕩然無存。即使黨內同志不反他,恐怕他也沒有臉面再賴在位子上。所以,換做任何人恐怕都不會同意。

川普談判團隊是否意識到這個要求會導致這個結果。如果知道還強行要中國接受,只有兩種解釋:一是成心惡心習近平,故意激怒他,好為之後對中國展開的圍剿找藉口;二是認為雖然條件苛刻,但習近平在權衡下還是會答應。我傾向前者,川普談判團隊中的鷹派本來就不想和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但從媒體報導川普得知習近平推翻承諾後的反應看,似乎是後者。在川普眼中,關稅戰會將中國打趴,只能乖乖就範,無論條件多麼苛刻,習近平不敢不簽。

然而,除感覺被川普羞辱外,習這回用舉國之力同美打貿易戰,可能也認為中國製造業規模(比美德韓三國加起來還大)和供應鏈體系,中國消費升級的市場空間,以及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科技有一定實力,加上中國政府對資源的掌控能力,有底氣和川普「掰一掰手腕」了,誰笑到最後還不一定呢?

出处 : 世界日报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