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聿文 : 中國存在軍事介入北韓可能性

2019-06-30 作者: 邓聿文 原文 #中國戰略分析 的其它文章

Image result for 邓聿文 图片

外界多年來一直猜測,如果北韓出現事變或遭遇外部攻擊,中國是否軍事干預或第二次「抗美援朝」,日前習近平對北韓的訪問,揭開了答案。

這是中國領導人時隔14年後再訪平壤,也是習近平上台後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對朝國是訪問。除中朝關係改善和穩固具有意識形態和地緣政治意義外,習訪朝最令外界關注的是時機敏感,被外界一邊倒地賦予國家博弈色彩,認為在G20會議前,中國向華盛頓展示北京對平壤有特殊的地緣政治影響力。

但平壤是否願作北京籌碼,很大程度上取決它能從後者獲得什麼好處。從中朝70年歷史和金家三代看,對淪為中國的「籌碼」北韓既有認知,也心有不甘。多數時間特別是中國自身實力不濟時,中國要使北韓成為自己的「牌」,給北韓的幫助和援助遠比其作為牌的價值更多,看來得不償失。

今日形勢自與過去有很大差別。中國看似比以前更強大,另一方面北韓卻顯得更脆弱,對中國更依賴。在此狀況下,如果北京要將平壤作為牌來打,後者恐怕不得不配合。但這不是說平壤不會趁機抬高要價。從習這次訪朝,中國基本滿足北韓要求,用中聯部部長宋濤的話講,「表明中方致力於鞏固中朝傳統友誼、支持朝鮮實施新戰略路線、推動半島問題政治解決進程的堅定決心」。這也是習近平訪朝的任務。

平壤當前兩個最糾結問題是棄核和解決民眾溫飽。對前者,金正恩自然不願意,但架不住北京這個問題上一直沒鬆口,金正恩只能退而在謀求棄核時間和方式上徵得中國同意。聯合國制裁讓朝經濟雪上加霜,平壤提出集中一切力量發展經濟,這也是中國一直期待的,因此理應得到北京支持和幫助。但北京給平壤的其實比這還多,習近平和金正恩會談提出,中方願為朝方解決自身合理安全和發展關切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此處的「合理安全關切」,不僅僅指平壤在棄核進程中可能出現危及國家安全的事情,考慮習近平去年提出中朝關係的三個「不會變」,即「無論國際和地區形勢如何變化,中國黨和政府致力於鞏固發展中朝關係的堅定立場不會變,中國人民對朝鮮人民的友好情誼不會變,中國對社會主義朝鮮的支持不會變」;以及本次訪問強調「堅持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是中朝關係的本質屬性;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奮鬥目標是中朝關係的前進動力;最高領導人的友誼傳承和戰略引領是中朝關係的最大優勢;地緣相親和文緣相通是中朝關係的牢固紐帶」。

實際上也可作如下解讀:在北韓棄核後,如若有危及北韓政權和制度的事發生,北京不會袖手不管。換言之,當這樣的事發生,中國必定介入,介入程度取決事態對北韓政權的危害程度,必要時使用武力,以確保北韓政權安全。

筆者認為中國會軍事干預,根本原因在北韓對中共政權具有意識形態價值。在中共看來,北韓即便沒有核武,只要政權存在,對中國的社會主義性質就是一種合法性支持。如果它進一步親中,對美國及其盟國將構成威脅。而設若北韓崩潰,對中共會產生巨大意識形態合法性的衝擊,可能比當年蘇聯垮台對中共的衝擊還要大。

中國民眾很可能從金家政權崩潰中獲得力量,發動持續不斷對中共抗爭,從而動搖中共統治。從這點來說,金家政權和中共,朝鮮式社會主義和中國式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體的,中共會死保北韓政權和朝式社會主義,避免亡於核問題或經濟貧困引發人民反抗或其他情形,如外部干預點燃的戰火,必要時對北韓進行第二次「抗美援朝」。習近平此次訪朝,中國官媒大談習關於兩國傳統友誼及強調社會主義政權性質,實際上就是不允許北韓出現危害政權安全的事。

諷刺的是,鑑於中共過去對北韓的不良紀錄,金正恩不會把政權安全託付中國,有報導說,北韓對習近平訪朝的報導迴避了習在朝核問題的講話,但習近平承諾保障北韓政權安全想必金還是樂意接受,因為至少使他無後顧之憂,放心和美國在棄核一事上鬥法。

出处 : 世界日报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