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為何10月召開四中全會

2019-09-05 作者: 原文 #中國戰略分析 的其它文章

謎底總算揭曉。中共何時召開19屆四中全會,去年以來全球輿論不斷競猜,譬如去年12月改開40周年紀念,今年兩會及5月中美貿易談判破裂,被認為最可能召開四全,但上述時間點先後落空,讓輿論對這道謎題頗感沮喪。

外界高度關注四全,除了北京政治傳統的神秘因素外,主要是習看似打亂中央全會召開時間表以及美中貿易戰兩大因素,再加上蔓延兩個多月的香港局勢。去年兩會前夕,中共分別於1月和2月召開二中和三中全會,間隔不足一月,打亂以往全會的時間節奏,使局勢平添一些不必要的不可控因素。

而美中貿易戰一年來深化,對中國經濟和社會人心的影響,也為高層政治帶來不知的變數。此外,香港因修例引發大規模抗議風潮,也出乎北京意料,必然會投射到中國政局。三者混合發酵,讓外界想一窺四全洞悉北京變局。

我在當局宣布10月召開四全前約一個月接受媒體採訪,判斷全會大概率會在10月中旬,最遲11月初召開。根據是如果9月不召開,10月、11月初必定召開,再推遲就說明習中央真的有問題,有些新變化習把控不了。前述四全猜想中,坊間曾出現多個帶陰謀論說法,不管說法有多大可信度,若四全遲不召開,正好給外界提供佐證,從而客觀上有損習的「權威」。

北京公布10月召開四全,從慣例看,並不突兀。照中共黨章,中央全會每年至少舉行一次,一般是黨代會閉幕後立即召開一全,決定中央領導人選,次年2月召開二全,決定國家機構人選,之後幾年的10月或11月,有時也提前在9月或拖後到12月,召開四中、五中、六中、七中全會。後四次全會每次都有主題,一般三中著眼經濟,四中著眼法律或黨建,五中討論下一個五年規畫,六中聚焦社會或文化,七中則為即將舉行的下個黨代會做準備。除了毛澤東時代的混亂,從改革以來的歷次黨代會和全會看,只有13屆中央召開過八次全會。

許多人認為,去年1月和2月召開兩次全會,是習近平隨心所欲的表現,破壞中共全會規矩。但從上面簡單介紹看,嚴格講,習並未破壞規矩,黨章只是規定每年至少召開一次全會,並沒有說不可召開兩次;必要時,也可召開臨時黨代會或特別大會。

輿論有此錯覺,當然是習的強勢,大權在握,給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印象。但實際上,檢視習上台以來表現,尤其是自封核心後的所作所為,固然事事都按其意志,但他也不是隨心所欲,大體還是遵循中共制度或他所定的章法來行事。

我們看到,習非常重視黨內規矩。中共一再強調政治建設,實則是習在為中共及全體黨員特別是高級幹部立規,習上台後始終一貫在做的事就是這件。立規目的不僅讓人服從自己,更要改造整個黨以實現宏圖大業,並永保執政。你可以把它看作習所理解的「法治」。這些規矩當然約束別人而不是他,但習至少表面上也要表現出遵守他立的規。

從這個角度看去年不到一個月召開兩次中央全會,習有意利用黨章規定的模糊空間,如果換別人,比如胡錦濤,可能就做不成,但也只能說明習的強勢而非他破了規矩。而習決定開兩次全會,可能跟議題有關。二全是審議修憲建議,三全是審議國家機構領導人選名單及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兩個議題本來可放在一個全會中討論,無需短時間內舉行兩次會議,但也許是修憲廢國家主席任期動作太大,遭到很多人反對,習需要說服高級幹部,不論用什麼方式同意,於是把國家領導人選和機構改革問題作為三全的主題來討論。

據通報,將召開的四中全會,主題是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從政治局會議審議的黨內法規制定等幾個條例看,習近平恐怕要在四全為黨再套一層緊箍咒,將自己的一套治黨規矩,看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主要內容,從而成為所謂習氏特色社會主義的鮮明標誌。至於貿易戰和香港問題,當然會在會中提及,但全會不可能作出什麼新決策,習更不可能因此而被追責。

出处 : 世界日报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