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耀廷:雙普選意識正趨向港人命運自主意識

2019-09-27 作者: 戴耀廷 原文 #中國戰略分析 的其它文章

戴耀廷:雙普選意識正趨向港人命運自主意識

(大唯 香港訊)因煽惑罪被判入獄的香港大學法律副教授戴耀廷不久前獲保釋,準備明年二月的上訴聆訊。他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反修例運動的擴展,反對派人士在爭取重啟政改,落實雙普選的訴求中,有跡象顯示他們已有更深層次的命運自主意識,這種超越“高度自治”的主體意識將會貫穿在未來的抗爭運動中。

戴耀廷認為,反修例運動已轉化為爭取雙普選運動,如果港府和中央迴避雙普選問題,運動難以停止,即使近期緩和下來後仍有機會在不久的將來重燃戰火。

戴耀廷在2014年“雨傘運動”後對於中央政府作出讓步還抱有一線希望,現在看到北京對反修例運動的強硬態度,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林鄭正式撤回修例後,提出的四大行動措施沒有得到反對派陣營的積極回應,特首下區對話的舉動被認為作秀,未能產生正面反應,反對派的焦點集中在五大訴求上,因此建制和泛民兩大陣營的博弈仍在熾熱狀態。

他說,抗爭運動會以不同的形態持續下去,和理非和勇武結合是常態。街頭的激進行動是否會冷靜下來,要看10月4日區議會參選報名開始後反對派採取何種策略,只要是對民主派勝選區議會有利的方式,抗爭模式可能會相應調整。“風雲計劃”已經完成,約30名“風雲戰士”將參選區議會,而反修例運動發生後出現了很多自願參選的反對派人士,基本已填滿452個席位的競選位置,形勢對民主派有利。今年的區議會選舉實際上是一次變相公投,對反修例和五大訴求支持與否將成為參選人政綱的分水嶺,政治將會壓倒民生事務成為選舉的指標。

如何解決目前的運動僵局?戴耀廷堅定地表示,林鄭一定要辭職,這對中央來說其實是好事,如果中央同意她辭職,便意味著對香港的政策有改變。林鄭迄今沒有辭職,是因為中央不讓她辭職,說明還沒有想好調整對香港的政策。如果中央要林鄭辭職,就意味著有了別的政策選項。路線的選擇無非是一硬一軟,更強硬的的路線,可以選何君堯做特首,或者重新任用梁振英。軟的路線可以是重提普選日程,時間可能推到2027,起碼可以爭取多一些時間。他希望林鄭自己主動辭職,就可以逼北京做決定,化被動為主動。

戴耀廷在研究中發現,爭取雙普選的訴求已經有一種深入發展的趨勢,就是香港的集體命運意識超越了雙普選,民眾的要求變得更多更廣泛,未必是港獨訴求,大家都隱隱約約感到了一種比雙普選更深層次的訴求形態,隱含著香港人命運自主的訴求,這種主體意識不斷凝聚著,積累到一定程度後,運動的發展方向可能改變。

戴耀廷說,眼下特區政府的管治越來越艱難,香港問題已經國際化,也涉及中國內部的政治鬥爭,按常理推測和中共的本賚,中共內部一定會有不同聲音,不是明鬥也有暗湧。中共在未來幾年,會更加不穩,經濟向下走,可以估計,在未來2-3年,香港下一波抗爭會再次爆發。

戴耀廷談到了一種香港未來可能具備的獨特形態的地位,國際社會促成和認可的特殊地位。他說,如果中國政治劇變,香港如何定位自己?香港過去沒有很強的命運自主意識,現在有了,未來幾年這種意識會更強,香港人要爭取的不單止是雙普選的問題了。香港未來或可確立一個獨特的,而不是獨立於中國的國際地位,也不是中英聯合聲明確立的,而是一種諾貝爾獎得主Paul Romer稱為charter city(憲章城市)的概念。這種地位可以由中國認可,或是得到國際社會認可。

戴耀廷說,“憲章城市”的產生條件必須是:1)中國發生了制度變更;2)香港人有了很強的主體意識。除了“憲章城市”,當中國政治制度出現根本改變時,還可以選擇聯邦制或者邦聯制。因此中共必須認識到,在發展到這個不可逆轉的節點之前,給香港人雙普選,這是聰明的做法。

戴耀廷認為美國國會最終通過《香港民主和人權法》的機會很高,但是即使法案通過後,也不會有即時的影響,象征意義多些,還要看美國的行政部門如何執行,可能要視乎國際局勢和中美關係的變化,執行中存在緩衝地帶,但是從心裡上會產生“寒蟬效應”,對香港的官員有影響,例如選舉主任要慎重考慮是否DQ參選人等。

出处 : 博讯新闻网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