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品的意念是開啟創新科技之門?
文藝創作的意念是建基於人類過去的經驗或歷史,如果可以在作品中喚醒讀者/觀眾的回憶產生共嗚,就是好看與否的關鍵。反之科幻算是一門異色的文藝創作,因為科幻作品的意念是建基在人類對未來的臆想,讀者判斷作品的好壞,同推理小說相近,在於過去作品中未出街過而又合理的點子。
哪麼,科幻同創新科技都是對未來的想像,而這些科幻意念,是否開啟創新科技大門的鎖匙呢?
2002年公演了一套由科幻大師Philip. K Dick 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未來報告(Minority Report)﹐內容是講述未來社會有一個防止罪案系統,能預測凶殺案發生;而主角湯告魯斯本是防止罪案局(Pre-Crime)一員,在操作系統時,發現系統預告自已將會是凶手,因此他便開始逃亡及證明自已是清白。
雖說片中一樣預測凶案的系統未必會出現,但如果社會有同樣的系統,會有什麼變化呢?這些問題就是科幻迷欣賞作品的關鍵。
好的科幻作品,除了大橋能夠帶出反思,故事中所描述未來世界的各種科技,需要和大橋一致及環環緊扣,正如創新科技的應用,是建基於過去的大大小小科研成果。
在2002預言2019
未來報告有一幕是主角召叫一架無人的士逃亡。而無人的士的出現,需要何種科技建構呢?
- 地區的資原配對系統 - 找出最近的車
- 自動導航系統
- 身份認證/付款系統 - 用虹膜認證
- 流動網絡 - 無人的士明顯沒有實體線
- 自動駕駛
2002年所預言的未來-即今天2019﹐雖然無人的士還未出現;不過1至4己成就了Uber同外賣App。片中除了無人的士,還有商店針對個人而做客製化的推銷,擴增實景+手勢控制(微軟的Hololens) 等,現在已經出現了。
似乎,找出科幻作品中各種細節背後所需要的科技,投入資金去研發再混合配對(Mix and Match) ,就能引領我們開啟創新科技之門。
如果合理的科幻小說能預言一切,我們應否找科幻小說作創科的金礦,或用科幻小說去審視創科意念的可行性?
科幻文學中的電梯效應
科幻迷公認二十世紀的科幻三巨頭之一,阿西莫夫(Issac Asimov) 在七十年代提出科幻文學中預言的局限性的概念,通稱電梯效應。
假設有一名1850年代的科幻作者,他估計要解決人口不停上升而產生的土地問題,百層高樓的存在是必需的。他開始通過自己在十九世紀的經驗來構思在大樓中的生活情況:
- 上樓梯很辛苦,所以大廈裡的人會不願離開大廈。
- 因為居民留在大廈,所以大廈有自已的經濟體系及提供比如餐廳,髮型屋,健身室等公共設施。
- 為減少行樓梯的機會,所以這些設施會幾層就循環出現。
- 低樓層房間的價錢會比較高,因為走到地面更加簡單。
- 高層的窮人們要在樓與樓之間來往,所以兩棟鄰近的大樓間會有橋樑。
- 高層的人去地面,會用一個螺旋的滑梯。
- 而上樓可能就要每上幾樓就在休息室休息一下……
我們知到1至2都在香港的大型屋苑出現,但是3至7在“電梯”面前變得毫無意義,甚至錯得有點荒謬可笑。
科幻與創新科技
因為在構思科幻作品的時候,作者只能運用當代的經驗進行推想,就算熟知當代的所有科學,也不能準確預測所有事,如果是一些關鍵部分(如電梯) 被忽略了,整個推演造成了“意料之外”的存在。
美國著名作家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Le Guin)認為科幻不為預測未來,而在描述(Science fiction is not predictive; it is descriptive.)。
舊的科幻作品即使對現今世預測準確,只不過是偶然,所以不應以未來的準確性去評價其好壞。同樣創新科技完全跟隨科幻的意念成真,也只是偶然。
那麼科幻是否與創新科技關係不大呢?
哥德式科幻始祖《科學怪人》(Frankenstein)的作者瑪麗.雪萊(Mary Shelly)認為,她的小說是講述「如果出現甚麼東西,會發生甚麼事?」(What, if)﹐這個東西在當時未必合理存在,但推演的方法就必要合理。以科學怪人做例子,即是科學怪人如何誕生是不重要,不過當有人造智慧生命(或強人工智能) 出現,我們社會變成如何是重要的。
在未來報告中,能預測凶殺案發生的防止罪案系統是依靠三個能預知未來的人而成立的。現在雖然未有一樣系統,但中共政府通過訊息監控,取用每人的交易記錄及對所有人的行為追蹤,基本上已防止部份罪行。(其實未來報告所描述的社會的本質也是一個監控社會,對政府監控反思最好的影像作品是Person of interest)
因此未來報告推演出來的問題是重要的 - 對於未發生的罪行應否判刑,因為這個罪行是有可能不會發生!
經典的科幻小說重點是推演,其中的反烏托邦(Anti-Utopia) 類近的小說是令受眾反思科技帶來的壞影響,這些對意念的推演可以減低創新科技開啟導向地獄之門的機會。
因科幻作品誕生後,已經成為人類過去的經驗或歷史,我深信好的創新科技產品如同文藝作品一樣,是能喚醒使用者回憶而產生共嗚,那種回憶大部份應源自已成歷史的科幻作品。
因此,科幻意念可以視作創新科技原料,即使科研搞出了比科幻還科幻的東西來,科幻也應該繼續下去。
本文內容原自,2019香港科學節講座:科學、創意思維與創新科技,因文章字數限制,所以本文所用的角度不同講座,想了解原本角度,可以用https://bit.ly/2HxSGrg去youtube 收看。
原文發表在2019年5月28日星期二明報
二元對坐:科幻作品 如果可以預言未來 / 文.天馬先生/編輯.彭月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