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ze 与 -ise
-ize 与 -ise ——
在 Wikipedia 的 Alan Turing 一条的讨论中,一位用户将「The headmistress recognised his talent early on」一句中的「recognised」改为「recognized」,后被另一位用户改回,理据是反对从英式英语(en-GB)的来源转换至美式英语(en-US)。这一说法又被另一位用户反驳,-ise/-ize 并非英美差异,且牛津大学 、《大英百科全书》、《泰晤士报》的格式指南和许多英国学者提倡 -ize。
虽然牛津拼写(en-GB-oed)鲜为人知,但其自诩「世界英语」(World English),不带有国家倾向,被许多国际组织参照依据这一规范,比如 UN、WTO、ISO 等。
一直以来,我都更偏好于英式英语,某种程度上是厌恶美式英语的霸权(这里指由编纂词典等方式总结动态变化的系统性差异)。对于英语用法问题,我偶尔会参照 Practical English Usage ,虽然它是牛津大学出版社(OUP)出版的,但对于 -ise/-ize ,在罗列英美差异后,甚至表示某些英国的英语用法中提倡 -ize 从词源学和语音学角度「更合适」的说法是错误的。而在日常打字中,系统和程序的英语拼写检查也并无牛津拼写,对 -ise 已经习以为常。
从词源来说,这一后缀的大致脉络是希腊语 -izein ,晚期拉丁语 -izare ,古法语 -iser/-izer ,中古英语 -isen 。「z」和「s」 的分歧始于古法语和中古英语。16 世纪晚期首古典主义影响,英语回归希腊语「z」的拼写。而法兰西学术院(Académie française) 1694 年出版的词典 Le Dictionnaire de l'Académie françoise dedié au Roy 确定法语权威,将「s」标准化,英语受此影响。
Noah Webster 在美国独立后,开始建构国家认同,其中也包括今天已经成为英美标准化差异的 -ise/-ize。而这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计算机的发展,美国的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权力扩张远强于曾盛极一时的英帝国,美国化的英语语言形式也深刻地改变着英国。
一点一滴的音韵和拼写等差异、语言的标准化、身份认同,作为社会意义载体的语言也影响着文化和社会心理。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本国权威机构反复倡导,且存在词源和发音合理性,大部分英国人仍然不愿意 使用 -ize 。中文的繁简——一个不恰当的类比,社交媒体上的多数人,只愿意简单地认为「你用繁体中文就是台湾人」,或「你用簡體中文就是中國人」,并未考虑中国仍存在偏好繁体中文的人群或出版需求,以及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人使用简体中文等情况。而就如本文开头出自剧集 Inspector Morse 的 Ghost in the Machine 一集中的片段,对于信息时代以前的英国人来说,-ize 也是其强调自身教育程度、社会地位与身份的符号。
当然可以讲「我不在乎这些小差别」,但最好是在了解不同标准背后的依据和差异的历史与现状之后。
Further Readings
Fasold, R. (1991).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society. Wiley-Blackwell.
Fasold, R. (1991).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 (Vol. 2). Blackwell Pub.
Hudson, R. A. (1996). Sociolinguis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rudgill, P. (2001). Socio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and society. Penguin UK.
Baugh, A. C., & Cable, T. (2002). 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Routledge & Kegan Paul.
Saville-Troike, M. (2008). 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 An introduction (Vol. 14). John Wiley & Sons.
Crystal, D. (2010).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e Saussure, F. (2011).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Montgomery, M. (2013).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and society. Routledge.
Pennycook, A. (2017).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Taylor & Francis.
Kachru, B. B. (1992). World Englishes: Approaches, issues and resources. Language teaching, 25(1), 1-14.
汪宏倫. (2004). 將漢字羅馬化: 一個「跨語際實踐」的文化政治學分析. 台灣社會學, (7), 123-176.
Tottie, G., & Hoffmann, S. (2006). Tag questions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Journal of English Linguistics, 34(4), 283-311.
Bikelienė, L. (2015). Lithuanian learners’ English: British or American?. Verbum, 6, 29-40.
Lee, Y. H., & Jun, K. S. (2016). The Inner Circle vs. the Outer Circle or British English vs. American English. In Proceedings of the 30th Pacific Asia Conference on Language,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 Posters (pp. 339-346).
🌟LikeCoin 可为我带来微薄收益,激励未来创作,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不妨五连哦👇
若你还不想注册加入赞赏公民社区,可以在这里按赞→👍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