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不會死

2020-11-24 作者: 周保松 原文 #Matters 的其它文章

中大不會死 ——

周保松

最近這一年,讀到不少中大人寫的關於中大的文章,有血有肉有靈魂,很好看。我真的希望有人將這些文字收集整理,出版成書,成為日後中大史的一部份。

讀到這些文字,我總暗暗感到安慰。大家或許不知道,其實有頗長一段時間,談大學傳統、大學理念、大學文化,是被視為很老土和過時的事。現在有這麼多人用自己真實的經歷和體會來談他們對中大的感情和期許,正好說明我們的大學不僅沒有死,反而在艱困中透顯出強大的生命力。

從1991年入讀中大算起,我成為中大人已近三十年。讀書時做過學生報校園版主編,為中大學生會編寫過《中大三十年》,畢業後為《中大校友》訪問過不同時期的中大人,也參與和見證過不知凡幾的學生運動,算是對中大歷史有點認識。

我在這些經歷中真切體會到,中大確實是一所獨特而有個性、重視理念和精神的大學。她的獨特個性和精神理念,主要來自許多有理想的老師,更來自一代又一代中大人的校政參與和社會抗爭。從五十年代初新亞、崇基、聯合創校始,到1963年中大成立,再到七十年代香港本土學生運動浮現,慢慢形成一個傳統,並以不同方式累積、承傳和轉化,深刻地影響了中大的人文風景。

這個傳統的內涵很豐富,例如對自由的堅持,對民主的嚮往,對弱勢社群的關懷,對師生治校的重視,對自身語言和文化身份的肯定,對大學自然和人文環境的珍惜,對知識人參與社會改革的期許,對求學與做人並重的在乎,以及對大學之為大的執著。

如果這看來有點抽象,大家可去讀讀錢穆先生的《新亞遺鐸》和《師友雜憶》、小思老師的《一生承教》、余英時先生的《余英時回憶錄》,羅永生教授的《殖民家國外》、中大校友關注組編寫的《令大學頭痛的中文》,以及中大學生會出版的《中大十年》、《中大二十年》、《中大三十年》、《中大四十年》及《中大五十年》,大家自能真切體會中大的獨特之處。

我甚至可以說,大家對中大歷史認識愈深,對不同時期中大人的事蹟了解愈廣,對校園眾多地標式建築的前世今生知得愈多,就會愈加明白中大的可敬可愛。

有意思的是,如果大家去圖書館翻閱大學的官方文獻及林林總總出版物,你會發覺,建校以來由一代又一代中大學生書寫的中大歷史,幾乎不存在於這些文獻和論述之中。

讓我試舉幾例。高錕校長的生平介紹,不會提及1993年的港事顧問事件和開放日事件;中大的教學語言史,不會有2005年的「哭中大」運動;中大的環境保育史,不會有2006年的「保樹立人」運動,也不會有2008年的「保護烽火台」事件;2010年6月4日,三千中大人深夜迎接民主女神像落戶中大的故事,彷似從來不曾存在;而百萬大道曾經有過的輝煌史,例如2012年9月11日的八千人反國教大罷課,2014年9月22日的反對8.31人大決議萬人大罷課,以及2019年9月2日的三萬大專生爭取五大訴求大罷課,都是影響極為深遠的事件,官方正史卻沒有留下什麼記載;至於2019年11月11日的二號橋,更是什麼也沒發生過。

這說明什麼?一,中大有平行時空的兩種歷史;二,承載和體現中大理想和精神的歷史,主要由中大學生譜寫;三,中大官方不僅不以這些歷史為傲,還千方百計迴避和忽略這些真實發生且值得珍而重之的歷史。這不是今天才這樣,而是一直如此。不過正因為這樣,所以什麼是真正的中大精神,什麼是中大人應有的格調,從來不是校方說了算。

所以呢,不用太擔心中大已死。只要中大人的人心不死,中大人的故事繼續寫下去,而且寫得更精彩,中大就依然是中大。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