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中華民國生存之道─在大國與強敵之間尋得平衡,否則必敗
李明 中華民國生存之道─在大國與強敵之間尋得平衡,否則必敗 ——
中華民國生存之道─在大國與強敵之間尋得平衡,否則必敗
李明
早在蔡英文總統第一任期內,中共就時常派出軍機和軍艦繞臺施加壓力,但是行為基本還算「中規中矩」。現在因為「新冠腦炎」全球蔓延事件,美國與中共全面展開冷戰,然後美國國務次卿柯拉克(Keith Krach)等陸續訪臺,中共對此的反應是持續十多天派出軍機越過海峽中線和進入臺灣防空識別區,且共方明確聲稱不存在「海峽中線」,還多次舉行實彈演習等等,可以說這種沖突迫近的形勢是幾十年來沒有的。外交部長吳釗燮9月20日透過視訊接受美國全國公共電台NPR專訪聲稱「不與美國尋求全面建交,台海發生衝突不會倚靠美國」,以此表態企圖緩和危機。臺獨大師林濁水對吳釗燮的表態則強烈批評。在此危機之際,故作強硬和畏怯都是不足取的,只有理性和冷靜才可能有上策。
但是尋找到上策是不容易的。我們不得不回顧國史的經驗教訓,這與當前的危機處理有極大的鏡鑒意義。國史最重要的經驗教訓就是:中華民國是弱者,如果在大國與強敵之間尋得平衡,則可以較好生存;但是如果在大國與強敵之間沒有尋得平衡,必陷於危難甚至於亡國邊緣。就此我舉出四大例證供大家反思。
第一,回顧清末革命開國,革命黨人有濃厚的民族主義和大亞洲主義的理念,這使西方列強懼而遠之,辛亥革命爆發後,清朝難以維持,列強選擇支持袁世凱,而不支持革命黨,其利益計算是:如果支持革命黨,其奉行的民族主義必使列強在華特權利益未來受到排擠。如果支持袁世凱,袁氏陷於革命黨和舊清朝勢力之間,為了鞏固權力地位必會求助於列強支援,列強在華利益就會得到保障。如此使中華民國開國就陷於亂局,其根源是革命黨人沒能在西方大國和強敵之間尋得平衡,不能利己反而「四面受敵」。
第二,袁氏復辟失敗導致北洋軍閥割據,這使得革命統一和未來憲政立國成為最大目標。但是蘇俄建國後為了避免東西的兩面威脅,權衡之下首先要解決東方的日本威脅,這就必須讓中國成為抵抗日本的緩沖區。於是蘇俄在中國扶植代理人—中國共產黨,並且企圖扶持親蘇的統一中國的力量如支持聲望最高的吳佩孚,但是後來失敗了。孫文和國民黨利用此形勢取而代之,借俄援形成較強力量,然後蔣介石「清黨」且形式上統一中國,親英美反俄,這有些象土耳其「基馬爾革命」。但是土耳其後來在蘇俄和英美及德國之間尋得平衡,處於戰略要沖竟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毫發未傷,堪稱奇跡!這是中華民國不能及的高明的弱國戰略。
中華民國以後的國難不斷甚至於迫近亡國邊緣,其原因就是不能在大國之間尋得平衡,這樣的弱國必敗無疑。蔣介石親英美反俄的政策,使得蘇俄原來的使中國親俄成為抵抗日本的緩沖區的戰略意圖失敗,這樣蘇俄為了消除日本的威脅,只能變成極力促成日本與反俄的中國發生戰爭,讓日本陷於中國戰場無力攻俄,這是「借刀殺人」的戰略。蘇俄才是日本侵華的最大勝利者,蘇俄以援助中華民國為威脅迫使日本簽定《日蘇互不侵犯條約》,這使得蘇俄在後來的蘇德戰爭中放心抽空遠東的軍隊對付德軍,又利用中日之戰養大代理人—中共及共軍,為中共入主中原留下「伏筆」。
中華民國反共的國策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反俄是嚴重的國際戰略錯誤,比較土耳其「基馬爾革命」,土耳其也清除土耳其共黨,但是很快轉為親俄,保障蘇俄的戰略利益讓蘇俄放心,從而避免了後來類似俄國侵略芬蘭的局面。
當時中國面臨三方國際勢力的角逐,一是企圖侵華的日本,二是企圖借中國對付日本的蘇俄,三是無關其自身重大國家利益的英美。但是英美因為無關其重大國家利益,不會付出較大代價援華。蘇俄和日本則繫乎其興亡,日本意圖侵華,蘇俄則迫切要借中國抗日為籌碼與日本約和,中國要對付日本只有「親俄」然後「近英美」才能使日本止步侵華的企圖。但是當時蔣介石卻不如土耳其外交戰略高明,實行親英美反俄的外交,親英美是幫不上大忙的,反俄則使日本無所恐懼。
蘇俄在華追求的最大利益就是借中國抵抗日本,中共勢小對於蘇俄不算重要,蘇俄不會很在意中國政府清除中共的,所以中華民國當時如果借蘇俄的利益和戰略意圖而實行「親俄」政策,必使日本有所懼,近英美則更有小助和長遠戰略益處。遺憾的是當時中華民國政府不明智,反俄使國家一再陷於困境,一是淪為日俄之公敵,二是讓中共叛亂得到俄國盡力支持,而親英美僅僅得到口惠而實不至,日本全面侵華和後來中華民國的大陸淪陷皆源於此因。
第三,美俄簽定《雅爾達協定》,使戰後的中國東北成為俄國勢力範圍。大國之間約定是不能被違反的,違反了就會陷於列強共同反對的困境。但是蔣介石出於民族主義,不顧國力空虛拒絕蘇俄的利益要求而出兵東北,從而使蘇俄全面支持中共叛亂顛覆中國政府,同時美國等國對華全面禁運,如此中華民國大陸淪陷成為必然惡果。在蘇俄大力扶持下,共軍從與中央軍(國軍精銳)屢敗屢戰漸漸轉為越戰越強,國軍則因為缺乏武器等補給而越戰越弱,共軍轉為戰略反攻時,其東北軍有一個以炮兵為主的軍(縱隊),其山東的「三野」也有一個以炮兵為主的軍(縱隊),而國軍炮兵最高編制是團級的,兩者相差較大。
國府情治單位的水準僅僅屬於世界二流偏下的,而對手蘇俄及其扶持的共軍情報水準的合成卻是世界一流的,俄國的影響力和間諜還滲透到美國國務院的決策機構和智庫等,影響對華政策。如此等等,必定勝敗之局,最後蘇俄為了保障共軍反攻國軍的三大戰役的必勝,不惜封鎖柏林開啟「冷戰」,把美英的力量吸引住,使美英無暇顧及中國戰場的逆變,這樣產生出的惡果是中華民國大陸淪陷,只剩臺灣。究其根本原因,還是中華民國作為弱者沒能在西方大國和強敵之間尋得平衡,這樣一開始就成為他們共同的對立面,最終一敗再敗。
第四,中共建政和大陸淪陷后,1950年1月美國總統杜魯門、國務卿艾其遜發表了台灣和南韓不在美國防務圈內的講話,杜魯門的聲明說:「美國不會走上讓自己捲入中國內戰的路,同樣的,美國也不會向臺灣的中國部隊提供軍援或軍事建議。」這是美國以臺灣等為「誘餌」,吸引中共政權站到美國和蘇俄之間,離間中共和俄國的關系,但是蘇俄一眼看穿美國企圖,支持北韓進攻南韓,再促使中共參戰,使得中共被緊緊綁在蘇俄的戰車上,這樣一來美國只好協防臺灣。中華民國臺灣意外成為大國之間博弈的平衡點,存活至今。但是這不是中華民國政府找到了大國之間的平衡點,而是意外被相反相成置于平衡點上的。
綜合國史經驗教訓,作為弱者的中華民國的生存之道不取決於自己的意志和訴求,而取決於自己在大國和強敵之間尋得平衡,否則必敗無疑。
同理,在這次美國與「中共國」之間從貿易戰到冷戰,作為弱者的中華民國臺灣要自保和發展,就必須在美國和中共之間尋得平衡點,才能成為不被打擊的「棋手」,而不是陷于大國博弈的「漩渦」裡的「棋子」。吳釗燮的發言是遲來的本能避戰的被動反應,不存在明智戰略的上策。至於林濁水的本能反應的批評,只能說明「臺獨」和「急統」一樣都是亡國的「無意識推手」,值得讓人注意的是「臺獨」和「紅統」都有反中華民國的共同點,只不過目的和立場相反而已,然皆是誤國殃民的,此外藍綠之爭其實也是誤國之爭,缺乏政治智慧,迎合民粹而已。
中共必亡,中華民國要「笑」到中共滅亡之際。但是中共之亡乃未來大陸民心民智之作為,非他力可替代。察共產黨國家的滅亡,如俄國、波蘭等皆是故國重光,又如今之白俄羅斯,一百年前的存活不足一年的老白俄羅斯國旗現在成為反對派的國旗。目前中華民國雖小,只有依靠智慧才有前途,國家需要明智的國策和戰略,而非政客的喧囂,在當今冷戰重啟之機,對於中華民國來說有機遇更有危機陷阱,所以要吸取歷史經驗教訓,「溫故而知新」,在友邦美國和強敵中共之間尋得平衡點,做有智慧的「棋手」而非險境中的「棋子」。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