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四地跨域浮生錄】第18章:烽火飛越港澳地(上)

2020-12-19 作者: 鐵塔人【vaigoup1906】 原文 #Matters 的其它文章

【兩岸四地跨域浮生錄】第18章:烽火飛越港澳地(上) ——

「烽火」兩字通常是用來形容一個地方發生了戰亂,而港澳在六十年代所燃燒的烽火是指1966年在澳門發生的「一二三事件」和1967年香港的「六七暴動」,這兩起群眾暴亂事件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共文化大革命直接或間接引發的,所以在歷史上這兩場烽火是由中國人自己所燃起。

而澳門「烽火」火頭起源於離島「氹仔」坊眾學校的擴建事件,對於「一二三事件」發生的過程,在網絡上已有很多歷史文獻記載,因此不再重覆描述,在這裡筆者將以一個旁觀者身分來看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把網絡上不為人知和被歷史忽略的事實,讓大家知道導致火頭發生背後的主觀因素。

「聖善學校」和「坊眾學校」是當年澳門離島「氹仔」唯一的兩間小學,而聖善學校是由澳門天主教會創立於1911年,於此年前的1895年,嘉諾撒修女為本地的兒童開設要理識字班,則是聖善學校的前身,所以嚴格來說氹仔聖善學校至今已有109年歷史,而筆者也在這所學校上學,開始接受正規教育。

當年在聖善學校讀書的孩子,其家庭背景不外三類人,包括做小生意的一些小資本家、一些專業人士和很多恐共的貧困家庭,在我班中有個同學叫余冠全,父母在官也街開酒舖,另一個叫盧俏瑩,她是金舖老闆的女兒,店子在本鐸街,在這條街上還有一家粥品店,女兒梁英是我哥的同學,而我哥另一個同學潘世聰則是婦產科護士的兒子,他的成績一向名列前矛,最後去了加拿大讀醫,成為醫生。

當然聖善學校裡還有很多貧困家庭的子弟,像我媽這樣被共產黨害到家破人亡的家長大有人在,雖然不斷有「愛國」份子上門不斷遊說,但我媽死也不肯再把孩子交在共產黨手裡,所以哥哥和我都在教會學校讀書,學校裡有很多來自貧困家庭的子女,他們的父母多是炮竹廠工人或是其他行業勞工,因為害怕共產黨而把子女放在教會學校接受教育。

至於坊眾學校,則成立於1966年,也正是澳門「一二三事件」發生的一年,校齡至今只有54年,所以「聖善」比「坊眾」為氹仔居民提供教育早了至少55年,這所學校與聖善學校不同之處,聖善學校是一所宣揚基督大愛精神的教會學校,而坊眾則是由一批親共社團組織開辦,辦學方針跟著中共的政治策略而行,基本上是一所「堅持階級鬥爭」,以宣揚無神論的共產主義學校,所以在意識形態上與聖善學校大相逕庭。

很明顯坊眾學校的建立純粹是出於政治目的,但今天氹仔坊眾學校的官方網頁還在說謊言,你會發現他們在校史中說:「澳門氹仔坊眾學校始建於1966年。六十年代初期,氹仔地區兒童失學問題嚴重,為解決這個問題,當時氹仔各行業工人及街坊組織起來,首先開辦了氹仔工人子弟夜校」。 他們隠藏了辦校的政治目的,而套上一個「氹仔地區兒童失學問題嚴重」的假命題來虛構歷史事實,而事實上當年聖善學校早已在氹仔肩負起平民教育的重責,根本沒有兒童嚴重失學問題,只不過是共產黨想在離島區發展他們的洗腦教育,筆者在下面還有資料可佐證這個事實。

坊眾學校建校成員以來自造船工人和菜農等組織為主,四年前病逝的當年氹仔造船工會骨幹成員阮子榮,正是該校其中一位重要創辦人,他曾於1958年於中共成立政權之初回廣州加入共產黨,返澳後負責在澳門積極組織愛國社團活動和推動離島愛國教育事業,根據2016年澳門日報發報的治喪公告,阮子榮身負職銜除了是氹仔坊眾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外,還包括廣東省政協、澳門特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委員、澳門工聯會副監事長、澳門街總副監事長等等多個政治性職務。

這些工人階級是由中共的地下組織所指揮,所以辦學的主導權實際上是由中共掌握,根據當年造船公會發出的學徒證(請看下圖),文件在首頁便開宗明義印著:「本會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永遠忠於毛主席、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偉大領袖毛主席。緊跟毛主席偉大戰略部署....」,由此可見他們建校的目的為何。為了抗衡聖善學校在氹仔「獨家」運作,他們急於在氹仔建立一所共產主義的教育基地,該校成立初期,只有一個全職教師,她是來自左派工會屬下的工人醫療所護士,只有一個老師的學校能有多少學生,如果氹仔地區有嚴重失學兒童問題,這樣的規模怎能解決問題,可見政治教育才是氹仔坊眾學校成立的主因。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