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裂土地假说:为何中国趋向于一统而欧洲趋向于分裂?
原文:Fernández-Villaverde, Jesús and Koyama, Mark and Lin, Youhong and Sng, Tuan-Hwee, The Fractured-Land Hypothesis (August 27, 2020). Available at SSRN: https://ssrn.com/abstract=3682342 or http://dx.doi.org/10.2139/ssrn.3682342
翻译归纳:猫十三
研究问题
什么因素使得欧洲在政治上分裂,而中国在政治上有中央集权/大一统传统?
研究目标
建立模型、随机模拟邦国建立、竞争、吞并的动态过程,检验地理割裂假说。
理论背景:
- 有一种假说认为欧洲的政治分裂来源于地理上的割裂(即“割裂土地假说”),如存在大量的山丘、森林等阻碍性地貌;而中国有一大块完整、不被地形割裂的土地,因此形成政治大一统。
- 对这种假说的主要批评有:(1)中国其实比欧洲更崎岖(见图1);(2)这种假说过于决定论,欧洲的政治分裂有偶然因素,而中国也非始终处于“一统”状态。
- 对批评(1)的反驳:关键不在地形的崎岖程度,而在于山地、森林的位置(如西欧的山脉和北欧集中的森林地带将欧洲分成几个比较均衡的核心区域,中国则存在华北/华东这块土地生产率特别高的核心区域,见图1.2)。
图1.1
图1.2
模型
- 范围见图2;1500年前世界约85%的人口居住在此范围内。
- 将图2分为20637个六边形网格,每个半径28千米(一个成年人一天的脚程),都有成为独立政体的潜质。每个网格都有如下变量: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包括崎岖程度(图3),是否沿海、寒带、热带、中欧森林带(图4);资源(图5),主要体现为土地产出率,根据公元元年的估计人口密度测量(之后在检验模型的稳健度时还采用了其他的测量方式)。
- 初始点每个网格都是一个独立的政体(图6),随着时间有些政体扩张,有些政体消失。具体来说:(1)每个时间点每个网格都有一定的概率会和一个相邻网格发生冲突,此概率与该网格的土地产出率成正比;如果两个网格属于不同政体,则发生战争。战争胜率取决于政体的总体产出率(产出率越高胜率越大,如同时打几场仗则根据对手的强度比例分割资源)和网格地理/气候特征(越崎岖、沿海、多林、气候不温和越难征服),胜利方吞并失败方的网格,也有可能不胜不败。(2)每个时间点一个政体的边界网格都有一定的概率分离/独立,其概率取决于地理/气候特征(越难征服的地区越可能独立)、政体的领土面积以及边界线长度(越大/越长越难控制)。
- 模拟时期约为铁器时期(公元前1200-1000年)到地理大发现时期(15世纪中期),约2500年。每5年为一个周期,共500个模拟周期。
图2:其中“中国”(红色)包括1434个网格,“西欧”(绿色)包括1307个网格,不过这是历史文化定义,不影响模拟结果。
图3:地形崎岖程度
图4:沿海(sea channel),寒带(frigid),热带(torrid),欧洲森林带(C. European forest)
图5:0 CE人口密度(根据Goldewijk et al 2017的研究估算)
图6:网格示例
结果
经过49次模拟,结果与历史观察大致吻合。图7、8、9显示了50个周期(250年后)、300个周期(1500年后)、500个周期即模拟结束时(2500年后)地图的状态。总体来说,政体和领土的变化与历史大致趋势符合,不过没有出现类似蒙古帝国的现象。
这里有模拟视频:https://www.dropbox.com/s/wm4jxqntuf9jz0j/Animation_Hexagon200514.mp4?dl=0 (感谢@太陽三觀測站)
- 中国所在地区形成大型的统一政体的时间较早;欧洲持续地分为几块(见图10)。
- 研究者对模型参数设定进行了不同的调整,结果见图11。包括:(a)原始模型;(b)移除气候和森林区的影响,只留下崎岖度和沿海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依然更早形成一统政权,不过欧洲最后一统度更高;©所有的地理、气候因素都不构成障碍——这种情况下欧洲也会统一,但中国统一依然比欧洲早;(d)欧洲初始土地生产率加倍——欧洲统一度增加,但中国依然更早统一且统一度更高;(e)所有土地生产率相同——和原始结果差不多,中国统一更晚;(f)没有地理气候障碍+所有土地生产率相同——中国和欧洲的统一速率/程度一致;(g)用土地可耕种程度代替人口密度作为土地生产率;(h)用卡路里产出代替人口密度衡量土地生产率;(i)用公元前1000年人口密度衡量土地生产率;(j)用公元后500年人口密度衡量土地生产率——最后四种情况中国统一速度依然比欧洲快,程度比欧洲高。
- 研究者还调整了战争赢率参数和独立参数。(1)战争越难打赢(也即无结果、不导致吞并的概率越高),统一程度越低。中国依然比欧洲更倾向于一统。(2)原模型中的独立速度参数使得欧洲与中国在地理设定环境下分裂的速度约为4:1。但即使当独立参数调整为0时,欧洲依然在政治上分裂,不过分裂度较低。
- 总结:地貌崎岖程度影响了欧洲与中国的政治形态,但政治形态差异并不归结于此。“割裂土地假说”中提到的山脉等地理屏障的具体分布导致的完整区域的不同,可以部分解释欧亚大陆政治体制的两极化(中国的一统和欧洲的分裂);但土地生产率也是重要因素。只有在无地理屏障、土地生产率均等时(以上的假设f中的情况),中国和欧洲的一统进程才趋同。形成大一统政权的重要条件,是有一大片集中的、不被地理屏障阻隔的、且土地生产率高的“核心区域”,如中国的华北地区或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此条件下政体之间的竞争趋向于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而非像欧洲那样多个力量通过结盟对抗达到平衡。
图7:周期50,约为公元前950-750年,此时中国地区开始出现类似商周的一统雏形,欧洲地区依然是碎片状态
图8:周期300,约为公元300-500年,此时中国地区(蓝绿色)形成,类似历史区域;欧洲形成西班牙、波兰、英国等核心区域
图9:周期500,约为公元1300-1500年,中国地区已经扩展至南边;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统一,类似于英国、苏格兰、爱尔兰、土耳其、法国、俄罗斯部分区域的政体形成
图10:“统一”指数(赫芬达尔指数)的比较
图11:改变模型参数设置的结果(纵轴为统一程度的变化)
译者评论:
- 研究的一个重要假设,是地形气候、土地生产率不随时间变化,其实这些变量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如不同力量之间的对比)很重要。之所以模型显示中国/欧洲的统一度只上升而不下降(因此没有很准确地模拟出统一/分裂的变化),我认为与将大量参数设置为常数有关。当然,本文模型强调的是总体趋势,而非具体过程。有意思的是,作者的附录B.3里讨论了气候周期存在的情况,不过是假设隔一段时间会出现气候变化,使政体强制解体,于是出现了如图12所示的过程,也即每次强制解体后重新粘合。这个模型的弱点是将“分裂”完全视为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仍然没有解释为何历史时期中统一度有升有降的现象。
图12:存在气候周期时的统一度变化
- 作者提到没有考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发展、军事等等变量。
- 此论文主要研究一统/分裂形成的过程,而不是讨论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利弊。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