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red杂志:对新冠疫苗CDC欠家长们一个交代

2021-07-19 作者: 张拓木 原文 #Matters 的其它文章

Wired杂志:对新冠疫苗CDC欠家长们一个交代 ——

原作者:David Zweig

核心提要:

  • CDC一边夸大新冠对孩子的风险,一边又轻描淡写新冠疫苗对孩子的风险。
  • CDC将少儿的总体新冠风险和疫苗带来的心肌炎风险(仅是疫苗风险的一小部分)做比较,是一种刻意误导。
  • CDC图表显示:12-15岁孩子在打辉瑞疫苗后七天之内有0.3%进急诊室或医院接受治疗。
  • CDC这种愚鲁做法,让美国人更难作出知情选择,让美国人更难信任权威机构。
  • 新冠疫情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所幸新冠病毒对少儿的危害非常之小。不要让孩子继续做政治投机、媒体怂动和成年人非理性恐慌的牺牲品。

6月23日,美国疾控中心(CDC)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开会讨论,议题之一就是新冠疫苗引发的心肌炎风险,它已经造成数百位青少年住院。心肌炎与疫苗之间的关联证据已经累积了好几个月。许多国家都更改或暂缓了对少儿接种疫苗的建议,其中一些国家都指出少儿接种疫苗风险与收益不明确。但是,这个会议第二天,CDC主任Rochelle Walensky就上了电视,平静地向观众保证:不要担心,继续给12岁以上少儿打疫苗,使用和成人相同的剂量和时间间隔,打得越快越好。

Walensky引用了一连串统计数字,显示“疫苗的好处远远超过危害”。但是有不少流行病学家、公共卫生专家、儿科医生、心脏科医生和其它领域的科学家[1]对CDC的数字、解读和结论提出了异议。他们都指出,CDC一边夸大新冠对年轻人的风险,一边又缩小疫苗对年轻人的潜在风险。支撑CDC结论的数据要么未知,要么没有公开,要么就是比CDC主任描述的混乱很多。那些清晰已知的数据则是通过特殊棱镜来投射。对年轻人来说,疫苗的绝对风险仍然显得非常小,但是如果通过不同的框架来审视数据的话,对健康男孩个体来说,疫苗的相对风险可能比目前不打疫苗更高。

批评CDC的大多数专家对疫苗的社会价值都没有异议,疫苗能够帮助结束疫情,这是疫苗的终极目标。但是,批评集中在于CDC传递信息的方式,它本应该为家长和少儿提供准确的信息来作出个体是否接种疫苗的决定,但CDC完全失败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流行病学家Stefan Baral医生最近发推说:“一个人可以是既支持新冠疫苗,同时也担忧16岁以下儿童的个体风险收益对比。”

首先,mRNA疫苗和心肌炎之间的关联,尤其是对年轻男性来说,已经充分清晰了。FDA已经在疫苗事实清单里加入了此项警告。截至6月11日(前述CDC会议时使用的最近数据),12-17岁年龄段男孩在接种第二针后七天之内已有128例报道,而CDC对这个群体的预计数字是0到4例。这个数字来自于疫苗副作用汇报数据库VAERS,它有一些局限。其中一些副作用可能是与疫苗无关。但这些群体里的预期数字和观测数字差距如此之大,可以说是狂响的警报了。(以色列的一份详尽分析估计年轻男性里疫苗之后发生心肌炎的几率是5000分之一左右,也即每百万中200例。)

然而,CDC却意图将这些年轻男性受损的惊人数字描绘为一种“错觉”。6月24日在“早安美国”节目中,Walensky说,“如果在将来四个月里我们给一百万12到17岁的孩子打疫苗,我们预计会有30到40个这种轻微(mild)的心肌炎病例 … 给这一百万孩子打疫苗则能够避免8000例新冠感染、200例住院、50例ICU和一例死亡。”

CDC是怎么得到这“30到40”的数字的呢?在CDC咨询委员会开会时的一张图表显示在第二针之后七天内,12-17岁男孩的心肌炎发病率是每百万62.75,女孩是每百万8.68。两者平均得到35.72。但男孩的发病率是女孩的7倍不止。Walensky这样把这两个很容易分开而且风险大相径庭的群体混到一起的做法,按照流行病学家Tracy Hoeg医生的说法,是“流行病学意义上的误导”。Hoeg今年在CDC发表过一篇合著文章,她和另一位流行病学家Allison Krug正在一起研究心肌炎数据。Hoeg说,“如果两个性别之间区别明显”,那么把两个比率合到一起就会“掩盖真相”。它既是缩小了年轻男性的风险,同时也让年轻女性的风险显得更高。会议上另一张概括图表,不仅把性别合到一起,而且还把好几个年龄段合起来组成了一个12-39岁群体,得出第二针后每百万12.6例心肌炎的数字,进一步掩盖男孩中的高比例。

把这些病例一概描绘成“轻微”也是误导。VAERS里男孩心肌炎的报告有很多都带有严重的病症。比如,心脏供血量降至35%,达到心脏衰竭的标准;还有可导致心衰的心肌纤维化,以及需要靠血管加压药物来治疗低血压。马萨诸塞州布莱根妇女医院(美国顶级医院,哈佛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心脏科医生Adam Zucker说,这些情况通常都不会被视为“轻微”。

疫苗引发的心肌炎病人中很多都在ICU中住院好些天,有些用上了吗啡。大多数人都不会把住院治疗和“轻微”一词联系起来,更不用说被ICU收治。费城的心脏科医生Anish Koka直白地说:“根本没有‘轻微’心肌炎让年轻人住院这回事。如果你想在疫情的语境下重新定义‘轻微’,那也行,但你得直说。我不反对疫苗。但我们讨论这些事情不能如此粗暴。”

Walensky声明的后半部分是CDC的另一个主要论点:给12-17岁孩子打疫苗造成的住院会少于不打疫苗造成的住院。但这个计算中有好几个错误。最显著的一个是,Walensky只用疫苗引发的心肌炎住院比例来和所有的新冠住院做比较。但是,我们要做成本效益分析的话,显然应该是要考虑疫苗之后所有的严重反应,而不仅仅是心肌炎。

CDC咨询委员会会议里的一张图表显示:12-15岁群体和16-25岁群体在打疫苗后七天之内有0.3%进了急诊室或医院接受治疗(第一针后的比例是0.1%,第二针后的比例是0.2%)。使用这个比例的话,Walensky的模型里那一百万疫苗接种者里会有3000人进急诊室或医院。换句话说,CDC宁愿3000个孩子打疫苗之后进急诊室,以避免200例感染新冠之后住院。(当然,去急诊室就诊和住院治疗不一样,有些急诊可能与疫苗无关,但即使10%的急诊病人需要住院治疗,这也有300例,高于新冠感染造成的200例。)而且,美国儿科学会发表的两篇经过同行评审的研究论文显示[2],儿童新冠住院数字中至少有40%以上仅仅是测试阳性但与新冠无关,这意味着Walensky说的“200例住院”,其实只是120而已。

Walensky的成本效益分析还漏掉了一个关键要素。依据CDC自己的数据,因新冠住院的12-17岁儿童中的70%有基础疾病;因疫苗导致心肌炎的男孩中则大多数原本都很健康。这个细节很重要,因为它改变了个体层面的风险计算。一位有基础病的14岁女孩和一位没有基础病的14岁男孩相比,他们的风险收益是截然不同的。

德国官方建议给12-17岁年龄段里有基础病的打疫苗。丹麦虽然批准了12-15岁打疫苗,但决定等到到九月份成人打完之后再实施。英国的疫苗委员会将青少年疫苗的决定推迟(译者更新:7月17日英国决定不对12-15岁少年大规模打疫苗[3])。欧洲多个国家,包括挪威、爱尔兰、芬兰、比利时、葡萄牙、希腊和冰岛,要么没有批准少儿新冠疫苗,要么仅建议高危少儿打疫苗。其中有些国家的决定部分出于供给物流的考虑,但很多也是出于新冠对少儿的低风险和疫苗对少儿的潜在高风险。

CDC建议的另一个怪异之处在于,它完全没有考虑针对少儿可以采用与成人不同的剂量和时间间隔。卡耐基梅隆大学数学系副教授Wes Pegden写道,CDC的分析就像是“假设单针mRNA疫苗对预防新冠住院的有效性是0%”似的。

很多媒体都报道过,英国公共卫生局6月中旬发表的一份研究发现,辉瑞疫苗对预防Delta变种住院率有效性达到96%,但它们很多都漏掉没提单针也能达到94%的保护力。如果考虑到单针的有效性,以及大多数心肌炎病例是在第二针之后发作,专家们提出了很多能够降低少儿风险的方案。Pegden与一位流行病学家、两位心脏科专家和一位儿科医生合著一篇文章[4],批评CDC走极端的“all or nothing”做法。UCSF的传染科医生Monica Gandhi也有好几个建议。比如,少儿(尤其是男孩)仅打一针;加大两针之间的时间间隔;仅建议高危少儿打疫苗;对已经感染过新冠的少儿只打一针或者不打(因为自然感染引发的保护力很强[5])。

尽管英国发布了这项研究论文,不到两个星期,Walensky却说:“英国的数字显示,打一针对新冠尤其是Delta变种真的不行,你真的需要打第二针。”两针带来的保护性是会比一针强,打一针的保护力的衰退是否会更快目前也不清楚。但CDC紧盯的唯一目标就是让美国所有人打两针,不顾男孩在第二针后的显著风险,这种短视很可能会带来长久危害。

CDC咨询委员会开会时的一张图片建议,如果有人在打第一针mRNA后心肌炎发作,如果他的心脏恢复了,那么他还得打第二针。尽管有一些政策人士对这个建议很满意,但无数心脏科专家和其它医疗工作者对此发表了谴责。密歇根大学的心脏科专家Venk Murthy评论道,“如果一个病人在打mRNA第一针后心肌炎发作,即使心脏康复,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应该再打第二针。CDC这个完全搞错了。”有三位纽约和加州的知名大学研究医院的医生,按规定不能公开发言,但都私下对我说,这个建议是“发疯了”。

医学界的固有建制机构都紧跟了CDC的步调。它们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展示出罕见的统一,联署人包括CDC、美国儿科学会、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医学会、美国护士协会、美国医院协会和11家其它国家级医学机构。下面是声明片段:

今天,CDC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开会讨论了年轻人中接种新冠疫苗后轻微心肌炎和心包炎的报告数据。
事实很清楚:我们知道感染新冠后心肌炎和心包炎更普遍,新冠感染后对心脏的风险可能会更严重。
我们建议,如果还没有打疫苗请立即打疫苗。

几位心脏科专家和儿科免疫专家告诉我,目前他们还没有看到过任何关于新冠导致心肌炎比疫苗导致心肌炎更普遍或更严重的确切数据,尤其是对健康年轻人群体。我们向CDC多次发函询问支撑此结论的数据,但都没有得到回音。倒是有一个数据点与这个结论相左,CDC一项研究发现,12-17岁新冠感染者住院时间的中值是2.4天。在CDC咨询委员会开会时提到的两项研究显示,疫苗引发的心肌炎住院时间与此差不多,或者更长。

CDC对年轻人(尤其是男孩)的疫苗风险回报计算给出这个斩钉截铁的结论,但却没有证据支持,往好里说是数据含混不清晰,往坏里说数据与CDC结论完全相反。CDC这种愚鲁做法,让美国人更难作出知情选择,让美国人更难信任权威机构。这其中的数据夸张和矛盾以及CDC的交流方式,只会对反疫苗运动推波助澜。疫苗已经很神奇了,但就像莎士比亚警告过的,不要给紫罗兰洒香水。

【全文完】


补充说明

新冠疫情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所幸新冠病毒对少儿的危害非常之小。依据美国CDC官方信息(https://www.cdc.gov/flu/symptoms/flu-vs-covid19.htm),新冠对少儿的危害低于季节性流感。New York Magazine 7月12日发表一篇深度长文“孩子在这整个新冠疫情期间一直都是安全的”[6]。整个疫情期间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孩子成了政治投机、媒体怂动和成年人非理性恐慌的牺牲品。


原文标题:The CDC Owes Parents Better Messaging on the Vaccine for Kids,发表于2021年7月16日。原文链接:https://www.wired.com/story/the-cdc-owes-parents-better-messaging-on-the-vaccine-for-kids/


参考资料

[1] Wesley Pegden(卡耐基梅隆大学数学系副教授),2021年6月24日, “CDC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在心肌炎风险上对第二针的风险收益平衡判断失误” https://medium.com/@wpegden/weighing-myocarditis-cases-acip-failed-to-balance-the-harms-vs-benefits-of-2nd-doses-d7d6b3df7cfb

[2] New York Magazine,2021年5月19日,“新研究显示儿童新冠住院数字被多计了” https://nymag.com/intelligencer/2021/05/study-number-of-kids-hospitalized-for-covid-is-overcounted.html

[3] Reuters, 2021年7月17日,“英国决定不对少年实行大规模疫苗接种” https://www.reuters.com/world/uk/british-ministers-decide-against-mass-vaccination-teenagers-telegraph-2021-07-17/

[4] MedPageToday,2021年6月29日,“CDC对少儿新冠疫苗‘all-or-nothing’的走极端方式非常错误” https://www.medpagetoday.com/opinion/second-opinions/93340 

[5] MedPageToday, 2021年5月28日,“不要再无视自然获得的新冠免疫力” https://www.medpagetoday.com/infectiousdisease/covid19/92836

[6] New York Magazine,2021年7月12日,“孩子在这整个新冠疫情期间一直都是安全的” https://nymag.com/intelligencer/2021/07/the-kids-were-safe-from-covid-the-whole-time.html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