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nkcat在2022-03-14~2022-03-20的言论
- 1570: 【个人翻译】瓦鲁法基斯怒喷主流经济学教材 Part.2, submitted on 2022-03-14 03:16:11+08:00.
- 1571: 作家的末路, submitted on 2022-03-14 03:20:35+08:00.
- 1572: 纽约时报同一天的两篇文章, submitted on 2022-03-14 05:35:17+08:00.
- 1573: 忽发奇想,如果中共在21年初就全面引进国外mRNA疫苗,国内防疫是不是能笑到最后。, submitted on 2022-03-14 05:52:43+08:00.
- 1574: 深圳公务员大幅度削减薪水了, submitted on 2022-03-14 07:45:39+08:00.
- 1575: 应该如何评价李克强?, submitted on 2022-03-14 11:17:28+08:00.
- 1576: 那个因为没提醒普金反抗可能很激烈而被软禁的情报部长,其实早就在公开场合劝普金谨慎了,结果直接被呛回去了。这下真苏联笑话了(不确定是不是同一个情报部长), submitted on 2022-03-15 07:21:12+08:00.
- 1577: 吉林市昨日新增3580例(979+2601), submitted on 2022-03-15 10:22:08+08:00.
- 1578: 感觉今年的经济剧本已经写好了, submitted on 2022-03-15 10:40:15+08:00.
- 1579: 二十大连任失败后的平子, submitted on 2022-03-15 22:59:59+08:00.
- 1580: 个人观点:与其说中共朝是后清,不如说是低配版大明, submitted on 2022-03-17 02:21:26+08:00.
- 1581: 雨后重庆,两江一城,鸳鸯锅, submitted on 2022-03-17 14:54:42+08:00.
- 1582: 亲自定调了 还是坚持清零, submitted on 2022-03-17 21:41:26+08:00.
- 1583: 想不到国内隔离是真的蹲大牢啊😅, submitted on 2022-03-17 23:51:17+08:00.
- 1584: 假如中国统一台湾,会采用强权镇压还是柔和手段, submitted on 2022-03-18 11:25:55+08:00.
- 1585: 在失去数百名战士后,卡德罗夫的车臣部队从乌克兰返回家园, submitted on 2022-03-20 15:41:59+08:00.
- 1586: 赢得战争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submitted on 2022-03-20 17:03:51+08:00.
- 1587: 讨论贴,中国的高层以及超高层未来的走向会如何?政府会如何安置?你认为怎样才能解决未来高层住宅的种种问题?欢迎讨论, submitted on 2022-03-20 20:32:38+08:00.
1570: 【个人翻译】瓦鲁法基斯怒喷主流经济学教材 Part.2, submitted on 2022-03-14 03:16:11+08:00.
—– 1570.1 —–2022-03-14 08:02:57+08:00:
他在出任希腊财长前的那个公司里提的一些观点非常有趣,还追过相关文章,但不够深入了解,没想到后来跑希腊去了。
—– 1570.2 —–2022-03-14 08:34:06+08:00:
Valve
1571: 作家的末路, submitted on 2022-03-14 03:20:35+08:00.
—– 1571.1 —–2022-03-14 07:15:49+08:00:
除了被杀被处死的人外,很多当时的人自杀是因为看不到头,相当于终极折磨了,每天批斗毫无尊严,你想一下你能活到八十多,还有几十年时间要被虐待,我觉得很多人会认为自杀是个好选择。
跟现代不一样,大健身时没有那么好的物质条件,也没有足够的信息,人的基本娱乐被剥夺了,还要接受一系列的人格与肉体屈辱,更加不能了解社会的整体情况,抑郁后更没心理医生或药物,结果就显而易见了。
1572: 纽约时报同一天的两篇文章, submitted on 2022-03-14 05:35:17+08:00.
—– 1572.1 —–2022-03-14 07:26:48+08:00:
殖民地时期,港英政府在二战后会积极聆听学者建议去制定政策。
港英政府后期的执政逻辑是通过经济政策与公共福利来获取信任优势。
文化教育方面,教会学校占半壁江山,耶稣比英女皇管用多了,宣传对英女皇的忠诚约等于现代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于普通人一样。
教会学校有宗教课,早会礼拜,箴言刻的到处都是,但也洗不出太多教友。
—– 1572.2 —–2022-03-14 09:46:06+08:00:
我了解的少,没听过彭定康是普选出来的,你能不能现在给我找一下相关出处,我很好奇想了解下新观点。
1573: 忽发奇想,如果中共在21年初就全面引进国外mRNA疫苗,国内防疫是不是能笑到最后。, submitted on 2022-03-14 05:52:43+08:00.
—– 1573.1 —–2022-03-14 07:11:04+08:00:
20年第一波疫情过去后,其实最合理能降低风险的做法,就是大规模给医疗系统输血,赤字提供几倍的预算,让全国医疗系统快速扩张,抓紧时间搞医疗改革,然后别给自己立台阶不方便下来。
现在其实可以看到,全球共存政策是不可能绕开的,中国就面临骑虎难下,放弃清零政策代表的不止是防疫政策的失败,还有最严重的政治上的失败,之前宣传了两年多中美防疫对比,现在刹车是刹不住了。
还有经济层面压力,闭关锁国到全球没有病情,可能吗?绝对不可能了。
但贸易还要继续,要有来往,清零也必须做,对经济冲击很大,本来就下行中,还来一脚,怕不是平子这一脚踢出了整个新中国。
那么最后的办法,也就只有利用国内防疫管控的窗口期,快速扩张医疗系统,让医疗系统尽可能多承担病人。
中国是个十几亿人的国家,烟民多并且老龄化在路上,对许多病人来说很要命,现在不开放经济越来越差,开放了医疗系统承担不起,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了。
疫苗配合医疗系统双管齐下,再加上政府强制行政介入的管控措施。
其实是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在大规模感染不可控的时候,一点点把疫情对医疗系统负荷的冲击给卸下去,哪怕做不到,也是可以降低总体负荷。
现在好了,清零靶子给自己树起来,下不来台,不清不行。坚持清零经济和舆论迟早顶不住。看趋势,就香港疫情摆在那,国内永远不可能长期清零,隔三岔五就会有感染。
—– 1573.2 —–2022-03-14 07:41:55+08:00:
没错,医疗人员的培训就注定扩张速度受限,但是这种东西已经到了能不能都要硬着头皮去做的节骨眼,医保可以光速削预算做限制,还能建立监督系统,如果官方真的想进行有效建设,拿出来封城和维稳的力度,死马当活马医总归是可以的,问题是他们不觉得需要拿出这种预算来办这件事。
1574: 深圳公务员大幅度削减薪水了, submitted on 2022-03-14 07:45:39+08:00.
—– 1574.1 —–2022-03-14 08:40:51+08:00:
的确低,但不止偏低,还是一线城市里最低的,土地财政依赖度是19%
不过香港是17/18年度的26.6%,最低是18/19年度的19.5%,19/20年度是22.8%
所以…….
1575: 应该如何评价李克强?, submitted on 2022-03-14 11:17:28+08:00.
—– 1575.1 —–2022-03-14 16:39:08+08:00:
那我直接把我之前的回复搬到这面来了,顺便补点东西。
我强调说,一定要搞清楚党内工作机制。
事权分离不对等没吃透,你单纯看新闻谁出现少谁出现多,很难有效判断。
党内政府工作与党内的方向指示是不同的。
棚改是方案,不是方向,习近平一直在支持,但已经化整为零。
很多事要分阶段看,因为执行也是分步骤的。
只要一切经国务院的,李克强都无可避免的会作为执行者出现。
因为国务院工作会议相当于内部的指令传达,党内最高层已经有答案后,接收指令,然后集散指令就是通过国务院来完成。
2013年10月29日 习近平:千方百计增加住房供应 兑现政府承诺
https://finance.huanqiu.com/article/9CaKrnJCVC8
房地产政策和压力,是沿袭自上一届,在习近平上台早期,就明确了未来的政府对房地产工作方向。
习近平指出,“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户),到2015年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
要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加快建设廉租住房,加快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
当时政府的设想是通过廉租房以及扩大供给来为棚改化的扩大做缓冲
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要求2013年住房用地供应总量原则上不低于过去五年平均实际供应量。加快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供地、建设和上市,尽快形成有效供应。
同时加强商品房管理,强化责任机制。
也就是说政府寻求棚改的接应机制,但是我们知道,后来廉租房基本算失败了,因为住房供应和土地供应也跟不上市场的真实需求。
习近平的构思是,大量的棚改住户,可以用市场扩大的库存,以及大量的廉租房作为缓冲,你第一个引用的纽约时报的内容里,就提到了棚改在这些房子里的占比,如果按潜在需求算,其实有点太大了。
那为什么李克强在这段时间特别积极呢?前缀原因我们目前知道了是十二五习近平的规划,也就是党内最高层的结论,此时李克强与习近平还没产生巨大矛盾,整体向心力比较强。
其实这也是十一五到十二五都一直在推动的方向,但同期温家宝提及政治改革,这是习近平执政后并没落实的,因为保障房推动的大方向,最后结果就是取缔土地财政。
而习近平提出的方向,则是在试探该路线之余,寻求能避免对土地财政制度进行改革的可能性。
党内和党外是否对当时的保障房目标看好呢?
2011年12月20 任志强:保障房又是一次中国式大跃进
http://news.dichan.sina.com.cn/2011/12/20/421298.html
2011-04-08 3600万套保障房”大跃进” 双轨制会否再成空话?
https://gz.house.163.com/11/0408/17/714QBDHG00873C6D.html
2014年02月20日 住建部:3600万套保障房有望完成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220/c70731-24410790.html
2015年9月7日 住建部官员:3600万套保障房目标完成已成定局
http://news.dichan.sina.com.cn/2015/09/07/1111330.html
从上述一系列反应可以看到,在习近平即将接班末期到接班早期,党内外已经对这种加速式的非常不满意,然而习近平给住房保障的标准,是政治局第十八届的第十次集体学习,规格非常高,相当于政治局内部统一学术思想与施政路线。
并且让人意外的是,2014到2015年,这种指标就高速“完成”,这意味着党内外最初的担忧实际发生了。
—– 1575.2 —–2022-03-14 16:39:19+08:00:
另外重点谈一下为什么政府在2015年开始加速。
2016年02月14日 2015 中国地方债务管理改革元年
http://www.ccgp.gov.cn/news/201602/t20160214_6523269.htm
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高,但地方债务实际到2015年时已经有尾大不掉的情况,这促进了中央寻求强势介入然后整理债务结构。
债务改革推出后,地方政府的实际举债能力减弱,原本的债务被重新分划后再统一管理,发债权被约束。
棚改货币化后,本质还是反应供给率不足,保障房真的有那么多吗?我觉得不会很少, 但是分配并不平均。
这就要讨论政治改革,户籍与分税制度,虽然是名义行政制度,但实际上是政治问题大于行政问题。
户籍让人口集中,分税制让地方财政不得不交出优秀税种,中央则下放不动产的地方收益。
对地方而言房产是重要收入来源,户籍制度作用下,能购入房产的人是受限的,需要保障的人群无法达到户籍和购入房产所需的标准,而地方政府刺激经济需要不断造房,所以我们能在一些一二线城市看到有政府房子,但是没人住或者不达标的情况。
很多原保障房可能被划入经济适用房,用于调配地方政府所需,毕竟也找不来那保障房住户,如果他们肯开放的话,理论上肯定还是很多的。
2015年开始的不止是第二轮楼市增长,还有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之后持续增长几年,我一开始跟别人说没明白为什么除了隐形债务被核实扩增外,还会有新的债务在高速增长,现在反过来应该有两种可能,资源挤兑带来的房价增长,松银根导致的,或者寻求扩建刺激经济。
大概率是两者同时存在,因为某些城市因户籍分配原因,保障房恐怕是达不到标准,商品房就成了受青睐的对象。
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一二线城市的人口吸纳能力接近饱和。
然后我们注意一个细节
2015-11-12 国务院: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带动住房消费
这个思路其实更贴近于十一五时期温家宝的态度,并且2015年同期多次提到了户籍改革,促进内需与住房消费。(后续可能要留意,不同派系路线不代表同词同路线)
2015-11-12 刘鹤:化解房地产库存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https://news.cnstock.com/news,bwkx-201511-3620922.htm
再加上习近平同期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表态。
我们可以看到三个论述,习近平与刘鹤的论述方向一致,但是李克强方面的不太一样。
2016-2019年房地产投资大概6.2万亿,实际规模又肯定不止于此。
在考虑到地方政府财务与债务的不清晰情况下,如果约束和重组债务,地方的经济将熄火,因为没有地方政府举债投资或房地产收入,任何一个都会出现收支不平衡。
去库存的供给侧改革,并不以绕过地方政府的财政安全为前提。
地方政府举债进行基建项目投资,输入钢铁、水泥、电等去产能的主要目标。
输出的是基建项目和房产一类的需去库存目标。
库存寻求变现,而债务重组刚好打断了这个经济循环的节奏,并且遗留下来大量原投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企业。
看国务院在解决问题的方案表态,可以看得出为什么李克强其实只是坚持官方最高层决策,党内工作体制下是不可能唱反调的。
高层敲打文案明确指出了是执行不力,国务院实际是消极应对。
谈一下你疑惑的点,其实很好理解。
官方希望土地财政能得以维持,避免在重整债务期间出现政府在基建输出和大产能之间的“断供”,而债务贷款等问题,本身又直接与地方经济有连锁关系,一个爆破全都爆破。
"”房价暴涨从来不是中央政府的目标,中央政府希望房价平稳,而地方政府才更希望房价上涨。 “涨价去库存”从来不是中央想要的,但是确实是李主导下产生的结果,中央想要的是去库存,李所主导的棚改货币化却导致了房价暴涨,最后库存也没去成,过几年又增回来了。
房价暴涨,除了自然市场因素外,对土地价高涨并非不是中央政府的目标,而是中央政府不希望承担改革过程里高房价的副作用。因为住房双轨制失败了,没有缓冲区,这是很重要的前提。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是一体两面,不动产的收益发给地方政府,是因为中央政府取走了大部分的优秀税种,包括同期的营改增,地方的财权进一步被收缴。
但是地方政府所需要处理的事务增加,地方经济很重要的一个来源,就是地方政府举债所扩建的基建项目,净收益很大也来自于土地财政。
李克强主张的方向,可以看得出明显的脉络轨迹,也即是通过分散人口来降低地方政府提振经济的成本,而不是纯粹坚持棚改化,棚改化需要配套措施。
棚改化在债务改革背景下,不但会让地方政府实际收入下跌,举债基建并且支付开销成本,还会让房价失去控制。
你观察到的这个现象,比如过几年又增回来了,其实就是李克强观念里认为要分散地区压力来缓解刚需产品需求的这一点的延伸,人口越分散,地区承担压力越小,所以国务院同期唱反调提户籍改革。
中央希望的是保证分税制下的稳定结构,既地方政府能通过输入商品带动经济,产出土地价值保证地方收入稳定,确保政府主导的凯恩斯主义背景能被持续进行下去。
如果棚改货币化其实是习主导的,那根本无法解释16年年中人民日报的交锋。毕竟国务院已经很好的完成了你所说的中央所希望的“房价上涨,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暴涨”的目的了吗? 那李恐怕没有磨洋工,而应该大力表扬支持才对。这么大张旗鼓的反对什么呢?
地方财政的机制,地方政府通过举债,吸收产能,生产基建项目,来提高土地价值,通过售卖土地来获取净收入。
棚改化促进人口入城或置换房屋,但没有国务院阴阳怪气时提到的户籍改革,实际的人口压力还是集中在少数城市,一二线当然早就饱和了,人口开始堆积在三四线城市,甚至一二线也来参一脚。
这些人口在三四线吸收过剩房产,地方政府达到收支平衡,否则需要持续举债去创造就业刺激经济,从加速乐观完成保障房的做法,还有日常许多工作模式,可以看到习近平为首的若干人,是习惯于油门踩到底,经常加速运动式推行政策达到目标。
债务重组的风险时期内,国务院没有加速执行计划,反而磨洋工,纪委巡视组给的评语就能容易理解了,给表扬的前提应该是棚改化完成的同时,大量人口在目标城市聚拢进行消费,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构,但是棚改似乎在中央看来不足够,没有落实到底。
2016-03-21 张高丽:加大棚户区改造工作力度 为稳增长惠民生 作出更大贡献
http://www.gov.cn/guowuyuan/2016-03/21/content_5056073.htm
这里谈到的是超额完成任务,如果人口越多,政府可能无法平衡收支导致财政危机的话,是没必要在债务转型时着急督促超额完成的,因为之后会反弹,人口多需求大,去 产能意味着可能会出现供应低于之前,那么无论产能投入还是基建产出,都会短期内低于原来,但是人口聚拢后出现房价增长,反而会给地方带来强刺激。
房价暴涨是在15年中就开始,而供给侧改革是在16年中,17年才慢慢才启动,从后来的观察来看,供给侧改革实质是在以行政力量关闭僵尸企业, 那么15年16年房价的暴涨政策李在其中的角色又是何呢?
我认为15年房价问题,分为两部分,第一时根深蒂固的公共服务分配,第二时市场因素。市场因素也受第一种影响(投机属性很好理解,就不赘述了)。
因为公共服务分配不均,户籍与地方事权不统一,带来的不止是财政压力,还有民众享有公共服务的水平,提供服务的水平来自于经济。
所以一二线总是很多人想办法涌入,中央政府在处理债务问题时,不改革基础制度,同样希望地方政府可以在有缓冲的前提下,不改变既定的财政模式,还能吸收足够多的人口,在我看来属于既要又要。
地方的不确定性债务原本过多,需要时间明确和重新分配,如果停止举债,就出现产能过剩问题,政府需要保稳定地方就业来维持经济热度,凯恩斯主义的一种延续。
因为地方传统债务经济的停滞,反而让产能过剩的僵尸企业变成了靶子。
后续库存又开始增长,说明市场接盘能力已经很弱了,去产能后,地方还是有经济增长指标的压力,那造还是不造啊,答案就很明了。
李克强我认为他并不是反对棚改化,因为棚改化到一定程度,下一步该怎么做才是最重要的,最后在制度改革的方向上出现明显分歧。
习近平是非常不愿意改变当下这套制度的,李克强则是试图找能转过弯的办法来,能从他早期论文看到影子,不过公务体现不明显。
而后续对棚改持续推进,我们还是可以看得到的,但化整为零,也就是一开始说的。
2021-10-20 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举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宣讲报告会
http://dohurd.ah.gov.cn/zx/tpxw/55953491.html?ivk_sa=1023197a
2020-11-13 全国开工改造各类棚户区2300多万套住有所居暖民心(“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
http://www.gdhf.gov.cn/gdhf/zdlyxxgk/bzxzf/zfbxxxdt/content/post_641957.html
2021-7-5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基层丨棚户区变身网红公园 民生事做实惠及万家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1-07/15/c_1127659867.htm
棚改没消失,七一讲话也是阶段性的系统性简单发言的,不是针对住房政策的的,但下面仍然强调了相关信息,政府内部应该是有一些文件指示的。
棚改在2016年后,实际每年600多万套的规格持续到2018年,之后都在快速下降,我认为跟原来既定的地方政府财政模式无法维持有关,地方政府债务利息压力很大,人口承担能力不足,经济增长乏力,都是刺痛点,可用的经济政策空间越来越小。
房价无论如何都是会涨,而不是随便下跌,这个是土地财政模式诞生就注定的结果。
棚改化货币从债务角度来看,政府财政也顶不住了,因为来源要么是土地财政或者举债,消费跟不上无法得到释放,举债压力大,没有多余空间。李克强在此之前已经失势,有时候看起来有联系的不一定正相关,但权力的分配有很大参考价值。
十九大时,汪洋没有进入国务院,而是去了政协,外界此前多数认为汪洋可能担当李克强后的总理职务,十九大实际在2016年已经大体决定走向。
棚改化在李克强失势后之后仍然存在逐渐爬坡到高峰,如果完全是出自李克强手笔,不会在李克强失势后仍然维持,并且到今天也依然可见,说明这是党内有客观需求,而因为客观需求减弱而有变化(政府财政能力与抗风险能力减弱)
我不认为与李克强无关,众所周知李克强的棚改历史,但是他的政策是否在国务院时期仍然能自主完全控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就以往工作制度,党内是轮不到李克强决定经济路线,只有消极抵触的份,胡温时期是团派鼎盛,有人做靠山,习近平时代显然不一样。
社会的根结,来自于分税制与户籍对人力资源与政府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比如说房价为什么高,最核心的原因是土地财政下垄断性出地政策,强制性”圈地“,塑造人为的市场短缺,棚改化就像是把人跟羊群一样往某个方向撵。
如果你不能配合政策给相应的措施进行疏导,走对下一步,问题就无法得到解决,就跟国企在原来的改革框架是逐步去产能,不是一刀切,土地财政最初也不是用来给政权实现现在这样的制度的。
界定李克强责任关系,一个是看后续政策的可控性在谁手里,另一个是看李克强执行时的事权关系,最后也是最管家的,要看李克强给出的配套方案是什么,最后没有按照李克强的配套方案落实,走了相反方向,所以我观点是,不是李克强没能力,而是没有证实过的机会。
但因为没证实,也没法说他有能力。只能根据他的理论方向判断,我们只知道理论路线是正确的,但不具备实现的政治环境,这里李克强有多少参与,需要等中共以后文件解密了。
在我看来李克强在当代的角色很类似朱镕基在国企改革里的角色,所以我都是独立剥离政策影响,综合处境和理念去看待。
好人不好人,我想是没法判断的,要说好人我感觉习近平日常生活也是好相处的,但利益立场在,人和人的矛盾就很难调节。
—– 1575.3 —–2022-03-14 17:16:43+08:00:
我很想谈的一个地方是,很多人单纯的把政策工作理解为某个人的。
但一般党内,老大是最大的,没有任何其他情况,共产党的最高处虽然名义是集体领导,但领袖的意见占绝大比重。
就算胡锦涛被人说受制于人,政令不出中南海,但实际管辖范围内也是很强势,而跟领袖派系对立的政策方向,是不可能拿的出来的。
陈云是元老里除了叶剑英,唯一在八十年代可以跟邓小平抗衡的,但是邓小平说只能有一个婆婆。
在派系上公开抗衡,对党内分裂极大且有很大风险,这也是为何陈云后来通过江泽民被动抵抗,而已经没有胡赵的邓小平,仍然可以直接施加影响力,因为党内威信和相关人士还在。
组织的内部结构始终是一个高度威权化的集团。
所以许多时候,党内高层没争议的集体政策,往往都是有内部共识才会推出,比如严打、民族政策,能看到很多人都没搞清楚的责任点。
民族政策很多人喜欢说是胡耀邦的政策,但这个政策实际是一个配合当时环境的短期政策,但胡耀邦下台后被延长了,所以很多人不了解,胡乱分锅。
严打才是胡耀邦性格缺陷导致的一个主要问题,虽然也是党内同意,但胡耀邦做事有急躁过热的情况,执行粗糙也是被人批评的,不过因为当时社会严打需求确实强烈,现在居然没人说。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计划剩余,方向与执行的分歧,党内一开始没有那么严格,但后来不断推高,尽管胡赵并不认同极端化措施,计生部门内部也有不同声音,但处理不了。
包括经济改革,如果得不到邓的允许,是很难迅速推行的,这也是我常常提到的,党内在当时都支持改革,但怎么改,有分歧,并且随时间推移分歧越来越大,包括胡赵改革也有团队的。
习近平在党内的实权地位并不是很多人想的在上任后才牢固,而是不断加固再加固,这让他很早就有了话语权。你在公司内部决策,不可能绕开公司老板去执行,就像问文化大革命斗人,毛泽东不知道吗,其实原理是一样的。
李克强给我感觉处境跟周恩来很类似,都是正常人,并没有神奇的一面,国人太过美化周恩来,也不应该美化李克强,只是中立的去看待,他们知道方向,但并没有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核心手段,消极抵抗已经是正面反应了,而李克强因为资历和地位还不如周恩来,自由裁量权更小。
—– 1575.4 —–2022-03-14 17:20:32+08:00:
这两个是一体的,拆开了不连贯,而且我不知道为什么一复制再黏贴后排版就全没了,要是不介意就放在这如何。
—– 1575.5 —–2022-03-14 17:39:18+08:00:
怎么被删了….
—– 1575.6 —–2022-03-15 03:53:43+08:00:
河南食品加工经济产业就是他推动的,双汇、思念都是他主政时期极力扶持的产业,包括河南的城市群、次级食品粗加工企业,因为河南有耕地优势,刚好原汤化原食,但是后来我感觉他离开后相关政策在河南没延续,城市群建设停滞了,典型流官通病。
类似例子还有他在辽宁棚改,前几年还行,去中央以后谷春立在鞍山用棚改的名义到处拆迁,不过这里谈李克强在中央的情况,所以这里没引入地方经历。
—– 1575.7 —–2022-03-15 10:06:40+08:00:
很多人谈政治人物与经济的关系时会代入太多情绪,情绪会影响对事物的看法,对信息的处理失真。
华懋双汇是95年才成立,双汇牌是92年,到97年才拿到ISO9002国标认证。
你看下李克强上任后给双汇开了多少绿灯,当时深交所股票炒的非常疯狂,上市有额限,李克强为了扶持双汇半年内开绿色通道,李克强2年内给双汇争取到了国务院512家重点企业、中国驰名商标、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一系列支持。
双汇01年才拓展到河北、02年湖北、03年上海、内蒙古、浙江、04年辽宁、广东、山东,04年在北京拓展加盟店,精加工肉类和粗加工鲜肉,双汇不止是卖火腿肠,他们处理一整个生产体系,河南本地需要审批递交给国务院才能拓展到全国。
李克强作为团派的手,在河南的主要方向是产业发展,主要是利用河南本地的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产品,然后发展产业链,面类原材料、精加工,肉类的精加工,冷冻食品与大量发展起来的方便面类产业,都是当时他们推动的重点。
GDP很容易有盲区,河南现在依然不够好,分配工作也没做好,GDP增长还需要更高,也当然需要继续发展。
但从95年以后到13年为止,在全国省份增长率里长期是第五,改革开放中前期,人均增速常年垫底到二十多名,96年以后,大部分在18到21名之间。
尤其是中原城市群概念前后,增速整体是最快的一个时期,19年河南的第二产业增速为7.4%,第三产业为7.5%,河南的GDP从4300亿到转型期的8600亿用了六年左右,高增速一直维持到08年经济危机。
—– 1575.8 —–2022-03-15 13:38:19+08:00:
中国是个讲究政策的国家,河南是个非常依赖政策运行的落后地区,官僚主义非常严重,全国实际的政策实行名额,认证标准,都是有限的。
双汇扩张到各地的时间线非常明确,全国有加盟商和次级产品代理商,不代表在全国都获批开设公司。
你言下之意春都是被一路开红灯弄死?不知我理解是否正确,也就是说开绿灯非常重要,既然如此何来开绿灯无所谓的结论。
李克强2年内给双汇争取到了国务院512家重点企业、中国驰名商标、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一系列支持。
双汇01年才拓展到河北、02年湖北、03年上海、内蒙古、浙江、04年辽宁、广东、山东,04年在北京拓展加盟店,精加工肉类和粗加工鲜肉,双汇不止是卖火腿肠,他们处理一整个生产体系,河南本地需要审批递交给国务院才能拓展到全国。
如果李克强离开后发展也可以,也就是说李克强在不在,春都都不会出问题,又何来红绿灯的差异。
地方企业在本地做大很容易,要拓展到全国,需要得到官方政策的认可,才具备商业认受性,这是当时还是现在都很基本的情况。
在地方发展,你可以靠企业能力,扩张全国,必然需要政商协作,这就是中国市场经济必然的一环。
加盟商、代理和当地开设公司是有区别,注册销售公司,意味着业务的直接拓展,而不是寻求代理或当地的加盟者,意味着整条生产线都要由公司负责,而双汇不止是做火腿肠,而是有一整套的原材料到粗细加工产业,这是明确概念。
阿里是互联网企业,不是实业公司,不需要拓展生产线到每个地区开厂,这你肯定都懂。
中原崛起是李克强在团派背书下,或者说整个团派都有预期而通过李克强实行的一个政策方针,具体是干什么的我前面说了,就是利用好河南的土地与农业资源优势,引导高级产业市场,让高级产业有更便宜的本地原材料,再推出粗加工与精加工的细分产业,很多杂牌方便面都来自于河南。
所以我特地挑选了李克强执政时期的政策,具体做什么,以及有什么数据上的结果,没有什么太多个人感情,这个虽然文字没声调,但你也能看出来,我就是客观描述。
从数据来看,李克强执政时,河南经济的确是在高速增长,离任后的继任者也保持了中原崛起这个思路,一直碰到经济危机才出现停滞,后续又逐渐恢复。
郑东新区早期鬼城有这个说法,但发展起来后现在口碑变很多,区没烂尾啊,而且现在都说设计的很不错。在结构规划上有争议,说人多了起来以后老堵车,找不到方向。烂尾楼是有,但区没烂尾,也不太可能停在烂尾的状态,因为房价在增长。
—– 1575.9 —–2022-03-16 03:00:51+08:00:
双汇在当时并不是一个获得官方认证的全国性质龙头企业,根本不是以你能在哪里吃到双汇香肠为标准,因为这是通过代理商跨省销售,而且我也没说全国哪哪不能吃到双汇啊所以如何如何,卖到哪跟发展起来是两回事,双汇不是靠单纯香肠发展起来,双汇是一个肉类加工企业,不是纯粹卖香肠的企业。
双汇的成功的建基于工业化肉制品的基础上,而进行配套改革,拿到各类注册许可,都是要基于政府合作生产,双汇后续快速发展,不是靠卖香肠,而你认识到双汇是根据双汇香肠的流行程度判断。
但双汇是一个以加工肉类为核心生产基础的公司,发展养猪场,扩大原材料生产,然后进行粗加工,卖屠宰鲜肉,餐饮食材和市场不分粗加工肉类供货,才是他们的主业,他们不会在你买的肉上标签双汇。
也就是说,火腿肠这些东西只是双汇产品线上的一部分,它是一个拳头产品,是基于双汇一系列肉类加工产品的衍生品,是生产加工肉制品,顺带生产这个双汇火腿肠的品牌,你可以跨省销售,但是你不能跨省生产,因为你生产需要拓展一个地区的养猪场生产线,要有农业许可,生产猪肉要有防疫许可,加工肉类要有技术许可,贩卖肉类要有商业许可。
主业不让做,副业的拳头产品怎么扩张,双汇的快速扩张,是建基于产品线的成熟,李克强去之前,地方政府就已经在扶持,李克强时代把双汇扶持成了全国性的企业,一个偌大的公司又不是靠只卖香肠养活自己,怎么只用香肠卖到哪来判断?
最简单易于理解的,就是发货渠道,现在一些螺蛳粉品牌,可以在全国都能买到,但它就不是全国性企业,还是依靠代理销售,人家不上架你产品,你就不能直销,你只有自己建立分公司,才能发展销售终端,双汇依赖的完整的猪肉加工体系,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找代理相当于只负责生产,销量基于经销商的进货需求,而不是市场需求,直接与市场互动被大幅隔断,自主定价权空间很低。
另外地方扶持和中央扶持这个你稍微了解一下中国的政商关系,都不会说李克强没给扶持。
地方扶持这个我前面就说过,但双汇也只能成为本地企业,当时全国竞争火腿市场的,总共也就那么几家企业,春都、双汇,晚一点的是93年的雨润,以及更晚94年的金锣,双汇官网自己说是93年的前三强,雨润才成立的。
那总共市面上做这个产业有肉类加工许可和能力的,就这么几家,还要倒贴过去从现在的产业发展,把当时完全没发展起来的雨润给算到里面。
也就是说,选手就两三个,说前三强,还要把迟到的也拉进来。
双汇火腿本身就有市场份额,但你把这点假定成它在九十年代就已经是全国性企业,并且发展的非常好,完全忽略了双汇的主业是肉类加工。
你还问我李克强怎么给双汇带来发展,我都说三次了。
首先,李克强2年内给双汇争取到了国务院512家重点企业、中国驰名商标、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一系列支持。
其次,给双汇到深交所上市开了绿灯,这我都说过了。
地方扶持有成功,也有失败的例子,春都就是典型,商业策略错误,肉肠变粉肠,原材料跟不上,自己把自己作死了,李克强来之前,春都已经不行了,春都自己早年各种获得地方贷款,然后还不上,跟外资合作也没被看上,李克强任上给他们开绿灯去深交所上市,做债务和资产重组续一命。
春都怎么做的,拿募集资金还债,管理层先试图用翻身的钱自己抽身,从这以后春都就被政府彻底放弃了,给你机会你都不中用,烂泥扶不上墙。
李长春只给了地方性政策扶持,从来没有把双汇当成一个全国性企业扶持,要不然为什么不给他们上市批准?
关键的政策认证也是李克强时期才给,国标94年就有了,偏偏李克强时才拿到用于全国发展,李克强上任后,火速给春都和双汇上市许可也是巧合吗?
李长春的政策,只扶持这些企业到地方龙头,压根就没打算让他们继续产业升级,或者根本也不清楚怎么做,国标认证没有,上市也没有,地方产业升级没配套化。
而双汇在上市与拿到国标和政策认证之前,压根就不是全国性企业,你只是根据能否买到香肠作为一种简单判定手段,那你肯定判断会有错误,当时竞争的主要企业,也就三四家,双汇是靠什么在两千年以后甩开雨润和金锣的,你知道吗?就是靠完整的肉类加工体系产业升级。
要是你单独问我李长春在河南有什么政绩,我也会说啊,但是你自己问李克强的,现在又反问我为啥不说李长春,是不是说话两头堵。
我前面就说了95年以后到13年为止,河南在全国省份增长率里长期是第五,改革开放中前期,人均增速常年垫底到二十多名,96年以后,大部分在18到21名之间。
95年不是李长春是谁,难道是李克强吗?那话题到底谈的是李长春还是李克强,你自己问李克强,又来回变换,反倒怪罪起我来。
问我李长春,我也会说双汇是李长春扶持起来的,地方龙头企业。
问我李克强,我就自然也是说双汇是李克强扶持起来的,全国龙头企业。
两者都是客观事实,互相不矛盾,你问我李克强的事,然后反讽问我为什么不说李长春,这里面不是你的锅么?
可以非常确定一件事,就是没有国标和政策认证,也没与深交所上市,双汇后面根本无法快速发展起来,资金、许可、产业供应都无法达到后来全国企业所需。
李克强在九十年代就给双汇和春都上市批准,金锣上市要到2001年跑新加坡和后来跑香港,后来在香港还退市,雨润上市就更晚了。
“列政绩没有意义”?你这个人怎么回事,我可能对每个人政绩在里面的参与程度有不一样的观点,但是你自己问我有没有,然后现在反口跟我说“列政绩没有意义”,那你问的是什么。
自己开个话头,然后跟我说没有意义,那不就是来输出情绪,不许我说么。
正是因为人有能力学习和了解,分辨政策本身的关联性,才能做出评价,而不是靠输出情绪做结论。
你要纯粹问我习近平有多少对党内有利的改革,我也一样可以说一大堆。然后继续进到政策的关联性,受影响群体,以及施政的目标性,才会有更多不同评价。
团派是一个政治派别,李克强是团派的人和当前领袖,那我提团派不是很正常,什么叫都是好人,为什么政治人物你能单纯用好人坏人这种观念区分?
难道我需要是胡锦涛或李克强本人才有资格谈话么,那否定意见是不是也要是胡锦涛和李克强本人才能说。
要评价,要提问,就客观阐述情况,我不可能不符合你的情绪就是如何如何,因为我不是为了照顾你情绪来回答的。
我前面几个回复,内容和字数都很诚恳了,生怕会有遗漏或解释不全,只想客观讨论和回答问题。
那咱俩搞清楚一件事,您到底是来输出情绪的找架吵寻人抬杠发泄的,还是真的不清楚,想了解一来提问了解一下我的观点的?别用提问的形势输出情绪,探讨完全可以。
您要是已经自带既定立场,就直接骂都比这样强,任何话还是观点惹到您,让您不爽的话就直接骂我,我还真就不太会生气。
—– 1575.10 —–2022-03-16 10:48:57+08:00:
双汇在李克强之前之后,都很依赖政府扶持,国内改革开放中前期,企业自己不行肯定发展不起来,但是没有政府扶持,更完全不可能发展起来,国内不存在不依赖政府扶持的大型企业。
我已经把整个政策的细节、方向全都给你说了一次,我做事都是这个风格。
你也知道春都历史在李克强上任前已经不行了,那你说为什么偏偏是李克强上任后才给他们开上市集资的绿灯,我把事实摊开说,细节尽可能全面的描述,不能说一言概之,因为可能出现偏离我原本表达意思的情况。
要是你是有情绪,有立场的,也不屑于去了解细节,为什么还要问我,你要是不愿意就不要谈,谈了起码就理性一点,别老二极管。
我不一定觉得你或其他人的批评观点是错的,但这与我不情绪化下根据可查证的内容,论证这个过程给别人看本身是不矛盾的。
你自己问我的,对吧?那我就我能力范围内客观评价,你不喜欢李克强,那看别人纯粹独立视角给一些观点,然后你自己问完了,不开心又拿我发泄,你就不爽不开心要找人撒脾气,咱们也得讲道理吧,徒增怨尔。
1576: 那个因为没提醒普金反抗可能很激烈而被软禁的情报部长,其实早就在公开场合劝普金谨慎了,结果直接被呛回去了。这下真苏联笑话了(不确定是不是同一个情报部长), submitted on 2022-03-15 07:21:12+08:00.
—– 1576.1 —–2022-03-15 10:26:49+08:00:
普京这个表情,一副相当不耐烦的模样。
1577: 吉林市昨日新增3580例(979+2601), submitted on 2022-03-15 10:22:08+08:00.
—– 1577.1 —–2022-03-15 10:34:15+08:00:
感觉很不乐观
1578: 感觉今年的经济剧本已经写好了, submitted on 2022-03-15 10:40:15+08:00.
—– 1578.1 —–2022-03-15 14:22:32+08:00:
债务危机从过往政府干预的经验来看,我怀疑不会那么明显的爆破,政府会通过行政手段强制介入,但是债不可能凭空全部消失,所以还是会慢慢匀出来,可以操作的空间会越来越小,可用工具效果越来越差,整体就是这个方向,放水加行政介入的组合拳,是大概率的事。
我觉得政府工作,会慢慢从保经济为主,转换为保地方政府为主,地方政府的管制基础始终是财政安全,中央会开放更多给地方的税源,中央政府承担更大赤字,来尽可能拖长整个周期,与民争利现象可能会不断增加,最近一两年找企业和个人开刀的情况相信会增加。
1579: 二十大连任失败后的平子, submitted on 2022-03-15 22:59:59+08:00.
—– 1579.1 —–2022-03-16 08:14:15+08:00:
董卓是吧
1580: 个人观点:与其说中共朝是后清,不如说是低配版大明, submitted on 2022-03-17 02:21:26+08:00.
—– 1580.1 —–2022-03-17 09:22:15+08:00:
明朝,人称前清
清朝,人称后明
共和国,人称后清
1581: 雨后重庆,两江一城,鸳鸯锅, submitted on 2022-03-17 14:54:42+08:00.
—– 1581.1 —–2022-03-18 00:42:52+08:00:
重庆暴雨是又壮观又来的快,坐在崖边吃火锅看桥上车流,本来闷热,山后冒来一团雨雾,一阵子工夫就到眼前变成大暴雨,震的耳膜都痛,几米外看不清人,有瓦遮头也被溅射一身湿。
江上视野开阔,两侧山地不少,雨云在远处能看的既清楚又全面,到身边了格外震撼,配搭吃火锅喝可乐别有风味。
1582: 亲自定调了 还是坚持清零, submitted on 2022-03-17 21:41:26+08:00.
—– 1582.1 —–2022-03-18 00:44:19+08:00:
总书记,让我带兄弟们再清一次零吧!
1583: 想不到国内隔离是真的蹲大牢啊😅, submitted on 2022-03-17 23:51:17+08:00.
—– 1583.1 —–2022-03-18 00:50:57+08:00:
床不靠边不是很满意
1584: 假如中国统一台湾,会采用强权镇压还是柔和手段, submitted on 2022-03-18 11:25:55+08:00.
—– 1584.1 —–2022-03-18 13:15:42+08:00:
能怀柔的怀柔,不能怀柔的全体铁拳,两者互不矛盾。
1585: 在失去数百名战士后,卡德罗夫的车臣部队从乌克兰返回家园, submitted on 2022-03-20 15:41:59+08:00.
—– 1585.1 —–2022-03-21 04:38:22+08:00:
车臣人吓唬人还是有点本事的,之前我们国内宣传和车臣自己宣传路线都是车臣人打仗厉害、凶残,这次乌克兰人死定了的论调。
都是打乌克兰士气正盛的正规军讨不到便宜,无论装备、人数还是战略都不具备优势,车臣军队再野蛮,也只是一颗子弹就会死的人类所组成,更何况现在乌克兰人更不要命。
小卡德罗夫的嫡系军队有说法是七八千人,战死数百,负伤如果也有数百,加在一起就是至少接近一千或一千多的战损。
若小卡德罗夫的嫡系部队是八千人,这里给战损一个数字比如一千五,一千五的话就是18%,近五分之一的部队无法战斗。整个车臣部队约一万多人,战损一千五则是近15%。
战争开打还不到一个月,车臣部队实际是三月后才开始驳火,也就是满打满算二十天,照这个速度打下去,80天后,车臣部队在六月初会有接近80%的伤亡,但毫无疑问在那之前他们就撑不住了,部队战损到30%还没明显战果,继续打下去也只是炮灰。
所以无论他们跑路消息是否属实,都可以肯定在那之前国内和车臣人都以为他们到乌克兰是砍瓜切菜。去了才发现是地狱,在乌克兰人面前他们的所谓凶残野蛮就跟幼儿园的小孩子发狠一样。
1586: 赢得战争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submitted on 2022-03-20 17:03:51+08:00.
—– 1586.1 —–2022-03-21 05:55:50+08:00:
资源是总体有限的,战争期间生产普遍赶不上消耗,包括物资与人力,实际长期战斗中很难有效补给,有时候前线补给慢了,部队就被消灭,哪怕资源和部队充足,误判前线状况,导致跟不上所需速度也会造成关键节点被翻盘,所以战争主要是在战略战术上避免犯错导致的资源浪费。
信仰与战斗意志我觉得可以归类为士气,士气越高,组织度越容易获得,组织的粘合度也更高,抗风险能力也越强,意味着支持者的力度与分布范围。
支持者越卖力,人数越多,组织被打散了,就越有可能重组。
装备是死的,但人力和支持者是活的,装备怎么用也是人决定,亦是一种战略战术的判断,支持者多,资源与信息也会增加,就能得到更准确的情报进行预判,获得更好的战略战术池。
1587: 讨论贴,中国的高层以及超高层未来的走向会如何?政府会如何安置?你认为怎样才能解决未来高层住宅的种种问题?欢迎讨论, submitted on 2022-03-20 20:32:38+08:00.
—– 1587.1 —–2022-03-21 05:20:55+08:00:
现任政府、政权应该不需要考虑未来高层住宅问题,他们基本不可能撑到需要他们去解决的那天。
未来政府需要考虑的是“堆密度”还是“均摊人口”,均摊人口意味着中国的城市规划需要大规模改建,堆密度意味着保持现有结构,省钱的前提下降低这些住户的生活质量。
实际上只要想得到,都知道最好的方案是均摊人口,通过扩大城市面积与功能区数量,减少城市内人口扎堆引发的资源挤兑。
但是土地要钱,拆楼要给租户与业主一大笔钱,所以未来中国这些高层住宅改建,大概率是类似香港一样,政府极难改建,导致许多老唐楼一留七八十年,只能靠刷漆美化,看起来跟贫民窟一样。
而中国的土地财政还刚好是学香港的那一套,所以今日香港未来中国,是有现实意味的。
然后我们要看未来政府财政,假设中共下台,新政府接手,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财政缺口极大。
第二,可用的扩大财政增速工具几乎没有。
第三,各种压力下住房改革几乎是被排到最后的一项。
财政缺口大,并且未来传统分税制无法维持,中央的财政收入会大幅度下滑,意味着全国统一性的政策很难有效实施,因为拿不出钱,地方能搞来钱的就自己改,没钱的就对不起了。
而因为财政缺口的原因,几乎不会有政府去忽略其他的必要开支,反去先考虑高层住宅这个难题,单纯从效率去看,要解决高层住宅,必须优先解决一大堆前置难题。
可用的财政工具方面,就像之前提到的,政府拆楼要钱,而且一般要给三份,租户、业主、土地持有人,新政府刚建立,没钱是肯定的,那能不能发债或者卖地呢?
显然也是不能的,因为现在的政府留给未来中国社会可用的公共财政空间已经很小了,现在的债务和土地状况,大家都很清楚非常不乐观,也就是说未来政府不具备快速扩大财政收入的工具。
而新政权建立要处理的一个是户籍一个是分税制这两个问题,优先级都远高于高层住宅。
中国高层住宅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政府土地财政的圈地行为,以及人口被户籍制度赶到一起的扎堆现象,所以需要在有限的土地,有限的空间里,进行最大化效益去利用土地空间资源,这个结果就是遍地超高住宅。
这些住宅普遍缺乏区域规划,开发商们基本是能造就立刻造,政府为了地价,也基本上不会刻意限制,配套的设置普遍跟不上。
省会以及一二线城市相对要好一些,三四线城市问题就比较多了。
要解决高层住宅的方案,此时就有两个(或阶段)路线。
第一个路线,是暂时不解决,通过立法去加强物业公司的素质与管理,让大厦业主委员会的自治能力提高,那么也就能实现高层住宅可持续性这一点,但是如果建筑质量出问题,你们要自己负责。实际这也是香港的现状。
第二个路线,是政府通过先置条件的改善,比如解决了人口必须扎堆的问题,让中国的土地面积得到充分利用,农村与城市人口得到二次平衡,释放三线到十八线的城市潜力,土地价格下降,私人可持有土地永久产权,拆分政府机构,减少城市内的扎堆问题。
那么当房产价格下降,人们不再需要扎堆在城市里,然后继续扎堆在城市最好的区域,也能有合理的生活质量,很多人会选择到其他密度较低的区域购地自建房,政府在这里要做的主要是配合,拆分政府机构职能,带动商业迁移。最好自建房的规格规范,比如限高限材,设计与建筑师证件的统一,考核严谨达标,用地标准等。
这样一来,过去扎堆高楼的必要性开始消失,原本扎堆是因为商业和政府的公共服务都被强制性的限定在某一个地理范围,除了少数卷王还会追求最核心区域外,政府要提供的是给大多数日子人合理的生活预期。
不能说公共服务只在少数城市里好,其他地方就没了,引发房子也只在最发达的地区才有价值的现象,而是要主动扩散政府职能,牵动就业扩散。
我觉得最理想的情况,是先实行第一阶段的不管,但改善物业,然后实行第二阶段扩散政府职能与商业区,允许购地自建房屋的普及化。
最终吸引不想住在高楼的人,在房价下降的背景下,在附近地区购地,房价下来了,拆解高楼的成本也会一同下降,政府对大量超高层的拆建成本也下滑许多,同时满足不上不下所以迫切希望能卖房获取一笔大量资金为新房谋求出路的住户。
尤其是对租户是非常友善,租户能得到优先购地建房的权力。
实际上我认为应该把购地建房的权力进行排队化分批发放,给租户优先权,让租户减少后,业主拿空楼就没意义了,还想靠买入价赚一倍的人会得不偿失,反而着急出手,引发该类型的房子价格快速下滑,但不会扩散到所有房型。
因为自购第地且永久产权到时候将被允许,而优先只对租户发放,意味着没有房子和土地的人,他们自然没能力购入大片土地去进行垄断销售,反而应对了这群租户们的刚需。
业主们此时失去大量的租户,高层住宅价格下跌,而另一个庞大的自建房市场开始形成,他们又不被允许进入,能出手的肯定会尽快出手,高层的市场倒卖利润会不断缩小。
靠租房一招鲜吃遍天下的业主群体,将不失去大部分对拆建的议价权,许多高层住宅的溢价会比市场原价还低。
但是这对自住用的超高层住宅,没有打算购房自建的群体,影响反而不大,因为到那个时候,过去几十年,大部分人的债务我觉得都还完了,或者通胀稀释的情况。
高层住宅的市场价下降,意味着自住居民的维护成本也会降低,自住用的怎么都不会出手,要不然就没地方住,主动肯去花钱维护,也不会差到哪去。
所以未来政府要发挥客观责任,提供这些高层住宅的维护所需,压榨靠吃租户群体空间的房地产既得利益者,但也不是说要往死里逼,只是将其从价格意味上去市场化,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甚至拿在手里都烫手,结束房地产经济里租金链条中无限膨胀的那一环。(当然在最发达地区还是无可避免租金问题,这就属于市场经济范畴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了)
当合理去解决高层业主、高层自住用户、高层租户三者的需求,从人口规模来考虑政策的优先级、导向性后,既解决刚需,也能配合市场波动。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