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nkcat在2022-10-24~2022-10-30的言论

2022-10-30 作者: Spinkcat 原文 #Reddit 的其它文章

1808: 2027年PRC对台动武的来源, submitted on 2022-10-24 02:14:17+08:00.

—– 1808.1 —–2022-10-24 13:26:57+08:00:

台湾危机意识树立不明确,看不出他们对逐渐明确的台海战争态度很积极。

—– 1808.2 —–2022-10-24 13:30:32+08:00:

2027左右的确是最好的动手时间,建军百年以及第三个任期结束,政治角度百分之百会寻求对内对外的突破口,而且到时候大陆海军也会发展的更强,并且是转衰前的一个关键分水岭,这里现在又多出美国海军换代导致的海军战力下降,一切要素都齐全了。

这时候台湾如果还只用50%的努力去凑合应对,而不是拿200%的态度未雨绸缪,结果显而易见。

1809: 二十大為港股打了一劑強心針/s, submitted on 2022-10-24 10:25:18+08:00.

—– 1809.1 —–2022-10-24 15:42:16+08:00:

习主席的一股暖流,注入了李家超特首和司局级首长之中。

1810: 护照越来越难办了, submitted on 2022-10-24 10:36:46+08:00.

—– 1810.1 —–2022-10-24 15:48:42+08:00:

家里反对润的话是一回事,但要考虑,这种家族命运的选择上,他们是不是一定准确,判断如果不准确,可能会造成从你开始未来几代人的阶级都下滑,所以要自己判断好,建国时期举家回国的人,也是判断错误,断送两三代人。

要是实在跑不了,完全没途径出去,就认命吧,好好做墙内的准备,别太焦虑。

1811: 大胆发问,彭MM是不是打入冷宫了?, submitted on 2022-10-24 11:12:15+08:00.

—– 1811.1 —–2022-10-24 15:40:26+08:00:

还有个宝日龙梅是吧

1812: 现在国内大部分地区疫情都在捂盖子,少报,大概率是上面授意的吧, submitted on 2022-10-24 11:52:58+08:00.

—– 1812.1 —–2022-10-24 15:38:14+08:00:

他们最好一直捂着,然后犯蠢再来波大的,我看怎么找台阶下。

到最后肯定会出现一个问题,明面上啥消息没有,暗地仍然执行隔离清零政策,民众一旦生活受波及,又发现没疫情消息,肯定会引发事实与信息认知的巨大落差,到时候又加速财政恶化,又没民众口碑。

1813: 为什么美国打输了越南战争还是超级大国,俄罗斯打不赢乌克兰就变成纸老虎了?, submitted on 2022-10-24 12:26:24+08:00.

—– 1813.1 —–2022-10-24 15:31:25+08:00:

俄罗斯是一个乌克兰战争前,以战斗民族著称的国家族群,尤其是墙内非常多的渲染他们的战力精良,俄罗斯军队喊一嗓子,美国也要抖三抖,所以一小时二十二分速通基辅,国内才那么多人相信。

结果战争开始后大家都知道什么情况了,基于之前的描述,很难不说是纸老虎,要不然那么多年宣传的战斗民族怎么没有宣传里的效率呢。

1814: 个人观点: 拉扯胡锦涛事件将加速基层执法暴力化, submitted on 2022-10-24 12:38:32+08:00.

—– 1814.1 —–2022-10-24 15:27:57+08:00:

这个个人观点的前标,让我想起一个人

—– 1814.2 —–2022-10-24 16:36:20+08:00:

这种事其实没必要争,不用着急下结论,让子弹飞一会就行了。

—– 1814.3 —–2022-10-24 17:04:21+08:00:

对,但不是一个人,只是刚好让我想起来了。

—– 1814.4 —–2022-10-24 22:56:12+08:00:

这个看过,栗战书的行为,可以包括在他们没有把胡锦涛当作一个有完全独立行为能力的老人这个范畴里,希望他退场,擅自主张行动干预胡。

因为开会几天了,文件之前之后内部肯定有通过气,现场也是几个小时,如果是现场文件有问题,怕胡看到发飙,那一开始就不用他出席就行。如果胡发飙是个很大的问题,无论事前还是事后,也只能骗住一时,习还是避不开胡在场外的质问。

其实这几个人行为重点就是,胡的个人意志不能主导自己行动了,这是毋庸置疑的,出发点是什么就需要从几个主要观点里逆推结果。

—– 1814.5 —–2022-10-25 01:42:52+08:00:

这个话题其实深入假设脑补一个方向去推测的话也可以说挺有意思的。

我现在对胡的糊涂理解是精神头不足,注意力很难集中,反应比正常人慢很多,想事跟不上情况,但不是意识不清醒的那种连自己是谁都完全不知道。

可以脑补小剧场,推演理论上存在的一种可能(也不是说绝对,我不反对说政治斗争的观点,团派已经被边缘化挨整,当事人也无法证实了),胡的情况在过去内部会议出席过好几次,习这群人都习惯了,对胡就是:“胡老你身体不行别强撑着了,到休息室再看文件吧。”(栗战书先看到后主动拿了文件),习开始关注:“下去吧,身体要紧。那个谁,安排下,送胡老下去。”

胡锦涛给的反应就是:”干啥?别碰,我不下去,我还能坐的住。“(习可能也是习惯,有点不耐烦了。胡拿他文件立刻摁住,意思是这不是你的,别闹。)

警卫就劝:”您现在要是坐着出意外,这么多媒体还看着呢,对党和您都不好。“(给胡锦涛指了指拍摄的摄像头和媒体记者)

然后习就不怎么参与劝说,一直到胡被扶起来带走,栗战书中途想帮忙,被王沪宁提醒影响可能不好(之前栗战书可能还在轻拍胡锦涛的背部或准备扶他起来)

胡犹豫想了一会,也就不坚持了,但可能是作为一个成年人有独立自主观念,想拿回文件,而周边几个人没把他当有独立自主成年人(第三方角度说好听是替老人安排一切,胡锦涛主观视角就是人老了容易被拿捏)

临走时还想跟习讲话,但习其实有点不耐烦,点头是连续点了好几下,大概意思就是“行行行,没问题。”,具体吩咐什么就不清楚了。

然后拍李克强肩膀,李克强点头而不是一直看着,说明其实之前都有交代过一些事,习近平和李克强的反应都是答应把事办好才点头,(胡被扶起来前,习近平一度转身想扶胡锦涛起来,胡起来后两个人对视一下,习近平对胡点头)

因为开幕式习近平扶胡锦涛坐下,胡回顾栗战书和习近平后才坐下,然后习近平和栗战书才敢坐,这个时候胡的精神是比较足的,也跟十九大开幕差不多。

后续再拍他,跟闭幕式的状况就衰弱很多了。

北戴河因为不是公开会议,实际是党内高层休假,休息时集体议事,不清楚中共会不会安排江泽民坐轮椅或者直接把床搬运过去,毕竟二十大是公开会议,党内需要脸面,江泽民要是要插呼吸机也不能让他上场,所以胡开北戴河会议相信是没问题的,累了就直接躺在那睡觉也不怕,但二十大上肯定不行。

另外有说法现在已经不在北戴河开“北戴河会议”了,但党内人事决定肯定是有关键会议非公开处理,胡要是完全不接受习的安排,直接不出席其实就可以了,开幕式上作为现任党魁,习扶胡坐下才坐也说明情况。

胡走路不能大迈步和快速移动,警卫往上用力捞他是怕往前倾摔桌子上,很典型的帕金森情况,带走时速度很快,当初刚传出消息那段时间我还特地去找了一些资料看看是否符合。

1815: 陈云的四条遗训出自哪儿?, submitted on 2022-10-25 00:58:19+08:00.

—– 1815.1 —–2022-10-25 07:12:33+08:00:

1.原话应该是:中国人民实在好,饿死人(也)不想起来造反。

出自高华《大灾荒与四清运动的起源》,高华引用自《共和国经济风云中的陈云》,(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24页。

2.党内斗争不要开杀戒,否则后代不好见面。

《陈云年谱》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81页。

3.无固定出处,但确有其事,只不过原始内容从哪里开始变体的不确定。

可能来自于:孔丹等人是我们自己的子弟,是我们将来可靠的接班人,他们不应当是清查对象。 宋永毅《文革”造反派真相》序

但实际上这个应该是一个老话,李南央说过60岁以上的很多人应该听过陈云的这句话,她说是因为王洪文说”二十年后见“,但实际传应该是十年后,这里估计有误传,但可以确定当时有。

主要针对的是文革时期造反派夺权的问题,六四后也有。

有一个直接证实的就是李锐,他被采访口述原话是:”陈云是这个理念,邓力群、胡乔木也都是这个理念。陈云认为,还是自己的子弟接班可靠嘛。“

另外高新采访李锐时,李锐也确认过陈云的确说过。胡绩伟还通过女儿跟陈云女儿交往一事反应陈云家特殊化,李锐也补刀了,大体可以理解为陈云权贵化其实当时就有体现,干部子弟特殊化,陈云其实也不怎么避讳。

4.有个权威人士对此竟然说:“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制定了一个新闻法,我们共产党人仔细研究它的字句,抓它的辫子,钻它的空子。现在我们当权,我们还是不要新闻法好,免得人家钻我们的空子。没有法,我们主动,想怎样控制就怎样控制。”(胡绩伟:《胡绩伟自述》第四卷)

钟沛璋 广东政协刊物《同舟共进》2003年2月号 也引用过。

钟沛璋是前中宣部新闻局局长,胡绩伟是前人民日报社长

—– 1815.2 —–2022-10-25 09:46:23+08:00:

不是,我没这个水平,老一辈做党史研究的比我强多了,我也只是涉猎一部分。

—– 1815.3 —–2022-10-26 02:37:15+08:00:

第一点其实不复杂,多思考,多反推,自己在脑内分裂出来一个辩论对象,站在对立面去合理按逻辑挑刺。

然后自己再从这些可能的问题里去找合理证据。

这是逻辑的左右脚,如果一直“单脚蹦”,肯定走不远,不过这也设计自己的知识面,不知道的当然没法去说(行事逻辑上的可能不需要)

丰富知识库和信息量很重要。

第二点其实是是失去方向的结果,我也会开几十个标签页,经常看一个人,然后感兴趣,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人或事件身上,有一次看南京大屠杀历史,最后跳了几十次,跑到拿破仑时代战术上,跟一开始要找的南辕北辙。

但我想这根本的原因,是对信息、知识和有趣事情的好奇在驱使,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本身不必苦恼。

重点是要找到解决方法。

我回答一些问题时,也不是完全懂,但我会因为好奇,觉得有表达观点,然后去学习,在这个过程里我不断学习,知道自己要表达的大体框架是什么,或者我了解的领域,但有人问我,我需要丰富自己,就会更多去了解。

这个时候你就知道自己想描述的大体内容,那么你记得的资料,也不需要具体到哪个哪个数字,但是你最好记住这件事,然后标签收藏,否则哪怕大学教授也根本不可能记住那么多史料,党史学者你问个问题,现场也不一定就能回答出来。

这也是写文章和互联网互动的好处,因为有篇幅限制,方向更具体,所以更容易在构思内容时,知道自己要找什么答案。

而你每开一个标签页,目的是为了丰富你想表达内容的一部分,可能90%的内容都没有用,你不一定需要记得,除非你快速阅读时,发现一些很有趣的地方,刚好被你记住了。

要做的其实是,你知道这里有个知识点,10%是你回答某个问题时用到学习的,90%也是有趣和有价值的,但是用不到。那你就可以收藏起来。

完全没必要每一篇都死读到底,只需要学习其中一部分,话题会帮助你选择所需的内容。

哪怕没有问答,你也应该给自己划一条大概的线,知道要了解什么,这样大量信息里,某些有趣但无用的,你可以随时关闭,有关键文献资料的,则重点优先观看,当完成一次问答和自我解答后,就进步了。

总体上我想是回答更好,因为就像做开卷考试,只是看,有时候自己会记不得观点。(而不是细节,细节通常是写下来时要自己做好或算好,但需要一定刻到脑子里,因为你自己尽可能严谨写完后,信息就被你以某个形式记录下来,哪怕你后续忘了,只要你记得这个话题有这件事,也能随时找回。)

还有就是关心什么,就去了解什么,我的大部分观点都是基于改革开放历史和我喜欢感兴趣的事,这些东西自然而然会上心,完全不觉得累,相反每次做出结果都有正反馈,这样就更有动力。

你找到自己喜欢的话题,在话题里找准方向再推进,才能有正反馈,当你确定要做这件事时,开再多标签也别让信息扰乱你的方向,如果强迫自己做没兴趣的方向,肯定没正反馈,你做这件事本身就很容易痛苦而无法推进。

—– 1815.4 —–2022-10-29 04:13:10+08:00:

历史虽然任人打扮,但除了阅读量增加可以串联判断外。

还可以看消息来源,这一点是现代比起古代近代最好的一点,互联网提供了相当多的信息源,信息源的时代背景、环境、人物,都反应出信息的价值与真实性。

这样对比信息就有了更多的参考意义,不需要单方面引用一个源头,才有更大的自我辩证空间。

第二点我对好奇心拓展,很多也是看而不学,不会特地去记住,我好奇心还是在的,所以有时间可能就随机再次阅读回原来关掉的页面,久而久之形成一个印象,但这个还是比较少的。

知识的原始累积要看你的目的,很难说一个事完全没目的去大量长时间的累积,就好像我,我学现代史和做收集数据,是为了科普,为以后大环境有个方向做铺垫,那我现在能意识到未来需要的,其实就在过去历史上可以找到出路,那我就很自然,完全没抗拒感。

当你尝试要给人去解释某些东西时,你越追求能力范围内的严谨,对你感兴趣,且用得到的信息,就会记的越清楚,再有就是别光靠个人,多用科技工具,人是不可能什么都记住的,所以目的性很重要。

等你一大堆目的性的功能完成后,可能回过头来发现自己能信手拈来,我说的一些观点和内容,不一定是遇到疑问时我已经会了,很多反而是促进我去学习的动力,在这个过程里进步。

1816: 集中回应一下仍坚持认为胡是因为身体原因被请出去的, submitted on 2022-10-25 03:53:55+08:00.

—– 1816.1 —–2022-10-25 05:33:07+08:00:

我觉得核心争议都被忽略的问题是,如果胡锦涛因为名单本身被带走,那得搞清楚手里的名单到底有什么作用。

工作角度讲,会议开很久了,他在这个过程里应该已经看过名单,不可能刚好被拍摄了,才想起来去看。

假设名单跟实际对不上,可目前描述是中央委员已经表决结束了才允许他们进去。

中央委员选举人名单是21号完成的,胡锦涛有一天时间去看,并且跟团派的人通气,现场选完后,胡也看完整个流程,之前他肯定是拿着名单在看的。

中共内部这些名额都是提前预定好的,内选后再拿出来表决。

二十大提名中央委员候选人222名,当选205名,落选17名,差额率跟十七大差不多,也就是说大体按预设执行,团派吃瘪是板上钉钉子的事。胡如果发火有用,需要骗他避免某种麻烦,事前事后都避不开,那就没有必要让胡出席,

名单在这里起什么作用,发现很多人其实没有延伸讨论。

—– 1816.2 —–2022-10-25 08:07:18+08:00:

中央委员候选人跟当选人数量偏差不大,因为确认候选人表决,到选举,再到宣布当选,和富余时间处理收尾问题,每个步骤都有流程,不是直接投票。

如果有问题,确认候选人和选举过程里,就该发作了,要架走外媒进场前,胡锦涛应该已经离席。但是拍摄到胡锦涛离场恰巧是在全部流程确认走完,并且还在允许外媒进场后,也就是说之前表决到出结果确认的过程没问题,确认完结果后,到开放也有一定时间。

胡想闹别扭,官方有足够多时间处理不暴露,胡也没道理确认选举人、选举、宣布结果、空余时间四个过程里都从来没想起来看。

身体原因的说法我觉得有合理性的基础,是因为很多人聚焦这个名单,但忽略了整个会议持续的时间与流程,以及官方有能力确认场内无事后才放人进去,忘了名单之前有多少流程是被把控,且胡如果没问题,是有能力全程审阅的。

胡出现情况,是一切流程走完后,所有人就绪拍摄,也被允许拍摄后才有的,在此之前确认候选人和结果就至少有两轮机会胡肯定看过手上名单。

如果当时发现有问题,媒体进去时胡就不会在那个位置上了。

因为前面流程太多了,胡没问题很难不确认,现场听出问题,也肯定是解决后才允许媒体进入,无论胡在不在。

大部分人都认为收走名单,是不希望胡看到,进而判断是名单有问题,忘记前面的有好几个流程是要反复确认名单的,以及最后流程是确认完没有任何麻烦,才会放人进来。

即便不考虑上述流程,胡到选完,几十分钟后放人进来了才想起来看名单,台上肯定没人无法对照,栗和习、王三人哪怕什么都不做,胡也只能坐在椅子上。

不让胡翻的一个前提是,胡知道了,他们要承受代价,但团派明确是边缘化了,胡也肯定在此前是知道情况,不知道的话当场看完中委会选举也该清楚,没威慑力了。

那么当场让胡看到,和事后让胡看到,胡也没法改变什么,本质没区别。除非当场胡会跟习有大规模争吵,那取消媒体环节,或者延长选举后的空余时间来处理胡就可以了,甚至干脆不让他出席。

最不济不怕得罪胡,习顶多摆脸,胡在现场也只能装无事发生,没必要栗战书还去劝,引起注意,附近的人当胡不存在,胡也只能跟李克强和胡春华一个姿势,所以劝和带他离开,真的现场撕破脸了实际是多余动作。

—– 1816.3 —–2022-10-25 09:47:48+08:00:

那得有个假设,确定下目标是什么。

很多人第一反应说名单,流程想一下都知道哪里有问题,然后大部分人就停下了。

—– 1816.4 —–2022-10-25 19:28:48+08:00:

他作为以不折腾出名的中共前党魁,怎么做才符合党的利益起码是知道的,再怎么算计去等外媒,胡就算现场质问习表现出不开心,习如果觉得担心外人视角,只需要应声然后装死就行,胡也不可能现场把桌子掀了打他耳光。

—– 1816.5 —–2022-10-25 19:44:32+08:00:

其实对我来说身体原因还是现场翻脸不重要,团派边缘化已经是既定事实,大家争脸红反而暴露内部问题,最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忽视党内和会议本身的既定程序。

反贼集体若有解释问题不能逻辑自洽的毛病,只是从观感上给答案,未来遇到各种各样问题,也很难站得住脚,经不起考验,容易被人从理论高地揪下来。

—– 1816.6 —–2022-10-25 20:04:50+08:00:

其实一切问题都在于,会议流程确认内容次数太多,开始太久,有疑问记者进去前肯定都发生了。

1817: 官媒: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退位” 习近平没有与元老谈新领导班子, submitted on 2022-10-25 08:44:44+08:00.

—– 1817.1 —–2022-10-25 09:55:01+08:00:

闭幕会上要确认候选人身份,选举,再到最后宣布结果。名单有问题几个小时胡也能发现问题,阴阳名单就算其他人没给胡通过气,他到会场第一轮确认候选人也该意识到。候选跟当选人差额是17人,21号产生的候选人。

—– 1817.2 —–2022-10-25 10:17:44+08:00:

那就不是对话是训话了

1818: 永远怀念峰哥, submitted on 2022-10-25 17:08:39+08:00.

—– 1818.1 —–2022-10-26 00:14:01+08:00:

老逼登可别作死了,我还指望更视频呢

1819: 这张图保真???平子这是要彻底铲除旧贵族势力了?, submitted on 2022-10-25 20:46:02+08:00.

—– 1819.1 —–2022-10-26 07:04:49+08:00:

这一代人的确很多都是从基层干上来的,因为刚好得益于当时胡赵政府培育第三梯队,而且胡赵当时提拔人才,选用年轻人的风气盛行,给了很多其实放现在根本不可能有机会进入政府的人渠道。

如今从基层干上去,首先公务员需要内卷到死的各种顶尖学历,然后没奇遇或被中高层家族看好是几乎不可能的。

官方当代培育偏基层用于未来中高层人才储备的干部,都是少数几个大学的学生会与部分共青团相关组织,早早就选定好的人才库。

而胡赵时期的顶尖人才,则是很多按专业和推荐会被分配到国务院直接领导(农研室),甚至有青年学者直接提拔到副部级(被邓小平干预开除党籍了)

现在没有这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风气,每个人都只配成为巨型机械里的一小个螺丝,领导阶层也没能力承认知识有限的情况下,仍然靠个人魅力放权驾驭一个庞大有活力的年轻团队,只能依赖“定于一尊”和“两个确立”这种政治口号。(据说赵乐际父亲是习仲勋老部下赵喜民)

1820: 1962年,毛泽东69。2022年,习近平69, submitted on 2022-10-25 21:16:13+08:00.

—– 1820.1 —–2022-10-26 06:48:07+08:00:

毛泽东最后一届是十大(1973年),二十大习近平正式开始第三任期(2023年),刚好五十年,半个世纪。

1821: 重看濤哥2012在香港 ,這十年,恍如隔世啊, submitted on 2022-10-25 22:48:14+08:00.

—– 1821.1 —–2022-10-26 00:44:03+08:00:

涛声依旧

1822: really?, submitted on 2022-10-25 23:08:34+08:00.

—– 1822.1 —–2022-10-26 00:42:57+08:00:

那太好了,求之不得

1823: 大陆怎么攻打台湾?感觉很难啊, submitted on 2022-10-25 23:43:30+08:00.

—– 1823.1 —–2022-10-26 06:41:05+08:00:

美军只要没有第一时间参战拦截大陆海军力量获得制海权,中共就很大可能能控制附近海域,美国会不会冒全面战争风险让主力舰队进攻没法确定,一旦犹豫错过最佳时机,后续登陆战就要看台湾人自求多福。

冲绳基地不能指望太多,因为不能排除中共会冒风险拦截任何靠近台湾的美国军队。

台湾缺乏地理环境,主要补给中心、动员区域、行政核心都暴露在可登陆范围内,如果第一轮攻台没挡住,部队甚至缺乏换防空间。

宣战但不得出结果,围而不打是下下策,一鼓作气没拿下来才能选择这种妥协方法。因为开战拿不下来,美军就有能力反应和干预,全球范围的大规模制裁会让攻台成本收益迅速失衡。

而且攻台打不下来选择围困,意味着第一轮登岛的部队全灭,台湾几十万兵力,陆续登岛起码也是十万以上,十万级起跳的人员损失,王牌部队建制被消灭和后续经济封锁对社会稳定会有极大的冲击。

所以中共只会一鼓作气赌到底,选择武统就会梭哈,台湾海军的主要作用就是拖时间,争取拖到美国军方进行迅速反应,时间就是一切。双方都懂这个道理。

美方没打定主意全力介入,或者大陆影响情报讯息,台湾军队无法有效抵御,都可能造成局面倾斜。虽然打下来了台湾也会陷入长期治安和游击战就是了。

1824: 胡锦涛“二十大”的更多细节解读(10.22日二十大闭幕“退场风波”), submitted on 2022-10-25 23:47:42+08:00.

—– 1824.1 —–2022-10-26 00:40:36+08:00:

聚焦的既然是名单,提出阴阳名单,那看之前流程去推论,胡如果知道有阴阳名单,不应该在前面都无动于衷,临时才想起来查名单。

因为选举要确认候选人,然后进行选举,最后确定当选人,三个流程无可避免被胡注意到,也就是说名单本身不是重点。有问题的话,胡会在媒体入场前就发难。

这样的情况习等人会直接叫停媒体入场,一直到解决胡的问题,或者在不公开情况下直接带走胡,这样就不需要担心,要不然无法解释为什么那么久都没出问题,胡是亲自走完前面三个流程,有大把时间现场阅读名单。

既然没有延迟媒体入场,只是刚好被拍摄到,那肯定是媒体进入之前,胡有事发生,栗战书才跟胡以比较低的姿态交流,看起来是在劝说,习没有多问,只是吩咐警卫居多,胡听到他们谈话没有阻拦或插入反驳。

1825: 都说李强这么烂还要做总理,有没有可能他虽然排第二但是并不是总理?, submitted on 2022-10-26 01:41:14+08:00.

—– 1825.1 —–2022-10-26 05:32:59+08:00:

如果李强不是总理,那至少赵乐际和王沪宁其中一个人是总理,但目前看两人是总理可能性不大,他们没有这方面的长期工作经验。

再接下来就是蔡奇等人,但是这样总理这个政府首脑就排在非常靠后的位置,这意味着人大或其他公职还要比政府首脑高,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1826: 强子为何在影响总理人选上失败了?, submitted on 2022-10-26 08:08:01+08:00.

—– 1826.1 —–2022-10-26 10:38:27+08:00:

团派没完全掌握过人事权,六四后人事权主要在陈云支系手里,人事权巅峰也就在胡锦涛任内了。李克强这一代人事权也有,肯定也是最少的。

另外推测李克强在党内可能因为国务院负责一线行政工作,疫情后一些问题会被抓辫子放大攻击,没有站得住脚的功劳,内部开会说话也直不起腰。

汪洋同期是政协,公职已经到顶了,转任总理需要很大的能量,团派显然没运作的能力。

胡春华合适,但团派自身难保,都到了需要主动对中央提退休的程度,胡春华根本保不住。

尤其是疫情下的经济,是个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胡春华负责农业,尤其是脱贫。

实际上李克强跟习近平不和,看一下李克强特地说6亿人收入1000元,这跟习近平主张的精准脱贫是背道而驰的,当时还不能很确定这种步调不一致的情况让矛盾大到什么程度,但现在团派全灭,从“权威人士”,到地摊经济,再到后来地方行政屏蔽李克强信息,以及李对脱贫话题的发言,矛盾是很明确的。(但不要过于夸大,主要是党内工作矛盾。)

胡春华既要为习的政治任务进行脱贫,又作为团派有自身利益,这是很矛盾的事,这里具体怎么回事也不能立刻下结论,但李克强的数据谁给的?

没准这也是胡春华被彻底边缘化的一个因素,团派失势一个是习派的人全面上位,这是客观层面的。

在党内还是要有一定政治或工作过错,作为合理的借口,习才能在党内相对合理获得对二十大的所有人事权,可能是一次的,也可能是多次碰瓷的结果,并且除了人事权外,还能让团派自己退下来。

1827: 真痛心!这批89后损失掉的50后知识精英,才是本来该在现在领导中国的人, submitted on 2022-10-26 17:23:30+08:00.

—– 1827.1 —–2022-10-26 20:37:16+08:00:

莫干山会议和农研室、体改委,这里涉及的人才,只有一部分后来进入了政府内部。

成为仅有的为中国发展提供动力的年轻血液,尤其是莫干山会议这样涉及面极广的,许多年轻学者本身是可以直接转入行政领域,大大加强社会政策的实用性,减少行政官僚不懂学术,学术没有行政操作不接地气又无权的现象。

第三梯队什么人都有,但基本到二十一大就差不多要消耗殆尽了。

胡赵当时典选的人才储备,大体分为两种,一类是在第三梯队里被考察的行政系统干部,另一类就是可能无法被简单概括到第三梯队里的学术型干部。

前者当中有不少红二三代,习近平薄熙来都是其中之一,也有不少较早进入政府的平民派。

而后赵紫阳空降的许多学术型干部,或者准备作为预备役,都是为了给这些行政出身的干部配对工作,这些人也多是平民出身,但涉及政府层面工作是学术、研讨、调查为主,可以称之为学术派。

也就是说,九十年代由胡启立、田纪云这些中生代接棒,到两千年开始让年轻干部逐渐接手。

到当代中国社会的官僚构成会大体分为红色子弟、平民派、学术派。可以说是能让党内保守派、行政需求、理论需求都得到满足。

但六四后导致的结果是,只有红色子弟和技术官僚,二十大后,董事会自己完全控制一线工作,负责这个集团运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甚至都不能成一派了。

别说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本身都停滞,该在九十年代展开侧重社会公平性的改革,却摇身一变成为李鹏这样不懂理论胡乱操作,最后尾大不掉的经济问题,要一刀切去减负自救,把国家治理的一团糟。

太子党完全执政后,技术官僚和学术派别已经不可能在决策上有专业主导权,未来行政对社会的干预,只会更加任性。

1828: 文昭谈古论今1026期是不是言过其实了?, submitted on 2022-10-28 19:23:37+08:00.

—– 1828.1 —–2022-10-29 08:54:29+08:00:

这么说是极端情况,但不意味着必然不发生,只是缺乏必要发生的环境,通常到极端之前,就可能已经有公开反对声音成规模出现。

就像前几年说社会信用分,sub里很多人压根不相信有这个东西存在,也不相信社会信用分能限制人的行动和各种神奇功能,现在直接名正言顺,来个更狠的,用疫情借口过渡到健康码了。

1829: 黄坤明是客家人,客家人当广东省声委书记挺好的, submitted on 2022-10-29 00:34:24+08:00.

—– 1829.1 —–2022-10-29 04:19:35+08:00:

效忠的是习近平,不是客家人身份或群体。

1830: 10月2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南北两岸的殷墟遗址,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对殷墟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submitted on 2022-10-29 02:22:23+08:00.

—– 1830.1 —–2022-10-29 04:16:38+08:00:

经济下滑或者遇到困难,就随机抓一个团派扔鼎里煮碎,温家宝、李克强、胡锦涛抽一个幸运儿打生桩是吧?

1831: 关于攻台后抵抗力度的猜想, submitted on 2022-10-29 02:51:09+08:00.

—– 1831.1 —–2022-10-29 09:11:20+08:00:

台湾政府目前给我感觉是不太上心,对危机戒备不到位,民众的抵抗意志和游击战力度不会低,政府再废物,等多十一二年的选举习惯,几代人都是民选背景下长大,你把他们选出来政府给打掉,不可能坐视不理。

除此之外,台湾是个岛,大部分维持现生活水平的物资需要外部运输,这意味着一旦开战,生活水平就会大幅度下滑,假设中共登岛站稳,沦陷是时间问题了,应该会出现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有抵抗意志的人会在城市拖延敌军主力推进,然后中共会设置安定点,大量运输物资到岛上,这些安定点物资用于吸收人口,这样坚持留在未受控范围的人,都会直接默认成敌人,降低排查成本,同时分化岛上群体。

台湾的城市结构打游击巷战非常蛋疼,治安战成本极高,人口密度导致大规模火力不可能有安全区域。

第二阶段,第一轮有抵抗意志的人被消灭后,事实上岛内还是无法解决就业和物资问题,中共能不能拿出那么多物资供应两千多万人,看看上海就知道尿性了。

所以日子人里,很快就会出现第二批有反抗情绪的人,因为中共基本温饱都解决不了。治安也无法维持,许多需要医疗耗材才能生存的人,基本必死,因为停电可能是攻台第一要务。

并且在人口聚居区域以东的位置,会是第一批抵抗人士的主要躲藏地,安定点建立后会,合理战略会是隔离出以山脉为分界的区域,海上和陆地封锁,剩下就是等这面的人资源匮乏,游击部队大概率会为生存开始劫掠然后被抓舆论话柄。

如果什么都指望美国一定介入和中共不敢打,不如趁早投降。假设政治环境有需要,中共唯一不敢打是原因就是财政不行,没钱用于这么庞大的开销和善后。

—– 1831.2 —–2022-10-31 20:13:44+08:00:

说不上心是相对大陆的积极态度,因为你说完全不上心吧,其实从20年后各方面军购还是开销都在上升,也有人意识到了问题。

但都达不到比较理想的阶段,就这个月二十大前,台湾国防部和国安局首脑还说没迹象中共攻台提前,或者表达不会有战争的说法,然后国安局那面的头又开始改口中共明年可能“以战逼谈”,然后国会秘书长又说没看到有迹象。

2023年发生的确不太可能,但也能反应出台湾内部高层对这件事看法其实不统一,

台湾社会和内部,有一些人的危机感提升是明确的,可是要做出转型,假设未来几年中共攻台,也就五年时间,是根本不够的。

台湾目前采取的是豪猪战略,但这个非对称战略的核心,都在于依赖美国会介入。他们没有做第二手预案,如果美国不介入,或者豪猪战略撑不到美国介入怎么办。

过去台湾军费不足,军事配套有问题,资金购买昂贵但数量不够容易被打击的军工产品,对过去台湾实际是个伪需求,因为中共当时根本没能力。

但随着中共发展起来,也开始有大量对台压制很强的精良军工产品后,这就不是伪需求了。

可同时诞生新问题,台湾为登岛后必须长期作战的需求,对数量庞大适用于非对称和长期作战的廉价军工产品需求也开始大增,按照以前的军费是肯定必须做舍取的。

所以台湾军费拉高,尽可能在两者之间都获得一定收益,才是最佳选择。;另外兵役改革也是举棋不定,战略储备相对好点,但也是临近二十大才表态,很多台湾方面的信息都是十月开始频繁,说明他们内部也开始有点急,可是到2022年才来,会不会比中共准备这么多年要晚。

政治上蔡英文实际我觉得并没处理好对大陆问题,早几年当选,他们危机意识不强,对大陆姿态太高,导致后来没有政治拉扯余地,实际上最应该做的就是阳奉阴违,而不是上来把所有政治目标全部摊牌,一方面促进大陆武统决心,另一方面岛内没有统一步调,根本没有办法在提出政治对立的同时,同步转型发展军备与战略。

已经落后了,本来大家同步发展,现在慢半拍你不拿出150%的努力,假设未来窗口期内真发生战争,根本达不到战略需求,因为中共不会等你发展好,他也在发展军备,时机到了就会出手。

1832: 韩国践踏事件 自拍的人也去世了😥, submitted on 2022-10-30 05:56:38+08:00.

—– 1832.1 —–2022-10-30 16:42:02+08:00:

施力从后面来,外围跟骨牌一样落在一起,最外围不清楚什么情况,但前面的人肯定是被压的站不起来,到很好奇最后面的队尾什么状况。

而且这件事成因绝对要查清楚追责,好端端没有惊扰事件让人群瞬间混乱,大多数人也不会无缘无故冲起来,目前也没看到有什么必然事件引发恐慌或赶地铁之类引发人群瞬间聚集。

肯定有一些不明原因,少数人从一开始就在推撞扰乱秩序,最后导致狭窄空间里形成人潮,事后调查下摄像头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大概率可以找到事故责任人。

另外遇到过类似情况,一旦有人跌倒,变成地面障碍物,后面的人也倒在他身上,哪怕没被压瓷实,也因为斜着膝盖无法发力站不起来,后面的人不明所以就全压上来,然后没有施力点,附近能碰到的只有其他人。

不过有时候可以发现不是完全没空间,但有后面的人会故意往前挤,这种人特别可恨,还不是那种身不由己的情况。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