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专题】魔幻抗疫攻防战:2022年度“每日一语”
CDT编者按:2022年即将过去,中国数字时代为读者整理了年终专题,共7篇,包括年度网络流行语、年度404文章、年度敏感词、年度每日一语、年度名场面、年度新生媒体、年度人物。
本文是年终专题第四篇,下一篇是《年度名场面》。
中国数字时代持续收集网络上的抵抗话语,其中包括网民对热点新闻事件的评论、时政讽刺类段子、时下流行语录或文章中精辟的一段话等。我们尤其关注那些被中国言论审查制度抹杀的“抵抗的声音”,希望从抵抗者的角度,另类地记录和书写历史的一个战场。
2022年,始于西安封城,终于全民染疫,中间的混乱、残忍、荒诞自不用多言。在回顾今年的“每日一语”栏目时,我们也发现,最受读者关注的“每日一语”大多都与中国的防疫政策有关,因此,我们以“魔幻抗疫攻防战”为主题,串起了这9条本年度最受欢迎的“每日一语”。
转推和喜欢次数的统计时间是美西时间2022年12月24日。
转推 359 次,喜欢 2372 次
在11月底中国多地爆发反封控示威潮之后,12月初中国政府开始了180度的急转弯,公布了包括基本不再查验健康码,不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在内的“新十条”,实质上放弃了此前坚持多时,且在今年奥密克戎变种毒柱进入中国后造成巨大次生灾害的“动态清零”政策。
但就在几天之前,面对汹涌民情,新华社才刚发表了“疫情防控三连评”,称要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如果不管“防”、放松“治”,大量有基础性疾病患者、老年人、儿童等人群身体健康将受到严重威胁,并称“越是形势严峻复杂,越要保持战略定力”、“我们的防控政策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我们的防控措施是科学有效的。”
没有人预料到,中国的防疫政策会在完全没有过渡和准备期的情况下发生如此急速的转变,除了中国的防疫专家之外,几乎所有人都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剧变感到措手不及。在接下来的一两周之内,中国出现了大规模的疫情感染,殡仪馆及火葬场外大排长队,据台湾中央社报道,一份网传中国国家卫健委昨天的会议纪要显示,根据估算,中国20日单日新增感染人数直逼3700万人,呈逐日增加;12月1日至20日累计感染已达2.48亿人,占总人口的17.56%。
面对激增的感染人数,清零政策的支持者没有选择将矛头指向决策者,而是将此前反对清零政策的“共存派”视为罪魁祸首,指责“躺匪”要对现在的形势负责。有匿名网友道出了这中间的讽刺:“看到有人说要严惩那些‘鼓吹’开放的人,非常有趣,他们很明白那些‘决定’开放的人是惹不起的。
转推 634 次,喜欢 3837 次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中国突然调整了防疫政策,尽管卫健委专家梁万年称政策调整“是主动的优化而不是被动的”,但据纽约时报报道,习近平显然是看到了反封控示威潮,并在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的会面中,称“邪恶势力”企图利用感到不满的学生来破坏中国的稳定;另外,据南华早报报道,习近平也在与米歇尔的会谈中谈到了奥密克戎的毒性较弱,为进一步放开开辟了道路。
根据目前的公开报道,可以推断出防疫政策的急转应该是出于习近平的旨意,否则难以解释为什么新华社就在前几天还在高调鼓吹坚持“动态清零”,中国的防疫专家们几天后就“打倒昨日的我”,纷纷鼓吹奥密克戎致病力明显下降。而从所有的防疫乱象和放开乱象中,也可以看到似乎所有人都在等待“北京一男子”的决断:今天他觉得“动态清零”好,就坚持的“动态清零”不动摇;明天他认同奥密克戎毒性较弱,那么就不用任何过渡和准备期,而进行一场最彻底、野蛮的放开。
蔓延各地的“白纸运动”(反封控示威潮)显然是影响习近平决策的重要的原因,这场运动是1989年天安门民主运动之后在中国罕见的、民间自发的示威,其蔓延速度之快,参与人数之众、舆论声量之广都是近三十多年所未见的,虽然它持续时间并不长,但它显然让最高决策层感受到了民众的不满和愤怒,直接推动了“清零政策”的寿终正寝。有网友在调侃当局在“白纸运动”后调整防疫政策时称,“当你跟他讲民主时,他就跟你讲科学了。”
641 次转推,3460 次喜欢
直接引发白纸运动的,是乌鲁木齐大火。11月24日晚,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吉祥苑小区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造成10人死亡、9人受伤。据新华社报道,火灾是在19时49分许发生,22时35分许现场明火才被扑灭。
为什么一起普通的火灾导致将近了3个小时才被扑灭?不少网民从现场流传的视频画面和录音判断,该小区严格的封控设施直接阻碍了救援,而救援时间的延误直接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深受封控之苦的中国网民在纷纷在网上表达谴责与抗议,而其后乌鲁木齐官方的新闻发布会,更是给原本就汹涌的民情火上浇油。
官方通报称,吉祥苑小区乃疫情低风险区,居民可下楼活动。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有人晒出吉祥苑小区社区居委会11月21日发出的微信截图。截图显示,“接疾控部门通知,本小区核酸采样出现混管阳性,自现在起实行静默3天管理”,“期间所有居民不得出家门,做到足不出户,所有单元门上封条”,“解封时间会第一时间通知大家。”有愤怒的网民连用六个疑问句质疑官方的通告:“为什么你们官方通告丝毫不提消防车赶到进不去小区的事?为什么不提消防车赶到了你们还在拆桩子和栅栏的事?通告里所说的低风险小区和火灾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永远都在制造基层内部矛盾?为什么永远都在制造这种对立关系?真的好窒息,十条人命啊!你们这样干就不怕午夜梦回的时候有人入梦吗?”
1061 次转推,4610 次喜欢
防疫造成的次生灾难远不止乌鲁木齐的悲剧。9月18日凌晨,贵州一辆搭载47人的转运隔离人员的大巴在贵州省黔南州三荔高速(贵阳往荔波方向)上发生侧翻,导致27人死亡,20人受伤。
而就在事发前一天,贵阳市当局才刚刚宣布要“决战决胜社会面清零”,而因为贵阳市已启用的隔离酒店已经难以完全接收需要被隔离人员,所以需要异地运到省内其他市州进行隔离。
事后有网友指出,根据2018年修订通过的《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第三十八条规定,长途客运车辆凌晨2时至5时停止运行或实行接驳运输,所以,这辆隔离大巴会在凌晨2点40分侧翻,明显是由于当局罔顾法规,为追求“社会面清零”而特事特办。
这起大巴侧翻事件引发网民大量关注,再加上它具有极强的隐喻色彩(发生在中共二十大之前不到一个月,一个精神状态未知的司机把车开翻了),许多网民都觉得自己像是这辆车中被转运的乘客。有网民发布微博称:“你凭什么认为你不会再那辆凌晨的大巴上?”,另一位网民则回复:“我们不发声,每个人都可能在那辆大巴上。”
1029 次转推,5803 次喜欢
在中共二十大之前的一片肃杀气氛之中,北京四通桥上罕见的一次抗议行动,在中国民间和海外华人社会掀起了至今仍绵延不绝的波澜。
10月13日,二十大召开前三天,北京海淀区四通桥一处高架桥上出现两条巨幅抗议标语,其中一条上面写着“不要核酸要吃饭,不要封控要自由,不要谎言要尊严,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领袖要选票,不做奴才做公民”,另一条则写着“罢课罢工罢免独裁国贼习近平”。
这两条道出许多人心声的标语,迅速在互联网上引发了巨大关注和转发。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将这位抗议者(真实姓名是彭立发,Twitter 网名“彭载舟”)称为“四通桥勇士”、“四通桥义士”,有媒体报道称,这是1989年六四事件以来,北京街头首次出现直接挑战中共政权的横幅标语,而这次抗议行动也将矛头直指最高领袖习近平,在中共建政后的历史上也极为罕见。
由于在墙内无法直接说出事件,不少网民都用“我看见了”、“勇敢的人,祝你平安”等发言,或在社交媒体转发与四通桥相关的歌曲的方式隐晦表达支持。中国数字时代也以“孤勇者系列”的每日一语,向对抗暴政的勇者们致敬。
408 次转推,2124 次喜欢
如果真的如12月时的中国防疫专家所说,奥密克戎的毒性极弱、致死性极低,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上海封城的两个多月是为了什么?无数的人道主义灾难又换来了什么?
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有许多有基础疾病的人因为得不到及时就医而去世、也有人忍受不了无休止的封控而选择自杀,而更多的人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饱受核酸与饥饿的双重折磨……这个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在荒唐的政令面前沦为了一座炼狱。
6月1日,上海解封。6月25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就宣布“我们打赢了大上海保卫战”,虽然没有人知道这一切是为了“保卫”什么?但他们永远是“从胜利走向胜利”,普通百姓和官僚集团的认知差距,就像网民创作的段子所说:“你等他道歉,他等你感恩。”
695 次转推,2835 次喜欢
类似的防疫次生灾难不单单在上海出现,在全国各地不同时间都有在上演,中国数字时代“防疫次生灾害”的标签,也记录下了这些事件。
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的西安封城就是一例,去年12月23日,西安因确诊病例激增而宣布紧急封城,但由于没有提前准备好相应的配套措施,封城不久后便出现了严重的物资短缺问题,许多西安市民反映“买菜难”、“吃饭难”,需要在饥饿中跨年。一位居民出小区买馒头,却被社区工作人员抢夺手机并被群殴;另一位居民因翻墙出去买东西吃,而被志愿者罚对镜头做检讨。但与此同时,官员等特权阶层却仍可以在封控中享有着充足的食物供给。
有网民创作段子调侃:“西安让我们看到了私有经济退出市场后的样子,干部大院的食品供应充足,另外有钱的能买到四百多一小箱的白菜、萝卜、土豆,有点食物的一天吃一餐,没食物的想出门找吃的被拦住暴揍一顿。夜晚还要你亮灯唱颂歌,不然第二天不给你配菜。”
292 次转推,1447 次喜欢
面对频发的防疫次生灾害,宣传机器开足了马力为当局的防疫政策护航。在需要“收”的时候,它们罔顾科学事实,故意模糊原始毒株和奥密克戎变种的区别,不断像民众灌输病毒的危害性和新冠后遗症的影响;在需要“放”的时候,它们又风头一转,大力宣传得新冠和得感冒没什么区别,奥密克戎的毒性极弱、致死率极低,真正做到了习近平所说的“收放自如,进退裕如”。
不仅如此,在人们对防疫政策普遍感到疲惫和愤怒的时候,微博热搜和舆论报道的焦点就总是被一些娱乐新闻或带有民族主义情绪的新闻所占据,人为制造出另一个舆论焦点,用来转移人们的注意力。有网友总结了二十字的“内宣方法论”:“小事整明星,大事捅日本。内怨资本家,外恨漂亮国。”
445 次转推,2583 次喜欢
面对防疫政策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和经济的不断下行,不少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都在思考“润不润”这个问题,“润”也是入选了中国数字时代的年度网络流行语。
但“润”(Run)这个字本身就带有许多无奈,“逃跑”并不是因为自己主动想要离开,而是看到大环境急速恶化,自己却无力做出改变,为求自保的一种被动的选择。而这一批想要“润”出去的人,有很多并不像以往的移民那样,目的为了追求更多的财富或更好的生活质量,而更多是出于一种对于习近平持续连任下中国前景的悲观,希望自己或自己的下一代活得有作为人起码的尊严,财产也受到基本的保护。因此,“润”的目的地不仅包括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这样的发达国家,而像泰国、马来西亚、希腊、塞浦路斯等国家也成为很多人的选择。
在李文亮医生的微博(中国哭墙)上,一位网民写下了 ta 在面对“润”时的痛苦与无奈:“李医生,每次想到润,都会觉得好痛苦。为什么做错事的不是我们,要背井离乡,要被迫放弃自己的母语、故土和亲人的,却是我们?”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