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nkcat在2023-01-23~2023-01-29的言论

2023-01-29 作者: Spinkcat 原文 #Reddit 的其它文章

1994: CCP真是阻碍中国文化传播的一颗毒瘤, submitted on 2023-01-24 02:03:46+08:00.

—– 1994.1 —–2023-01-24 04:54:43+08:00:

任何文化产业发展,都依赖于人口从农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时爆发出来的上升力。

一个国家在这个时候既有年轻的人口构成,也有未拓展的文化版图,还持有传统文化在身。

这种多类型文化构成的社会潜力十足,经济带来了消费上的活跃,年轻人的思考,对过去与未来的诠释,创造了全新类型的文化。

日本动漫就是一个再典型不过的产物,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到来,经济发展潜力到头,这种完全新兴的文化发展就逐渐陷入低增长时期,一些主要的文化概念基本都在上个世纪出现完毕。

所以这就带来了一个疑问,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不是一旦错过或者发展完成了,相当一段时间里都不会再出现。

日韩都很好抓住了这个文化产业的上升期,做到了将自己的文化标签伴随经济成长,一起融入和推广到全世界,成为标志性的流行文化。

而中国也许在中共的拘束下,可能已经永远错过了这种机会,人口老龄化意味着即便中共退出历史舞台,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伤害也是永久性不可逆的,主观上的政治需求,倒闭文化退化,让中国在文化升级与推广的关键期失之交臂,导致我们成为东亚三国里唯一没有日韩对应的经济-文化黄金双周期的存在。

这种永久性不可逆的文化伤害,或许会导致中国在未来不止是经济主导权上被边缘化,更重要的是国际文化上的边缘化,让中国地区诞生的原生文化成为一个长期弱势,位置较低的非主流文化。

过去那些年经济增长时,一度有进入主流视野的倾向,但近年又开始回落。

其实看日韩可以知道,他们也不是靠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始终是年轻一代在创造文化,然后对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的再解构和利用要素,拼接出来的也是包装后的新产物,比如武士和忍者文化,但武士和忍者文化不是靠剑戟片走向全球。

相反日本自身对文化的解构与新诠释就很神奇,他们对外来文化有很强的融合能力,不做作就能做出让人在文化感受上接受程度高且很自然的文化产品,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恰巧现在这种对文化的解释权被垄断在官方手里。

而我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未来更糟糕,如果不能在产业升级的最后窗口期,抓紧剩下这点经济红利去创造新时代的文化,而不是反复唠叨传统文化的遗产,那我们很可能会在二十一世纪道二十二世纪中叶都处于一种去全球文明和文化上的边缘人。

看着后来居上的越南、印度、乃至中东非洲等国,都出现了能融入全球的现象现象级文化,就会重蹈苏联覆辙,俄罗斯未来可见的几十年都会处于经济与文化的边缘人位置,我们也因为中共的拘束处于这样的不利状况。

问题最严重的地方就在于,发展是个有时效性的东西,一旦错过了,就算中共滚蛋,也无法补救。我们这个国家从农业社会的儿童期,转型到工业社会的过渡青春期正在一点点结束。

就跟一个人青春期如果缺乏营养,错过了,一辈子也长不回来。

—– 1994.2 —–2023-01-24 14:29:56+08:00:

那你看看有没有一直由老年人主导创造流行文化的社会。

这个答案其实非常简单,远的都不用说,就近几年国内的网络梗,蔡徐坤、马保国、东北往事,全都是年轻一代的产物。

—– 1994.3 —–2023-01-24 15:32:27+08:00:

太深刻了,进入工业社会传统文化就凭空消失了,发达国家不发展文化,文化发展还得看咱发展中国家

因为文化的出现和存在依附于个体与社会整体的生产方式,十八到十九世纪,欧美非常流行戴帽子,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也很常见,然后慢慢没落。

阿米什人这样用旧生产力方式坚持传统的族群就是个活例子。

再举一个例子,忠字舞从秧歌舞逐渐演化而来,而这种文化形式后来又逐渐有部分往广场舞发展,一旦生产方式改变,脱离过去的环境,一些依附于某一阶段的生产方式所诞生的文化,就会渐渐消失。

深刻,进入工业社会的中国不如转型中的中国文化影响力大,昨天是最好的一天,s大真的善于一本正经说一些和事实相反的话

是那个题材就那么多水,挤完了就没新意了,要去开发下一个形式,和经济、人口老龄化关系很小,和有多少水、多戳观众G点关系很大,同质产品你不做有人去做。

文化传播就是大家以前没见过这套把戏、异域风情,看过后喜欢上了,就传播开了。流行内容交替的原因是下一个更有意思的东西出现了,大家时间有限,挤了你的生态位,而不是因为你国人口老龄化了

姜文、张艺谋、李雪健、葛优、冯小刚、陈凯歌这些人在职业生涯上快速发展的时候,是改革开放后到两千年早期,这个时期的转型力度是最大的。

现在即便他们还在,但是很难创作出跟当年一样的作品,除了他们自身年纪大的状态下滑,也包括了他们所需的制作班底能力下滑。

最经典的例子,四大名著的拍摄,技术资金都在进步,但是作为影视剧的内核,反而是难以比拟的。即便不看四大名著,看大宅门的拍摄,就算是同一个导演自己拍,也拍不出原来的水平,更别提央视自己了。

从古代文化的衰退可以看出来,即便当时再好,社会环境一定改变,顶替上来的永远都是新东西,唐诗宋词之间的过渡到现代的衰退也可见一斑。

包括港台也是,在香港开始早期工业化的短短几十年里,哪怕不去看邵氏的成就影响,也出现了李小龙、四大天王、双周一成再到张国荣、梁朝伟、许冠杰、林青霞、邓丽君等等的艺术创作者。

目前中国影视界基本都还是这一群人在承担主导角色,但同样的香港,同样的大陆,同样的台湾,出不来这些人才,更别提他们的作品了。

并不是我们单方面的主观怀念过去,而是过去仍然存在于当下,时间跨度没有带来跟过去一样的杰出人才,而恰巧这些人蓬勃发展与冒头,都是诞生自社会生产秩序转型的上升期。

也不是说现在没有新一代演员和好作品,但是比例和影响力的差距是显而易见。

横向去看日本,全球流行最广的次文化起源地之一,以动漫为例,押井守、宫崎骏、富野大光头、大友克洋等等,都是在日本经济蓬勃发展的转型上升期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甚至可以延续到两千年初),就是日本现代文化形成与爆发式增长的一个关键时期。

晚一些的庵野秀明贡献了现象级的作品,漫画家上例子太多就不一一举例了,三浦、鸟山明等等天才,他们定下的路数都是成为后来作品参考的主要来源。当然也包括游戏层面,任天堂的崛起,在游戏产业上塑造了世界性的话语权。

他们创造或者拓展的文化,都不是日本的传统文化,相反相当多都成为了现在流行文化里“传统”的那部分,并且新一代的演化,仍然没有超出他们的框架,甚至有倒退的痕迹,新海诚已经是新一代里很不错的了,经济成就有目共睹,但对比过去的巨人仍然难以从创作和创造文化的角度企及,漫画产业更是青黄不接。

画的好的人越来越多,但创造性的内容越来越少,一个异世界的模板反复用到烂,能吸引人的只能是模板套搞笑桥段,更别提现在动画产业作画上的倒退,这种倒退就像过去能拍出霸王别姬的陈凯歌,现在拍的一塌糊涂一样,退化的不止是个人,还有整个产业。

过去并不是套模板,而是不断发明模板,相反只能不断套模板的情况在现在反而普遍化,过去时代也有很多素质很差或者抄袭的作品,但并不影响新事物和文化的诞生。

那个题材就那么多水,挤完了就没新意了

文化传播就是大家以前没见过这套把戏、异域风情,看过后喜欢上了,就传播开了。

那么问题来了,“把戏”又是从何而来,任何文化的表达都需要有内在自我的逻辑自洽性,人们的创造决定了文化的诞生,就像特摄片一样,把原本技术不足的手段,直接变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产品,没有什么是凭空诞生的。

如果溯源,总是会找到一定继承痕迹,但在这个继承基础上,这些文化创作者又能搞出新东西,然后演化成新文化,现在套皮游戏、动漫和非常死板的电影拍摄技巧并不是理所当然的。

顺便,要是人多就是力量大,那毛泽东就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一伟人,因为他的生育政策给中国带来了5e人口增量,冷血点看饥荒文革相比这个就是毛毛雨

也并不是人多力量大,一个国家如果10亿老人,2亿年轻人,还是会一潭死水。

因为人变老带来的技巧、思维固化,是一种物理和生理困境。

一个人的价值观、行为模式与取向,在青年时代会逐渐定型,并且如无意外都会延续用到死,他们会认知与使用的文化也会固定在他们青年到中年这段时间的偏好。

而新生儿、孩子出生是没有固定模板,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已有事物进行再解读,并且在这个过程里发明创造,这也是为什么青年到中年时期是一个人创作能力的高峰。

社会文化的迭新需要更多年轻人口与经济发展,而不是单纯人多。

毛时代就算人口增长10亿,没有对应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张艺谋这群人这辈子也没机会拍好作品,那为什么偏偏是农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的上升期很关键?

农业社会依赖于人口作为基本生产单位,缺乏工业化下反而需要更多人口作为耕种的劳动力,因此农业社会往往有一家生七八个甚至十来个的情况,因此农业社会化的比例越高,该社会的人口构成中年轻人的比例也越高。

工业社会的育儿成本高涨,导致很多夫妻不生育,但有充足的技术、资源可以给年轻人口发展,在这个发展的过程里,无论工业产业还是文化产业,都会迸发出大量的新事物。

但是一旦接受了工业社会的全部,社会又将回归到工业化必然出现的低生育现象,无法跟农业社会转型期提供婴儿潮,从而带来大量无既定观念的年轻人口,进而引发新生人口数量不足,产业没有新人,部分技巧甚至失传。文化的发展仍然在继续,只是变得非常慢。

—– 1994.4 —–2023-01-24 15:44:17+08:00:

文化碰撞与大型历史事件当然会带来文化的大规模变化,因为这意味着人口的更替与交融,因为文化本身就是依托自人类个体与族群所产生的。

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逻辑在于,农业社会依赖人的个体作为生产力基本单位,导致大量生育人口,而又缺乏足够技术供养老年人口,这样的社会人口结构永远是偏年轻的。

工业社会反过来,有足够资源供养老年人口,但更重要的还是生育率低,不像老年人一样受年轻时接触的文化与价值观影响的新生人口数量骤减,因此工业社会里不靠外来的资源与人口输入,很难单纯通过社会本身去扭转这种局面。

而恰巧农业转型工业时,既提供了农业的人口优势,也保有工业社会文化探索缺失的背景,并且有工业社会的消费和生产力,弥补了两者优点,这也是为什么中日韩在转型期都有大量的新兴文化或代表者诞生。

更简单的来说,文化发展是依托于新出生人口对世界的一种认知。

老年人口对世界的认知是已经固定的,基本不会再衍生出什么新东西,除非有生产力爆炸。

工业化社会的老龄化与少子化是不可逆的出现,中共下台后取消掉他们的错误政策,的确会带来创作上的自由以及一定的人口增长,但能到什么程度,会不会跟预期一样,到达日本以一个多亿人口在战后创造的全球影响力,我虽然大体是很乐观的,但不能不也从悲观的顾虑去思考。

—– 1994.5 —–2023-01-24 23:34:26+08:00:

我觉得你没搞明白我要表述什么,这不是单纯艺术史或者美学上的如何如何这种议题,而是文化上人们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在显著有区别于过去,这种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与背后逻辑,这是我不担心有BUG,可以随便说,完全能通过举例表述出来的一个情况。

因为客观事实就是没有任何理由,一个文化产业的巅峰凑巧出现了大量足以青史留名的创作者与作品,每一次生产力进步带来的产业改革或革命式增长,有充足人口的前提下都会出现大量的人才,并非偶然。

也跟古代人和现代人的资质区别无关,跟单纯的字面意义的人口数量也无关,跟有钱有闲的人创作的著名艺术品也无关。

到时牛顿爱因斯坦的出现揭露本质,能刚好让你理解我到底在说什么。

爱因斯坦或者牛顿式的科学家出现是必然的,因为科学研究有了长期累积,他们的横空出世将经验转化为贡献,可能把这个进度推进了数十年更早出现,在以我们出生那一刻为坐标的认知观里,他们就是天降伟人。

也就是说技术、文化的繁盛发展,完全可以证明是离不开阶段性的累积与拓展创造。

并不是不喜欢或不了解现在的东西,而是能通过一些客观变化来证明事物确实存在变差的情况。

最简单的例子,星球大战系列,新三部曲技术上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为什么大众公认越拍越烂,甚至连星球大战原本的味道都丢了,比如说经典的模型道具。

如果我举例这些客观现象,然后单纯归结于是我不了解或者我不喜欢,那么就变成单方面认为是我个人的主观问题,而不是客观上确实存在的现象。

成了否定这种现象客观存在本身了。

就好比你自己说出来的邓丽君的唱法,如果她现在不会受欢迎,就无法解释为什么那么多人在各类音乐平台下循环,显然这群人都是现代的年轻人,不泛00后与90后,他们大部分甚至都是在邓丽君死后才出生。

那什么决定了他们在邓丽君死后又成为邓丽君的粉丝?然后转头说华语乐坛如何如何,说明好坏大家能分出来,客观现象是存在的,这不是一种叶公好龙,因为音乐是确实听到了人们的耳朵里,人们根据好与坏去给出评价。

四大名著更是明确,口碑显著,因为对比参照物都太差了,这些老电视剧不是完美的,如果你深究会发现拍摄技法也有出问题的地方,可是作为剧作本身,为什么连选角都做不好了,就像很多人吐槽现在的小鲜肉,那个谁,汪海林吐槽来着,说小鲜肉连台词都背不好,成龙也说过。

你看现在成龙那个年代香港动作的技术就开始逐渐流失,更多是人员流失,就很难再有人做到了,这个是成家班自己都公开承认的,过去没有CGI技术时,对实景拍摄的要求很高,全世界范围内的著名导演对现场的调度能力要求都很高,这种操控大量人员实拍能力和对自然光、灯光的把控理解能力,现在导演并不多兼具。

这些东西还没古老到因为时代原因才被尊崇,而是因为这些东西就是货真价实的好,你去B站看就知道了,人们是直面感受这些作品年代的一切好与坏,并不是叶公好龙听说了几句话就有个滤镜去称赞。

人们能区别好坏之余,判断出哪些是时代带来的技术差距,而不以此作为一个好坏的判断,所以无论时代先后,卓别林的电影和猫和老鼠也依然优秀,现在的小时代不能被主流接受还是不能被接受,即便确实会有人喜欢这东西。

而是真真切切有大量的年轻人先接触新三国这样的作品,然后发现还有老三国,跟着马上就出现对比,人们反而感叹的是老三国这样的作品很难再有了。

这是纯粹的新观众去看老三国,没有任何时代滤镜,拍的不好的地方也会说出来,但瑕不掩瑜。

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姜文的让子弹飞和一步之遥就是最经典的反差例子,人民群众是有感受的,不好的东西就不给你面子,没有那些所谓因为是姜文我就必须给好评的逻辑,

像陈凯歌,那就是靠霸王别姬、刺秦这些早年作品立的地位,假设单纯看后续作品的新一代,没了解过去进行对比,那陈凯歌会是什么样其实从作品口碑来看一目了然。

这些人拍不出当年的水平一直是国内热烈讨论的客观现象,不是说崇古滤镜。很多国产电影,除了港澳台那些老经典外,我看的都是两千年后拍摄的,小时候对老电影就不怎么感兴趣。我成年以后先看的新三国和其余的四大名著翻拍。

所以后续我看老三国时是非常震撼的,类似的震撼感还包括看霸王别姬,原来我们国人早就拍出这么好的东西。

大部分人是可以区分什么是好与坏,什么是自己不喜欢不感兴趣。

反过来,应该解释一下,为什么偏偏那么多人在同一个时代冒头,而过去这么多年,没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很多人出生和成长在这样一个没有老一代光环的背景下,相反现代的一些人应该是他们的启蒙者才对,但接触过后老一代的光辉反而更盛。

他们都齐聚在同一个时代出现,是偶然吗?显然不是,因为我们可以从时代和社会的变化构成去理解这种现象。

—– 1994.6 —–2023-01-25 00:14:34+08:00:

这里不是在谈人口本身字面的多寡,而是谈人口的年龄构成对文化产生的影响。

所以黑死病带来了人口总体的衰减,反而提高了人口构成里年轻人的比例,恰好是应对年轻人口数量对文化创造的影响。

日本的文化产业繁盛期是早些年经济发展的时期,虽然现在也是在持续发展的,当时日本还没进入高度老龄化社会,我们很多耳熟能详的东西都是诞生于那个时期,而不是后来的日本。

包括港台都是如此,在一个时期经济繁盛的同时,文化产业也迅速得以扩张,你要说经济水平,肯定是现在比过去好,但是那种超快速发展的势头却没有了,包括日本也是一样的状况。

新生人口与开放的创作环境都重要,香港电影产业在正式回归前已经开始没落,九十年代中后期逐渐下滑,这种下滑趋势不单独在香港出现。

跟新生儿出生数目也无关,因为你无论出生多寡,对应的都是本国人口。

日本的生育率就可以看出来端倪,当代文化产业的主要构成,都是来自于少数战前,部分战争当中与战后两次婴儿潮,有少部分来自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早期,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彻底下滑。

韩国跟中国也都是在战后婴儿潮,持续到七十年代上下,八十年代开始稳定下滑,韩国文化产业这批人的贡献得益于无约束。

随着经济从05年后进一步高速增长迈向发达国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发光发热,而且他们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还保持1.0以上的生育率,给后续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定供血,否则女团男团这样的缺乏基数更难搞起来。

我们的情况类似,第一波文化产业热潮出现在GDP翻十倍的过程里,婴儿潮的扛把子进入产业,带来了大量的创作,但之后经济进一步发展,却没有类似韩国的第二春。

当然这个我们都知道是国内限制的问题,可人口年龄构成的问题,从香港和日本的例子来看,也说明不能单独依靠市场的解禁去发展,需要两者兼得,就跟对外市场接驳开始变成世界工厂一样,苏联和印度同期都做改革,他们没改好缺乏条件,我们改革好了,才能对接这种需求。

现在问题就是,当文化产业的创作完全解禁,大概率是在二十年后,因为中共财政摆在那,他不倒你没办法,哪怕假设十五年财政出问题,五年时间崩溃到新政府充足恢复社会秩序。

整整一代人,年纪最大的零零后到时候都43岁,未来几年更替水平就要跌穿1.0,未富先老,22年出生956万人,按趋势十年大概率凑不出1亿人口,这种对内的短缺性是显而易见的。

我要考虑的是一个我们这代人接盘中共烂摊子后,要面对的切实问题和逻辑。

我不乐观的地方在于不是什么事都是船到桥头自然直,像想的那么简单中共下台一切都会好起来,那些没有中共限制的地方是有先例告诉我们的,如果不去意识到和学习经验避免,问题才会更严重。

我乐观的地方在于人少有人少的办法,中国不可能永远都不发展,可能下个世纪或者下下个世纪还有第二春,没准本世界中叶就生产力爆炸了,人口的总体减少大致是好的。

—– 1994.7 —–2023-01-25 01:40:53+08:00:

文化作品来自于人,这些一切的依托基本单位都是人类个体。

一个人年纪到一定程度后,价值观取向与行为模式会固化,创作能力会下滑。

社会缺乏足够新鲜血液,不能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上拓展文化创作的可能性,无论是文化本身还是文化作品,都将处于一种停滞状态。

就像文化偏好与个人爱好一样,不可能停留在老头老太太们喜欢的范畴,我们这一代人目前喜欢玩的梗与爱好如果在五十年后还是社会主流,那是很恐怖的一件事,这个社会五十年没变化。

一些传统文化能保存下来,在社会形态改变时,很多时候依靠的是年轻人对老文化的解构与再演绎,这时候世纪变成了一种新文化,比如说瑞克摇、王司徒鬼畜。

年轻人才有可塑性,能够适应新型态的产业、社会与生产结构,一个中老年人是基本塑造完成的,好莱坞是持续在人口有一定基础的前提下繁盛着,哪怕美国在大萧条时代前后,人口出生率也从来没低于2。

整个1880到1890年大体都处于4以上,大萧条开始前基本在3-3.5,有充足新鲜血液。

这就是为什么我表述农业社会成分更多的国家,在工业化完全展开前,他们保留的农业社会逻辑,会让人口出生率足够高来供给社会的持续发展,直到触碰到工业社会的完整形态后生育率开始下降,然后出现不足以为继的问题。

战后婴儿潮跟十九世纪中后期的生育率是大体一致水平的,这些国家按现在的逻辑是持续高增长了很长时间才逐渐进入低生育的工业社会。

而我们则是因为前三十年的问题,导致战前的人口增长被浪费掉,改革开放依赖的反而是战后婴儿潮,到八十年代开始可用年轻血液就越来越少了。

事实上就是美日这些国家在完全工业化前,人口出生率从来没低过,日本的出生率常年保持在4-5,战前最低的一次还是1875年到1880年,但也没低于3.5,但1975年以后正式跌破2开始逐渐下滑,团块世代与其子女、父辈,实际上成为了日本现代文明的主要构成,大部分现代日本文化都诞生自这几类群体。

通常的社会变革本身并不会增加新的人口,只是让出了生态位,而农业社会人口是基本劳动力,所以这种农业社会习惯残留的国家,出生率能快速填补人口缺失带来的缺口,从而出现大量新鲜血液,即便没有缺口也会有很多人生育。

但工业国家已经没有这种社会环境了,我们面临的是人口生育率未来下跌到0.75以下,跟美日在农业社会习惯残留时最低谷都都至少在2-3.5的比例不可同日而语,这就是为什么说中国跑步进入老龄化,日本1975年的2.0生育率,相当于中国现在,但中国这个时候已经不足1.3了。

同期日本则还有之前三四十年2.5以上的高增长,我国则是压缩到了一起,80-95后还能有2-3的增长,95后的数字则彻底垮了,我们劳动力储备对比其他国家过去经历的结构很不乐观。

—– 1994.8 —–2023-01-25 02:26:44+08:00:

所以我总感觉你没明白我在表述什么。就像我问你有没有一个完全是老年人主导 创造流行文化的社会一样,这个质疑其实已经把一切都回答了。

这不是对作品的我个人主观感受,也不是我看得少听得少,而是在我了解足够多的范畴和领域后,有足够多的人在同一种事情上表达出了趋同看法。

那就说明不是主观问题,而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所以我压根不担心有BUG也不怕挑,不是我一个人说,包括汪海林这样的从业者也在吐槽,成龙也在吐槽,那就说明这是从影视行业内都能自我察觉的一个事实。

没有什么田忌赛马,新老三国时代差距才多少年?30年都不到,拍的都是三国,一个国家拍的,就算其中一部是例外,那何来四大名著全都是出现了类似问题,这就反应不是个例,哪匹马都是下马,那不是田忌赛马了,而是优劣确凿。

就像某些现代文化的诞生,为什么不能是早几十年,或者晚几十年,偏偏是在某个刚起飞的时期,经济发展与人口结构最年轻时才频繁出现杰出人才与作品。

难道是巧合吗?不是。

如果只是持续性的出现这种情况,而凑巧我注意到了某个时期,那民国或者当代社会在这方面的成就,整体应该更盛。

你没有区分开,什么叫做分辨好与不好,以及不了解不会去不喜欢这些判定的差异。

忽略观察大众反馈的意见,以及一些作品系列前后出问题,甚至同一个人拍都会变差这种事实。

如果一个东西广泛到足够好,实际上就会得到大众的认可,而不需要我去说它好才是好,因为作品的好已经是共识了,这是任何人在主流文娱作品上都无法脱离人民群众的一个事实。

用一个最抽象的数字比喻,人口年龄结构更年轻的时代伴随经济发展,同时期有100个有口皆碑的明星和50部作品诞生。

但是到了人口年龄结构开始老化的年代,同时期就只有30个有口皆碑的明显与15部作品诞生。

根本不是说只有过去的是好的,所以我没了解现在的是我崇古,我没了解的根本就不知道好坏,怎么去评价。

那么这个情况放大到社会也一样,大众如果认为有足够好的,那早就挑到话题上讨论了,比如流浪地球,流浪地球那就是好,没什么好说的。

问题在于,为什么偏偏人口年龄结构更年轻的时代,在全球各国社会演化到这个阶段时,都出现了趋同性?

而为什么后续的停滞、退化成人口年龄结构更老的时期后,也有趋同性?

我给出的解释就很简单,人口年龄结构更年轻,因为年轻人的创造力与可塑性更强,这是老年人口所不能比拟的,许多我们熟悉的创作者与演艺人员,都是很年轻就已经崭露头角,甚至有了代表作。

同样的,更多年轻人口意味着有更大的新生人口基数,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

一个未来潜在的大师,只能从婴儿和孩子里诞生,而不怎么可能从一个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中诞生,四十五岁大概率也不行。

因为现实有两个基本元素,第一只有老人的社会是无法创新的,第二饭吃不饱是没心情搞创造与娱乐的。

把握不住生产力进步同步文化繁荣,就永远失去了这个时机。

创造新文化的只能是新一代的年轻人口,老年人大多只能使用他们已经被创造出来的,他们有自己的舒适区,所以老年人死亡,年轻人创造新事物,文化得以不断拓展向前,哪怕对传统文化的再演绎,也只是基于传统文化之上的衍生新产物,瑞克摇就是一个典型。

八十岁的老头老太们是不会组成互联网然后成为网络社区的主要构成,跟着去架构互联网文化并且催生各类模因的。

而工业社会的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一旦开始,目前来看就是永久不可逆,不可逆的后果就是日本黄金时代后的当下,而我们还比他们的生育率要糟糕许多。

人是一切行为与因果的根本,脱离人的行为模式去谈文化繁荣是本末倒置。

—– 1994.9 —–2023-01-25 02:36:48+08:00:

我大部分篇幅都要花时间让人明白我在说什么,要举很多例子就很浪费时间,篇幅过长。

我的基本观点很简单,人口的年龄构成决定了一个社会创造文化的能力与可能性。

工业社会的老龄化、少子化一旦开始,人类社会目前没有任何先例是可逆的,这是关键前提。

并且每个在全球文化里留下影响力的发达国家,都是依赖于人口年龄结构更年轻时产生的文化概念去融入和影响其他人类社会,因为事后他们都进入不可逆的下跌周期。

因此在这种不可逆的演化趋势下,我们这样人口年龄构成全球堪称倒数的国家,还没发展出同期日韩在全球的文化影响力,没有对应的发展却有更严重的老龄化,这是十分危险的。

就这么简单。

你应该问一下我,社会对文化的创造力和表达力,来自于哪里以及哪个年龄层的人口,这就首尾呼应了。

我目前没看到过有任何一个文明或社会,是完全靠老年人制造国内或全球范围流行文化的,要是有可以告诉我,帮我debug,否则这个结论是逻辑自洽的。

—– 1994.10 —–2023-01-25 03:09:01+08:00:

为什么我说你没看懂我在说什么?

我都说这么多次了,工业化的前提,才是人口有足够生产力去兼容大量年轻人口与资源,进而产生出文化的爆发式增长。

工业化你知道的吧。

你古代光是人多,没有用,生产力有限,产业有限,折腾不出天来。(但硬说的话也是有的,唐代的三国说话形式,到宋代的民间商业上与民俗上的编纂盛行,拓展到元曲形式流传,最后逐渐在明朝成书三国演义,但这种变化是很微小的,不是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巨大跨度,没脱离农业社会)

甚至你这个论证非常粉红,因为你在证明中国这个大体量国家,共产党再怎么糟践文化产业,只要没完全掐死,一样能提供足够多优秀的文化产品供国人和外人享用,你一年能读50本书100部电影1000首歌,都是你国精品,难道年轻人口翻十倍,你的阅读量也能翻十倍不成?人的需求是有限的

而且你这种论调我都不知道你到底在看的是什么,真的是在看我说的话吗?

两个人回复我,一个人说我是在证明无论怎么糟践文化产业,只要没完全掐死,就能提提供足够优秀文化。

另一个人跟我说我太悲观,只要中共下台解绑政策,一切就会好起来。

对比参照一下:

你一年能读50本书100部电影1000首歌,都是你国精品,难道年轻人口翻十倍,你的阅读量也能翻十倍不成?人的需求是有限的

喜欢二次元文化的人,也可能喜欢韩流,也喜欢欧美文化,或者三个只喜欢其中一个,只要某种文化的接受度到了一定程度,自然有人接受。

人的需求是无限的,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才会选择,才会有不同的文化群体,有人喜欢看战狼,有人喜欢看漫威,依然喜欢看DC,有的人就是喜欢看动漫,这是跨语言和出身地的,不能默认每个人都学习完全相等的东西吧。

我很好奇你到底有没有理解我在说什么。

—– 1994.11 —–2023-01-25 03:14:51+08:00:

这个莫名其妙,不明白想表述什么。

年轻人创造的新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老年人不一定感兴趣,不代表老年人没有自己的文化所属与偏好啊,你莫名其妙蒸发他们干什么?

打比方,年轻人写网文,如果成为国外流行文化,那也不妨碍国内中老年人下象棋和广场舞、听京剧。

但老年人这个群体不会是网文的主要创作者,这个形式也不来自于他们。

如果年轻人足够多且有影响力,重新解构广场舞和象棋、京剧去推广到全球,它跟老年人的也不犯冲突,但创造者仍然是年轻一代。

象棋和广场舞、京剧不会自己变成全球流行文化。

就跟日本动漫里以将棋为题材,或者游戏以黑道为题材,这都是解构后再演绎,这些东西不可能是不会画画的老头,代码不会敲的老极道(没小拇指还真就不好敲)为主去创造出来。

那么谁能掌握和有学习能力去利用这些技能,创造新兴事物呢?

就是要有持续不断增长的年轻人口,才能在生产力快速增长时保证文化繁盛,社会是不断进步的。

这是不断扩大全球文化池的上限,而不是这个文化池的总量有限。

(再谈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我认识一个老人,年轻时接触的都是文革或者很古早农村的东西,但现在这些早就绝迹了,农村也早就翻天覆地,而她排斥文革以后诞生的一切新兴娱乐事物,但她想要的那种文化娱乐,要么战后就消失了,要么改开就没了。那你说让她拥抱新文化,跟上时代的难度大,还是社会停止创造新文化,留在特定时期难度大?)

—– 1994.12 —–2023-01-25 03:40:27+08:00:

因为你都没理解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区别,让我怎么讲下去?

为什么反复唠叨让你注意,结果你还是没把这个作为重要参考坐标,就让我很费解。

文化的创作形态也改变了,你说唐诗宋词,那就是古代吊打现代,近现代也有部分佳作,但归根结底是现代不流行,也没有古代那种社会层面的依托,没有兴盛的土壤了。

就是因为社会形态的改变,这种文化创作已经脱离单一形式,唐宋有电影吗?有录音机吗?这种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的巨大代差,完全不用我说。

哪怕三国演义和四大名著的电视剧,也只是基于原著的改编,也改掉了不符合现代人或者不适合现代节奏的一些内容。

—– 1994.13 —–2023-01-25 03:51:27+08:00:

每年新出生的人口里,没法估计到底谁会成为文娱产业的创作者,因为本身老龄化与少子化社会就严重缺乏劳动力。

如果其他缺口增加,而出生人口减少,可能进入文娱产业的人就更少了。

所以年轻人口比例在工业社会里只能作为判断的趋势,而不能量化到具体细节,更别提文化影响力的数字化。(当然,你要是为了方便理解这么讲给我,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那么年轻人口就是越多,理论可能性越高,因为反之出生人口越少的,进入文娱的人肯定也越少的。

比方说,出生1000个,可能有10到100人进入文娱产业,也可能是5到50个。

但如果只出生100个,那大概率他们都不会进入文娱产业,其他基础产业肯定更缺劳动力,那这个文娱产业就是后继无人。

现实里很多类似例子,香港电影产业这样的现代化产业尚且如此,更别提叫苦连天的一些传统戏剧、文化产业了(尤其是一些手艺类型的文化产业,没人继承只能失传)

—– 1994.14 —–2023-01-25 04:27:28+08:00:

前面说过了没法量化,所以很遗憾不能给你算。

而且需要搞清楚你看到我观点到底看的是什么。

因为我发现我同一个表述内容,你会略过我说的核心要素,然后得出跟另外一个人完全相反的结论。

—– 1994.15 —–2023-01-25 05:04:39+08:00:

老三国这种过去流行的东西到现在仍然流行,已经把你整个话题从群众给出的事实基础上颠覆了,你说这个不懂那个不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怎么老三国就是比新三国受欢迎有认可呢?

而且我还不是拿农业社会不再使用的文化习惯,跟现代仍然流行的东西强行对比。

老三国距离现在才多少年而已,新四大名著都拍砸了,导演水平下滑从陈凯歌和张艺谋我也给你举例,你没继续谈下去。

何况那么多人做音乐,怎么邓丽君还在华语乐坛到现在都仍然有那么多的拥趸,是只有邓丽君一个人在华语乐坛吗?如果她真过时了,就不会还有那么多人喜欢听了。

老三国可是实打实的老作品,过时了吗?四大名著都很差,你能说出所以然来,大宅门同一个导演,这种导演自身也开始下滑的趋势,又是基于什么。

市场是会检验这些东西的,检验来检验去,大众发现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却不在当下,同样的东西对比发现却普遍是不如从前,你用过时的说法就不符合现实情况。

这些东西以前就很流行,现在还是很流行,以前不流行的,现在也不流行。

做的差就是做的差,哪有什么环境的变化,三十年时间,一代人而已,怎么现代社会就落差大到唐诗宋词到电影的差距了,是不是这个意思,你亲口当我面确认一下。

唐诗宋词的文化基础是文言文,现代基础是白话文,一个纯农业社会和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强行凑在一起,难道是你区分不出来这些东西有差异吗?当然不是,你肯定知道差异。

唐代数百年,唐诗却不是一直兴盛,南北宋数百年,宋词在其朝代内也是有一个巅峰到衰退的过程

那为什么这些东西都有一个在自己朝代内都会出现的巅峰,哪怕没有改朝换代,后续仍然有佳作,却仍然渐渐平复。因为马尔萨斯陷阱在起作用,社会上人均资源分配减少,开始陷入农业社会特有的动荡。

动荡结束后人口减少,新生人口增加,人均资源增加,文化上又以不同形式发展起来。

解释一下什么叫环境变了,环境变了什么,现代那么多人才都喜欢扎堆出现的原因何在。

我对环境变化的解释,就是人在变化,有确切的指明和阐述,而不是说随便抛下一句不明所以的环境变了。

—– 1994.16 —–2023-01-25 05:07:50+08:00:

哦,那我很好奇我逃避什么,你之前不是还说BUG多,一并说了吧。

—– 1994.17 —–2023-01-25 05:15:40+08:00:

说一下你讲话很奇怪的地方:

【 这里我可没让你算精确的,精确到3个数量级总可以吧,中国人口才9个数量级 】

我前面说,因为“ 每年新出生的人口里,没法估计到底谁会成为文娱产业的创作者 ”,所以不能量化。

那你老问我“总可以”的前提是基于什么,量化的标准和要求是你自己给的啊,应该跟具体哪个逻辑挂钩,能不能详细讲清楚。

因为我注意到你自己经常突然提出一个量化标准,然后希望我去回答,但我知道这是个没法量化的趋势现象,也告诉你了,你我都清楚,那我就很不理解你一直希望量化的目的是什么。

还有一些让我一头雾水的话:

【 你的bug是不算总量算增量,搁这明天中国50岁以上的人都蒸发了,中国文化就繁荣了 】

都完全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为什么莫名其妙要让50岁以上的人蒸发,你也没后续解释。

然后自己就单独跳到其他方面重新再说别的了,这些也没下文,让我很尴尬。

—– 1994.18 —–2023-01-25 05:32:14+08:00:

比如说前面你说环境变了,然后用唐诗宋词的例子来对比最近五十年文化产业黄金期,问题是唐诗宋词在古代也是有属于自己的黄金期然后衰落的。

它们在自己朝代里,也有一个跟现代文娱产业一样的黄金期,跟着慢慢无法复现。

并且这些都是在当时的年代就已经流行的东西,现代它们的体裁里该流行的还是流行,环境就是人,人是这些东西都的基本载体。

跟现代的区别在于,近代农业社会转型工业时,工业社会的花样太多了,可以拓展的领域太大了,远远超出古代。

它能利用的资源与人口数量、产业类型是古代无法比拟的,出现了一大批足以比肩古人青史留名的杰出人才,很多人如果按他们的天赋,那都是才情不逊古人。

但问题在于,工业化社会的人口下降是不可逆的,无法复制古代那种伴随人口大规模减少后再次快速生长的潮起潮落,二战后主要国家都开始了工业化。

这才是环境变化,要不然还能有什么环境变化,中国可以说中共限制,就近的日本和香港呢?这些都是非常浅显易懂的。

工业化意味着现代文化的诞生,跟农业社会的传统文化是有区别的。

基于工业化这一道路上产生的现代文道路上,有什么环境变化。

—– 1994.19 —–2023-01-25 15:23:45+08:00:

因为压根不是我在自说自话,你从一开始就不断的用根本不合理的说辞去在反问,但实际上你自己是没去给充足例证的,说实话我都把你阴阳怪气的地方算在一起也不够多去作为例证。

我能说的很多,举足够多的例子,人言言多必失,欢迎你挑BUG,但你说左一个不懂,右一个看太少,结果是我自己给你列的例子多过你主动提起能说的。

有好几个地方是非常明确你压根没明白我在说什么,你都没明白我在说什么,是我自说自话么?

甚至我现在完全可以把你这里说的不合逻辑,和根本没看我所描述内容的例子举例出来。

唐诗宋词跑满了一整个朝代,怎么现在一个形式在现代三十多年就结束了,改革开放中国压根没说唱,我拿来比什么了呢?过去有古风歌,现在也有复古的国风歌,我拿来比的情况下,你自己改成了说唱,说是不同艺术形式我强行拿来凑在一起。

重点是作品质量,而不是一个题材的内容,拍不出来是能力的下降,而不是题材问题,超级英雄电影在漫威之前已经开始式微了,漫威出来又重新刷出一片成绩。

那我问你,为什么同期的DC就是不行,明明漫威卖的好,但它就是吃不到红利?

甚至拍出来蝙蝠女这种内部审查都过不去的东西,

有没有题材的差异?就像过去拍寇准和乾隆,放现在也一样是不行,没有雍正王朝的人气,说白了电视剧质量才是关键,过去没烂片吗,也不是啊,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拍摄的也很多,可是真正知名能延续下来的也不是全部。

提起三国,我推荐你看下那个3D动画版的三国,某些篇章是超越老三国的,这是不是你斩钉截铁论断的一个bug呢

不止3D版,拓展一下,包括国产动画版在内,你要说因为老三国年代早,手法有相对不成熟的地方,导致拍摄未能更符合现代观影,这是合理的,但说某些篇章超越老三国,未见大众群体有这种印象产生,即便3D版质量按国产来讲已经算不错。

3D动画姑且也算跟2D动画接近的表达形式,与真人剧集区分开。

东映的三国志为什么能成为标杆,跟老三国一样,也不是完美无瑕,但人文表达到了一定程度,这是3D和动画版有但做的不足够的地方。

如果真的能做到某些篇章超越老三国,都不用你说,观众口碑早就起来盖过老三国,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超越和淘汰,但没做到就谦虚点,真做到了观众挂在嘴里的就不是老三国了。

单独把3D三国作为独立的作品看是相比国产同类作品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但硬要比就免了吧,除非是老三国没拍的地方,否则还是免了吧,古城相会那一段已经看得出来问题在哪了。

为什么说你根本就没看明白我的表述,举个现成的例子。

按你说法现在的后宫戏不如甄嬛传,那原因当然就是这十年生育率下滑了,这种说法真的有除你之外的人接受过嘛

这是我的说法么?

压根不是。

这十年生育率下降,关2011年的电视剧什么关系,2011到2023满打满算12年,12年生育率下降,那12年前出生的人,难道12岁就进入电视剧组工作起来了是吧。

所以从这点可以看到,你压根不看我说话,也没明白我在说什么。

就像前面我感到莫名其妙为什么你不提工业社会的影响一样,只是先有立场后有结论,本身就不是会用论据反驳,或者去看我在说什么。

要不然无法解释你这两点是怎么来的,哪怕我说的那么清晰了。

如果还是告诉我,新三国不如老三国,所以新一代拍片的不如老一代,那我们的交流是没意义的,就这样了吧

实际上这一点就是完全不利于你观点的说法,因为拍摄同一题材,不止是新三国电视剧不好,就算是其他三国或者四大名著的翻拍,无论形式是电视剧还是电影,都普遍不怎么样。

一线皇帝都没拍好,哪会有题材饱和呢?说白了包括抗日剧在内,就是拍摄和创作能力下滑。

真正走套路用套皮模板创作的,都是一些没能力才需要方便的人,跟写网文小说跟风的一样,一大堆古偶,本质就是没能力拍东西。

可都说套路套路,同样是套路固定的四大名著连用新时代技术达到老作品水平门槛的都寥寥无几,又不是写网文,套路不足就拍不出来,那要创新干什么。

成龙之前动作片是不是套路吃满了,怎么成龙和李小龙就拓展出新道路了。

这是偶然还是必然?

再者,我还问了很多次,不见正面回应的问题。

为什么那么凑巧那些能名留青史的人才,都出现在同一个时代,而现在经济更发达时间更久,却出不来这些人才了,以至于汪海林成龙抱怨吐槽。

现在对小鲜肉一类的从业者技术不专精的抱怨,是不是不存在的虚假现象。

尤其是著名导演还没死呢,张艺谋的满江红刚上映,但他现在很难或者压根也无法再拍出英雄这样的电影了,而英雄上映时还被批商业化过浓。

如果说作品有喜好,还可以推脱,那人的客观差距怎么解释。

—– 1994.20 —–2023-01-25 16:33:53+08:00:

中年人本身就是主要的劳动力人口,而没有被规划为老年,对比六十五岁就是年轻人。

即便能找到一些国内外文豪的经典作品是中年出来的,但也同样有反例,比如茶花女、狂人日记、钟楼怪人、战争与和平、太阳照常升起,二三十岁已有创作,这些创作者和中年创作出经典作品的人,都是学而思之,年纪大的人的学习能力下降反而没有更多阻碍他们,实际上体现的是他们这群人持续创作的开端。

年纪大仍然有产出,并不意味着只能年纪大才开始创作,年轻时毫无创作,年老突然拿出传世经典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始终是极少数。

动漫创作者实际则刚好相反,以漫画作者为例,鸟山明创作阿拉蕾是25岁,龙珠时是29岁,岸本齐史是25岁,尾田荣一郎是22岁,如果他按进入行业当助手开始算,则是19岁,久保带人19岁,三浦健太郎23岁,井上雄彦23岁,浦泽直树24岁。

如果看演艺人员,可能年龄更早,有一些甚至十几岁就出来,甚至是童星和世家,这里不多举例占篇幅了,尤其是吃年轻饭的这一圈子。

所以可以看出来,中年或之后仍然在坚持创作的,至少都在年轻时已经开始创作, 吉斯梦妲后穆夏成名,但离不开前面多年持续创作的累积风格,所以老年开始有经典作品更依赖年轻时的持续创作,只是把年轻时的累积总结。

但你一定要从一开始就在学习技术,你很难说六七十岁了开始从头跟年轻人一样学习,这就是为什么新生人口很重要。

好莱坞黄金时期是大萧条开始持续到1960 年这期间其实是人口增长下降的时期二战诞生的婴儿潮再他们进入青年时正好黄金时期结束、按你的理论这就不合理。

这个我前面已经说完了,一个新生儿诞生到进入产业,起码要20年,一个20岁进入产业的人,可以工作至少40年。

战争前后好莱坞蓬勃发展,依赖的时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持续性婴儿潮。

七十年代到两千年初代好莱坞发展依赖的是战后婴儿潮,从1940到1975年,两点回归生育率约2.0为结束。

而大萧条前二十年,包括大萧条时期在内,美国的出生率都不低,至少在2以上,大萧条前甚至在3.5到4,这里还没包括移民、偷渡进来填充劳动力缺口的年轻人口。

大萧条结束后,从二战开始,美国的生育率实际是在增长爬坡的,其实你只要看数据就明白我在说什么了,因为即便是大萧条导致的人口下滑,也有足够多的人维持好莱坞的生产,并且大萧条之前和之后都是生育高峰,很好帮助好莱坞过渡了这个时期。

战后婴儿潮相当于二十世纪初的人口高峰,低谷是1940年大萧条结束后二战开端时。

中国也是一样,人口大爆炸时期并没有文化作品的泉涌,反而是一胎制的改革开放时期文化蓬勃发展,到习近平这儿结束。这也和你所谓的人口结构论冲突了。

人口爆炸新生儿不可能生下来,立刻就去写书拍电影,这是个最基本应该明白的道理吧?

用当下人口生育率去解释当下影视产业发展,纯粹是刻舟求剑了,我一直用的是过去对未来的影响,现在对未来的影响。

你现在人口生育率高低,影响的是未来而不是当下。

一个新生儿诞生到进入产业,起码要20年。

1940-50年代的人,60-70年代开始进入不同产业,可能还包括30年代的人,但社会一直没解放他们在文娱上的生产力,解放后就有很大突出贡献,并且还有后续六十年代的人做接棒。

1980以后生育率跌到谷底,跟改革开放中前期的繁荣有什么关系。

改革开放的1980-2000年初,顶梁柱是我国战后婴儿潮的那一代人,也即1949-1960,后续1960到1975年也有很高生育率,这批人又支撑影视产业发展到2000-2020,所以你可以看到荧幕上的主心骨还是他们。

这也和你所谓的人口结构论冲突了。事实就是这么简单,需求和供给

所以不是我冲突,而是你算同时期计算增长人口去对比同时期作品数量,你现在生育率低也是二十年后劳动力不足,不是现在立刻就没有。

因为有八十年代前的婴儿潮,所以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解禁了,才有充足人力和供应人才进入产业。

其他老龄化国家,没有充足人力进入产业,导致技术退步是个已经有了的客观现象,哪怕国内也有,这不需要我说,日常观察难道都没看到吗?

没有管制,当然会蓬勃发展,但是蓬勃的程度是基于从业者劳动力的数量,你没有充足的人力,做原来的产业都会吃力,更别说分散人手去做其他新兴产业了。

比如假设说电影以前人手够,能一年500部,现在人手不够,200部就有难度了,同样是文娱创作产业,有的人不进电影产业,去了游戏产业,游戏产业再随着技术发展,分流出主机、PC、VR、手机,这么一分流,人手就不足够了。

文化作品不是地里长的自然冒出来,仍然需要人力去创作与执行。

可用从业劳动力减少,你的产出品规模必然下降。

更别提有限的劳动力,还有很多要去维持社会的基本运转,过去可能6-8亿劳动力,有一部分可以分出来给文娱产业。

现在可能就2-3亿劳动力,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更多,生产要求和需求更高,如果对应那就是需要7-9亿的劳动力。

但你国内只有2-3亿,怎么拆开满足基本的社会运作需求。国外的做法是外包,或者进口产品解决,文娱创作能在这种环境下分到多少劳动力,一目了然的事。

未来十年新增人口总数不超过1亿是大概率的事件,三十年有没有2.5亿都是个疑问,而人口寿命增长,就会出现4亿不到的年轻人,与6-10亿的老年人,不到4亿的人口除了承担多于自己的老年人需求,还要创造资源与加工,提供各类服务。

日本就是现成的活例子,他们面临劳动力不足后也不是没有好的文娱作品,但跟巅峰时代比是拉开了差距的。

—– 1994.21 —–2023-01-25 18:25:40+08:00:

却没有回答您对于“为什么日韩文化能传播”的理解。在这之后的讨论我感觉慢慢开始跑调了

但是这个问题本身是”为什么流行”

为什么“韩国文化和日本文化产品会比其他文化产品更流行”

其实我已经表达过了,不清晰我就单独说一下,日韩文化是能通过发达的经济、文化影响力,创造了现代文化的延伸,是并入世界潮流一部分的重要标志。

年轻人是创造现代文化的主流,是探索未来边界的主要群体,也是社会的新鲜血液。

通过日韩的人口解构,我们可以看到创造他们能在全球范围内流行文化的群体,都是来自于从业者众多,有一定人口支撑的时期。

将流行的文化元素拓展,然后伴随经济发达带来的文化繁荣,成为了吸引全球的文化现象。

在我看来这个是不言自明的基本事项,经济发达伴随文化繁荣,就自然而然传播了,所以我聚焦的是为什么能文化繁荣,以及为什么我们经济发达了,却没有出现与之对应的文化繁荣和全球流行。

官方管制是自不用说的,但不意味着什么都是船到桥头自然直,因为日本的老龄化例子证明文化繁荣是有期限的,能在期限里留下,才算稳固。

日韩的国家规模足够大,人口庞大,也是老牌工业国家以外,少数真正从农业社会开始转型,有充足人口基础的例子。

您的这个回答并没有正面回答u Zealluck的观点“文化和文化作品的区别”

为什么“韩国文化和日本文化产品会比其他文化产品更流行”

文化与文化产品本身是互为表里,一个人可能无法去日本生活,但可以通过日本的文化产品去了解日本文化。

文化产品即为文化的体现与载体,但如果你没有形成现代文化本身,也就无所表达。

日本的传统文化并不是社会的主导文化,相反流行的是日韩的现代文化,在这个基础上才带动了传统古文化的二次创造与活跃。

或者反过来说,某些情况又是通过了解到日本文化的活跃程度产生好奇心,而接纳了日本的文化产品(或文化产品变成了更易于接纳的形式)

工业社会只有现代文化的拓展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衍生再创作,因为日韩社会主流都是现代文化。

经济的繁荣意味着代表先进性的可能,而经济繁荣带来的表达、文娱创作也自然出现了文化繁盛,并且体现在流行一点的地方,就是当一个国家制造大量产品、高质量产品本身去吸引人时,他们自用于社会内部的文化,就会自然体现在商业产品上。

这一点不止局限在特地创作的文化产品,也包括了工业产品。

也即是说,这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它可以是相当多部分都足够好吸引人的,自然从产品到互为表里的文化本身都更容易流行

您在另一个回答里对于日本动画的理解,我十分不赞同。流行文化产品本来就是要用量来堆出质,放弃了量就放弃了商业市场,回到小圈子里圈地自萌是肯定不会流行到大众之间,更何况流行本身就意味着会有更多新手参入创作作品拉低平均值量。

好的作品其实就是好作品,这是不分时代的。

就像黑泽明的电影,哪怕现在看,其可学习的经验依然具备先进性。

人口下滑带来的从业者基数改变,恰巧是我在另外一个回答里对同一个用户回复强调的。

你的从业人口基数减少,连走量都堆不出来,那就更别提从中挑选足够好的来代表时代了。

而人口基数决定的,除了产品数量,还有一个关键是基于数量可能出现的人才数字。

因为没道理那么多天才都凑齐出现在同一个年代是巧合,这种密集型出现的现象,在全球各地发达国家或者高速发展的国家都有类似现象,说明是有其背后原因的,肯定有逻辑可循的,这也是我要探讨他们现代文化繁盛的根源之一。

当年的巨人和他们作品的确是好,可是那些是经过几十年时间大浪淘沙淘汰出来的名作,等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们同样可以拿出几个现在的人名和作品名来说同样的话,但是事实是今天的日本动画的确比几十年前的日本动画更流行。

流行源自于接受信息的人的渠道,如果国家封闭不发达,能接触到的渠道自然更少,更别提互联网的普及。

更流行是信息产业更发达,不同国家的耦合交流更紧密。

但问题在于,就像前面说的,不止是作品,还包括人,这些杰出人才的减少,全新概念的缺失,其实很多追番剧的人都意识到这几年的情况对比更早期他们看的时候,是明显在下滑的。

作品是人创造的 ,所以我一开始就瞄准最基本的单位和问题。

为什么人才变少了,变少的原因是什么。

至于“动画产业作画上的倒退”,请问您的论点是什么?您说马戏的话主要是因为老一辈画马戏的人退休,新一辈没几个人继承,还有萝卜不再是版本答案了。但是您看看运用现代技术的动画,上个季度的灵能和新死神,去年的边缘行者和去年年初的voy@ger,再前一年的双城之战,动画产业的作画并没有倒退。它是画的不好看了,没水平了,还是什么其他方面呢?

举一个最直观的例子。

迪士尼的2D动画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下滑,然后经典时代成为绝唱。

类似例子也包括了猫和老鼠这样的经典时代作品。

单独对迪士尼来说,他们在星银岛的演出我认为已经是传统2D在拓展新思路上的最大努力,那种流畅度在后来的公主与青蛙上就无法复现,我不是一个从业人员,但是我也看得出作画开始不如之前,我记得有人统计过这些创作人员的后续,实际都是离职转行或者分流出去。

海贼王TV作为超长连载的动画,内容有相当复杂程度,宇田钢之介时代与后来的宮元宏彰就大为不同,宮元宏彰的叙事手法,具体细节都越来越差,但没想到宮元宏彰以后还有更糟糕的。

当然你要说有个别地方做的很棒,那是当然的,很少有东西是完全一塌糊涂或绝对完美的,但就作品本身的前后对比,偏离风格和创作上的缺失也显而易见。

因为技术只是形式,表达的内核到了基本创作的门槛后,是不会变的,这也是为什么TV1000话的OP剪辑与初代OP剪辑一对比就能看出来差距,用初代总导演的分镜叙事,哪怕作画不同也问题不大了,反而完全独立创作的新OP内容却十分糟糕。

类似的OP噩梦还包括火影后期,我忘了具体是哪一个,但那种众人齐舞的显然脱离原来苦大仇深的叙事,甚至不能作为合格作品,很多人应该印象深刻,对比之下“我的痛苦在你之上”,如果不考虑作品的严肃基调,我反而认为作画表达上是很不错的,但那个OP是分镜做的差,画的也差,定的风格更差,跟佩恩那一幕完全无法比拟,我不清楚伊达勇登给谁放的权限。

如果你说作画的话,整个业界肯定还是能凑出一群人来,做出很棒的作品。可是整体呢?

但即便如此,随着老一代退休,新人进入的减少,能达到或者掌握这些高水准技术的人也在慢慢消失,海贼王的作画就是一个超长篇幅动画演变的经典例子,现在色饱和、光污染与子供化的表达方式,这肯定不是进步。

所以你能看到,在3D动画上,好莱坞或者说全球范围内业界顶流的那些人才,他们仍然能创作出很棒的作品成为个例,但是更普遍的,是业界的集体下沉。

跟恐怖的是内核上的下降,比如说皮克斯,黄金时代每一部都是经典,奥斯卡三连冠的奇迹,有由Wall-E这样载入史册的作品,我作为一个皮克斯爱好者,在我看来,皮克斯早期作品即便技术没后来好,但叙事方法总是让我能感到惊喜。

人物的一举一动不是后来迪士尼或者好莱坞CG动画那种特有的一惊一乍表现,那些角色多数时候都会给我意外触动,而不是看个新奇,你一张嘴我就知道你有什么情绪表达,尤其是经典的A-B点,人物会超快速移动,可以用但是用多了,所有人都在用,就不好了。

因此当你经历过足够好的,然后再看皮克斯现在的作品,这种质量落差感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因为技术进步而弥补,甚至双城之战里我也能看到欧美3D动画里经常惯用的一些表情动作。

所以边缘行者,这种情绪上能给我满足的产物更为稀少,即便今石洋之自从天元突破后,作品的表达和分镜总是有一些非常出位的夸张手法,却不影响情绪内核的表。

就像我说的一样,不是现在没有好作品,而是这些作品的数量,一些可以作为对比的产物、企业和人,都是有明显的差异。过去不是没有烂作,也是一堆烂作品里有一些传世经典。

但现在的情况是,即便比烂,都很容易出现一个没比过的情况,而现在全球的文娱作品更多了,但是同样的经典却更少了。(比如说死神,死神新篇章篇幅小,尤其是有原著剧情分镜做支撑。但是死神TV本篇,也是出现了一开始到中期越来越好,越往后却越有问题的现象,只是还没长到海贼王与火影的程度就被腰斩了。)

就像这个时代再也没有剑风传奇这样的作品横空出世,也没有今敏、大友克洋这样的人,但反过来想,他们居然是同一时代的产物。(包括剑风传奇TV也是,第一部的TV片头片尾封神,说明导演水平在线,后面新TV出来,虽然看得出制作组在努力,但做不到的就是做不到,制作组摆烂跟用心没能力做到是可以区分的)

就跟谏山创虽然画工稀烂,但是跟福本伸行一样,基本功足够扎实,叙事分镜能清晰表达内容,光这一点已经摁着现代许多年轻漫画家脑袋暴打,很多二三线的作品基本分镜功底都过不去,甚至本子作者都比他们好,而本子作者的分镜基本功又有许多是不如老一代本子作者的(这群人很多是过去从事助手或者上过岸,叙事基本功非常扎实)

所以现在有藤本树这样一个人才就足够吸引目光了,好作品从来都是有的,但数量和密度,以及与普通作品的落差开始加大,这是肉眼可见的,JUMP自身的没落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台柱稀缺,鬼灭之刃的爆火更多来自于集英社的推动,硬说作品素质是无法跟前辈比的,作者鳄鱼本人也知道难以强行延长为其他类型的大长篇,包括英雄学院在内也是。

我一度很看好堀越耕平,因为逢魔时刻动物园我就在看了,但是英雄学院的质量与格局,确实是无法达到前辈们的水平,国内后来被炎上无关就不谈了。

请问如何您是否,或者您坚持的话如何,使用您“社会转型和文化发展的关系”的推理来解释这日本动画的三十年,以及原问题为什么“韩国文化和日本文化产品会比其他文化产品更流行”。

日本的文化传播在国内是因为经济上允许了,技术条件也成熟,有传播渠道,更早期是影视剧,比如追捕。

更早一些,其实在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已经在国内传播,圣斗士星矢就是典型例子,龙珠当时还有盗印版,我不清楚我看到和收藏的是不是正版,在九十年代到两千年初,动画传播就非常常见了,不止是电视台借着中日蜜月期播。

也包括了后来时代更替后,著名的点播台形式。

而日本本身,其实可以看到,EVA播出后,意味着现代日本宅文化的逐渐形成,但不是EVA独立带来的,如果看过同人本子,会发现一些社团在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已经开始活跃。

其中很多人都是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出生。

这里其实对应的就是日本六七十年代的最后的人口增长期,日本1975年后跌破2.0。

这个时候农业人口的增长余力就逐渐停滞,但是因为人口延后的原理,所以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口,在二三十岁时,构成了现代日本宅文化的主要成分与来源。

他们是最年轻的一代,站在现代新兴文化的浪口上,而年纪稍微大一些的,数量充足还能供应在产业岗位上,就带来的产业的兴盛(包括同时期他们经济的发达)

而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口,他们构成了第二波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热潮,也即是九十年代到两千年。

那么日本漫画产业在80-00年代的现代化爆发,从50-70年代国内为主拓展到全球范围,出现大多世界级的人才与大师,是不是一个偶然?

这里用漫画产业来做一个方便理解的例子,最著名的佼佼者就是JUMP三巨头,早一些出生的包括小畑健、讲谈社的牛姨,他们都是同时期生人,差距都很小,包括井上雄彦、富坚,连三浦、原哲夫、荒木这样的都是。

可以看到,有一个完整的人才供应梯队,从手冢、水木茂、藤本F不二雄(包括A)往后,日本漫画是有很多充足的人力梯队供应。

而这个人力梯队,恰巧对应的是日本的人口增长。

伴随人口增长下滑,到八九十年代还有一些生育率在1.5以上的表现,所以出了一些我们现在也知道的漫画家,可是数量明显是大幅度下滑了。

确实影响到了产业发展,JUMP每年都有无数人投稿,但是能在JUMP那过审,并且被推荐去做助手的人就少之又少,对比八十到到九十年代是完全无法比的,业内有丰富经验的助手成了抢手货,更别提门槛都达不到被刷下来的。

如果助手减少,能达到九十年代合格水平的人都不如过去,漫画家作为从助手转正的一种工作,在编辑部降低标准放水的情况下,都无法稳定有人才和佳作出现,就已经反应人口变化对产业的影响。

经济的繁荣更促进内生现代文化的诞生,以及商业消费品的流动。

而日本通过战后几代人在文化产业上的创造,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现代文化分类,是非常主要的亚文化群体,已经谈不上是小圈子了,这才能让他们的文化如此流行。

那我们现在面临一个没到日本累积数代人创造出新的现代文化的繁荣程度,经济与人口结构都开始出现问题,这是我更多提出这方面忧虑的原因。

—– 1994.22 —–2023-01-25 18:45:52+08:00:

我没说一定不好啊,你仔细看会发现我说的是什么,前面都写了。

观众口碑可以不错,但是为什么无法取代老三国成为三国话题本身的主心骨,变成脍炙人口的一部分?(第一部分的评价要是去翻看,会发现两极化的口碑不一)

我自己看过我也是知道的,挺多地方对比国内这个环境是可以了,但如果你让我说我以老三国为对比,我是不会给极高这种评价的。

最典型的就是古城相会,张飞和关羽的互动,如果没有老三国珠玉在前,你这个是可以的,即便是不考虑这点也是能用的,但对比后可以发现,剧组怎么可以用关羽拿刀这种暗示去诠释矛盾,老三国两人释怀是没有任何包袱的。

同类的还包括红楼梦,红楼梦当年也也其他人拍,就王扶林的成经典,这不是偶然,否则当年赵丽蓉版本的红楼梦也该是经典了

赵丽蓉的刘姥姥单看也不错,但是跟王导版本的沙玉华比,是可以感受出差距的。

这跟宣发无关,就以王扶林的两个作品为标准,你看下花絮,鲍国安念台词的功力,就比3D还是其他任何版本的配音演员都要好,红楼梦剧组演员,私下采访的那个范,现在演员根本没有,台词都是演员自己配的。

怎么就那么奇怪呢?不谈姜文、张艺谋、陈凯歌、徐克、周星驰、成龙这些人扎堆出现在同一个年代这个神奇现象。

就单独谈两个电视剧,一个导演,却诞生了那么多经典形象,怎么选到那么合适的人,然后凑巧这个人还演的那么好,台词水平那么高。

说明中国影视业商业发达程度是在当下,但是水平高度确是在八九十年代人才储备充足,自由化的社会氛围仍然相对浓厚的时期。

现在张艺谋也喜欢全国海选,很多导演都是全国选人,最后都选的是什么,不言而喻。

好的东西就是好,不会有崇古滤镜,何况这才几十年而已。

我第一次看黑泽明电影,就是非常震撼,原本以为是早年电影发迹早,所以有口碑是因为年代带来的影响力,然后从开始看到结束,一眨眼就过去了,全程没尿点。(所以我反思,这是我过去鉴赏能力不足带来的傲慢。)

拍摄技巧与手法惊为天人,叙事手法和内核表达拿出来都是极为先进的,老三国对我来说也是一样,我是很晚才开始看这部电视剧,前面说了我是先看新三国,过去对三国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小人书和口耳相传的一些故事,但我看了以后不会因为年代感而觉得它过时和不好,相反表达手法与情绪是超出我预料的。

这一点在东映三国志里也有,但是在3D三国演义就没有,也不能说他们不好,而是他们的技艺成熟度和表达的手法确实没达到超过我这个观众预期的高度,没有走到我前面,斗气一样的战斗我反而不拿来作为不好的理由,但很多人却拿来说。

在国内这种环境下,做到这个程度已经算不易了,这是他们好的前提,但还没到前无古人的程度,老三国是做到了,目前也是后无来者,完全没有我看之前以为的老套,情绪表达非常自然与充沛,但你让我挑,其实老三国分的几部里,也有一些导演没拍好,比如中后期,拍的比较枯燥,关羽走麦城前后我感觉就一般甚至不好,如果不是演员发挥好,恐怕更糟糕,整个情节很流水账。

—– 1994.23 —–2023-01-26 05:26:56+08:00:

创作的核心人员依赖人数,肯定潜在值越大,出人才的可能性越高。

而且就算不考虑人才,单纯考虑从业者,有的很多就是影视民工,即便是高技术的专业工种,那就是需要人力来凑的。

否则人力不足,这些施工团队的劳动成本和价格也会很高,这不能用计划经济角度去思考假设国家可以控制谁进入某个产业。

第一

你说一个国家专攻娱乐,其实这样做是没必要的,因为现实环境是反过来,有实际例子,一个企业全球化外包(分散成本)

比如说最经典的育碧罐头工厂,他们就是外包游戏业务到全球各地,而不是集中一个国家专攻娱乐然后分散其他产业靠进口。

而且劳动从业这个,你没法强行控制人口去娱乐产业,他的人没这个天赋和兴趣,也进不去这个产业,所以在合理的市场与教育环境下,肯定是新增人口基数越大,越容易出现进入该产业的劳动力与核心人才。

全球分工体系能带来效率提高,但也容易带来质量下滑问题,有的团队便宜不是没原因的。

第二

科技提升能带来个人与团队工作的提高,但你出售的是劳动时间而不是工作件数,一个公司可以因为技术提高的效率,从原来同时期三部作品,拓展到同时期五部作品。

变化的最终是市场的产品数量,因为企业总是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他首先考虑的不会是效率提高后可以给员工多少时间,只有环境不好时才会考虑裁员方式降低成本,而且也不影响核心人员的构成,因为这些人很重要。

而人口基数不足,出现这种核心创作人才的概率也更低。

第三

市场供需的前提时,有劳动力给你供应,现在情况是都没有新生儿作为劳动力供应了,怎么产生供需关系,其他国家有需求,我们本土的文化企业也供应不上,吃不到这笔买卖。

如果你没有核心创作人员,连外包的体系都建立不了,因为压根国内都没需求。

人是生产力的基本单位,出生率低到未来劳动力严重不足,我也没法控制特定人员进入文娱产业,也没法知道谁有潜力。

每个新出生的人口都跟开盲盒一样,那到底是人口基数越大得到对应结果的可能性越高,还是人口基数越少得到的对应结果越高,这一目了然。

你对好莱坞黄金时期分析完全错误,1960年正是战后婴儿潮年轻人开始工作的时候,按你的理论好莱坞应该在1960年后继续高速发展40年而不是1960年结束黄金时期。其实这是一个陷阱,而你还真开始用人口结构来分析了。好莱坞黄金时期的结束主要原因早就讨论的很清楚了,一个是好莱坞寡头化引得政府出台反垄断法分离影视制作和电影院,二是电视产业发展的分流。这些都是供需关系因为政策和科技发生了改变,人口结构根本不是主要因素。

我前面跟你说过了, 一个新生儿诞生到进入产业,起码要20年。

但1940年,恰巧是美国生育率谷底,而即便这样的谷底也至少在2.0以上。

而战后婴儿潮是1950-1965年,从3.0爬升到60年的3.58,再到65年的3.23。

如果你去看黄金时代的好莱坞演员,会发现大部分都是十九世纪末到三十年代早期出生,其中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占比很大。

而且黄金时代的结束,不是真正意义上美国电影就不行了,垂直制度被解体后,只是换了一个形式发展,黄金时代是相对的。

新一代学院派比如斯皮尔伯格、科波拉、卢卡斯这些人就是在这个对美国当时来讲的谷底诞生,但这样的谷底对其他国家高度工业化的国家,比如日本在60-75年代的增长率是一样的,60-75年代的人口增长也延续了日本在九十年代到两千年的劳动力与人才涌现。(但仍然有下跌趋势。)

好莱坞则在后来转向了早期特效产业的崛起,尤其是模型道具,到八九十年代则是CG特效,这些产业发展都需要从业者涌入才能掌握新技术。

就像黄金时代缺乏特效手段,因此对现场调度与实景拍摄要求很高一样,随着后期特效技术的增加,这些技术到六十年代还在沙漠龙虎会这样的作品里可以看到,但是到了七八十年代的电影就逐渐减少,可是依然有。

一直到电脑特效盛行,这种实拍技术才慢慢变成少数,掌握的人大多数去世或者退休,从而变成了一个小众门类。

然后发展出一个诡异的现象,好莱坞对实拍和场面调度的能力下滑,因为太过依赖于后期,并且因为依赖电脑特效,导致好莱坞在七八十年代兴盛的模型道具技术,也出现了萎缩,跟实拍和现场调度一样,开始逐渐发生变化。

如果追求实拍和模型道具的质量,越往后的电影越难看到肯定的。

可有一点是,这些尽管随着技术发展变得小众,但是从来没完全消失。

什么决定了这些东西没有消失?不断涌入的从业者!在一些利用率较高的区域没有产生断代。

本身决定产业的,一个是环境(政策、市场等),一个是从业者数量(八九十年代的影响,大多出生在战后婴儿潮的十几年里,然后有一些中生代)

两者本来就不能缺乏,供需关系是人决定的,政策如果不是彻底堵死,只是让环境更公平,创作者没有原地消失,他们也可以转入电视产业。

电视技术的兴盛削弱的是电影院的话语权,垂直体制被破坏,也意味着大公司在电影院的话语权被改写,并不是不让拍摄,或者不让原来的从业者们活下去。

这些人没死就要继续工作,无论是什么形式都好,都会有产出。

这也是为什么你用好莱坞黄金时代举例是错误的。

没有人,再好的政策也运转不起来人的存在决定一切包括所有市场供需关系与科技的利用,脱离人去谈政策和科技是本末倒置。

我国改革开放后,如果没有充足新生代人口,文娱产业是绝对到不了当时的高度的。

香港没有制度问题,一样自然衰败了,日本也是同理,香港的生育率干脆是血崩,再也起不来了,美国的生育率经历大萧条与二战,再低也有兜底的,黄金时代的改制,不意味着没有人才供应了啊,无论香港还是好莱坞八九十年代的兴盛都是事实。

这不就是你否定忽略以人的存在为一切基本要素的最佳反例么。

我觉得每次我都要用大量时间去阐述对我来说默认不言自明的道理或逻辑,而对其他人却不知道,如果不说就一直是其他人的盲区,这对我而言非常浪费篇幅和时间,搞得我好像每次都想长篇大论一样,而且其他人还不一定仔细看,甚至不一定想去理解,这是最棘手的。

—– 1994.24 —–2023-01-26 07:09:20+08:00:

跟你说不通,你的逻辑完全是混乱的。我说可以专门发展娱乐是为了反驳你必须每个行业都要人,娱乐人不够的理论,你给我举一个例子一个公司外包,觉得这个就能反证我提出的可以专精某个产业的说法了? 是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大力投入某个行业的先例么?日本动漫韩国电竞偶像巴西足球这些例子数都数不过来。

我不知道是你这方面逻辑想不通容易进入盲区,还是纯粹了解不足够。

政府推动某个产业发展,也不是在强迫人们从事这个产业。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根本不需要说出口的事,你要非要让我特地把这个说给你看吗?你是真不懂这个情况,还是想不到。

政府只能基于现有人口数量诱导和鼓励,推动产业难道是从一群六十五岁以上老人里选择新星的吗?

连响应号召的入行年轻人都只有过去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的时候,你怎么保证这些人里能每个都达到前辈的水平。

你说的这些产业,哪个不是需要依赖充足的年轻劳动???

只有年轻劳动力的基数足够大,市场或者政府的正确反应才能起作用。

香港电影政府从九十年代末到现在都在积极推动,怎么不见重新发展起来,日本也在做,都不见起色,为什么?因为缺乏年轻人入行。

产业又不是磨盘,你推它就一定有正面结果,文娱产业需要技巧、兴趣和能力,再民工也跟有手就行的工种不同。

人人都会踢足球,踢得好的少,踢得好的里出来几个梅西,三十个年轻孩子里出梅西的可能性更大,还是十个孩子里出梅西的可能性更大?

我就不明白哪里逻辑混乱了,基本数学题和常识还算不过来吗?

还有第二你根本就不能理解我说的话,你反复强调人口爆炸才能多产出文化作品,我跟你说的意思是人数少了但是科技上去了所以产能还是会提升,你又转进到人数多才能产生核心创作人才上去了。而且你这也是胡扯,人才是靠人数堆上去碰机率的么,那中国印度早就世界老大了。真是累就这样吧

创作是主观的事,一个人代表一种观念和表达。

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思想和价值观,他们的创造产物都是不同的,人口减少意味着这种更创作层面带来不同可能性的多样化的生态也随之减少,就跟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一样。

1000个人有1000个哈姆雷特,100个人,哪怕科技上去了,产能变成2000个账面哈姆雷特,创作的基础模板还是只来自于这100个人的哈姆雷特。

漫威产能提高了,但谷子还是那套东西,产能不代表质量和高度,但没有产能也不行。

这是为什么需要有核心人才的原因,而这样的人才是科技进步无法带来的。

那为什么同样需要产能呢?因为科技进步的效率再高,还没到你想象那种程度,一个人就可以包办全部,仍然需要专业团队。

尤其是技术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分的现在,核心创作人员代表创作的思维和风格更广泛,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动漫从成人、搞笑、子供、少年到青年,各类题材都有,现在反而被人批趋同的原因。

核心创作人员是大脑,施工团队是手脚,技术进步可以减少手脚的工作量,但仍然需要充足的大脑去进行独有的表达,否则所有东西都会高度同质化,而手脚工作量减少,不意味着不需要。

人数基础是人才诞生的可能性来源,这种东西只能是越高越好。

中国确实一度就伴随经济腾飞与自由化,带来了触及世界顶端水平的文娱作品团队啊,八九十年代的文化兴盛是假的吗?然后伴随政府加紧管制,同时人力枯竭开始双方面的减少,这不刚好对应我说的么?

印度也完全在我说的范畴内啊,印度人口庞大,但经济发不发达,你也是知道的。

可是现在他们在崛起,那少部分经济发展的成果,就已经出来了宝莱坞和一些偏国际化的高质量演员与作品,这个不就是文化伴随经济增长体现出来的影响力么。

默认技术的增长会自动解决一切人力不足的问题显然是错误的,这只会导致企业追求更高的产能,现实当中网飞和漫威就是例子。

人口缺乏在创作层面的体现,不止是施工团队层面人力不足,也包括了创造型的”大脑“核心人才的整体减少。充足的潜在劳动力人口与发展起飞的经济,两者缺一不可。

—– 1994.25 —–2023-01-26 07:11:16+08:00:

你累了不愿意说就这样吧,我大部分篇幅都是在谈论据,实际核心观点已经表达过很多次了。

—– 1994.26 —–2023-01-26 18:47:41+08:00:

三国的故事主体是刘关张曹操诸葛亮孙权这些主要角色和英杰们的交互,影视剧所谓改编,改的就是没必要凸显的细节,或者应该雕琢的细节,因此“改的好”也是个技术活。

很多东西不是越细越好,所以改编是基于创作有成本和限制的前提下,把立意通过内容最大化表达,让观众能感受情绪上的触动。

新三国和老三国这点上就是很好的例子,新三国省略过多,三结义到典韦这些都省略掉,3D版本也有类似问题,在内容表达上太过流水账,老三过却着重描写结义的前后,还特地借美人比喻武将写了一曲淯水吟,这是王扶林抓的最好的地方,情绪表达和爆发足够。

观众在追求的其实不一定是一个小细节扣的有多投入,而是作品整体在角色表达上的情绪爆发,这种情绪上的表达,在新三国里就几乎都是失败的,因为它的整体情绪没有放开。

比如说张松献图,其实是一个在原著里表达不是那么有爆发力的桥段,但是老三国通过对演员的选择,导戏对表情、台词和音乐的控制,把这一幕表现的情绪渲染力拉满。

3D版三国因为是3D的相对成本较低,并且打算拍很长,或者导演的个人水平问题,导致其实整体可以给原著剧情和拓展的细节更多,但是取法了这种情绪累积上的爆发,而新三国则是要细节没细节,要情绪爆发也没情绪爆发。

像这样被人非议以至于成梗,其实早有公论,但也不能说它没优点,最重要的是不能有对比,任何事就怕比较。

—– 1994.27 —–2023-01-26 23:16:07+08:00:

人口大规模损失只要不是集中在生育年龄一代,战后通常有婴儿潮,不过活力可能要等到战后多年才能体现出来,因为婴儿潮成长需要时间。

我觉得一个专业化的老年人,他的确是能活到老学到老,并且持续创作。

但是他的世界观是固定下来了,对世界的看法也不会有太大改编,因此尽管持续创作,却通常无法成为流行文化的前端。

一个非专业化的老年人,他通常也无法适应年轻人的流行文化,更别提在产业层面的可塑性。

年轻人比老年人可塑性更强是个生物学的问题,这是无解的。

1995: 如何评价赵紫阳?, submitted on 2023-01-25 08:14:37+08:00.

—– 1995.1 —–2023-01-25 19:15:52+08:00:

那不一定,这个帖子别人没告诉我,我是不知道的,后来看到了其实也懒得说,毕竟月经话题,但有人希望我过来回答做科普。

大部分时候我主动说这个话题,都是因为其他人错的太离谱才出来说科普而已。

前两年还好,科普了起码有人知道。

最近一年多,有很多新人涌入,又要重新搞科普。

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肯学的,这还好。

一类是有既定观点的,单方面不知道从哪得出的结论。

其实赵紫阳文献和文集都出来这么多年了,不考虑毛周这样的焦点,算是中共领导层里对外透露信息量最大的一个人,大部分人还停留在不考证这点上。

很多时候就是中共在墙内完全封闭了对赵的事迹信息,只能从六四了解这个人,也不清楚八十年代中国政治生态他和胡耀邦在什么位置。

突然翻墙出来,就用有限的了解去评价,这是很多误读信息的来源。

赵紫阳的遗部为什么那么执着于推出文献和资料普及信息,就是因为赵的贡献之大远超想象,却在墙内被除忆式抹杀,因此希望以正试听,但确实没几个人会翻资料吸收理解。

很多人谈的都完全脱离当时环境,属于盲人摸象管中窥豹。

—– 1995.2 —–2023-01-25 20:33:30+08:00:

赵紫阳嫡系还有很多,基层的还没死绝,尤其是四川一系,中央的老干部里,田纪云这些人还活着,中央主政拉起来的嫡系里,杜润生一脉还有相当多人活跃在学术圈与民间(这些赵杜系的学术人员本身从立场和意识形态上与他们都是解禁的,也是他们一手扶持起来的,构成当代学术圈的重要组成,明面上活跃的比如周其仁。而现在不算赵的嫡系,甚至立场对立,但是出自这个圈子的如王岐山、温铁军)。

两任总理温家宝、朱镕基这些人也是赵的人,只不过一来保守派执政,他们个人地位太高不方便说话,二来赵紫阳已经不需要党内平反。(朱镕基提出过给赵的问题做研究,李岚清也同意,李瑞环、胡启立这些立场上也是赵这一面的,胡耀邦一脉的能量还是很大,所以后来条件允许平反了,但主要可能跟他儿子和习的关系有关)

习近平连任后的现状,就是中共拒绝赵紫阳路线,一脚踩死油门,这个局面不会改动了。

因为六四已经跟党内保守派行为和观念完全对立起来,现在是保守派踩油门开倒车,迟早是要下台的。

保守派做的越错,社会矛盾越大,越能凸显赵紫阳路线的存在感和正确性。

一旦社会矛盾大到出现第二次六四,赵紫阳就注定会被民间与政府的对立做对比。

社会动荡后,无论谁当政,都肯定不会是被赶下台的保守派,而社会需要回归到一个正确的发展路线上,这个路线就注定是赵紫阳路线。

因为社会只要经济持续发展,就必须走赵当年提出的路线,分权与提高劳动待遇,也是民众客观需要的。

党内、民间与学术圈站队和同情赵紫阳,除了个人情感因素,也很大程度是因为政治立场原因,赵的观念其实只是换了一个名字,国内打压所以无法套上去用,这些年的社会运动与学术争议,针对自由化的打击,其实很大程度都是对胡赵延绵不断的影响力做预防,比如打击和污名化公知。

但结果是官方必须自己重新面对来自基层的民族主义与激进情绪,然后去年就完全反噬了,合订本太多了,而官方也不能解决赵抛出的公平社会这个议题,那就是死局了。

—– 1995.3 —–2023-01-25 22:25:22+08:00:

评价的话,觉得太多人说六四,说多了也腻。

说反瞒产又陷入毛左反改革开放,或者反贼无差别反中共,再到反自由化的保守派支持者这种立靶子打的无聊话术里,会忽略主次关系,毛批示转发要求跟进才是问题源头,赵彻底掉头就是对自身反瞒产的最大否定,杨继绳和杜导正这些肯定赵影响与贡献的人都不避谈就说明没什么好说的,这靶子立不起来。

所以应该说赵的经济影响,对现代人生活有什么影响,因为中国人都受益于经济发展。

四人帮倒台后,改革是党内共识,但是怎么改没有共识。

因此出现了三个路线:

1.华国锋希望在毛制基础上略改。

2.陈云希望回到建国早期的模式,执行鸟笼经济(政府控制,允许部分私营经济,把经济管起来)

3.邓小平希望走市场经济,对外开放。

三人的路线斗争,邓小平能胜出的主要原因,就是市场经济的实践路线,被赵紫阳从人民群众再到地方上一点点抓起来得以推广证实正确。(胡耀邦的影响贡献这里题外话不谈)

因为邓本身是不懂经济工作这些的,他只是有政治上的取向和偏好,实际负责的是赵紫阳从头开始做起,在地方上一点点吃螃蟹,毛时代末期冒生命危险去私下搞新制度。

包干到户有三个关键人物,万里、赵紫阳、周惠,万里是坚定派,人比较刚跟一些人关系不太好,赵紫阳自己支持包干到户,但人少不好办事,所以怂恿周惠,发挥一个不小的影响。

尤其是赵紫阳在四川时,当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说法(不考虑顾准的情况),就是在他庇护下于1979年召开的成都会议上提出,并且作为推广概念在民间和基层政府被确立起来的,后来也得到了邓的认可。

也就是说,改革开放的实践概念,最早是赵紫阳在毛泽东末期啃出来的,同时期的还有万里,这两个人把地方改革坐实了,邓小平在中央只会说的局面得以改变,让路线确立,赵紫阳万里不肯带头,邓小平在中央是无法做改革的。

所以邓小平说的摸石头过河,其实算是简化了,严格来说是摸刀片过河。

当时社会有六大难题:

1.没有市场经济经验与制度(无产能)

2.公有制经济、国企产能低下(过剩无效产能)

3.毛泽东时代货币超发(工资物价难平衡)

4.左派普遍抵触与反对改制(保守派故意拖后腿)

5.缺乏经济、学术人才(地方干部只懂计划经济)

6.几乎”无政府“的政府工作无规范不专业的混乱状况(文革后草台班子问题)

赵紫阳基本在约十年时间里,把这些问题大体都解决,或者留了后手准备。

1.没有市场经济经验与制度:

改革所有制结构,确立私人财产保护制度,包括非劳动收入。

对外开放引入外资技术,在地方上扶持私营企业,逐渐下放权力而没有带来生产混乱,承接外向内的投资,输出内向外的贸易,尤其是为了融入全球贸易链,赵力主推动加入关贸总协定(后来的WTO)

通过解绑人口流动性、财产所有权来提高劳动积极性,推动城市经济改革、农村经济改革,双轨制双运行同步发展,让价格改革得以落地。

改制或成立国有商业银行、证券机构(交行、工行等,而四大行的独立与体系化也源自于此时,包括人民银行的中央化)

2.公有制经济、国企产能低下:

活化国企产能,让国企对接市场经济,避免一刀切的下岗问题,从而在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的同时,又能辅助市场产能不足的社会需求。

引进大量外资技术改造国企,目标不是完全去国企化,而是让国企活化承担产能适应新制度。

地方政府财政与地方产能对接,按地方需求生产,减少中央指令式的资源浪费或产能不足现象。

3.毛泽东时代货币超发:

推动经济发展实际就是在解决超发问题,因为毛时代经济是封闭的一潭死水,改革开放开始后对外贸易与内部私营经济活跃,首先平衡掉毛时代的超发影响,也给政府有能力继续超发货币的空间,从而刺激经济发展。

一直到李鹏时代开始大规模发债,超发货币等方法也被落实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手法。

4.左派普遍抵触与反对改制:

邓的政治背书在中央层面减少了推行阻力,胡耀邦当时也吸引了大部分火力,赵紫阳圆滑一些,中前期是可以搞好关系的,但是后来李先念这些就对着干,好在重大制度改革是落成了,可惜左派拖后腿导致第一次价格闯关出差错才落地。

5.缺乏经济、学术人才:

组建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等。

接见青年学者,如四君子(其中就有杜润生的学生王岐山),推动莫干山会议,组建学者为核心的智库组织(我国现代行政与经济智库的起源)

与杜润生等改革派老人一起提拔青年学者进入中央,在9号院( 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 )实行小组制,分派到各地调研,这种调研习惯后来成为了党内拓展改革与后续数十年政策思路的主要来源。

邀请两岸三地与国内外的经济学者访问交换意见,以此迭代政府部门的见识与观点,同时促进国内学术圈进步。

6.几乎”无政府“的政府工作无规范不专业的混乱状况:

经济工作、行政报告与统计的规范化,政府的现代化与行政职能改革,组建现代化政府,引入实质性的管理概念(这里还有胡耀邦党务的推动)

引入联合部门会议,给学术圈与行政人员探讨,反馈问题的机制,比如各地的”会议“,上述成都会议就是政府名义召开更接近于党务与行政层的存在。

—– 1995.4 —–2023-01-25 22:29:25+08:00:

我以后如无意外会做一个合集,但不一定由我发布,可能会托人。

现在还不是时候,有一些资料要整合细化和吸收理解,我目前没时间。另一方面,每次看别人谈这个话题,可以当镜子看有没有新观点是我遗漏的。

—– 1995.5 —–2023-01-26 00:41:44+08:00:

中共到现在这个开倒车程度,赵已经不需要被党内平反了,习近平的路线决定了中共翻车以后,中共其他人根本没台阶下,社会对立太过赤裸,六四和赵就是反党大旗。

以前希望平反赵,是党内改良派和社会上的改良派,希望中共自己能纠错,平反赵紫阳和六四,跟拨乱反正平反文革一样。

这样就可以避免中共自身下台,避免社会陷入动荡甚至内战,是有一定前提基础的。

党内的改良派式微,矛盾激增,革命派别就会增加,中共把自己跟六四绑定太死,包袱太大,导致错过了赵认为的最后转型机会

因为改制改制,改的就是六四以来保守派的制,所以赵紫阳把自己跟六四绑定与邓陈、李江对立起来,就注定未来路线斗争中共垮台会遇到胡赵自由化抬头的问题。

不过归根结底,是胡赵选择和站在了人类正确历史路线的道路上。

—– 1995.6 —–2023-02-09 04:57:25+08:00:

两个人都有资料整合,名字分别是《胡耀邦文选》、《赵紫阳文集》

胡耀邦文选墙内允许流通,文选的名字也意味着是有选择性的,可参考性有限。

相对来说胡耀邦的个人资料,建议直接从胡耀邦史料网上获得,这一点是很方便的。

不过胡耀邦史料网是在官方默许下,独立于主流实现外的一个赛博图书馆,有一些是找不到深入记录的,可以拿来当作关键词目录,是入门不错的工具。

其实多数时候胡耀邦的信息事迹,除了维基百科这些能搜到的外,更多是来自于相关人士口述,因为有些东西太敏感,难成资料,但互联网时代后亲历人把经验都转换成了文字。

比如魏京生回忆胡耀邦、李锐一些采访谈胡耀邦之类的,比如李锐口述往事这本书,或者胡德华谈他父亲,杜润生也谈过。

基本上,这个圈子共通性很强,这些老改革派之间互相共事关系亲近,先认识这些人,就知道他们谈的内容脉络,但光记人名也很麻烦,建议先挑感兴趣的事件看发展过程,然后选读其中觉得有必要的部分,慢慢熟悉和记住人名。

除此之外还有胡耀邦生前的直接采访记录,最经典的就是陆铿采访胡耀邦。

赵紫阳相对简单,他的文献记录非常多,进阶入门的《改革历程》读完后,可以去看《赵紫阳文集》,四川卷比较个人化一些,赵紫阳文集跟一条十字路口一样,改革历程更像一个序,读到赵紫阳文集后可以四通八达,如果觉得比较吃力,可以选读宗凤鸣的《赵紫阳软禁中的谈话》,还有杜导正的《杜导正日记》。

赵紫阳嫡系老部下还有一个《赵紫阳在四川》著作,甚至特地拍了访谈视频。

第三方的著作比如《 赵紫阳全传 》或者《赵紫阳:从革命到改良》也是类似传记似覆盖面较大的。

邹至庄也有一个《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经济改革,周其仁也特地写过回忆赵紫阳的文章,这两个谈赵紫阳个人是比较多的,或者他秘书之一陈仲旋写的纪念赵紫阳的文章都可以一看,这三人谈了很多赵紫阳个人的事,给出了一致的评价。

我个人觉得赵紫阳文集这部巨著配合几个老人的访谈与书籍,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胡耀邦因为没有被完全封杀,反而比较缺乏这方面同量级的系统性著作,资料是相对分散的,但炎黄春秋和胡耀邦身近之人的作品也足够零基础的人去了解。

1996: 如果都已经脱钩了,为什么还不打台湾, submitted on 2023-01-25 21:30:51+08:00.

—– 1996.1 —–2023-01-26 04:34:30+08:00:

中国有十几亿人口,虽然是世界工厂对外输出,但是中国的物资与能源这些决定生活水平的东西,也严重依赖外部输入,不能完全自主生产所有商品。

本土可以满足需求的产品,不足以填补生活水平的缺失,而且中国也很依赖出口赚钱。

21年进出口贸易额是6.05万亿美元,出口额3.36万亿美元,进口额2.68万亿美元。

如果制裁,假设进出口同时下跌30%,出口额会变成2.35万亿,进口额会变成1.88万亿。

进口额相当于跌回2014或2017年水平,但要命的是进口额会直接下跌到十一二年前。

出口可能有比较大浮动,但进口通常是稳定增长的。

疫情之前其实出口额大体也就卡在2.2-2.4万亿浮动,进口额则在1.8-2.1万亿浮动,很多生产出口产品的材料和零件也需要进口才行,同时反应社会的消费能力也在稳步增长。

用去年11月的海关数据来看一下可以反应问题:

我国对食品及活动物的产品需求,11月出口66.5亿美元,进口则高达109.9亿。

其中除了咖啡、茶、可可、调味料及其制品、蔬菜水口是出口高于进口。

其余的活动物、肉及肉制品、乳品及蛋品、鱼、甲壳及软体类动物及其制品、谷物及其制品、糖、糖制品及蜂蜜、饲料(不包括未碾磨谷物)、杂项食品。

全部都是进口高于出口。

活动物,出口0.52亿,进口0.72亿

肉及肉制品,出口2.333亿,进口28.3亿

乳品及蛋品,出口0.35亿,进口6.26亿

鱼、甲壳及软体类动物及其制品,出口18.8亿,进口19.22亿

谷物及其制品,出口2.52亿,进口14.19亿

蔬菜及水果,出口25.69亿,进口15.97亿

糖、糖制品及蜂蜜,出口2.71亿,进口4.41亿

咖啡、茶、可可、调味料及其制品,出口3.88亿,进口2.89亿

饲料(不包括未碾磨谷物),出口2.85亿,进口7.27亿

杂项食品,出口6.88亿,进口10.6亿

饮料及烟类

饮料,出口2.3亿,进口5.69亿

烟草及其制品,出口0.71亿,进口0.54亿。

(以下太多了,我只列大概)

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出口20.02亿,进口335.79亿(我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眼花了,错了的话帮忙纠正下)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出口65.62亿,进口482.43亿

动植物油、脂及蜡,出口2.56亿,出口17.81亿

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出口226亿,进口218.13亿

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出口480.43亿,进口156.94亿

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1422.21亿,进口738.52亿

杂项制品,出口622.13亿,进口111.6亿

未分类的商品,出口46.39亿,进口85.11亿

这些所有进出口产品分为两大类的初级产品工业产品

初级产品出口157.8亿,进口952.2亿

工业产品出口2797.19亿,进口1310.32亿

11月累积出口2955亿,累积进口2262亿

这些数据反应我们已经脱离了原材料出口,以及我们生活水平提高。

如果从食品上反应,则是我们人口数量过于庞大,国内市场能吃下大部分,反而缺乏足够多的出口余量,比如猪肉就是国内大部分自产自销掉,甚至需要进口部分降低价格。

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进口需求也在与日俱增,消费水平和需求都在增加,尤其是食物上。

目前我们主要靠出口工业产品赚钱,这笔钱不但要反哺原材料进口,还要反哺工业产品的进口需求。

任何强制脱钩行为,都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无论对内还是对外。

—– 1996.2 —–2023-01-26 19:30:20+08:00:

优质税源被抽走很多,这是分税制下的问题,钱被中央拿走用于转移支付。

看下比例就知道了,中央政府下辖的四个直辖市人口2022年数据是9263万,算浮动可能在1亿冒头,加在一起没广东省多。

截止到去年11月全年累积中央收入8.57万亿,地方收入9.97万亿元。

第七次普查全国人口约14.11亿人,未来方便计算按中央连零头吃掉了1.11亿。

地方的13亿人只创造收入9.97万亿元收入?想也知道是不可能的。

根本问题就是分税制下分配不公的问题,这就导致地方大量省份下辖政府需要发债、依靠土地财政来生存。

如果你给他固定收入,而不是抽走收入,那地方政府有多少钱花多少钱。

你中央政府按比例抽走了他们直接收入来源(税金),自己的分配效率低下,又开了债务和土地财政的口子,地方的债务能不高么。

然后就形成了事多钱少的赤字局面,赤字就要举债或者赤字运行,有债务就有利息,利息越来越高,但地方的畸形结构不改变,债不能停,一停连基本政府职能都无法维持,那只能降低政府运行成本了,比如降低公务员薪酬和待遇。

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其实只够某些穷省不崩盘的,他也不会给你足够资金随意发展。

这就导致其实税金只是收缴上去进行基于政治考虑的低效率分配,吊着一些省份的财政不崩盘而已,这些中西部省份的造血能力仍然羸弱。

而地方政府缺乏财政监督,把地方有限的资源都浪费在基建上,土地财政的钱也会挥霍出去,制造一些毫无经济价值的基建项目。

当然也不能说基建没有,中国人口庞大,基建肯定是有很大需求的,然而一个县政府都能不受控造一些政绩奇观,这些地方对资金的使用审核约等于没有。

花大量现在和未来的政府收入储备,去无法实现经济活化的水泥堆,因为这些地方根本没有人,人口流失到外面,这些建筑业也没有活化的可能。

但造建筑期间,政府发债去推动地方建设产业,可以带来短期的经济增长,这就成了很多地方刷政绩的手段,也是为什么后来GDP挤水分问题严重的一部分,你不可能无限期的建造这些建筑。

如果建筑本身最后不生产任何经济效益,反而导致政府负债累累,并且政府不能崩溃破产导致基层权力真空被人夺去,那中央到地方政府就必须一层层的去救,所以也不能断掉中央的支付转移,一旦停止中西部大把地方政府要财政崩溃。

可也无法指望他们发展起来堵上财政缺口,这种本来不大的财政伤痕,会伴随时间越来越大,那些庞大基建相当于给地方财政来了一个重击。

另一方面,人口聚集的大城市建造基建有必要,但随后发现基建的使用密度过高,因为人口太多了,因此有很高的维护成本。

如果你把基建作为商业产品来运行,那就不是政府的行为,无法提供给社会大众合理的公共服务,违背基建的前提。

但如果不这样去做,政府自己就要硬吞下基建带来的高额维护成本,相当于一份额外开销,发债大兴土木带来的债务利息,基建浪费掉的资金,三者加在一起,赤字其实无法避免。

一旦停止基建建造,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就可能熄火,熄火就会有政绩问责,甚至导致资产价格失衡。

行政角度来看是无意义的多次税收分配,人口供需关系失衡,实际是政治问题,因为问责顶多是中共内部的事,政府大规模破产留下权力真空就是要政权下课的前兆。

—– 1996.3 —–2023-01-29 03:31:32+08:00:

问题没严重到那个程度的时候,会有经济制裁反伤自己的顾虑,但中国如果在乌克兰战争后进攻台湾,那是明显奔着打三战去的,有二战绥靖的经验,各国虽然不愿意冒三战风险,但不加紧遏制反而可能会没有传达出明确的警告讯号。

就像二战对德国一样,英法的警告信号不明确,给德国以为可以进一步行动的错觉,最后把大家都拖入二战。

没有证据显示大陆永远不会打台湾,只是成本而已,如果政权存亡在即,依赖对外转移矛盾,那么打台湾也未必不可,反正都是拼死一搏。

1997: 我和Spinkcat关于文化的讨论, submitted on 2023-01-26 20:18:15+08:00.

—– 1997.1 —–2023-01-26 23:04:52+08:00:

这个原话题的基础,就是在讨论完全解放思想和制度,消除这些环境干预,默认这些枷锁消失后,人口严重衰减与老龄化,各类文娱产业与社会层面的年轻人口比例极低时,是否还能诞生出日韩一样的全球流行亚文化与庞大的亚文化产业。

比如说你的观点是:

流行文化是年轻人看的不是年轻人做的

我给出的一个回复其实已经终结这个话题了:

那你看看有没有一直由老年人主导创造流行文化的社会

这个答案其实非常简单,远的都不用说,就近几年国内的网络梗,蔡徐坤、马保国、东北往事,全都是年轻一代的产物。

那再来总结你看到的三点,以及你对我观点判断的问题出在哪:

  1. 完成工业化或工业化途中搞艺术,从业人员越多佳作越多。

作品是结果的体现,而不是原因。

重点在于,什么决定了文化的进步与迭代。

是人,人的存在是一切的源头。

文化的体现我们分为两个类型,一个是专业技术依赖度高的文化,可以理解为影视行业等传统文化产业。

第二个就是生活当中文化的拓展,也即上述提到的鬼畜、网络迷因。

第一部分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二十岁入行,可以持续创作和工作到死或者想退休为止,在这个过程里,创作能力的巅峰通常都是青年到中年。

第二部分社会层面文化的迭代上,人们会不断迭代这些现代文化,这也是年轻人创造的。

也就是说,迭代文化的主体,是需要人口不断迭代才能产生的。

你要有潜在的人口基数,在这个人口基数里诞生天赋高的专业人才的可能才更高,并且更多的新增人口基数,也意味着文化的流行程度。

专业的作品需要两类存在,一类是负责创作的核心大脑,另一类是负责施工的手脚。

越是复杂发达的产业,越需要精细化,人口越多基数越大,新增从业者数量也越多,潜在能成为创作大脑的人才库数量也会扩大,同样负责施工的手脚也更多。

不会出现产业头部的创作型人员无手脚可用的局面(当代是已经出现了,比如香港电影的式微,周星驰成龙徐克之流仍然活跃,不考虑他们个人创作巅峰过了的问题,还可以注意到他们的班底瓦解,新班底的质量不足,无法达到原来创作的水平)

类似问题香港电影产业很多人其实都说过,新人入行不足,产业没有新鲜血液,能用的只有一群老人。

老从业者们的风格固定,他们已经有自己的既定模式,他们无法超越自身的限制去凭空创造出一种风格与文化。

1000个人有1000个哈姆雷特,100个人利用科技创造出的2000个哈姆雷特,本质也只是以100个人的观念为模板演化出来的。

因此越多这些潜在人才进入行业,越能带来行业多样性,带来不同的观点,这是一个一潭死水没有新人加入的产业所不能比拟的。

2.经济不好了,生育率不好了,社会劳动力主要从事别的生产了,导致艺术从业人员不够,那佳作产出就少了。

严格来说是生育率下降,给社会带来的新鲜血液减少。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观点的来源节点,每个人观察世界的角度和取向都是不同的。

只有更多人进入一种很依赖主观想法构思创作的产业时,这种创作的多样性才能得到保障。

两个时代,时代A有10个人入行,时代B有1万人入行。

首先时代A不能保障10个人全都有可能成长为大师,或者拿出畅销作品。

其次时代B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达到了,数字也是远超时代A。

没有新鲜血液进入,意味着一个产业连试错的机会都没有。

重点不是作品,而是人。

我给其他人也用漫画产业举例过了,漫画是个很依赖年轻血液并且深度贴切年轻人流行文化的产业。

为什么上个世纪能出现那么多世界级的漫画家,现在JUMP连台柱都凑不齐了,显然当时的漫画家层出不穷不是一个偶然现象,现在的漫画家数量、质量下滑也是有迹可循的。

作品是一个最终体现,重点是人才的数量。

3.完成工业化后生育率下跌是不可抗的,中国不抓紧这最后一段经济还行,生育率掉了但从业人员还够的时间,以后佳作产出只会越来越少

并不是说佳作会越来越少,佳作会少只是表象,而且这个描述也不精准,越来越少最后就是零,好的作品是不可能为零的。

重点在于,中国社会在经济还没到足够发达的程度,对内创造出足够形成流行文化的文娱产业体系,作为这种文化产业或现象的主体,年轻人的数量却开始下滑减少。

到最后从全球人类文明来讲,什么会代表我们?成为人们日常接受的亚文化来传播。

这种传播的载体,其诞生背景普遍来自于一种经济发达时期内部流行文化的产物。

比如日本的二次元文化,韩国的韩流,香港的电影产业(更多的是动作片)。

外国人经常提到的kungfu,对外承接的载体主要是香港的动作片,邵氏、李小龙到成龙这些人创造的流行文化,武术自古就有,但现代却拓展成了一种新的代表性文化。

从而通过这种的全球范围接受度高的代表性文化,让自身的文化被世界范围接受。

反例就是印度的歌舞、饮食,他们还没完全发展起来,如果过于本土化的东西,反而不被接受。

但如果他们的经济持续发展,人口不断创造出流行文化到有先进性能被接纳时,就会成为世界范围的亚文化。

日本发展起来后二次元文化就是一个对外最主要的现代流行文化产物。

二次元文化可以是一群中老年人作为专业团队创作,但其受众却始终能覆盖到年轻人,作为流行文化并没有,可见的未来也不会,因为全球范围总是有年轻人不断为其拓展和延伸。

到最后只会是忒修斯之船式的逐渐迁移。

但我们没有这种东西,别说对外,内对都不存在,这里不讨论政策环境,因为这是必须要解禁的,反而没什么讨论必要。

但解禁以后如果没有年轻人口基数的支持,是否就能自然而然出现日韩一样的全球流行文化?

我的答案就是,可能有一部分,因为中国瘦死骆驼比马大。能不能到日韩一样的全球高度,未必,不过我们也许是有机会的,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但已知的人口下滑趋势和文化-经济繁荣的规律是固定的。

任何事物都有窗口期,不是什么都船到桥头自然直,你说两千年后肯定也能有发达的全球流行文化,那我完全同意,因为未来是无限远的。(比如说日本,现在人口这样了,以后还有没有再创造出跟二次元文化一样繁盛的全球流行文化?那就是无限猴子定理了。)

我们只能用我们出生前后,活在人类社会里的这段时间,将自己的生存时代作为一个参考坐标去判断。

历史上错过了产业升级窗口期,或者改革失败导致的窗口期崩溃,是有很多例子的。

日韩是典型在全面工业化发展后一帆风顺的例子,中国的政治问题,内部的社会矛盾、产业矛盾,可能连经济升级都无法达到日韩同一时期社会发展应有的结果。

归根结底,无论创造的形式,文化的载体为何,都只能是不断有年轻血液进入这些领域,并且社会层面有年轻人创造和接纳流行文化,从而才能保证不断向前推进。

这得加一个很强的限定条件:同一类,同一时间,才能满足从业人员越多佳作越多。

旧的形式已经拍腻或看腻,新的形式还没出现,那这时就是这个行当的淡季

在做粥喝粥那个比方里,如果这类作品的高度已经很高了,你再不停往这个碗里接粥也增加不了多少高度。观众不新鲜了、兴趣正在别处,你做出来可能叫好不叫座。这粥限量,唐国强把上下五千年都演过一遍了,你还要他怎样。

佳作产出效率受很多影响,这个题材刚开始做还是已经做了很久,你的文化遗产还剩多少,审查是不是在拖你的后腿

各方各面,今不如昔,比如新三国不如老三国,今天的台湾流行音乐不如邓丽君那会儿,老年国师不如中青年国师,日本现在的动漫制作水平不如以前大师辈出的时代

这些经典很多是古典情感结合新技术新手法,把最容易做的题材提走了,顺便还有选择最单一、最容易共鸣的观众。后来的创作者在同类题材上就面临僧多粥少的情形(你觉得唐诗300年持续产出,流行歌30年的繁荣都没有,那就是搞流行音乐的人不行,有没想过这俩不是一个体量的,一年的新歌都比全唐诗多),有水平的都在别处做了突破才能成为新的经典,且难被所有人接受。你不能说人家开发出了新的表现形式,但因为过去没有,所以不能跟过去的经典比,要知道算文化繁荣的时候可不管这是黑米粥还是绿豆粥

如果只是想学习别人的套路,永远都无法表达出自己应有的东西。

任何人的创造离不开前人的累积,但累积的同时,也是靠后来人不断加入自己的理解。

人们有表达自己这个时代的诉求,才能逐渐形成新兴事物,这是表达欲和创造欲的体现。

拍腻看腻,根本原因是因为拍的不够好,水平不足够只能去寻求同类题材,依靠题材本身堆大众的吸引力,创造新题材的创作者也是需要根据累积下来的东西,进行新的表达。

那么问题来了,谁能带来新的表达?中老年的专业人士也可以有自己的突破。

但更多的是新入行的年轻血液,有自己的看法和有别于过去产业的主观看法,他们的独特世界观形成了这些产业一代代的进步。

唐国强演诸葛亮和雍正是经典,那其他剧为什么也是王侯将相,但归根结底还是这两个更好?

因为就是拍的好,好的东西才能被记住,这就是必须拍的足够好的原因,而拍的足够好需要有产业基础,有数量产出,然后才可能诞生好作品,否则不可能指望拍一部就有一部传世经典。

很多同题材的片,这里面有经典例子,就还用雍正王朝为例,乾隆王朝和康熙王朝拍的就不如它,为什么?因为你导演对剧集的立意就水平不够,不是说题材没有新意了,是你创作者能力不如人。

作品应该呈现什么视角,怎么去表达,情绪怎么铺垫,这些东西就有优劣之分,不能武断的用文物第一的说法,有能力争第一的,至少都是足够优秀了,就像四大名著电视剧集,不是完美无瑕,但瑕不掩瑜,放在一起也没法说谁足够好,可是拿出去就是乱杀新版和一些地方版本。

黑泽明可以把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拍的十分有趣,先进性放到现在也是许多导演根本不能比的,说明不是题材的问题,七武士也有翻拍,故事内核不变,可就是水平不如人。

就像你说3D版三国,你说放在国内这个环境上,那的确是对比同行属于鹤立鸡群了,但如果单独作为电视剧本身,它并没有什么很好的情绪表现,叙事也是偏流水账化,这种累积性的情绪爆发同样不见于新三国,观众是有需求的,也能发现你没有这种表达时的问题。

这也不是套路被别人走完了,所以其他人走不了,东映三国志有自己的情绪表达,老三国有自己的情绪表达,到了其他的作品力,这种表达就渐渐流于形式,观众被作品洗礼后,反而走到了创作者的前面,观众明白什么叫恰到好处,而不是过于省略或者抠无意义细节然后流水账,改编就是以创作者的视角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的平衡。

因为我们个人有表达,想表达出来内心的看法和世界。

所以优秀创作者是不会依赖别人开辟的套路上,形成对他人的路径依赖,这也是许多小说跟风作者的问题。

一个有自我追求的人,即便可能刚从是该行业,需要一个稳定的收入基础,跟风创作套路。

但是他内心的那个表达欲,最终会加入一些自己独有的东西,逐渐形成新事物,而不是单纯的老套路复刻。

所以这就不是容易不容易的题材问题,表现手法和创作者的个人能力,创作者团队的能力,这些东西才是最有要求的,这不能是题材换皮的网文小说套路。

创作、流行文化是一种情绪的传递,一种内在自我表达。

越多人的表达、观念碰撞和交互,越有可能诞生伟大的文化。

人是文化一切载体与形式诞生的基础,凡事应以人为本。

1998: 1978年,安徽省遭遇特大旱灾,小岗村农民们签下生死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他们的勇气使中国前进了一大步。, submitted on 2023-01-27 18:10:48+08:00.

—– 1998.1 —–2023-01-27 19:11:51+08:00:

是有那个感觉

1999: 习近平未来几年不会整大活了吧?, submitted on 2023-01-27 18:35:05+08:00.

—– 1999.1 —–2023-01-27 19:07:33+08:00:

未来几年主要重点应该是“第三次分配”和“共同富裕”。

开源节流,经济发展造血是最优先项目。

本质都是尝试挽救财政,同时降低社会维稳成本,但毕竟节流不如开源。

如果经济造血的路线实在没戏,达不到在他们制度下产业完全升级和内需消费转型的结果。

就会开始走其他路线进行“开源”。

比如大规模推动第三次分配,搞“共同富裕”,比较富裕的人和中产阶级会受很大影响。

直接税、公共实质性开销降低会成为重点。

并且应该会有一些针对退休和养老金的改动,不能确定是让利还是夺利(提高开支让利,延迟退休夺利,也可能双管齐下)

共同富裕这个框架,估计会有一系列狠活,政府是没钱了,发债都困难,那钱从哪来就一目了然,前三十年有先进的历史经验可以汲取(当然按理是不可能搞到那么夸张,主要是指明该薅谁羊毛)

能想到目前官方已经提出还比较直接,就是吹风有一段时间的直接税,但直接税制度落成需要大量的行政改革,让公职结构和民众都适应,否则反而会增加行政成本。

如果造大蛋糕做不到,而分蛋糕的人要求越来越多,中共只能通过转移部分人的蛋糕到大多数人手里,来平息内部短期的争议。

但根据分税制经验,公平分配只是表现,只会被牢牢把控在政府手里,保持政府控制分蛋糕权力的同时,不分走政府自己的蛋糕,还能控制其他人得到多少蛋糕。

公共服务层面,除了避不开的养老金这种削减余地不大的,再有就是医疗开销。

这方面有很大的动手脚操控空间,比如继续降低医保耗材的质量,反正民众也不懂,能说出来的也就医疗系统,这部分的人嘴巴容易控制(前几年其实已经降过一波医保耗材质量)

然后在少许全国开销低的医疗开支上提高质量或纳保范围,再营销一波降价不降质,用降低耗材的事宣传一波,我估计就这几年会时常见到类似宣传。

因为疫情开放后,入院问题增加,是个长期现象。老龄化社会在未来愈演愈烈,只会有更多人去医院,两者一叠加就会导致开销更大,这个话题更被社会大众不同年龄层关注。

目前更应该关注官方的“共同富裕”会有什么具体方案,如果突然有利好基层的政策,钱从哪里来?

若从中产或富裕阶层处榨取,也许政府是希望在封闭资金外逃的背景下,堵住中产和富裕阶层的退路,把牛养在圈子里产奶吃肉,资金出不去要被征税或其他形式抽血,人出不去就只能利用他们的技能和关系在中国本土给政府产生经济效益。

以此来把部分阶层利益让渡到基层,去平息基层的维稳矛盾,来给政权生存争取更长时间。

但这会永久性改变中国中产阶层、富裕阶层与政府的关系,无异于杀鸡取卵。

如果真的这样做,那我认为政府也是默认自己无法长期统治,有一种“只做好现在,未来的大概率管不了就无所谓了”的味道在。

毕竟基层维稳的冲突和范围是最广泛的,也是事态最容易激化的一个环节。

至于对台作战在蓄力,没准备肯定打不了,而有准备只是需要时有东西可用,不代表是为了最终开展而准备,作为一个万不得已的后手转移内部矛盾的手段。

2000: 开个贴子架空历史:1989年中共有没有可能以温和,平缓的方式结束六四抗议?, submitted on 2023-01-29 02:53:30+08:00.

—– 2000.1 —–2023-01-29 03:13:48+08:00:

完全可以,军队清场连中共党内最高层和军队都有大量反对意见。

最后执行下去,完全是靠邓小平个人在党内的权势,压倒了程序,违背了党指挥枪的原则,要不然怎么说六四是军事政变呢?既不符合国家执法程序,也不符合党内程序。

学生放在那,就算你摆烂消极应对,时间到了也就慢慢散了,只不过受损的是中共的威信。

乔石和杨尚昆原本都是反对出兵,张爱萍等好几个将领也联名反对,邓小平坚持出兵才导致六四悲剧。

关键在于学生让中共的威权统治下不来台,邓小平要杀人立威,把改革开放以来自由化风气进行整顿,并不是广场上学生撤不撤的问题。

邓小平自己都知道学生闹事翻不了天,重点是他对六四背后国内政治生态改变是什么态度。

四二六社论能在情况缓和的时候发出,就说明这是延续对八六学潮的打击,要一次性把这件事坐实了。

学生多数人也是从七十年代过来的,很清楚四二六社论是要秋后算账,先把国内舆论坐实,然后借着四二六的定性碰瓷,到时候分散在全国,热度一过,就麻烦大了,所以四二六这个激化矛盾的举措,让学生们不愿意离开,并不是学生不讲理。

当年反右和文革,都是从一个小事上开始,然后一点点扩大,最后定性了,就等于把事坐实。

坚持要么今天讲清楚不算账,要么就无限提高中共处理运动的后果成本,这是正确的做法,邓小平想舒缓矛盾,完全可以不出四二六社论。(包括胡耀邦逝世后,民众和学生自发出来给胡情愿,跑人民大会堂去跪着,邓这个时候出来接见,就没那么多事了,说白了是不满自由化风气,把对方当政治上的敌人看。)

最后就是邓小平宁肯杀人堵死中共改革出路,社会留下一个绕不开的发展死结,也不肯送让渡政治权力。

唯一能控制事态的,就是中共内部政治保守的派别,尤其是邓小平本人,他是最坚定的。

邓小平自己当年也受学生运动的益处,上了位就翻脸,根本不占理。

而且说破天了,学生不走是个法律问题,人民子弟兵枪口对准人民,在共和国的首都腹地随意开火,这是稍微过下脑子都知道错误的事,流弹会不会造成伤亡都完全不考虑,除非无条件拥护威权管制,要不然正常人都知道脑子没问题不会支持这种事。

邓小平这种颠覆体制的军事政变,也直接导致中共内部原来那批从高层到中基层的党员和知识分子离心离德,中共再也没有意识形态上的优势,无法用路线问题解释党与社会的矛盾问题,然后留给中共后来的政府一个碰不得的大炸弹,又拆不掉。

所以从现代政治角度来讲,邓小平在六四处理上是毫无水平。

总有人喜欢说邓公坚决镇压保住中国三十年发展,但完全没意识到从邓开始定调对这种大规模社会矛盾,只有杀人一条路走,没有任何解决和舒缓问题的机制。

经济总会走到尽头,中共遇到执政权的质疑只是时间问题,你现在说他杀的好,未来中共杀的就是你或者你的子女那一辈,一个人再拥护中共都好,都无法控制子女到时候跳出来成为新一代的社会运动抗争者,难道到时候子女或亲人被杀了,粉红还拍手叫好说不忠君爱国,死的好吗?

—– 2000.2 —–2023-01-29 17:22:58+08:00:

邓对经济改革没意见,但是完全抵触政治改革,至少他这一代是不允许的。

但经济进行下去,政治迟早是要被倒逼改革,所以邓的三观与时代趋势互相矛盾,最后选择杀人来延续政权几十年的命,但也换来一个没台阶下的局面。

—– 2000.3 —–2023-01-30 01:30:49+08:00:

中共内部根据英国政府解密档案,国务院的多个高级人员(国务委员或以上)认为当时无论中共对外,还是政府与军队内部都非常紧张,认为有可能打内战,有一些说法也指赵紫阳也有类似看法。

杀人成功在他这一代不会有问题,延期内战几十年,一切都是“相信后人的智慧”以及“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翻版。

杀人失败引起更大反抗,直接开始内战。

邓小平的行为本身就是个政治赌博和贷款,延期付款而已,利息只会越来越多。

2001: 【传宗接代】潮汕网友晒出邻居7个女儿,生到第8个终于不用生了!, submitted on 2023-01-29 18:54:16+08:00.

—– 2001.1 —–2023-01-30 01:18:09+08:00:

刘八女是吧

2002: 为什么蒋介石治理不好大陆,却能治理好台湾?, submitted on 2023-01-29 23:47:51+08:00.

—– 2002.1 —–2023-01-30 01:16:22+08:00:

如果谈蒋介石在内战失败的原因,无外乎不在乎经济,凡事想毕其功于一役,导致少许军事误判,就让仅有的前期优势都丢光,而中共控制基层,蒋却无稳健的财政来源,因此出现部队缺口根本补不上来,并且抗战期间他能控制的主要基本盘都严重受损,根本不具备同时对内下狠手改革,对外全面与中共开展的基础。

在台湾和中共大陆的问题,在于谁没做错,而不是谁做的更对。

显然中共是做的更错,理想主义式的改革,最后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毛的农业乌托邦并不能有效与社会兼容运行。

中共批判蒋介石是买办阶级和大地主阶级的代理人用作贬低,是基于中共历史和政治叙事观的结论。

你客观来说,孙中山那一代想反清,普通农民压根不鸟他们,有几个是靠农民起家的,还是要依赖国内的中产阶级和接受新教育思想的基层、知识分子等,这些人后来在发展过程里逐渐转所谓的地主、买办,蒋介石不依靠他们,难道要依靠农民吗?显然不切实际。

因为蒋介石北伐带来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北伐战争是类似日本战国时期丰臣秀吉式的外交与战争手段同时实施,速度快但留下了大量的政治版图分裂问题。

尤其是全国兵力过剩,财政不能负担。

明明应该裁军的时期,但因为内部派系拥兵自重难以实行,再有就是裁掉冗兵意味着大量的人吃不到军饷要回去种地,地从哪来?地主手上。

而跟丰臣秀吉不同的地方在于,国民党内部矛盾很大,左右派来回拉扯,党内矛盾最后引发中原大战。

虽然蒋介石最后坐稳,汪精卫和邹鲁等失势,但问题在于中原大战没有决定性的消灭所有反蒋的势力,后续蒋又积极剿共,实际从头到尾都在用兵,而无甚基础去腾出手来专门改革。

等到了台湾,那些原来国民党其他派系的,要么没兵没权,要么留在大陆,长年内部斗争后版图逐渐融合,蒋介石不需要对外作战,有政治环境和精力抽出手来处理台湾本土问题,他是不喜欢中共那套的,所以起码中共走的错路,他看到了也不会走到底。

国民党的内部混乱,孙中山要背大部分锅,晚年没有明确指定好一个接班人,导致胡汪许等核心人物内部矛盾都无法统一,孙中山死后就立刻暴露出来,廖仲恺死后问题更是扩大化,蒋介石趁机上位。

其实战乱年代,军事能力优秀是个很重要的能力,蒋介石上位对国民党来讲是个好事,但是蒋介石根基不如他们,这些人和他们的派系又没死绝,这就又导致国民党浪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整理本来统一被孙中山控制的政治版图,进而影响剿共,大幅度拖延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战略。

如果当时孙中山提前培育接班人,让许蒋各自负责对外战争、军事改革,让廖仲恺负责财政、农业与劳工改革,汪胡负责行政外交党务,根本不至于民国的黄金十年依然要进行大规模内战。

孙中山是清楚知道国民党的基本盘在哪,所以对外来的苏联和内部的中共,选择联合之余,还有个关键点在于“ 扶助农工 ”,孙中山对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是明确有提出的,是包括资产阶级(小资产与民族资产),所以 扶助农工本身就是堵死共产党的发展路线,走左派的路让你无人可用,但也利用外来的苏联资源,学习苏联的制度,形成一个威权化的政党体系。

只要沿着这条路走,其实就不会有太大问题,毛泽东他们走偏了,后来变本加厉,就成了民族灾难,蒋介石虽然烂,但是后面不瞎折腾,选择性保留孙中山的路线后,走对了。

蒋的一个大问题就是,稍微有迫切性的地方,就什么事都要一口气做完,剿共没压住这口气出了西安事变,内战梭哈,赢了还好说,但他不给财政留冗余空间,一旦到消耗阶段供不上,就没后力和任何预备手段了,后面发金圆券的通胀可以看得出他根本不会有效利用财政,总之能榨出钱打仗就可以。

所以他只是按照理性去做事,让人做应该做的事,自然有底子,不会有政治理念上的反理性乌托邦制度非要跟历史趋势较劲。

—– 2002.2 —–2023-01-30 01:42:43+08:00:

如果有充足时间,给蒋介石慢慢发展自己的班底和右派支持者,从基层开始拉公务员的线路,那是有可能的,但需要很长时间,但显然客观环境根本不可能,他在大陆从来没做到过,也不大可能严格按照孙中山路线走,否则就不需要清党了。

中原大战、清党等一系列问题,把国民党原本统一的左右派版图、文武派别全部撕裂,失去了统治和改革的基础,抗日结束后,蒋介石如果不追求毕其功于一役这种方式,而是选择先恢复经济处理内部问题,不纠结于要在中共根基稳健的情况下结束战斗就不会被赶跑。

要硬套的话,清末到共和国建政,到真挺像日本战国,能统一全国的人身死还没指定有威信的接班人,几个主要人物内斗,被其中一人得手,靠军事与外交手段维持表面统一又无法消灭全部对手,最后被第三方势力一锅端。

—– 2002.3 —–2023-02-02 01:50:37+08:00:

这个以前我写过一个帖子,你搜关键词可以看看,那个更详细。

大体上,孙中山不死,或者说多活十几年,国民党不会分裂,并且不会有很多内部矛盾。

孙中山晚年有很多政策可以用左右横跳和冒进来形容,有一些不是错误的,但太着急了。

从孙中山个人的身体状况来判断,我认为是因为他的疾病在扩散,胆囊剧痛越来越频密,身体状况变差,让孙中山急于求成。

典型的可以参考陈炯明与孙中山的关系,陈炯明是孙中山手下很重要的军事依靠,他的叛变导致孙中山的整个计划拖延,并且内部出现分裂。

两人的矛盾抛去国民党后来扣的政治正确反北伐的帽子,主要在于陈炯明希望先发展本地然后慢慢图谋北上,孙中山则追求速战速决,集中力量进行训政,这又是陈炯明反对的,所以政治路线和统一路线的矛盾导致双方闹翻。

如果从后来蒋介石和毛泽东的国共两党来看,孙中山的训政显然是更温和,更尊重党内和地方权力的,国共两党的手段和原则性,都被过于激烈的斗争给拉低了。

其实对比孙中山陈炯明时代的观念反而倒退,属于把孙中山学苏联改造政党里的训政和专政给发扬光大搞出了专精,反而一个丢掉了包含资产阶级,一个丢掉了扶助工农。

因此孙中山与陈炯明主要是路线主张,他们实际要达成的目标是一致的,跟国共两党都不同,只不过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路线上出现了争执。

假设孙中山没有身体问题, 陈炯明之叛就可能被避免,孙中山不执意在身体垮掉前北伐统一,有更多时间处理内部路线主张的矛盾。

实际上因为陈炯明叛乱,反而导致北伐拖延,没叛乱的话,国民党的基本盘仍然会来自于两广,而不是后来蒋介石内斗上位的江浙,两广系会压倒一切。

陈炯明把广东作为大本营建设的很多方案非常正确,按建设方案看迟早与其他地区拉开距离,孙中山北伐的力量和军事统一效率也会更高。

而孙中山有更多的时间更强的力量,意味着不需要跟蒋介石一切有太多对外的妥协,军事分裂带来的政治分类将减少。

孙中山20年末到21年初就准备北伐,但是双方拉扯到陈炯明彻底失势的1925年,前后花了四五年时间,四五年单纯拿来北伐或者发展,都够积攒相当大的力量。

东北易帜太晚,28年末相当于29年才易帜,日本方面已经开始抽出手来行动。

蒋介石在国民党分裂和粤军分裂的背景下,用2年多完成形式统一。

孙中山亲自坐镇,陈炯明带头北伐,没有内部斗争的损耗,统一只会更快完成,甚至可能一年左右就会逼张作霖表态。

而这个时候时间才1921年到1922年初,22年结束就能完成比蒋介石北伐更紧密的统一。

这时候国民党不会分裂,孙中山有余地选接班人,日军31年才开始搞事,这里面前后近十年时间发展,日本是否还会梭哈去打一个威望极高的领导人在世,经过十年发展,军队派系少向心力强的政权,就算想打,能讨到多少便宜也是能看出结局。

很多时候不是神化某个人的问题,而是历史趋势客观存在,但是这是放大到很长一个历史尺度上,比一个人一生要长的趋势描述。

但是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存在,决定了一些关键问题的走向,人是创造历史的基本单位,或者说人类社会里的一切客观现象产生的基本原因。

因为有的情况下,政治资源和军事资源是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一个派系和集团靠的可能就是少数人作为凝聚的核心,能够平息矛盾和平衡众人意见,让这个集团运行下去,就跟诸葛亮死了,魏延杨仪姜维费祎这群人立刻闹矛盾一样。

那些控制国民党人脉资源的龙头,比起蒋介石更乐意无条件服从孙中山,因为这些都是孙中山拉起来的,换了一个人谁也不服谁,互相斗争,把原来一个集体的资源互相损耗,袁绍死后,儿子互相斗争导致河北破败也是一个例子。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