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3 政客退与休|一五一十周刊
野兽按:之前没仔细阅读过“一五一十周刊”,只是前天搜索“哈维尔”时,搜索到了一五一十周刊第42期:哈维尔在中国。于是今天好好翻读了它的过刊,它是不是已经结束了?
Co-China周刊 | 一五一十周刊118期:政客退与休
08/08/2013
编者的话
最近,一位退休高官在《大河报》发表了题为“观猴有感”的文章。虽然名义上是退休人员的闲来之笔,但其观点却在捍卫作者赖以执政的政治秩序:原始社会分配不公,“只能靠强力来解决食物分配问题”;“原始族群的首领担负着带领大家与自然作斗争,与其他种群作斗争,守住领土,保护生存资源的责任,只有强悍的男性才能胜任。”
更有趣的是,FT中文网专栏作者老愚读出了观猴者对退出权力中心的无奈:猴群权力交接时,公猴经过一番残忍的厮杀,最后根据成王败寇的“公平”原则,完全屈服于新猴王的威严之下。在老愚的眼中,某些高官过惯了颐指气使的生活,退出后还不厌其烦地撰写人生心得,只是他们“积郁于心的竞争过程”和“委身党国磨盘所经受的碾磨”,却是不打算留给这个世界的。
在当代中国,退休政要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曾经指点江山、风光无限的他们,“告老还乡”后能否耐得住寂寞?现有的制度是否留给他们发挥余热的空间?较之国外同行,中国的退休干部是否太忙?这是本期一五一十周刊关注的话题。
实际上,“退而不休”在中国政坛并非稀罕事。史学家章立凡提醒大家,邓小平是在卸下所有党政职务之后,才做了南巡讲话,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定方向。不过,依靠“丰富的政治经验”、“深厚的人脉”和“一言九鼎的影响力”推动经济改革的邓小平,却没能在有生之年完成他一再强调的政改。
回顾政客“退而不休”的历史,郑永年教授从比较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了老一代政客持续“发挥余热”的负面影响。刘军宁则盘点了中国政治三十年来极为重要的一次变革:从领导人终身制向任期制的演变。在去年举行的十八大上,二位所关注的新老交替全面展开。布鲁金斯学会的李成结合了本轮换届的情况,总结了中国政权交接制度化的进程,以及新领导层面临的新挑战。
在本期周刊的最后一部分,我们列举了一些境外政客的退休生活。社科院教授党国英有感于华盛顿拒绝二次连任的事迹,感叹其宪法精神为美国政治文明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刘岩川则列举了西方退休政要以各种名义赚钱的现象,从经济角度证实“洋干部”也有发挥余热的癖好。最后,黄文治聚焦于一位以非正常方式退出权力架构的政客:早年叛变革命、晚年客死他乡的龚楚。龚楚的回忆录,揭示了一位有理想的革命青年被暴力革命、教条主义和政治内耗疏远的过程,为后人了解早期共产主义革命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1510周刊由「我在中国」(Co-China)论坛志愿者团队制作,每周出版一期,周刊通过网络发布,所有非一五一十部落的文章均经过作者或首发媒体的授权,期待大家的关注和建议。
目录
编者的话
目录
【状】
8-1 老愚:退休高官为何写观猴心得?
8-2 章立凡:不可复制的南巡讲话
【析】
8-3 郑永年:政治退出与中国的政治变革
8-4 刘军宁:从终身制到限任制——盘点三十年的政治体制改革
8-5 李成:中共政权交接制度化分析报告
【观】
8-7 刘岩川:西方退休干部的谋生术
看了一下,一五一十周刊的网站已经打不开了,找到一个往期下载
在这里存目:
Co-China周刊 | 一五一十周刊107期:马来西亚的华人政治
05/23/2013
2013年5月的马来西亚国会大选有着超乎往年的公众参与度。成千上万身在海外的马来西亚公民赶在5月5日之前回国投票,槟城的大街小巷都挂满各党派的宣传材料,不同族裔的人们都走上街头为自己的党派拉票,在Facebook、Twitter展示投票后被蓝墨水染色的食指。最终的投票率史无前例地超过80%。
此番活跃的政治参与和马来西亚公民对当局的不满直接相关,虽然最终的投票结果是执政党以微弱优势胜出,但许多人相信这会是马来西亚从威权政治走向民主政体的重要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大选中有不少华裔身影引人注目,如纳吉总理所形容的“华人海啸”成为政治走向中的关键角色。经济实力雄厚的马来华人历来低调,不问政治,是什么力量驱使他们积极参与政治?历来给人政治冷感印象的海外华人又是如何一步步融入社会,为自己的要求发声的呢?本期一五一十周刊从大马选举出发,关注海外华人的政治参与及社会融入。
学者宋镇照在《从选举看马来西亚族群政治》中指出,“反对当局偏袒马来人优先的歧视政策,不能再容忍差别待遇的政治打压”是华人普遍的政治要求,而“此次选举八成华人投票给在野的民联,可见华人社会求变的渴望”。记者林蔼云的《从导游胡先生身上看到的公民觉醒》则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叙写了此次大选中华裔公民觉醒的实践。
要更深层地了解华人的政治参与现状,还要从历史溯源。
林蔼云指出,执政集团采取种族主义政策,挑动各个种族之间的歧视,“族群的黑板印象,要长时间去改变,但一天不把玩弄种族政治的国阵拉下来,大马三个主要族群,仍然会生活在三个平衡时空里”。邝健铭的《威权政治的历史》则回溯了马来西亚威权政治的几个阶段,解读威权政治的演变趋势,“近年执政党受到愈来愈大的政治挑战,维持一党独大不再容易,原因是社会对国家目标为何以及该如何实现的看法与执政党愈来愈不一致,对执政党表现有愈来愈多的质疑,问政要求愈来愈强烈。”
在这样的政治制度大环境之下,作为外来民族的华人,政治参与中面临怎样的挑战,又取得了哪些进步?资深报人谢诗坚的《马来西亚华人的困境和挑战》从马来华人的迁移史开始,结合时代的变迁,讨论了身份构建,以及在多种族国家的自我定位的问题。记者郭宇宽在《华人如何参与政治?》中采访了马来西亚华人政党领袖黄家定,系统阐述了马来华人政治参与的现状。
许德发博士的《华人、建国与解放》写于马来西亚建国50周年时,讨论了从解放到国家建立过程中的民族主义和族群政治,以及华人在这个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他认为,“在解放运动向建国运动转化的过程中,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与其他少数族群遭遇了许多挫折和重大的灾难。但在全球化的时代中,人类利益、理想与认知上的多元化,其实已经无可挽回。马来民族主义者最终必须面对这样的客观事实,而华人社会应该善于把握国际政治与思想趋势,使其可以冲击及洗涤国内的闷局。”
目录
编者的话
【状】
【析】
【议】
7-6 郭宇宽:马来西亚华人政党领袖访谈:华人如何参与政治?
【思】
7-7 许德发:华人、建国与解放——马来西亚独立50周年的再思考
Co-China周刊 | 一五一十周刊129期:时空失控
10/31/2013
编者的话
网络技术正冲击着人类的时空观念。在新的信息环境下,时间好像流逝得更快了,传统的报纸甚至开始失去时效性,让位于即时性更强的网络;互联网促使了“地球村”的形成,整个世界被“重新部落化”;“六度分割理论”的出现则显示,社交媒体拉近了人们的空间距离,同时也在模糊人际关系虚实间的界线。
本期一五一十周刊月末版继续“时间与空间”系列,我们从“快与慢”、“长与短”、“虚与实”和“大与小”四组相对的概念出发,探讨新技术对于人们时空观念的改变。
互联网的出现加快了信息流动与传递的速度,但同时也让人们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Nicholas Carr介绍了一项关于在线视频的研究,数据显示:“网速越快,人们放弃的比率越高,越不能忍受哪怕以毫秒计的响应时间延迟。”时间本身是客观的,网络改变的是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值得思考的是,在这“越来越快”的时间里,我们是否会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变得不愿意体验需要等待的事物,从而失去生活的一部分乐趣?也许正是出于对过快生活节奏的担忧,托马斯•H•埃里克森在《时间,快与慢》中倡议:保护你的慢速时间!因为“比其他任何事情更重要的是,给自己的口味、价值观、兴趣和直觉装上健全而有效的过滤器。顺便说一句,这些东西只能够缓慢地获得。”
技术发展改变的不仅是人们对于时间快慢的感觉,还有对于时间长短的感知。一方面,各种通讯方式让今天的人们可以“永远在线”,时间无限拉长;另一方面,因为通讯的便利,短信、微博、微信等创造了一种“时空压缩”的局面。虽然通讯技术的发展让人们收获了很多便利,但胡泳和赵勇从表面的便利抽离出来,对技术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思索。胡泳认为:“别人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找到我,我的生活会如何被重新界定呢?无法中断联系意味着无法逃避。他对信息无止无休的奔流上了瘾,想停下脚步,却身不由己。”赵勇则认为:“人们的情感交往变得更加频繁,但复制与仿造的话语又成为漂浮不定的能指,于是情感被进一步空心化了。”
网络改变了人们对时空的感知,同时也潜在地打破着时空的“虚-实”界线。腾讯科技和George Dvorsky的文章介绍了新技术可以带来的新的虚拟现实体验。例如,国外的LivesOn、DeadSocial这样的服务,能够在用户去世之后,创造一个数字来世,继续更新Twitter、Facebook,“当你的心脏停止跳动,你仍然可以继续推特”。又比如,旅行是一种和他者眼光与陌生现实环境的遭遇,同时也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的过程,但如今“虚拟旅行”、google 街景等技术的出现,似乎宣称了“观光的终结”。黄志文则更近一步,他指出:(网路高手)他们想要移动,可是再也不知道要往哪里去。他们也从后现代版的自由转向后现代版的奴役。他们在移动,可是他们移动的方式是透过电子影像,因此他们的旅行和他们的移动能力都是模拟的,他们终究受缚于计算机椅上。
如今,人们已经不再可能离得开网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交媒体使人们变得无比关联。这种关联程度越高,人们对其的依赖就越高。早在1980年代,传播学学者麦克卢汉就预言了媒介技术将会促成整个世界“重新部落化”,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被拉近,最终促成“地球村”的形成。在这种情形之下,世界在人们的感知之中变小了。Diana Scearce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考察,预测了2015年的3种可能,他提到:2015年,人们因为经受不住信息过载以及隐私泄露的打击而躲到各自的舒适区里,将自己保护起来。2015年,人们将更多的关注他们的邻居,并且经常跟邻居有联系。2015年,人们将变得无比关联、无处不移动。也许家住Charlotte,但大多数交易发生在纽约和洛杉矶。另一方面,《社交网络改变世界》一书提出:社交网络有开放性与封闭性同时存在的悖论。这一观点与威廉•鲍尔斯契合,后者就认为:网络看似为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但终其究竟,人们还是呆在网络创造的、有限的“数字房间”之中。
在本期周刊的结尾,刘燕青的论文从本质上探讨网络对于时间与空间造成的影响,提出了让人警醒的结论:科技对时间与空间距离的消弭,造成人类进一步的两极化;物体在物理空间里的转移和重组,不再具有意义……我们已落入建筑于“网路空间”的意识型态中,未察觉到网络霸权对我们的控制;“未来只是幻觉,现实是最可怕的梦魇”。
或许,正如胡泳所说,我们不要总是随时低头看着方寸屏幕,而要抬起头,感受一下真实的时空,感受一下面对面交流的温暖。
(因10月底发生的香港卫视事件,周刊出版计划调整,原定于上周出版的10月月末版改为本期出刊,特此说明。)
1510周刊由「我在中国」(Co-China)论坛志愿者团队制作,每周出版一期,周刊通过网络发布,所有非一五一十部落的文章均经过作者或首发媒体的授权,期待大家的关注和建议。
目录
编者的话
【快与慢】
12-1 Nicholas Carr:网络影响耐心
12-2 Thomas H. Eriksen:保护你的慢速时间
【长和短】
12-3 胡泳:不论手机为何而响
12-4 赵勇:时空压缩与短信体验 (节选)
【虚与实】
12-5 腾讯科技:LivesOn:社交媒体能弥合生死的界限吗?
12-6 George Dvorsky:选择适合你的虚拟现实体验
12-7 黄志伟:移动的终结:科技、速度与旅行体验
12-8 Rachelle Klapheke:全新的美国照片:道格·里卡德在用谷歌街景
【大和小】
12-10 Diana Scearce:2015年的3种可能
12-11Matthew Fraser,Soumitra Dutta:社交网络的开放与封闭悖论
【结尾】
12-12 刘燕青:”网络空间”的控制逻辑
Co-China周刊 | 一五一十周刊105期:自由主义不是个人主义
05/09/2013
个人要获得自由,必须挣脱集体的束缚吗?
专栏作家连岳的答案是肯定的。在四月中的一篇专栏中,这位曾参与发起反对厦门PX项目抗争的公共写作者声称,他已经完全转变为一位“自由主义者”:“祖国、国家、民族、家族这些集体词汇,是最早放下的,稍稍接受自由主义的人,都容易发现它们的主要功效就是用来压迫个人,个人无法逃逸,当然就没自由。”
对于这种论点,在同一网站撰写专栏的台湾记者朱建陵无法同意。他回应称连岳的观点其实是“个人主义”,而成为一名自由主义者并不意味着摒弃社会责任。面对质疑,连岳选择一天内发表第二篇专栏为自己辩护,他进一步将论述了自己对自由的理解:“我不劝你牺牲,我不劝你承担拯救他人的责任,我劝你保全自己,我劝你过得好一点”。
连岳理解的自由,是对自由主义的误读吗?自由主义者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对自由主义有更多了解。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哲学教师周保松指出,自由主义者固然追求个人的独立自主,但在此基础上,也会基于个体的视角去追问“怎样的政治秩序才能合理地保障和促进人的根本利益”。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周枫也认为,自由主义视人为最终价值,个体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但没有社会制度的保障,个体的“自由”只能是镜花水月。
接下来,我们将自由主义与其他政治哲学思想对照分析,以对比的视角与读者一起进一步探究自由主义者的社会观、集体观。在接受学者周濂、刘瑜的采访时,社群主义哲学家桑德尔告诫读者,人们对社会的观感,很可能陷入“非国家主义即个人主义”的陷阱,而个人主义实非他所理解的“自由”。只有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社会团体发达时,一个多元的社会观念才可能形成——美国的自由社会便需归功于其发达的社会组织网络。
华东师范大学的许纪霖教授则对比分析了自由主义和儒家的社会观念,他指出:自由主义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政治秩序,但对人们的心灵秩序却无法提供指引,有陷入价值虚无的危险。自由主义需要“携手”中国特有的儒家思想,才能构建完整的社会秩序。至于自由主义的“宿敌”新左派,学者徐友渔毫不留情地指出,在社会抗争中“与自由主义者的积极、活跃形成对照的,是新左派们的悄然无声,几乎不见踪影”。
在理论层面的探讨之外,本期一五一十周刊的最后一部分还为读者呈现了自由主义践行者的感言。专栏作家王怡借饮食抒发他的自由观:“对我来说,最美妙的饮食享受,永远在离开人群最远的地方。”自由主义者应有这样的独立人格,但这并不意味着与社会的疏离。早在近百年前,学界泰斗胡适就指出:假的自由主义正是以“只顾自我利益”的面目出现,健全的个人自由需要培养独立思考,更需要注重发展个人才能,并将之用于社会。
1510周刊由「我在中国」(Co-China)论坛志愿者团队制作,每周出版一期,周刊通过网络发布,所以非一五一十部落的文章均经过作者或首发媒体的授权,期待大家的关注和建议。
目录
【引】
【义】
【比】
10-6刘瑜、周濂:理解“善”才能追求正义——迈克尔·桑德尔访谈录
【践】
Co-China周刊 | 朝核问题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周刊96期
03/06/2013
2月12日,当中国人还在欢度春节的时候,朝鲜人在距中国边境仅100公里左右的地方用一次“人造地震”惊动了中国,也惊动了世界。
当天,朝鲜在咸镜北道丰溪里试验场进行了继2006、2009年之后的第三次地下核试验。朝鲜官方称这次核试验“威力大,使用小型化和轻型化的原子弹,试验水平高、安全、完美”。与前两次试验相比,这次试验引起了全世界更加强烈的关注。
本期周刊尝试梳理朝鲜核问题的来龙去脉。周刊第一部分首先按时间顺序回顾了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朝鲜核问题的重大历史事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朝鲜核问题并不是孤立的问题,它与朝鲜战争密切相关,是冷战的遗留物。韩国学者李南周提醒我们,从法律角度来说,朝鲜战争并未结束,而只是处于“停战”状态。他主张,朝鲜半岛要实现恒久的和平,摆脱冷战影响,就必须不再依靠停战体制。
对朝鲜和世界而言,核试验究竟意味着什么?《纽约时报》为金正日逝世而发的讣告也许能让我们从侧面窥视这个国家追求核武的心理动机。埃里克·塔尔梅奇则对朝鲜的真正核能力持保留态度。他认为,朝鲜目前虽然拥有了核爆装置,但离拥有能产生现实威胁的核武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在Nicola Horsburgh看来,朝鲜的第三次核试在技术上和政治上都比前两次更加重要。他相信,此次核试让2009年以后一切试图恢复六方会谈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他同时指出,在朝鲜核问题上中国的声音比过去更加有分量,但这对中国的新领导班子来说是个挑战。
乔新生在《朝鲜是否可选择其他发展道路》里指出,朝鲜继续奉行穷兵黩武的“先军政治”是一条歧路。它不但无助于维护国家安全、改善人民生活,而且让朝鲜被国际社会彻底孤立。
另一方面,朝鲜的核试验在中国也引起了人们热烈讨论。肖一禾认为六方会谈是彻底失败的绥靖政策,中国不应该把自己的国家安全捆绑在朝鲜这道“防火墙”上。章文则给中国六十年来的对朝政策算了一笔“账”,他的结论是“严重的得不偿失”。他认为传统的“屏障论”早已不合时宜,促进一个统一的朝鲜半岛更符合中国的利益。
朝鲜核问题的前景依然充满着不确定性,一五一十周刊也将在未来持续关注和解读这一地区的安全状况。
一五一十周刊由“我在中国”(Co-China)论坛志愿者团队制作,每周出版一期,通过网络发布,所有非一五一十部落的文章均经过作者或首发媒体的授权,期待大家的关注和建议。
目录
【编者的话】 1
【史】 5
8-1朝核问题大事记 5
8-2李南周:韩半岛停战体制与冷战结构 7
【核】 17
8-3《纽约时报》:金正日——一个将朝鲜带入核时代的 统治者,死了 17
8-4埃里克·塔尔梅奇:朝核的现实威胁性究竟有多大? 24
8-5 Nicola Horsburgh:朝鲜第三次核试—— 此次有何不同? 27
8-6乔新生:朝鲜是否可选择其他发展道路 30
【中】 34
8-7肖一禾:现代绥靖政策彻底破产了 34
8-8章文:也谈中国对朝政策的成与败 37
【洞见专栏】 40
常仁豪:中国对朝政策的逻辑 40
【FMN新闻】 42
本周环境污染新闻 42
李双江之子涉嫌轮奸 43
本周其他重点新闻 45
Co-China周刊 | 莫言背后的文学流水线——一五一十周刊80期
10/19/2012
【编者的话】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应该超越党派、超越阶级、超越政治、超越国界的。”
“高压锅可以批量生产,而且越符合标准越好…..文学最怕的就是批量生产。”
刚刚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曾经这样说。
在一次演讲中,莫言还曾谈及自己早年的经历,提到在饥荒岁月时“村子里一天就饿死了18个人”。于是有人说,莫言是在抹黑历史,是在用小说猖狂进攻。
莫言还曾说,“不后悔”亲自抄写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因为那里面“有合理的成分”。他对薄王时期的重庆也曾经大加赞赏,并写下了“唱红打黑声势隆,举国翘首望重庆,….. 中流砥柱君子格,丹崖如火照嘉陵”这样的句子。因而有人批评说,莫言的言与行并不一致,自身的选择与宣称的文学理念互相矛盾,是一种“平庸的恶”。
其实,要全面了解莫言和莫言现象,就不能不看到他背后体制下的文学流水线——莫言的官方身份,是中国作家协会的副主席。他以前也是作协体系下“作家班”受训的出身。
“作家协会”这种机构的前世今生究竟如何?它对于中国作家及文学创作起到了什么作用?它是如何“培养”作家的?本期1510电子周刊试图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解读。
学者王本朝的文章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自50年代以后,苏联意识形态如何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学界和作家的写作,指出中国的文学制度是借鉴了苏联制度,特别是“党对文学的绝对领导,实施严密的组织化、行政化的管理方式”。虽然后来中苏关系发生了变化,但无可否认的是这段历史影响深远。作协主席铁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协制度实际上是国家体制的历史沿袭。虽然受到了很多的批评质疑,“但也为中国文学发展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狄马则表示了对这种源自苏联体制的担忧,认为“这其实是一种现代养士制。即国家根据自己的意志将生存和著作的权力集中于帐下,然后逼迫‘天下英雄’上套”,所以“这个队伍的大部分成员是些人格分裂症患者”。宋石男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莫言现象和背后的体制,认为莫言是在鸡蛋和石墙之间,找到了第三条出路,既没有完全委身与权势,也没有粉身碎骨,而是在沉默中用自己的才华达到了名利双收的境界。羽戈也看到了这种体制下必然的分裂,认为“分裂的莫言终究是一位中国特色的作家,这同时造就了他最大的成功与最大的局限。”
1510周刊由「我在中国」(Co-China)论坛志愿者团队制作,每周出版一期,通过网络发布,所有非一五一十部落的文章均经过作者或首发媒体的授权,期待大家的关注和建议。
目录
【编者的话】
【言】
【史】
【鸣】
7-5 朱又可:“文学发出的可能是别扭的、保守的声音”- 专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
【论】
【洞见专栏】
缪莹:为什么中国本土科学家还没拿到诺贝尔奖?
Co-China周刊 | 一五一十周刊115期:从真人秀畅想多元大众文化
07/19/2013
【编者的话】
中港台三地的三台电视真人秀“中国好声音”、“求爱真人骚”、“唱四方”近来人气颇高。三地评论者从三台电视节目里看到了共同的主题——“真”。王寅认为《中国好声音》受欢迎是因为“中国电视人开始摆出了‘真’态度”,赛制里因“看不见”而来的平等吸引了不同声音、不同个性的自由发挥。香港流行文化专栏作者阿果评“求爱真人骚”节目里“绿色短裙、扎髻、夹腿而坐”的Karl:他的“真实”颠覆了平民百姓对性别的想像。而在台湾,“唱四方”节目组扛着摄影机到移民、外劳聚集地,机动邀请“歌手”演唱,于是观众听到了“最临场、最真实”的歌声。
在“真”的背后,是另一个更为关键的因素:多元。我们的社会本是多元,但三地的电视鲜少真实呈现其多元。通过真人秀节目平台,观众们听到了平常少有话语权人群的歌声、笑语和故事,感到新鲜、欣喜。正是如此,管中详评“唱四方”节目为“长期被台湾忽略的六十万东南亚移民移工的‘现身’与‘献声’仪式”。
本期一五一十周刊顺着三台真人秀节目引发的讨论,尝试探索大众文化如何体现社会多元,及其自身的局限。
李玟霞教授在公开课“多元文化与媒体再现”里举例归纳了台湾媒体如何将“外籍新娘”构建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指出媒体报道的问题所在,提醒人们大众文化与社会多元间恶性的互相作用的可能。这担忧不仅见于台湾,因而陈力丹从社会文化制度方面提出了“文化的多元是好事,也应该是常态”的倡议。理论方面,徐贲从传播媒介、民间/官方对立等角度分析了大众文化的多重定义,他认为大众文化的本质涵盖内容、形式及价值的多样性,人们能从大众文化中读出民情和社会风尚。唐小兵则更深层、宏观的回顾了自五四起中国百年来的大众文化的历史,追溯知识人角色变迁,分析大众文化承载了社会的价值观念和不同人群对国家、社会的想象,他提醒了我们大众文化的社会担当。
但在消费社会里,大部分大众文化形式都需盈利才能生存,这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上述的担当。刘洋等三位作者指出,收视率、广告和盈利才是“中国好声音”制作方的首要问题。约翰.费斯克将这样的运营方式概念化,提出了“电视的两种经济”。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用“场域”的理论分析了商业逻辑影响电视、新闻及整个文化生产场。他们论述过程中的不少观点,皆可在三台真人秀里得到印证。
1510周刊由「我在中国」(Co-China)论坛志愿者团队制作,每周出版一期,周刊通过网络发布,所有非一五一十部落的文章均经过作者或首发媒体的授权,期待大家的关注和建议。
目录
编者的话 2
【观】 5
9-1 王寅:中国好声音:真成功
9-2 阿果:谁爱真人骚?
9-3 管中祥:走唱四方
【评】 13
9-5 徐贲:大众文化中的价值观
9-6 陈力丹:勿以老眼光谈“礼崩乐坏”
9-7 唐小兵:大众文化的百年迷思
【虑】 30
9-9 周宪:布尔迪厄的电视解魅
Co-China周刊 | 一五一十周刊地126期 死刑存废:摆事实,讲道理
10/12/2013
【编者的话】
小贩夏俊峰终究在9月25日被执行了死刑。这起刺杀两名城管致死案件并未因小贩的离去尘埃落定,反而再次激起激烈辩论。一方面,死刑判决惹来无数对弱势群体的同情之声;另一方面,随着媒体用错夏俊峰的照片、其子涉嫌“抄袭”名家画作等消息的释出,各种质疑也不绝于耳。由“死刑”引发的事件,再度吸引公众的高度关注,也将“死刑存废”这一古今中外颇受争议的话题再次带到人们面前。
夏俊峰既不是第一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过去几年,药家鑫、李昌奎的判死案都引得废死派与反废死派针锋相对,论辩双方都可以罗列出许多对己方观点有利的论据,公众对死刑的态度则摇摆在不同的案件甚至情境中,“一些人秉持‘出身论’,只要被告是所谓‘官二代’或‘富二代’,就不分青红皂白,一律高举‘喊杀’大旗;反之,若被告属于弱势群体,就把责任一股脑推给社会和体制”。正如何帆在《杀戮的艰难》 一书的序言中所讲到的:“国内关于死刑问题的讨论,理性、宽容的声音虽在递增,但缺乏良好的讨论氛围,许多争论充满暴戾之气。”
本期周刊,我们尝试从众多情况复杂的争议中抽丝剥茧,尽量避开“暴戾之气”与情绪化的宣泄,一探废除死刑派与反对废除死刑双方的核心理据,了解在众说纷纭中,大家都在坚持怎样的信念。
法学教授贺卫方多年来在各类场合呼吁废除死刑,他在题为《拷问死刑》的演讲中提出废除死刑的9大主张,认为死刑很难起到遏制罪犯的效果,反而激发犯罪,容易引发不可逆的冤假错案,并质疑了政府合法杀人的正当性。他在演讲中强调了人的恻隐之心,指出对罪犯、对侩子手、被错杀者及家人的恻隐之心,才能树立人的尊严。
萧瀚在《死刑的黄昏》一文中将死刑划分到:哲学、法律、道德这三个层面来剖析,质疑这一制度性杀人行为,令人陷入“人类既可以杀人又不可以杀人的自相矛盾”之中。
反对废除死刑则同样有着古典的哲学基础,康德为死刑的公正性提供了论据,“死刑这种惩罚方式与其它任何惩罚方式的重大区别,就在于它的不可替换性。‘谋杀人者必须处死,在这里,没有什么法律的替换品能够用来满足正义的原则’。” 而支持死刑在中国更有群众根基,今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有近6成国人支持死刑。这背后除了通行千年“杀人偿命”的正义观支撑外,复杂的社会因素令民众对经济犯罪在情感上同仇敌忾;历朝历代死刑废止生刑跟不上的担忧,也令民众缺乏安全感。
情感和传统文化的因素外,对死刑威慑力的依赖和对受害者家属的心理慰藉也是当前支持死刑派的重要理由。这些理由使得支持死刑变得并非只是单纯的情绪化宣泄,也不仅为中国大陆独有,日本千禧年前一起奸杀案的受害人家属这样定义死刑的意义:“死刑的意义在于,让一个犯了杀人罪的犯人,诚实的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 ,打从心里反省自己的误行,决心将自己剩余的人生用来赎罪并对社会做有意义的奉献。一个本来十恶不赦的坏蛋,最后可能会脱胎换骨变成真诚努力的善人,可是,国家社会却要夺去这位,已经重生的‘善人’的性命。很残忍 ,很冷酷,是不是?是的!无情的夺取他人宝贵的生命的确是很残忍的一件事。相对的,这个时候犯人才会真切的体会到,被自己残忍杀害的人,他们的生命也是这样的无价。死刑存在的意义不是报复手段,而是让犯人可以诚实面对自己所犯的恶行的方式。”
死刑存废的讨论必将是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但如肖雪慧教授所言“主张废除死刑与支持保留死刑之间不存在道德、人性高低之分。如果一定要分个什么,也许可以勉强作激进与保守之分。”在这条漫漫之路上,如果能多一些理性探讨的空间,催生更为健康的观念转换的空间,最终将令人类的生命得到更多的尊重。
1510周刊由「我在中国」(Co-China)论坛志愿者团队制作,每周出版一期,周刊通过网络发布,所有非一五一十部落的文章均经过作者或首发媒体的授权,期待大家的关注和建议。
目录
【起】
11-1何帆:我们该如何讨论死刑
11-2肖雪慧:支持死刑并不等于选择野蛮
11-3张娟芬:《杀戮的艰难》
【废】
11-4贺卫方:拷问死刑(上、中、下)
11-5萧瀚:死刑的黄昏
11-6李宏宇:“我尊重但不赞同死刑”——赫尔佐格与死囚
【反】
11-7赵明:康德论死刑
11-8:艾尔德瑞克:治本,也要治标-论死刑的意义
【鉴】
11-9赵蕾: 台湾:枪声未打断死刑存废之争
11-10林世英:法国废除死刑之后的动态
【荐书】
11-11《当代美国死刑法律之困境与探索》
Co-China周刊 | 一五一十周刊98期:查韦斯与向左的南美
03/28/2013
【编者的话】
3月5日,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在任上去世。执政14年的查韦斯是当今世界最具争议也最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之一,从他执政期间的委内瑞拉亦能一窥一路“左转”的南美政权。
周刊第一部分呈现查韦斯其人其事。查韦斯的政治生涯开始于他的棒球梦。《清算查韦斯遗产》一文指出,查韦斯年轻时对棒球着迷,传言军队中有支出色的棒球队,查韦斯便参加了委内瑞拉左翼游击队,在军中结识同道,23岁时发动并领导第一场政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领导南美结束殖民统治的西蒙·玻利瓦尔、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的思想和人生轨迹引导了年轻的查韦斯。 《纽约客》撰稿人Jon Lee Anderson跟随查韦斯参加峰会、录制长达十几个小时的政治独角戏《你好,总统》,贴身观察他,记录了多面的查韦斯。Anderson还特别着墨于查韦斯和在他眼中如“父亲”如“灯塔”的菲德尔·卡斯特罗近20年的友谊和政治联盟。
虽饱受争议,但一些事实也不能忽略:查韦斯领导下的委内瑞拉贫困人口比例降低了一半,全民享受免费医疗、教育,低廉的水、电、天然气。他的惠民措施、亲民形象似乎保证了几乎每次选举、全民公投的胜利。不仅如此,查韦斯时代的委内瑞拉,无政治犯,报纸不受限制,反对派自由活动。但同时,查韦斯强化总统权力,修宪取消总统任期限制,十几万民兵军权在握。查韦斯的委内瑞拉既有民主社会主义的形式,他本人又有独裁者的专制作风。
查韦斯的惠民、利民政策和“石油美元”没有照顾到的是委内瑞拉有增无减的暴力、毒品交易和强人政治下的裙带关系、腐败以及个人崇拜的泛滥。周刊第二部分简述查韦斯去世后拉美各国的情况。陶短房在文中指出,成就查韦斯和“查韦斯主义”的土壤未变,在查韦斯去世30天内将要举行的总统选举虽有变数,但难以为委内瑞拉带来实质改变,下一任总统必须面对查韦斯留下的民粹基础、反美姿态、石油经济,以及他们之间复杂的关系。
事实上,拉美近十年的“左转风”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左翼政权。周刊第三部分将分析南美左翼政权的兴衰。孔诰烽、牛海彬及《卫报》文章都提到:过去十多年里,拉美左翼政府上台很大程度上是南美各国在应对“华盛顿共识”指导下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以及自由市场在南美土壤的失灵。如《卫报》文章指出的那样,“华盛顿共识”给拉美及东欧国家开的转型药方:私有化,市场经济、贸易自由等的确将拉美各国融进了全球经济,却给拉美各国带来生活水平滞后、贫困、贫富差距和另一个副产品:美国信誉的下降。孔诰烽文章指出,面对如此的遭遇,“好左派”如巴西的卢拉政府,精简政府机构,减少政府开支,同时追求创富和福利,激活巴西经济,也靠财政分配使最多的人受益。而“坏左派”如查韦斯的功夫下在了“反美”的意识形态、似乎只重福利而错过了发展多样经济时机。牛海彬认为,拉美左翼政权的执政基础没有改变,但需要完成经济发展和巩固民主两大任务。
放到全球史的背景下看,应对“华盛顿共识”而产生的左翼政权似乎是拉美从被殖民开始,几个世纪以来与世界经济交融的缩影。周刊第四部分从全球化的角度解读拉美。刘承军在文中指出,拉美人的诗歌、歌词、文章里经常出现“切开的血管”的意象,这是几个世纪以来受新、旧殖民主义踩踏留下的民族心灵烙印。拉美史似乎即是一部被掠夺史,产生了“哪里越是富得不能再富,哪里就越是穷得不能再穷”的人类文明悖谬。拉美被放置在了世界经济极特殊位置上,世界银行拉美和加勒比委员会首席经济学家塞巴斯蒂安·爱德华茨的文章梳理了拉美各国如何用新、旧民粹主义的政治语言缓和应对全球化背景下拉美的处境。
一五一十周刊由“我在中国”(Co-China)论坛志愿者团队制作,每周出版一期,通过网络发布,所有非一五一十部落的文章均经过作者或首发媒体的授权,期待大家的关注和建议。
目录
【编者的话】
【记】
8-1译言:清算查韦斯的遗产(经济学家)
8-2译言:查韦斯,拉美左翼运动的复兴者(纽约客)
【观】
8-3陶短房:后查韦斯时代,委内瑞拉何去何从
【析】
8-4孔诰烽:南美洲的“好左派”与“坏左派”
8-5译言:拉丁美洲:左翼势力的沉浮(卫报)
8-6牛海彬:拉美左翼运动兴衰
【思】
8-7索飒:人的命运,书的命运
8-8塞巴斯蒂安·爱德华茨:拉美新旧民粹主义研究 (节选)
【FMN新闻】
Co-China周刊 | 为什么要上大学?——一五一十周刊第 68 期
07/23/2012
爸,对不起,我北大毕业,但我没能挣大钱、当大官。”
当这个帖子在网络上开始流传时,正值高考录取尘埃落定之际,又一批踌躇满志的高 三毕业生,将要在这个暑假之后,踏入大学的校门;另一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则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共同的问题困扰着这两个群体:上大学,究竟为了什 么?上完大学,我们得到了什么?如果没能挣大钱、当大官,上大学是不是真的就没有意义了?
今年年初,江西农业大学的杜克海同学致信中国青年 报,讲述自己大学生活的困惑。杜同学发现自己所想要的东西与大学主流生活所赞同的“考证”、考研等活动并不相符,他在坚持与放弃之间挣扎。杜同学的信反映 了当代大学生的普遍迷茫。在上大学以前,他们人生的唯一目标便是高考,想要的东西也被规定为了好的成绩。而高考之后,大学生才真正开始有寻找自己人生目标 的自由。而此时,许多人难免陷入彷徨,并最终淹没在另一股“主流”当中。
本期1510周刊,让我们来谈谈到底为什么要上大学——上大学不是高考成功的附属品,而是我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给杜同学的回复中,曲晟认为,迷茫的年轻人总是可爱的,因为他们在努力寻找自己人生的方向,而非仅仅任人摆布。而牛晓则通过自己的经验,告诫大学新鲜人应当学会检视自己的大学生活,必要时寻求变化,并为自己的行动负责。
对 于大学生应该如何认识自己的大学生涯,不少前辈也给出了有益的建议。纽约时报刊登了两篇文章,分别来自著名经济学家曼昆及一些大学毕业生,他们都给在校大学生提出了不少具体的忠告。李开复则写下了 自己大学生活中所经历过的迷茫与进步,为后辈提供了参考的样本。
在本期周刊的最后一部分中,爱因斯坦提出,大学是传承人类智慧结晶的地方, 我们在我们创造的不朽事物当中得到永生。钱理群认为,人必须沉下心来做学问,要懂得“沉潜”。做学问的人,要知道自己的目标,然后不顾外界的干扰,潜心向 学,才能学得扎实。而Andrew Abbott则在芝加哥大学开学礼上告诉新生们,培养华尔街精英、高薪白领从来不是大学的目的,那些以实用作为上大学唯一目的的人,是会失望的。教育本身 就是目的,它不是任何其他事物的手段,而人在教育制度中是完全自由的,只有当他去寻找教育的时候,他才会得到教育。
1510周刊由志愿者团队制作,每周出版一期,通过网络发布,所有非一五一十部落的文章均经过作者或首发媒体的授权,期待大家的关注和建议。
目录
【编者的话】
【惑】
7-1 杜克海等:为什么我的大学越来越迷茫
【鉴】
7-2 曼昆:致当代大学生的忠告
7-3纽约时报:上大学究竟要学什么
7-4李开复:我的大学生活琐忆
【期】
7-5 爱因斯坦: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
7-6钱理群:漫谈大学
7-7 Andrew Abbott:大学教育的目的
【FMN新闻】
Co-China周刊 | 一五一十周刊127期 离开格瓦拉的日子:革命理想碰撞社会现实
10/18/2013
【编者的话】
10月9日是切•格瓦拉的忌日。1967年的这一天,他在玻利维亚遭处决。他的肉体早已消散,但他的肖像却成为了世界上最流行的符号之一。现在的人们也许不记得格瓦拉的具体经历和主张,却为他英俊和不羁的肖像痴迷。
在他死去近半世纪后,我们试图回答:切•格瓦拉究竟是怎样的人?他为何成为一个符号?如果革命、理想和激情是他最重要的标签,那么这三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本期一五一十周刊带领大家追溯格瓦拉的生活、事业和文化遗产,进而一探革命理想与社会现实碰撞后产生的电光火石。
徐琳玲笔下的格瓦拉,潇洒中又透出一丝寂寞。青年时在南美大地旅行的经历,使他近距离目睹了底层的痛苦,从而踏上革命之路。作为执政者,格瓦拉将古巴经济带入低迷;他的工人始终没体现出预期的责任感,而革命理想使他拒绝以物质利益提高生产力和积极性。作为革命家,格瓦拉在古巴之外训练的游击队始终不令其满意,使他的日记中出现了“累积了”和“极度衰弱”的字眼。玻利维亚政府军的一次围剿,结束了他39岁的生命。
在世界为格瓦拉叹息的时候,胡泳则呼吁“严肃的反思”。毕竟,格瓦拉曾反复写道:“一个革命者必须成为被纯粹的仇恨所驱动的杀戮机器。”他在不公面前奋起反抗,因为他热爱一个称为“人类”的概念。在持反对意见的“个体”面前,他又表现得冷酷和嗜血。他期待的是“集体的无私、牺牲和奉献”,不是“政治自觉与独立头脑”。
虽然格瓦拉的性格带有理想与冷酷的两个极端,但世界记住的大都是其理想的一面。张铁志观察到,格瓦拉已经成为一个符号。在反WTO的游行队伍里,青年们穿着带有格瓦拉头像的T恤衫。这是其肖像商品化的结果,却也意味着反暴力与反压迫的前沿阵地依旧需要格瓦拉的精神感召。只是大众对格瓦拉的印象停留于表面,甚少思索他的真实追求。
在世纪之交,格瓦拉被搬上了中国的话剧舞台,一时好评如潮。该剧的编剧黄纪苏则坚信,格瓦拉所代表的理想主义有特殊价值。斯大林、波尔布特等理想主义者的革命不是失败了吗?是的,但说一件事情历来容易,做一件事情却很难。人类对不公平提出质疑,去挑战现状和“向更好的方向去”,本身有问题吗?更何况,今天的世界也没那么美好。不过,周濂的观后感提供了批判的视角:格瓦拉凭什么被塑造为无可指摘的道德圣人?难道类似的话语霸权和道德偶像不该受到质疑和反抗吗?
理想诚然不可一蹴而就,但其对现实的影响不可小觑。放眼世界,有多少理想主义者与格瓦拉有异曲同工的经历?羽戈笔下的智利人阿连德,和格瓦拉一样拥有医学的背景。然而当他充满理想气息的手术刀伸向国民经济和政治体制时,物价飞涨、工人罢工、地主反抗、中间派右倾,最终给自己招致杀身之祸。
陈仲丹文中的恩库鲁玛,是加纳独立运动的领袖,享有“国父”的美誉。但当其抛弃执政初期的民主思想而走“非洲社会主义”和“泛非洲主义”路线后,却导致了经济上的国进民退、商品匮乏,以及政治上的一党独大,直至在军事政变中被推翻。
周刊最后将目光投向中国。戊戌变法的半途而废曾让多少人扼腕叹息。然而萧功秦在阅读史料时发现,“庸医杀人”或许是对当年康梁变法的中肯评价。即使以今天的眼光看,某些改革建议也显得荒诞不经:将西藏卖给英国换取财政收入,俄国不是也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了吗?让全国人民都穿西装,明治维新的日本人不是因为穿了西装才精神焕发的吗?一群激情洋溢的书生和年轻的光绪皇帝,终于遭到保守派的镇压。
理想让我们有所追求,但做成一件事情却不能仅凭理想和激情,更须警惕可能被理想合法化的暴力。像中国一位领袖说的那样,革命绝非“吃饭”、“绣花”一样简单。但稍不留神,就真成了“暴动”。
1510周刊由「我在中国」(Co-China)论坛志愿者团队制作,每周出版一期,周刊通过网络发布,所有非一五一十部落的文章均经过作者或首发媒体的授权,期待大家的关注和建议。
目录
【忆】
【析】
8-4 吴琦:黄纪苏谈切•格瓦拉:他代表了人群中20%的理想主义者
【鉴】
8-8 萧功秦:二十世纪中国的六次政治选择 ——戊戌变法(节选)
Co-China周刊 | 一五一十周刊121期:声音的“诡计”
08/30/2013
【编者的话】
在这一刻我们停下来,听听周围的声音:交谈声、手机铃声、电脑运作声、敲击键盘声、翻书声,或是享受片刻安宁,只听自己的呼吸声……它们构成了这一刻我们生活的音景(Soundscape)。日常生活中,我们似乎更习惯用眼观察,但若想感受、描绘生活的音景,了解其影响和意义,需要从做一位有心的听者开始。本期一五一十周刊月末版继续探寻“感官世界”,我们与声音咨询师、音乐人、声音艺术创作者、及留心声音的文化学者、艺术评论家及作家一同思考声音与听者之间的联系:它传递信息、情感,规训我们的行为,构造我们的认知。
我们能够明辨声音,并常常先闻其声地做出判断,说明声音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关车门时,人们常依踏踏实实“咔嗒”作响的金属重击声,来确认车门是否关紧;取钱时,人们习惯等待ATM机发出“嗡嗡”声,以确认交易是否成功;为增加安全性,欧洲厂商必须在无声电动车加上马达发动机。工业设计中,声音常是最重要的安全信息的载体。
音乐和说话声是我们生活音景里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们不仅是信息的载体,更传递感情、承载记忆。David Byrne认为“欣赏音乐”的关键在于“声音能引起情感波动”。听一段旋律时,我们能感觉旋律中感情的起伏。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音乐触发大量的神经元,使大脑中多个功能区同时活跃起来,这使一些完全丧失了语言能力的人,依然能够感受、理解听到的音乐。乡音更是如此,我们不自觉的把对家乡的情感付在乡音里,常常一个熟悉的音就能触发无限回忆。
声音所含讯息包容万象,于各式传递中,它常会进一步影响,甚至规训、控制我们的行为。梁文道撰文告别会发声的建筑——香港天星码头钟楼,并由香港市民集体回忆里的《西敏寺钟声》,引申至回绕在十九世纪前欧洲城镇上空的钟声。在那个时空里,钟声是整个城市的日常生活总指挥与宗教信仰轴心,它规范全城人们的起居、宗教礼拜,刻划出时间,象征着宗教的力量。同在聆听香港的YANG,发现一遍遍的“请勿饮食”、“请勿超越黄线”等命令式的声音进入城市公共空间后,起到了奇特的规范作用,声音发出的讯息即成了社会规范,造就了“乖乖都市人”。YANG说“从声音的这一点,我们能看出我们在社会是处于一种被控制的状态。”
当声音的影响到达认知的层面,它可以向内满足我们了解自己和世界的欲望,亦可向外被用来构造、传达意识形态,演绎社会关系。鼓膜穿刺手术后,刘汀变得对声音十分敏感,“耳朵的一次苏醒”让他从电话中父亲的声音、货车司机交谈声等习以为常的声音里听出新的叙事。通过仔细聆听,他经历了一次对自我的新的体验和思考。
由个人意识推至社会意识,法国学者贾克•阿达利强调声音的政治性,提出特定的声音、音乐通常与特定社会形式匹配出现,声音的生产,是社会意识形态体系化生产的重要部分。例如,曾经的高音喇叭、集体合唱声代表了无差别化的生活和集体主义风气。周志强将阿达利理论中对音乐的政治思考,关联至时代变换大背景下,从几代中国流行乐的社会、政治意涵,分析了听觉经验的变化如何对应着社会整体的变化。郑慧华笔下,台湾社会提供了类似的例证:戒严时,国民党政府支配人们的听觉经验,而解严后,政治松绑激发出多项通过声音介入社会的艺术创作,它们用具体的声音阐释、记录“权力”、“人与体制的碰撞”,关注社会多元、关怀弱者,令人深思。
1510周刊由「我在中国」(Co-China)论坛志愿者团队制作,每周出版一期,周刊通过网络发布,所有非一五一十部落的文章均经过作者或首发媒体的授权,期待大家的关注和建议。
目录
【编者的话】
【请• 听】
【听• 传递】
【听• 规训】
【听• 构造】
Co-China周刊 | 一五一十周刊123期:风中炮响:宫崎骏动漫与战争反思
09/12/2013
【编者的话】
日本动画导演宫崎骏最近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一是因为他再次宣布息影,二则因为他在本届威尼斯电影节中参展的久违新作《起风了》。这部作品在日本国内取得极佳票房成绩,同时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剧本基于真实事件改编,讲述日本在二战中大规模使用的零式战斗机的设计者堀越二郎的青春与梦想故事。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宫崎骏在片中表达反战思想,反思日本二战罪行。也有人认为,这是媒体对影片的过度解读。
目前,《起风了》尚未大规模进入国内观众的视野。但回顾宫崎骏之前的作品可以发现,他在长年以来的动画创作中都显现出和平主义立场。不仅是宫崎骏,在作为二战发起国、战败国同时也是动漫大国的日本,以二战反思、反战主义为主题的动漫作品一直层出不穷。大众文艺作品往往是社会思想的投射与载体。本期一五一十周刊以宫崎骏影片为起点,盘点日本动漫中的战争反思。
我们首先通过《经济学人》的报道,对《起风了》及其引发的争议做简单梳理。在《修改宪法,岂有此理》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宫崎骏本人在电影创作之外所做的政治立场宣言。之后,我们再通过《宫崎骏反战思想成因与表现》一文,以新的人文视角对他的经典作品作回顾。
第二部分中我们呈现了网友整理的《日本动漫中的二战(初稿)》,它不仅提供了翔实的作品内容介绍,文中许多个人解读和评价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接下来的三篇影评承接上文,继续为读者呈现日本动漫中战争主题作品所具有的多元维度:这些影片有的因脉脉温情而被举为永恒经典,有的因为激进、敏感而被强制中止连载,有的则是隐喻丰富而又大受追捧的新近名作。
最后,让我们将视线抽离日本落回中国,“反思”中国文艺作品对战争的“反思”。郝建的《抗日电视剧:甚嚣尘上,难得反思》一文,有助于我们认清作为战争受害者对于反思所具备的责任,以及为什么这种责任未能得到很好的履行。当然,履行反思职责绝不止于影视创作。在《再谈日本道歉问题》里,刘柠提供了战后道歉问题中的“道歉者/接受者”视角,指出作为接受者的中国在达成内部共识方面所应该作出的更多积极努力。
1510周刊由「我在中国」(Co-China)论坛志愿者团队制作,每周出版一期,周刊通过网络发布,所有非一五一十部落的文章均经过作者或首发媒体的授权,期待大家的关注和建议。
目录
编者的话
【起】
9-1 经济学人: 《起风了》——宫崎骏的谢幕演出(译言网)
【溯】
9-7 gendomike:《进击的巨人》: 围墙里的我们为什么要战斗(译言网)
【照】
Co-China周刊 | 一五一十周刊110期:政治的婚姻与婚姻的政治
06/13/2013
【编者的话】
自3月22日彭丽媛随其丈夫——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俄罗斯起,中国“第一夫人”的几乎每一次露面,都会引发公众的持续关注和讨论。主席夫人的身份让本已家喻户晓的歌唱家彭丽媛受到更多的关注,人们从她的言谈、着装、仪态、举止中解读出丰富的政治意义。
本期一五一十周刊从解读当下的“第一夫人热”开始,辅以现代中国多位“第一夫人”的婚姻和政治轨迹,以及特殊政治环境中平凡人的婚姻,来探讨婚姻与政治的关系。
周刊的第一部分汇集了从第一夫人的新形象中读出的政治启示。彭晓芸指出,彭丽媛鲜明的形象是“个性化外交”的尝试,对此的议论承载了希望赢得国际尊重的民意,体现了民间的政治热诚。连清川则认为,彭丽媛在外访中展现的正面形象应该延续下去,应该对国内被不光彩事件牵连的夫人们有所启发。他还指出,尽管“第一夫人”至20世纪末才在中国的政治语汇中出现,文革前后的中国也曾有过不同寻常的“夫人政治”。刘洋硕回顾了宋美龄、王光美、王冶平、刘永清四位为现代中国的“第一夫人”在不同政治背景下各不相同的外交经历,与今天的讨论比照来看,体现了高层政治中婚姻与政治互相不灭的影响力。
周刊第二部分呈现历史上中国“第一夫人”的真实生活,在史料中体会婚姻与政治间的复杂关系。宋美龄、江青、王光美的婚姻和事业都很与她们各自身处时代的政治息息相关。
除了宋美龄两次以第一夫人身份赴美求援外,杨雨青指出: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姻一开始就被评论为“军阀和财产的结合”。之后,各利益方用“婚外情”传言等战术离间二人关系,还常在两人的感情波折中找“政治叛国”的蛛丝马迹,以至蒋介石在1944年召集各方代表开茶话会,澄清与宋美龄关系如常。
于之远笔下的江青在1937年结束上海滩电影生涯后转往延安,同年与毛泽东结婚,四年内“就开始在党内有一点地位”。待到“文革”时,通过这桩婚姻积累和发展出的权势已是不可阻挡。
王光美的命运与江青因婚姻得势截然相反。文革时,王是“清华大学工作组”负责人,代替清华党委行使职权。“北京造反派”五大领袖之一的蒯大鹏口述了在文革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当刘少奇、王光美夫妇成为斗争对象后,他和同学如何骗斗王光美,向周恩来提供整刘少奇、王光美的证据。婚姻在不利的政治形势下给王光美带来无法估量的伤害。政治与婚姻这两股共生的力量,深深地影响了这几位第一夫人的人生。
其实,不光是第一夫人,政治对普通人的婚姻也有影响。周刊第三部分选取了几个普通人的例子。周俊生记述了邢燕子和李力群接受组织的婚配,分别嫁给了世代贫农王学芝和革命家高岗,党领导饭桌上临时起意定下当日即结婚。王丽英记录了1980年《离婚法》颁布后遇罗锦轰动一时的几次离婚,遇罗锦不断在过去的婚配和追求个人幸福间挣扎。这些故事也是婚姻与政治复杂关系的真实体现。 1510周刊由「我在中国」(Co-China)论坛志愿者团队制作,每周出版一期,周刊通过网络发布,所有非一五一十部落的文章均经过作者或首发媒体的授权,期待大家的关注和建议。
目录
【丽媛Style的背后】
【夫人的命运交响】
8-4 杨雨青:蒋宋联姻:政治婚姻,还是恩爱夫妻? 8-5 于光远:我所知道的江青
【婚姻里的政治】
8-7 周俊生:组织安排的婚姻,你要不要? 8-8 王丽英:遇罗锦离婚:一个女人与一个时代
一五一十电子周刊第10期:翻国家的账本
06/10/2011
编者的话
进入5月,一五一十电子周刊第10次与你见面。这两个数字恰好与“一五一十”暗合,是一个有趣的巧合。
“一五一十”的意思是把数目认认真真查点清楚,把事情原原本本叙述明白。这个词最适合用在账本,尤其是国家账本上。作为国家账本的财政预算,有义务将政府的收入和支出一五一十报告给全体公民,这是民主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民主的核心所在。
近年来,中国政府正推进预算公开,但显然,目前的程度与“一五一十”还差得很远。本期周刊的主打文章是《财经》记者谭翊飞对政府财政预算的系列深入解读,让我们一起来翻翻国家的账本,督促账本的完善。
作为对照,柏蔚林的《四月管窥美国社会福利》一文介绍了美国公共财政的一隅。平心而论,美国并非社会福利的典范,但文中提供的不少细节依然值得我们思索回味。
5月初有两个重要的节日——劳动节和青年节,本期周刊的另两个专题就与这两个节日有关。在“劳动”方面,我们选择关注长期被忽视的劳动者——农民,以及他们所在的乡村。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轰轰烈烈,但乡村却日益凋敝,价值体系正在瓦解,张洁平和朵渔的文章或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今日中国乡村面临的巨大危机。
在“青年”方面,我们关注的是大学与大学生。刚刚过去的清华百年校庆轰轰烈烈,北大又在五四这天迎来了113岁的生日。比起单纯的庆祝,反思和追怀或更有价值。我们选取了几篇相关文章,既有对清华百年校庆的评论,也有对老北大和五四运动的追忆,亦有对当今北大的批评,既有来自本土学者的观点,也有外国留学生的体验。
1510周刊由「我在中国」(Co-China)论坛志愿者团队制作,每周出版一期,通过网络发布。摘选文章主要来自my1510.cn,同时我们也会选取其他网站的好文和大家分享(非一五一十部落的文章全部经过作者或首发媒体授权),期待大家的关注和建议。
本期目录
【财】
8-1 谭翊飞:透视预算
8-2 柏蔚林:四月管窥美国社会福利
【学】
8-3 王小平:满清王朝贺寿记
8-4 加藤嘉一:我的北大体验
8-5 陈平原:少年意气与家国情怀——北大学生的“五四”记忆
8-6 黄子平:从北大到McBeida
【乡】
8-7 张洁平:中国,乡关何处?
8-8 朵渔:谁愿意重回乡村
Co-China周刊 | 一五一十周刊122期:谁干预得了叙利亚?
09/05/2013
【编者的话】
8月21日,叙利亚反抗军指责政府军在首都大马士革附近使用化学武器,导致逾千人伤亡,“化武指控”一再升温引发国际社会的强力关注,国际政治、军事、金融领域再次聚焦中东这个遭受过无数次战争洗刷的国家。国内各派在国际各方势力的支持下拉扯着动荡的叙利亚,两年内战进入尴尬的拐点, “阿拉伯之春”在叙利亚没有迎来夏天似乎就一步踏进冬季。
这一切看起来非常复杂:政府军、反抗军、极端势力;美国、俄罗斯、中国;武器、金融、石油;宗教、经济、国际关系,所有界别都与叙利亚扯得上关系,每一方都能在这场混战中发声致辞。反对派不仅能获得美国的青睐,还能从基地组织得到支持;政府军受到俄罗斯的恩惠,驰骋叙利亚40年的阿萨德家族更有笼络黎巴嫩真主党民兵等援军的实力;奥巴马强硬表示“已经决定应该采取不派驻地面部队的有限军事行动”话音刚落,普京对西方计划单方面动武行为的警告便充斥媒体。除却200万逃离家园难民,似乎谁都在为叙利亚出谋划策。
本期一五一十周刊,我们在尝试梳理错综复杂的叙利亚内战起因的同时,也试图一探国际干预这一话题:干预是否正当?是否可能?影响如何?
国际干预的概念古来有之,今天它似乎已成为解决国家/地区矛盾的一剂“常用药”:“联合国军”之于朝鲜半岛、“华约”之于捷克、“北约”之于科索沃,卢旺达惨剧更令国际社会后怕,“萨达姆模式”、“卡扎菲模式”等等新干预模式层出不穷。现在,“化学武器”当前,“干预”的必要性更彻底压过人们对于后果的担忧。
冲突的背后固然包藏着不舍得放弃的大国利益,手持人道主义大旗的人们似乎也占领着不明不白的道德高地。对风险的保护刺激人们甘愿冒险,阿兰?库普曼称之为“道德危害问题”,因为科索沃而威胁对塞尔维亚使用武力的声明使得科索沃解放军胆子更大,鼓励了士兵使用暴力伤害在科索沃的塞尔维亚平民,从而激怒塞族人做出过度反应,招致外国干涉。那些反对独裁者比如叙利亚的阿萨德的人已经使用或正在使用同样的伎俩。 “国际干预”动机,犹如战争何以爆发一般变得扑朔迷离。
无论如何,截至9月5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已经通过决议案,授权总统奥巴马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美国军事介入叙利亚木已成舟。在经历了索马里、伊拉克、利比亚之后,“国际干预”这味药是否能挽救叙利亚于水火?亦或将其推入更深的漩涡?
1510周刊由「我在中国」(Co-China)论坛志愿者团队制作,每周出版一期,周刊通过网络发布,所有非一五一十部落的文章均经过作者或首发媒体的授权,期待大家的关注和建议。
【目录】
【编者的话】
【状】
【疑】
【镜】
9-7 Jeffrey Gettlemam:世界最危险的地方
9-9 陈家喜:国际干预与民主转型:基于“阿拉伯之春”的经验观察
Co-China周刊 | 一五一十周刊99期:从日常生活重拾求知乐趣
03/28/2013
【编者的话】
上个月末,一五一十周刊与你共同探讨了“爱情的可能”。现在,我们将继续周刊月末版的“精神生活”三部曲,与你一起追索另一种丰富我们生命的东西——知识。
好奇心是人类追求知识的原动力,真正的求知乐趣,总是发生在好奇心被挑起和满足的时刻。然而,在成长过程中,好奇心这种美好的冲动却可能离你我渐渐远去——教育系统的选拔机制异常残酷,尤其是在当今中国的教育制度下,所谓学习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努力写出试卷的标准答案,获得知识不可避免地被当作一种通过筛选的手段。正如一些人戏言的,高考结束的那天,往往是远离求知的开始。
如今,你还能享受纯粹的求知乐趣吗?如果觉得困难,你是否希望重拾求知之心?本期周刊月末版,我们从三个典型的生活场景(烹饪、看剧、购物)切入,希望能够带你一起重新发现生活中的求知乐趣。
民以食为天,在《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这本烹饪笔记中,台湾作家庄祖宜的人类学分析视角让灶台成为她的田野调查现场。正如文化评论人梁文道所说,“人类学家大概是最早把饮食当作严肃课题的学者”。
而对法律学者何帆和王禄生来说,法律题材电视剧则是分析美国法律制度的绝佳材料——经典美剧如《波士顿法律》通过探讨困扰美国社会的各类话题(如持枪、同性恋、宗教言论、少女堕胎等),让美国的法治精神生动展现在观众面前。
除了烹饪和看剧,购物也是另一个充满学问的生活场景:为什么百老汇剧场里价格越高的位置卖得越火?为什么100万美元带来的愉悦感,400万美元才能让它翻倍?为什么黑人比白人更喜欢炫耀性消费?行为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对这些现象的分析让我们明白,人类的消费行为并不理性,但仍然可以被科学地剖析。
生活里处处是知识。有人善于发现做菜过程中的人类学,有人能够从美剧出发分析法律体系,有人擅长挖掘消费行为背后的行为学,你的求知兴奋点是什么?
正如余华所言,“别人的知识在我脑子里装得再多,也是别人的,不会是我的。”——旺盛不衰的好奇心常常源自于不断发现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知识能让我们对于自身、对于所处的世界,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一五一十周刊由“我在中国”(Co-China)论坛志愿者团队制作,每周出版一期,通过网络发布,所有非一五一十部落的文章均经过作者或首发媒体的授权,期待大家的关注和建议。
【目录】
【烹饪: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庄祖宜:作者自序——从学院到厨房
梁文道:一位台湾人类学家的香港厨房课
第三世界科研挫艹师:垃圾,还是放错地方的“宝贝”?
Dillys:剩食——你所忽略的资源浪费
视频推荐:TED演讲:全球浪费食物的丑闻
【看剧:电视里的法庭舌战,是真实的美国法治吗?】
Stephanie Francis Ward:美国律师协会杂志——史上最佳25部法律电视剧
何帆:中国何时才有本土“律政偶像”
方鲲鹏:美国法庭文化漫谈
王禄生:美剧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美国的司法实践? ——以美剧《犯罪现场调查(CSI)》为切入点
【购物:当你消费的时候,你在想些什么】
William Poundstone:魔术般的价格骗局(书摘)
兰小欢:锦衣不夜行
Derek Thompson:不理性的消费者 ——为什么经济学无法解释我们如何做决策
汪丁丁:消费主义时代的情感
【FMN新闻】
黄浦江死猪事件
“两会”新闻
本周质量安全事件
本周其他重点新闻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