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13 藏区教育(下):藏族学者谈习近平如何摧毁藏语教育(文字版)
EP-113 藏区教育(下):藏族学者谈习近平如何摧毁藏语教育(文字版) ——
时间轴:
2:00 嘉洛博士为什么推崇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院的教育模式?
4:04 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的关停对藏族人民造成了什么影响?
6:24 习近平为什么不想少数民族学好自己的母语和母文化?
8:00 藏族人如何看中共强迫藏族孩童送入寄宿学校的政策
10:12 藏区寄宿学校的三个类型:中共推行的双语教育真的是双语教育吗?
12:36 嘉洛博士的侄孙女上了寄宿幼儿园后的变化
17:57 习近平到访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和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院被关停有没有联系
21:34 习近平治下的藏族教育政策与前任领导人们有什么不同
26:19 中共因忌讳藏传佛教关停学校的可能性
29:26 嘉洛博士谈理想的藏区教育模式
31:24 嘉洛如何看待网民对丁真追捧和网暴的现象
33:22 嘉洛博士想要对汉族人说的话
34:44 “文化不存在先进与落后的问题,只有适应不适应。”
35:44 嘉宾推荐
文字版全文:
袁莉: [00:00:01] 大家好,欢迎来到不明白播客,我是主持人袁莉。上一期,我们请曾经在青海省果洛州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工作过的Ginger给我们讲述了她在那里的所见所闻,和她在藏区工作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对藏族人和藏区的认识发生的变化。这一期关于藏区教育的下集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教育社会学者嘉洛博士。嘉洛博士是研究藏地教育的专家,同时也是藏族活动家。他2021年离开中国,现居加拿大,任职于西藏行动研究所。嘉洛博士一直致力于呼吁国际社会关注中国政府强迫藏族父母把孩子送进政府建立的寄宿学校,以及这一政策对藏族语言、文化和宗教产生的毁灭性影响。嘉洛博士,您好,您能不能先介绍一下您自己呢?
嘉洛: [00:01:01] 一般来讲,原则上我不讲中文。我会讲,但是不愿意讲。今天由于特殊原因,我的同事给介绍过来,然后给你讲这个东西。我出生在青藏高原东北角,一个半农半牧区的一个贫困的牧民家庭。我从75年、76年开始上一年级,然后系统地接受了寄宿制学校教育。完成以后,我在大学任教将近10年,然后在加拿大读硕士、博士。读完硕士、博士以后又回到藏区,在中国工作5、6年,2021年一月份被逼没办法回来了。
袁莉: [00:01:58] 然后您现在是在一个NGO西藏行动研究所任职。那我们这一期节目是主要谈吉美坚赞族职业学校被关闭,您是如何得知这个学校被关闭的消息的?
嘉洛: [00:02:17] 得知这个消息时我在日本。我是7月15号早上知道的。从个人的联系渠道和一些媒体渠道这两个渠道,我最后确认这个事情确实发生了。
袁莉: [00:02:37] 那您在西藏行动研究所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这所学校是具有民族相关性的藏族教育的典范,它的关闭对世界各地的藏族人民来说是一个毁灭性的损失。这当然是我自己的中文的翻译。您为什么对这所学校的评价如此之高呢?
嘉洛: [00:02:57] 对藏族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中共政府统治藏区六十多年来,到目前还没有摸索出一个适合于藏族教育需求的模式。吉美坚赞老师的教育正适合作为一种藏族学校教育的模式进行推广,进行发展。它刚开始作为个人的私立学校发展了三十年,具有一定的规模。他的教育模式里,年轻孩子们能学到学好藏族母语和母文化,同时还能学好第二语言、第三语言。对整个藏族学校教育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在学校发展的过程当中,中国政府不但没有推广这个模式,反而去关闭这个学校,令我非常的震惊。
袁莉: [00:04:05] 我也想问一下,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的师生得知学校被关停有什么反应?您的这个藏族的朋友们是如何反应的?您又是如何得知到他们的反应的呢?
嘉洛: [00:04:19] 这个反应的规模非常大,已经伤及到整个民族对整个政府的信任感。为什么呢?这个反应来自于学术界、牧民、年轻人、商业层、宗教人士,所有的各个社会阶层的人群都有反应。当然这个反应是一种悲伤和失望的感觉。而很多作者通过私人的媒体也写了许多这种反应。宗教界人士、牧民,还有年轻人。这些年轻人,他们不仅仅是来自青海果洛一个地方,它来自于四川、甘肃、云南,还有西藏自治区。这所学校的生源面积覆盖整个藏区。所以它的影响力和它对社会带动的模式作用是规模非常大的。同时,如果中国政府支持这个学校,推广这个模式,它会凝聚年轻人和整个藏区社会对政府的信任感。通过这次关闭这个学校,它伤害到了整个民族的痛处,也失去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袁莉: [00:05:47] 您能不能举一个例子,大家说了什么呢?
嘉洛: [00:05:50] 他们说现在我们基本上没有一个正规的机构来专门学好我们自己的母语和母文化。这唯一的一个比较成功的、有规模的学校也被关掉了。那么将来我们的孩子怎么去学好我们的母语和母文化来适应未来的社会呢?吉美坚赞老师是一个非常有眼光的学者,我们没有排斥学中文和英文。这个学校很明显在课程里面有三种语言。在学好自己母语和母文化的前提下,学生的中文和汉语的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也是相当好的,同时还有英文。那么为啥要关这个学校呢?它不希望看到你学好自己的母语和母文化。这是唯一的目的,没有其他的方式可以解释这个动机了。
袁莉: [00:06:54] 那学好自己的母语和母文化为什么对中共政府来说不是一个好事儿呢?
嘉洛: [00:07:01] 中共现在利用大汉族主义的情绪和共产党自己的理念在一统化。自从习近平第二任期上来以后,他基本上反对民族的多元化和文化的多元化。他制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语言、一个文化的政策,而且强力地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他通过不同的政府阶层去强力实施这个政策。这个学校既学好中文,又学好英文,同时把母语掌握的那么好,他为啥要关管这个学校呢?唯一的原因就是它作为一个机构,在提供学好母语和母文化的场所,而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东西。
袁莉: [00:07:58] 最近一些年,您一直致力于呼吁国际社会关注中国政府强迫藏族父母把孩子送进政府建立的寄宿学校。您为什么反对这个政策呢?
嘉洛: [00:08:12] 这个政策是强迫同化藏族孩子和藏族年轻人的主要渠道。中国政府把学校教育作为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进行大面积地、彻底地同化藏族人。寄宿制学校有很多类型。吉美坚赞老师学校也是一个寄宿制学校。我为什么支持呢?它的课程内容跟家乡和自己的母文化有一致性。学生既能学好母文化和母语,同时也能拓展学习第二、第三语言。国家实行的寄宿制学校里面把藏民族文化的精英文化和藏族语言的实践知识、家乡最普遍的一些习俗割裂了。彻底割裂这两种文化的知识体系以后,当这些孩子毕业了以后,就基本和自己文化的根、民族的根决裂掉了。这就是两者最大的区别。
袁莉: [00:09:24]
大家好,我是袁莉。你们刚刚听到的精彩对话背后有几十个小时的精心准备和制作,这需要阅读大量资料,花时间与采访对象沟通,只有这样才能问出好的问题,才可能进行有深度的对话。不明白播客会继续致力于制作高品质的新闻内容,让中国人听到深刻的思考、真实的情感。在这个灰暗不确定的年代,听到彼此心中的一点坚持,请大家继续支持不明白的播客,让我们把这个事业长期地进行下去。欢迎听众朋友们到我们本期的内容简介里点击捐赠链接或者访问我们的网站bumingbai.net的捐赠页面。
袁莉: [00:10:12] 您认识被送进公办寄宿学校学生的家长们和孩子吗?这些寄宿学校是都是主要用汉语教学的吗?
嘉洛: [00:10:25] 寄宿制学校有三个类型。一种是1979到1980年开始建立起来的寄宿制学校。它有两种双语教育模式。一种是以母语为主的双语教育和一种汉语为主的双语教育。但是这两个从严格意义上讲都不是标准的双语教育。在以藏族母语为主的教育里,它把中文的课程完全翻译成藏文。然而翻译的语言水平、翻译质量非常差。这是一个。第二个是以汉语为主的双语模式也没把藏语讲好。我在多伦多大学读博士的时候,我们都是接触和研究双语教育的。对学生进行两种不同的文化和两种不同语言的教育,叫标准的双语教育。中国政府在整个藏区实施的这个双语教育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育吗?它不是的。第二种寄宿制学校是1984年开始的内地西藏班,这些孩子被彻底地同化。有些孩子五、六年以后返回家乡的时候,父母和孩子基本上互相不认识了。第三种寄宿制学校是从2016年开始的,把四岁到六岁的孩子放在寄宿制学校里面进行彻底的同化。
袁莉: [00:12:05] 四岁到六岁就去寄宿,而且有的时候是很远的地方,因为藏区非常大。
嘉洛: [00:12:12] 那些四岁到六岁的孩子一周只能回家两个晚上。周末是星期五回家,星期天下午必须送回学校。这从伦理道德层面、教育规律的层面,心理学的发展层面,从各个方面都是违背规律的。
袁莉: [00:12:34] 您2023年9月在《纽约时报》评论版发表过一篇观点文章,题目是《中国寄宿学校的百万藏族儿童正在经历什么?》您开始的时候用了您自己家里的一个例子,您能给我们讲一下吗?我觉得这个例子可能会比较好地让大家来理解,这些藏族的父母和孩子正在经历什么?
嘉洛: [00:12:59] 那是2016年,本来我是没太在意这个东西。但是2016年11月,我弟弟给我打电话,说哥哥你回来一趟,我的两个孙女现在发生了很怪的变化,我自己没办法解释,也不知道怎么去分析原因,你回来看一下。他们从2016年9月开始入学寄宿。到11月的月底,我在一个星期五回去。我和我弟弟说我去接这两个孩子。我到了学校门口去接孩子,但是学校大门锁着。星期五下午四点,学校老师开大门统一让家长接。我去接了孩子。那天下午非常怪,那两个孩子从大门门缝里出来以后,给了我一个眼神,再没有其他的任何感情上的交流。
袁莉: [00:14:00] 他们多大?
嘉洛: [00:14:01] 当时一个四岁,一个是五岁。平时我从外地回到家的时候,他们会远远地跑到村子外面,没有任何迟疑就啪地跳到我身上。那天很奇怪,我说我要问问这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然后回到家里面,我就一直观察这两个孩子。两个孩子在院子把书包一扔,进去以后,他对奶奶、父母、爷爷没有任何感情上的互动。晚上吃晚饭的时候,我继续观察他们两个人。他们俩在比较远的凳子上坐得端端正正的,两个手靠背,像是个客人或者陌生人在这个家里。我是搞教育研究的。我发现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问了我弟弟为啥要送呢?如果不送会有什么问题?他说不送不行,政府有惩罚性政策。第一,如果不送,他会被列入黑名单,收不到任何来自政府的好处,例如一些福利和政府资助。第二,孩子未来没办法上一年级。第三个,他们要自己来回把孩子送到学校去。我问了五岁的大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你老师怎么教你们?以至于才三个月就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三个月,孩子回到家里会变成陌生人了。那么时间再长一点,会怎么样?孩子讲,他说每天老师们会把他们自己设计的隐含汉文化文化信息的一些东西每天拿到桌子上,让他们进行……呃。
袁莉: [00:16:06] 背诵?
嘉洛: [00:16:06] 不是背诵。闭着眼睛念想这个东西,念想后让他们画他自己意念当中的东西,然后用中文来让解释。从教学论的角度来讲,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法,让孩子彻底地、很快地忘记自己的母语。我想这不止发生在某一个地方。中国政府当时把学前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在整个全藏区实施这个政策。我在花了四个夏天进行田野调查,观摩了五十多所学校,发现情况和我自己的两个孙女基本上一致。想象一下,7年以后,这些孩子会很自信的批评他父母和家人不能讲中文,这是非常严重的。
袁莉: [00:17:23] 我念一下您在《纽约时报》的观点文章里面说:“家中的变化令我苦恼不已。此后数年,我走访了西藏北部和东部的50多所寄宿幼儿园。在三年实地考察以及与学生家长及老师的面聊中,我看到的情况远比想象的糟糕。我遇到过一些不会说母语的藏族儿童。学校严格控制家长的探视。在某些情况下,学童每六个月才能见一次家人。宿舍、操场和教师办公室受到严密监控。”我想再问您一下,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位于果洛州,而6月19日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到果洛西宁民族中学视察。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这所中学是专为解决果洛州农牧区孩子上学难而建的。您怎么看?情况好像有一些矛盾。对不对?一方面把一个学校关闭了,另一方面是在青海的省会西宁又建了一个学校来解决牧区孩子上学难的问题,您能不能跟我们解释一下是怎么回事?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嘉洛: [00:18:37] 在西宁建学校,我没有异议。应该建学校,这很好。但是你提供的是什么课程,你设计的是什么课程?学校的核心问题是课程。你在学校里面教什么?你所有资源的配置围绕着课程转。那么这个课程是什么?吉美坚赞学校提供的是能够掌握很好母语和母文化基础的课程。那青海西宁的这个果洛寄宿制学校,它是不是这样一个学校呢?不是的。它以表演为形式。让孩子跳舞、唱歌,好像这成了藏族文化的全部。不是的。西宁的这所学校里面,我们果洛的藏族孩子能学到藏族精英文化和藏族传统知识吗?用藏语能够学到现代的知识体系吗?没有。没有。它仅仅是通过传播这种教学资源和条件来抹杀课程内容的阴谋。尤其是他们为什么到学生宿舍去照相呢?这是基于我们最近这几年在国际上呼吁关注的寄宿制学校问题。这就是国家在搞的东西。
袁莉: [00:20:08] 您认为这证实了您在说的问题?
嘉洛: [00:20:11] 对。
袁莉: [00:20:14] 那您觉得习近平为什么要到这个学校视察呢?
嘉洛: [00:20:18] 这是一个关键点。他要落实治藏战略方针。他到青海西宁来主要是因为藏区的治藏方略问题。其中也包括提升政治气候问题,打压多元文化和多民族的现象。他急着去同化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的存在。他极力地要促成一个民族、一个语言、一个文化、一个国家的理念。于是他对青海和整个藏区省级干部的政治氛围施加压力。那些下层官员最终决定关闭这些学校。也许习近平本人不知道还有吉美坚赞职业学校的存在。但是由于政治施压、政治氛围问题,下面的省级干部和州领导决定关闭这个学校。我想应该是这样的。
袁莉: [00:21:21] 在习近平去果洛西宁民族中学视察后差不多一个月后,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被关闭了。您觉得习近平担任中共领导人以来对藏族教育的政策和他的前任有什么不同吗?
嘉洛: [00:21:41] 有本质的区别。前面两任是胡锦涛和江泽民。尤其是邓小平、胡耀邦时代,对整个藏区来说,我们把它叫黄金政策。在江泽民和胡锦涛时期也还可以,有一种宽松的环境。
袁莉: [00:22:00] 相对宽松。
嘉洛: [00:22:01] 相对宽松的存在着,但是也没好到哪去。但是从习近平第二任期确定以后,他急转弯地进行了政策调整,实施了一些前任领导人三四十年都没敢干的事情。
袁莉: [00:22:23] 比如说?
嘉洛: [00:22:24] 比如说加强思政课。在民族地区学校增加思政课来挤压民族语文、民族课程时间。这是非常明确的例证。还有,他施加政治压力,强力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政策,把这个问题政治化。在整个藏区的教育系统里面,已经没人胆敢强调学母语的重要性了。他把社会的氛围制造成这样的环境了。
袁莉: [00:22:54] 对。
央视视频: [00:22:58] 总书记进门的时候,我们在上一堂思政课。主题就是“新时代、新家乡”。
视频: [00:23:03]来西宁之前,我离开家乡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从我的家乡到西宁是差不多八、九个小时。我当时给习爷爷介绍的事以前的放牛方式和现在放牛方式的变化。现在我们开始用无人机放牧。习爷爷当时听到非常高兴,看到我们家乡的这种变化,还勉励我们说要努力学习,然后建设家乡。习爷爷非常关心我们的学习。我们虽然来自偏远的牧区,现在能收到这么优质的教育资源,我们在这里能学乐器,还可以学书法,还可以参加机器人比赛。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
袁莉: [00:23:41] 我不知道您有没有看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习近平到果洛西宁民族中学视察的系列报道。比如说在央视的宣传片里面,这里的学生讲着流利的汉语,参与书法课、机器人小组、管乐乐团。食堂的食物也是比较多汉族的口味。然后还有一位藏族学生在报道里说,在国内我们可以说我们是藏族人,在国外我们会说的肯定只有一个,会说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中华民族。我不知道您看了或者听到这样的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感想呢?
嘉洛: [00:24:22] 他们当然高兴,要大力地宣传,因为他们干的事成功了。他们成功地实施了这个教育模式,而且把它合法化,把它正常化了。至于这个民族成分,在国内我们是藏族,国外我们是中国人,我觉得这些学生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个,这是官方媒体添加进去的宣传,要么就是要求学生这样讲。至于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我看不出里面包含其他民族。中是中原,华是华夏,华夏是这两个字的所指吗?中华民族怎么就成了藏族、维族、蒙古族、还有其他壮族、彝族,能代表吗?它隐含了吗?没有啊!如果说中华民族涵盖了这些民族,他们应该有相应的权利和平等的政策,有学自己语言和文化的权力。国家有责任去提供这种平台。不能通过学校教育的手段进行强制性的同化。你为什么要关闭这所私立学校呢?
袁莉: [00:25:38] 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被关停后,学生要去哪里可以继续学习呢?
嘉洛: [00:25:46] 当时学校关闭以后,我看到了一些资料。当时果洛州政府部门把职业学校的一部分学生并到官方的职业学校里了。但是大部分学生没地方去,回家了。他们在等待这个学校重新恢复。但是什么时候能恢复,我还不好说。
袁莉: [00:26:16] 您觉得有可能吗?
嘉洛: [00:26:18] 我们拭目以待吧。
袁莉: [00:26:19] 我看到了一些学校的照片和视频,发现有不少的学生是穿着僧袍的喇嘛。这一点是不是对于中国政府来说也是比较忌讳的一个方面呢?
嘉洛: [00:26:36] 不是忌讳不忌讳的问题。这个传统我们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不是共产党来了才有的。在共产党在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时候,和尚穿袈裟的现象就是存在的。1300年来,我们这个民族没有学校,是和尚在寺院里接受寺院的教育,传承了丰富的藏族文化和语言文化。吉美坚赞学校里对和尚和俗人儿童进行统一混合式教学,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但是他把这个学校关掉了。同时,中国官方制定政策说十八岁以下的孩子和年轻人不能出家当和尚。这是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孩子和家长有自己的权力去选择希望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孩子有自己的选择权,家长也有选择权。那政府为什么偏偏要定十八岁之前不允许当和尚呢?制定这个政策最后的目的是什么呢?它要断掉在寺院里面的和尚人口。
袁莉: [00:28:00] 可能前面您没有明确地说出来,实际上这么多年以来,藏族人受教育主要是通过出家到寺院里接受教育,对吧?
嘉洛: [00:28:05] 对。
袁莉: [00:28:06] 现在中国政府不允许小孩子出家,而且有越来越多的成年僧人还俗。僧人和尚越来越少会对藏区的未来有什么影响呢?
嘉洛: [00:28:26] 影响很明显。一方面,政府把没当过和尚的孩子通过基础教育让他们跟自己的母语和母语文化进行隔离和断裂。另一方面,杜绝十八岁以下的孩子当和尚。那么谁来去继承寺院里的精英文化呢?要记住,在我们藏文化将近4700多年的历史文明当中,原来没有学校教育,但是也把文明传承下来了。从18年以后,习近平政府把藏族学校教育的角色彻底演变成殖民教育。这个角色的转换和学校功能的转换是有本质区别的。这是从习近平第二任开始发生的,不是原来的那些领导人期间发生的。
袁莉: [00:29:26] 您觉得理想的、符合藏区情况的教育形式是什么样的呢?
嘉洛: [00:29:33] 虽然吉美坚赞老师这个私立学校的规模不是很大,但是15年前我和吉美坚赞老师讲过这个。
袁莉: [00:29:45] 您去过是吧?
嘉洛: [00:29:46] 我认识他,我们熟悉。我给他讲了,你这个学校的模式,将来会成为我们整个藏民族的学校教育模式。非常感谢你开创出这么一个教育局面。他给我讲过,嘉洛老师你是第一位这样评价我的学校的老师。我知道他这个学校的模式是朝着我们整个藏区需要的、藏文化需要的、藏民族需要的教育模式发展的。因为所有的年轻人都不能去当和尚。精英文化还是需要年轻人来支撑。和尚和俗人孩子、年轻人能在一起接触和学习藏族精英文化和语言文化学习的平台和机构是非常重要的。吉美坚赞老师正好开创了这个局面,创造了这个平台,这个机构的存在非常重要。
袁莉: [00:30:41] 这个学校您去过吗?
嘉洛: [00:30:44] 没去过。
袁莉: [00:30:45] 我看到学校是在大山里面。
嘉洛: [00:30:49] 对,吉美坚赞学校在江畔的寺院旁边三百米外。这个寺院有268年的历史。一种文明和一种文化的传承传播,它需要机构。机构的演化和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是需要发展的。吉美坚赞老师他艰难的、开创性的踏出了这一步。这是他非常宝贵之处。
袁莉: [00:31:24] 我问您一个我认为中国国内网民可能会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您听没听说过丁真这个人。他是最近几年大众比较知道的一个藏族人,您如何看待丁真开始被网民追捧,后来又被网暴。很多人说他不识字就可以当公务员是靠脸吃饭。还有很多人给他寄中华字典,因为他不认识汉字。您怎么看待丁真这个现象呢?
嘉洛: [00:31:54] 这是整个汉族社会的对藏人年轻人的一种困惑的表征。他既想看到他不一样的一面,又想看到他跟他们的一致性的一面。在这个困惑当中,他选择了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非常有趣。我觉得丁真这小伙子呢,将来既不可能成为藏族的年轻人可以进行模仿的对象,也不是汉族年轻人可以进行模仿的对象。我们家乡有个汉语说法就是他四不像。他将来会变成这么一个人。
袁莉: [00:32:40] 您觉得汉族的网民们为什么要给他寄新华字典?您怎么看待这个举动呢?很多很多人,给他寄了很多字典。
嘉洛: [00:32:52] 主要是希望丁真能够和他们很流利地、很流畅地进行交流。
袁莉: [00:32:58] 您觉得他们没什么不好的意思,是吧?
嘉洛: [00:33:00] 我不认为他们有一个不好的意思。因为他们希望丁真能跟他们用流利的中文进行交流。应该是这样的。这不能提升到的民族感情和民族争论方面,我觉得这是两码事。
袁莉: [00:33:22] 最后,关于藏族教育,你有什么话想对汉族人说吗?
嘉洛: [00:33:27] 在国内和国外都有吗?
袁莉: [00:33:30] 对,我们的听众还挺多的,国内国外都有。
嘉洛: [00:33:34] 非常高兴今天能做客不明白播客谈论一些藏族教育问题。你们需要了解真相,了解在藏区发生的所有事。你们也有权力了解真相。我是2021年从中国,从藏区出来的。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去交流和更新在藏区正在发生什么。我百分之百地没有否定藏区在经济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但是它在做一些文化灭绝的行为,我们必须得揭露。文化灭绝将会破坏汉藏两个民族的关系,也会失去藏民族对整个汉族的信任和对整个中国政府的信任。我们大家需要努力去维护这种信任和友好的关系。所以我们有责任去了解和传播这种真相。谢谢大家!
袁莉: [00:34:44] 我再问您最后一个问题,这可能是很多汉族人会比较困惑的问题。因为中国政府的宣传,很多人认为少数民族文化是比较落后的。藏族人整天就是去念经。您怎么看待在西藏或者藏族文化的现代化和保持民族特质的这两方面上教育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呢?
嘉洛: [00:35:11] 文化没有先进与落后,文化只有适应与不适应。文化不存在先进与落后的问题。教育作为传承文化和语言的主要手段,它有责任去传承语言和文化。一旦教育不再承担这种责任和功能的时候,那个教育就不是那个民族的教育了。
袁莉: [00:35:43] 我们请每位嘉宾推荐三部书或者影视作品,嘉洛博士您有什么推荐?
嘉洛: [00:35:50] 根据每个人的兴趣和受教育层次的区别,我觉得不一致。层次高一些的听众朋友应该读一下司马云杰在八九年四月之前出版的《文化主体论》、《文化价值论》和《文化悖论》丛书,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我觉得非常有价值。我觉得这个书代表了中国当代的精英界的一些思想。我觉得大家应该读一下,开阔一下眼界,从一种浮躁的社会取向当中让自己回到理性的民族和族群的视角。这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读这三本书,你会发现吸取到很多的营养。
袁莉: [00:36:49] 谢谢嘉洛博士,也谢谢大家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