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質報告】疫情後十種消費趨勢的形成(中)

2020-12-29 作者: 商業人類學StanleyNg 原文 #Matters 的其它文章

【厚質報告】疫情後十種消費趨勢的形成(中) ——

四)氛圍式健康

由拒絕戴口罩,至全地球人都接受「口罩教育」,相信這是人類歷史最大規模的衛生和傳染病防控教育。雖然有說,人類是善忘的,但至今淘大花園零感染:該區升降機大堂有紫外光機消毒空氣;清潔工人倒垃圾後要每日影相,確保地方清潔,因此冇臭味,也沒有曱甴,這種物業管理態度並不是偶然,而是幾十條人命的教訓而成。

今次全地球每一角落都中招(連每日只有四班飛機的東帝汶都不能幸免),全球超過兩千萬人確診,百萬人死亡,人類對於「清潔」,繼而引伸「健康」將會重新定義,而「健康」不會再是只出現在健康產品,而是任何產品服務環境體驗,都要「健康」,「健康」不是Gimmick,是基本要求。

五)虛擬陪伴者

由叮噹(okay...多啦A夢)到Baymax,有愛有感情的機械人陪伴,在近代人類意識上,從來都不陌生。

Tamagotchi他媽哥池的啟蒙,到隨着“Siri “小愛同學這類人工智能助理軟體不斷成熟,(也先不用説Samsung Neon )也隨着人類越來越多真的用自己的嘴巴叫喚這些機械「人」,消費者的意識,將會越來越容易接受與這些機器「溝通」。

疫情下,學生上課視像,職人工作視像,人類的真身都化為平板上的影像,人類的聲音都化為揚聲器發出的聲音,這種沒有面對面的溝通模式,會使我們越來越接受「它們」。

當然,不是每間公司都要整隻叮噹來陪客人,但對於企業或品牌來說,未來需要思考的問題可能是:將來,我會如何「陪伴」客人呢?我這個「陪伴者」又會是什麼性格的呢?

(註:呢個課題令我聯想到品牌性格模型 Brand Persona...)

六)自動商業

從1936年差利卓別靈的《摩登時代》𥚃的食飯機械人開始,生活自動化或者機械人對於城市大眾根本就不再是陌生的概念(達文西的設計沒有進入大氣電波唔計)而且隱隱約約像是一個大家都有的共識,都覺得未來就是這樣,只差遲早。

20196Domino 做了一架無需付貼士的Pizza 自動運送無人車;今年內地,碧桂園的千璽機械人餐廳,也已經做了一家真正食得入口的全自動機械人餐廳。COVID-19 就像是埋門最後一腳,為了防疫,為了社交距離,推使消費者,漸漸開始信機器多過信人。再加上5G和數據分析配合,機械人對於了解顧客行為和未來銷售,的確有其優勢。(工匠精神?當然不會被取替,但,一般人無需餐餐都那麼工匠精神。)

所以,即使是半推半就,甚或為了避開人類好,接受自動商業的消費者只會漸漸增多。服務行業要思考的,就是未來什麼給人類做,什麼留給機械人做。

待續......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