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科書沒教的事】歷史的循環:戰火中的烏克蘭(下)|蘇維埃烏克蘭|大饑荒|基輔戰役|切爾諾貝爾核事故|克里米亞危機|烏俄戰爭

2022-03-03 作者: Movistory HK 原文 #Matters 的其它文章

【歷史教科書沒教的事】歷史的循環:戰火中的烏克蘭(下)|蘇維埃烏克蘭|大饑荒|基輔戰役|切爾諾貝爾核事故|克里米亞危機|烏俄戰爭 ——

凜冬將至,大雪紛飛

上回講到烏克蘭民族的起源

到一次大戰的歷史

烏克蘭成為蘇聯的一部份

揭開共產政權管治的開端

即使烏克蘭人成功爭取獨立

卻無法擺脫戰爭的陰霾

當戰火席捲烏克蘭時

烏克蘭人唯一可以做的

就是為自由而戰

大家好,我是Movistory

這個頻道主要會通過電影解說

和大家探討下電影背後帶出的議題與啟示

同時,我亦會不時個別討論一些歷史議題

和大家分享多點過往發生過的事

如何影響我們現在身處的世界

鍾意我們的影片,記得CLS

想進一步支持我們的話,還可以加入我們的Patreon會員

優先觀看我們的影片,以及選擇影片的題材

而今日,我會和大家講下

烏克蘭在一戰過後

到之後成功獨立建國的歷史

從一次大戰爆發

到鳥克蘭的獨立戰爭(1917-1922)

戰亂、處決、饑荒、與疫症

導致將近一百五十萬的鳥克蘭人喪命

烏克蘭被分成東西兩地

由蘇俄與波蘭控制

亦有部份西部地區(喀爾巴阡烏克蘭)

自願併入捷克斯洛伐克

在1922年10月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正式成立

簡稱為「蘇聯」

烏克蘭成為第二大加盟共和國

蘇維埃政府推行烏克蘭化政策

烏克蘭的政府機關與政黨

都用烏克蘭語作官方語言

所有烏克蘭的政府官員

都必須要上烏克蘭語的課程

烏克蘭的媒體與出版物

能夠自由流通

當局的教育政策

更令烏克蘭的文盲率大大下降

所以,二十年代

被稱為蘇維埃鳥克蘭的黃金時期

其中作家巴甫洛.狄青納 (Pavlo Tychyna)

與劇作家米克拉.庫里什 (Mykola Kulish)

就為烏克蘭文化作出重大貢獻

在這個時候

民族共產主義者開始湧現 (National Communism)

主張蘇維埃烏克蘭國的獨立

在蘇維埃的管治下

烏克蘭文化傾向無產階級的路線

亦即「 無產階級文化」(Proletarian culture)

作家瑟希.彼利彭科 (Pylypenko Serhii)

就成立烏克蘭第一個大眾文學組織 (Pluh)

但大部份學者仍傾向

宣揚烏克蘭的民族主義

在1924年

蘇聯領導人佛拉迪米爾.列寧去世 (Vladimir Lenin)

經過激烈的權鬥

史太林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1927年)

在1928年

史太林推行名為「五年計劃」的措施

實現「農業集體化」

大批富農遭到清算 (Kulaks)

被沒收土地與財產

流放到西伯利亞

烏克蘭的農業生產技術亦開始退步

其他農民因為擔心被清算

對糧食的生產意欲大減

加上史太林無視官員警告

提高對烏克蘭糧食的採購

勒令當地人上繳所有糧食

派人逐家逐戶搜刮糧食

最終導致烏克蘭爆發饑荒

估計將近三百萬至六百萬人喪命

不少烏克蘭歷史學家

形容這場饑荒是一場種族清洗行動

有意弱化烏克蘭的民族主義

另一邊廂

無論是烏克蘭的民族主義者

定還是民族主產主義者

都被秘密警察逮捕

指控他們借助外國勢力煽動烏克蘭的獨立

多名作家與藝術家被處決

包括著名詩人米克拉.科維洛維 (Mykola Khvylovy)

以及畫家米哈伊羅.博伊丘克 (Mykhailo Boychuk)

只有部份人流亡到海外

這一段時期

被稱為「被處決的文藝復興」

宣告烏克蘭化政策的終結

取而代之的

就是俄羅斯化的來臨

烏克蘭的領導階層都由俄羅斯人擔任

烏克蘭語學校的數量不斷減少

後來,俄羅斯語更成為學校的必修語言

史太林嘗試將所有蘇維埃國家融為一體

在東烏克蘭受到俄羅斯化洗禮時

西烏克蘭的處境亦不容樂觀

自1920年波烏兩國簽訂《華沙條約》

就有近700萬西烏克蘭人

在波蘭的管治下

波蘭對烏克蘭人採取強硬政策

先後禁止政府機關使用烏克蘭語

將烏克蘭語學校轉變成雙語學校

規定波蘭語為主要語言

烏克蘭人被剔除出利沃夫大學

不少人更直接喪失議席

這些殖民政策

都令烏克蘭人對波蘭產生仇恨

加上1929年經濟大衰退的影響

民族主義者成立「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

 (Organization of Ukrainian Nationalists)

主張以武力爭取烏克蘭的獨立

但在波蘭的鎮壓下 (Pacification of Ukrainians)

超過2000名烏克蘭人被捕

大量社區中心與圖書館被摧毁

不過,波蘭為免類似的事再發生

於是嘗試與烏克蘭人和解

容許「烏克蘭民族民主聯盟」的成員

 (Ukrainian National Democratic Alliance)

投身於國會選舉

並釋放大批在囚人士

但仍有人拒絕接受波蘭的條件

「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

就一直伏擊波蘭的政治領袖

直到1939年9月1日

納粹德國揮軍進攻波蘭

同月17日

蘇軍從東邊入侵波蘭

西烏克蘭落入蘇聯手中

大批西烏克蘭政治家被流放到東方

亦有人反抗蘇聯的管治

在1940年

由於「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

內部出現嚴重分歧

分裂成以安德烈.米里尼克

為首的溫和派 (Andriy Atanasovych Melnyk)

與以斯捷潘.班傑拉為首的激進派 (Stepan Bandera)

前者主張與德國合作

後者就準備與任何敵人作戰

在1941年6月22日

德國大舉入侵蘇聯

蘇聯大片西部地區淪陷

在30日

激進派在利沃夫宣布成立「烏克蘭國」

但納粹德國拒絕承認

並拘捕班傑拉等人

烏克蘭的獨立建國夢再次幻滅

同年8月

德軍與蘇軍爆發「基輔戰役」

德軍包圍蘇軍並佔領基輔

正式展開對烏克蘭的管治

在1942年10月

以羅曼.舒赫維奇為首的 (Roman Shukhevych)

民族主義者組織成員

組建「烏克蘭反抗軍」(Ukrainian Insurgent Army)

估計有3萬至4萬人

有別於其他國家的反抗組織

烏克蘭反抗軍並無外國援助

並同時敵對德國、蘇聯與波蘭

在1943年至1944年

反抗軍就組織對波蘭人的種族清洗行動

將近6萬至8萬名波蘭人喪生

史稱「沃倫慘案」

在1943年11月

蘇軍對德軍發起反攻

並重新佔領基輔

在1944年末

蘇聯已經解放整個烏克蘭

烏克蘭再次接受蘇聯的管治

在1945年5月

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

歐洲戰事暫告一段落

但烏克蘭反抗軍

仍繼續反抗蘇聯的管治

並化整為零轉入地下發展(直到1956年)

除了戰後重建之外

蘇聯亦着手將東西烏克蘭合併

在1946年至1947年

由於旱災與戰爭的關係

烏克蘭出現糧食短缺的問題

加上史太林提高糧食上繳配額

烏克蘭再次爆發饑荒

當時烏克蘭共產黨第一書記

尼基塔.赫魯曉夫 (Nikita Khrushchev)

就向史太林建議提供食物援助

令烏克蘭的局勢穩定

在赫魯曉夫的統治下

烏克蘭推行集體化與工業化政策

並以俄羅斯化的教育作配合

推動烏克蘭的現代發展

在1953年3月

史太林去世

赫魯曉夫成為新的領袖

有別於史太林

赫魯曉夫非常重視烏克蘭的發展

強調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夥伴關係

以及兩地在文化與語言的聯繫

在1954年

赫魯曉夫為了慶祝「佩列亞斯拉夫條約」三百周年

於是將克里米亞劃入烏克蘭管轄

藉此鞏固雙方的「友誼」

事實上,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

當局才作出這一個決定

但這一種狀況

亦為後來的領土爭議埋下伏線

在1956年

赫魯曉夫宣佈「去史太林化」(De-Stanlinization)

烏克蘭的語言和文化再次受到重視

被稱為「解凍時期」(Khrushchev Thaw)

在1957年

烏克蘭歷史學家獲准創立歷史期刊

兩年後,蘇維埃烏克蘭百科全書面世

除了文化發展外

烏克蘭精英亦投身於科學研究

(例如核研究與電子科技)

烏克蘭語的學術文章陸續出現

在六十年代

新一代的烏克蘭精英亦嶄露頭角 (Sixtiers)

其中就有

詩人瓦西里.西蒙年科 (Vasyl Symonenko)

作家琳娜.柯斯登柯 (Lina Kostenko)

以及文學評論家伊萬.久巴 (Ivan Dziuba)

後來,蘇聯保守主義勢力抬頭

新上任的蘇聯領導人

列昂尼德.布里茲尼夫 (Leonid Brezhnev)

繼續進行俄羅斯化政策

打壓烏克蘭的知識份子

但當時的烏克蘭第一書記

彼得.謝列斯特 (Petro Shelest) (1963-1972)

仍一直捍衛烏克蘭在蘇聯的利益

以及烏克蘭人的文化權利

烏克蘭的復興與自我肯定

某程度上都建基於謝列斯特的努力

但在1972年

由於謝列斯特

在民族主義問題上表現軟弱

以及本土主義的傾向

當局將他調離基輔

由弗拉迪米爾.謝爾比茨基取代 (Volodymyr Shcherbytsky)

在上任後

謝爾比茨基就清洗近37, 000名

親謝列斯特的黨員

雖然同為烏克蘭人

但謝爾比茨基卻大力推行俄羅斯化政策

在公開場合上說俄羅斯語

並支持經濟上的中央集權

犧牲烏克蘭的經濟利益

同時,國內的異見聲音都遭到打壓

秘密警察逮捕大批知識份子

烏克蘭的媒體、學術和文化組織備受壓制

雖然在1975年

蘇聯簽訂《赫爾辛基協議》(Helsinki Final Act)

同意尊重國內人權與基本自由

烏克蘭的知識份子成立

「烏克蘭赫爾辛基小組」(Ukrainian Helsinki group)

監察烏克蘭的人權問題

但當組織提出讓烏克蘭脫離蘇聯 (1980年)

容許人民參與自由選舉時

大部份人卻被當局拘捕

其餘的都流亡海外

只要觸及蘇聯的利益

任何反對聲音都遭到遏制

直到1985年

蘇聯新領導人

米哈伊爾.戈巴卓夫上台 (Mikhail Gorbachev)

他提出改革開放政策

在經濟上進行改革 (Perestroika)

在政治上對內外開放 (Glasnost)

藉此解決國內經濟停滯

政治保守的問題

但在政策實施不久

在1986年4月26日

烏克蘭爆發「切爾諾貝爾核事故」

爆炸所引發的放射性物質

遠超二次大戰時的原子彈

但蘇聯政府卻刻意隱瞞真實狀況

嘗試掩蓋這一場災難

導致當地人深受核輻射的禍害

事後,戈巴卓夫繼續推行改革開放

希望能夠挽救蘇聯的局面

但適得其反

政策不但揭露嚴重的社會與經濟問題

同時亦成為民族主義者表達不滿的契機

在1987年末

在基輔的知識份子

開始討論三十年代的大饑荒

以及烏克蘭獨立戰爭等議題 (1917-1920) 

這些歷史都是蘇聯時期未曾提及

在1989年春開始

象徵着烏克蘭民族的藍黃旗幟

再次飄揚在烏克蘭的街道上

群眾要求獨立自主的呼聲越來越高漲

同年,不同組織組成

「烏克蘭人民重組運動」

(Popular Movement for Restructuring in Ukraine)

成立初期就有二十八萬人

旨在維護烏克蘭的主權

宣揚烏克蘭的語言和文化

以及支持烏克蘭的民主化

在1988年起

群眾先後在利沃夫與基輔等城市參與集會

(The Ukrainian Weekly 1988)

在1990年的集會

更齊集30萬人參加

烏克蘭的民族意識空前高漲

在1991年8月19日

蘇聯爆發政變

戈巴卓夫被軟禁在克里米亞

雖然後來政變失敗

但卻加快蘇聯解體的命運

在8月24日

烏克蘭國會發表國家獨立宣言

宣布建立烏克蘭共和國

愛國歌曲《烏克蘭仍在人間》

在後來成為國歌

(由西烏克蘭作曲家)

(米卡依羅.維爾畢茨基)

(在1862年創作)

在12月1日

烏克蘭舉行全國公投

超過九成人支持烏克蘭獨立

同日,烏克蘭舉行總統選舉

事隔多年

烏克蘭人再次建立屬於自己民族的國度

除了需要過渡到民主與市場經濟體制外

烏克蘭人急切要解決的

就是與俄羅斯的關係

隨著蘇聯的解體

各個加盟共和國都宣告獨立

對俄羅斯人來說

失去烏克蘭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除了東斯拉夫人的民族情懷外

烏克蘭的戰略地位與天然資源

對俄羅斯都非常重要

失去烏克蘭不但威脅俄羅斯的安全命脈

同時亦令俄羅斯的經濟更加疲弱

另外,由於克里米亞與烏克蘭的合併

蘇聯解體後

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失去重要的溫水港

只能向烏克蘭租借軍港

(大部份俄羅斯港口在冬季時都會結冰)

而且前蘇聯遺留下來的武器與設備

特別是放置於烏克蘭數以千計的核武器

一度令烏俄兩國關係緊張

雖然在1994年

烏克蘭與美英兩國簽訂《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

透過放棄核武換取美英的經濟援助

以及日後保證烏克蘭安全的承諾

但烏克蘭這一個決定

卻埋下日後國家安全的隱憂

最嚴峻的是

烏克蘭獨立時

將近有一千一百萬俄羅斯人在烏克蘭內

成為烏克蘭的第二大民族

蘇聯時期的俄羅斯化政策

又令不少烏克蘭人親俄

這都導致日後烏克蘭陷入兩極分化

其中克里米亞

就超過65%是俄羅斯人

對於與烏克蘭合併深感不滿

在1992年5月

克里米亞國會就宣佈獨立

意圖併入俄羅斯

雖然事件得到平息

克里米亞成為自治共和國

但克里米亞問題

仍然是烏俄兩國難以越過的障礙

踏入二十一世紀

此時的烏克蘭已經通過新憲法

實行共和制度

在2004年的烏克蘭總統大選中

維克多.亞努科維奇被指靠舞弊勝出

引發「橙色革命」

迫使法院重啟選舉

由親美的維克多.尤先科當選 (Viktor Yushchenko)

在2010年,亞努科維奇維奇

捲土重來成功當選

並承諾會帶領烏克蘭加入歐盟

但在2013年

亞努科維奇卻違反承諾靠攏俄羅斯

引發「親歐盟示威運動」(Revolution of Dignity)

經過九十三日的警民衝突

亞努科維奇維奇連夜離開基輔

國會宣布提早總統大選

但革命的成功

並未為烏克蘭帶來和平

緊隨其後的

卻是克里米亞危機與頓巴斯戰爭(2014年)

不但克里米亞通過公投加入俄羅斯

烏克蘭東部與俄羅斯接壤的兩個州

(頓內次克州及盧干斯克州)

亦宣佈獨立並申請加入俄羅斯

烏克蘭軍與東部的親俄武裝份子爆發衝突

東烏地區的傷亡人數不斷攀升

雖然在2014年9月

雙方簽訂《明斯克協議》停火

但多年來,零星衝突卻不斷持續

烏克蘭就好似無辦法擺脫戰火的陰霾

或者,人類從歷史中唯一吸取到的教訓

就是人類並沒有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


2022年2月24日

俄軍從三方面夾擊烏克蘭

烏俄戰爭正式爆發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

面對強大的俄羅斯

我們只有孤軍作戰


影片如下:


Patreon (課金):

https://www.patreon.com/movistoryhk


LBRY: https://lbry.tv/@MovistoryHK:b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JLkyS-CZ3cp6JWpe_B9Ug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ovistory.hk/

MeWe: https://mewe.com/i/movistoryhk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ovistory-HK...

Twitter: https://twitter.com/Movistory_HK


🎬📚

#歷史的循環 #戰火中的烏克蘭 #烏俄戰爭 #蘇維埃烏克蘭 #史太林#五年計劃 #大饑荒 #烏克蘭國 #基輔戰役 #烏克蘭反抗軍 #沃倫慘案 #去史太林化 #赫魯曉夫 #俄羅斯化政策 #切爾諾貝爾核事故 #戈巴卓夫 #烏克蘭人民重組運動 #烏克蘭建國 #烏克蘭仍在人間 #克里米亞危機 #核武器 #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 #橙色革命 #親歐盟示威運動 #頓巴斯戰爭 #烏克蘭民族 #為自由而戰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