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科書沒教的事】大國夾縫中的國度:波羅的海三小國史──立陶宛(下)|從一次大戰到立陶宛復國|民主與獨裁|蘇聯時期|森林兄弟|波羅的海之路|一月事

2022-04-10 作者: Movistory HK 原文 #Matters 的其它文章

【歷史教科書沒教的事】大國夾縫中的國度:波羅的海三小國史──立陶宛(下)|從一次大戰到立陶宛復國|民主與獨裁|蘇聯時期|森林兄弟|波羅的海之路|一月事… ——

民主自由從來都不是從天而降

而是由前人犧牲而爭取得來

上回講到一次大戰後

立陶宛人成功獨立建國

但卻只能夠在大國的夾縫中掙扎求存

最後成為蘇聯的一部份

象徵着反極權的十字架山

在記錄這一段歷史的同時

亦承載着每一代人的信念

大家好,我是Movistory

這個頻道主要會通過電影解說

和大家探討下電影背後帶出的議題與啟示

同時,我亦會不時個別討論一些歷史議題

和大家分享多點過往發生過的事

如何影響我們現在身處的世界

鍾意我們的影片,記得CLS

想進一步支持我們的話,還可以加入我們的Patreon會員

優先觀看我們的影片,以及選擇影片的題材

今日我會和大家講下

立陶宛人在一戰後到蘇聯時期的歷史

經過一次大戰

立陶宛人終於成功復國

在1920年4月

立陶宛舉行選舉組成制憲大會

並在6月通過臨時憲法

在1922年8月

大會通過正式憲法

國會亦取締制憲大會

成為最高權力機關

三大政治勢力佔據國會大多數議席

包括基督教民主黨 (Lithuanian Christian Democratic Party)

人民農民聯盟 (Lithuanian Popular Peasants' Union)

以及社會民主黨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of Lithuania)

但在二十年代

由於民主制度的不成熟

政治經驗不足

黨派之間又經常爆發衝突

政局不穩令人民對民主體制失去信心

這一狀況普遍出現在波羅的海三國

在1926年5月

立陶宛舉行國會選舉

由人民農民聯盟與社會民主黨聯合執政

但由於新政府上台後特赦共產黨員

與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而引起民族主義者的不滿

在12月17日晚

右翼份子就聯同軍隊發動政變

以斯苗東納為首的政權成立 (Antanas Smetona)

他所領導的「民族主義聯盟」(Lithuanian Nationalist Union)

一直主導立陶宛的政治發展

在1927年4月

斯苗東納解散國會

並在之後頌布新憲法

成功多次連任

在三十年代

斯苗東納更陸續取締政黨活動

限制集會與新聞自由

並加緊對地方政府的控制

立陶宛為了抗衡大國的威脅

在1934年聯同愛沙尼亞與拉脫維亞

簽訂協約 (Baltic Entente) 

但協約的簽訂並無實際作用

波羅的海三國因為意見分歧而無法合一

主要因為立陶宛傾向與蘇聯保持穩定關係

而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就主張靠攏德國

在1938年3月

隨著納粹德國不斷擴張

波蘭對立陶宛發出最後通牒

要求立陶宛與波蘭恢復外交關係

藉此確保波蘭北方邊界的安全

立陶宛深知實力不足

又沒有大國的支持

於是同意波蘭的要求

就在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不久(五日後)

在1939年3月20日

德國亦對立陶宛發出最後通牒

要求立陶宛交還克萊佩達(Klaipėda)

 (1923年1月10日,立陶宛人發動起義)

(奪取原屬德國受國際聯盟託管的克萊佩達)

(為立陶宛出波羅的海的唯一港口)

英法兩國繼續採取綏靖政策

面對實力強大的德國

立陶宛只能屈服

在8月23日

德國與蘇聯達成秘密協議(德蘇互不侵犯條約)

決定瓜分波羅的海地區

立陶宛歸德國

愛沙尼亞與拉脫維亞就歸蘇聯

在9月1日

德國揮軍入侵波蘭

同月17日

蘇軍亦從西線進攻

波蘭陷入腹背受敵的局面

在28日,德蘇兩國簽訂補充協議

以部份波蘭領土為條件

將立陶宛交由蘇聯控制

在10月10日

在蘇聯的施壓下

立陶宛和蘇聯簽署互助條約

規定將維爾紐斯地區重歸立陶宛

以換取蘇聯在立陶宛建立軍事基地

立陶宛的主權不斷被剝削

拉脫維亞與愛沙尼亞亦遭受同一命運

在1940年6月14日

(英法兩國正忙於應付西線的戰爭)

(無暇顧及波羅的海三國)

蘇聯聲稱有士兵失蹤

向立陶宛發出最後通牒

要求重組內閣

並准許蘇聯駐紮軍隊

立陶宛政府選擇接受

第二日,將近三十萬紅軍越過邊境

總統斯苗東納亦流亡到德國

同年7月

蘇聯舉辦人民議會選舉

並扶植

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Lithuanian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

在8月3日

立陶宛正式併入蘇聯版圖

立陶宛共產黨第一書記

安塔納斯.斯涅奇庫斯 (Antanas Sniečkus)

成為最高領導人

但當局不但實施蘇維埃化政策

同時亦拘捕大批立陶宛知識分子與領袖

將他們流放到西伯利亞

甚至直接處決

在1941年6月14日

就將近一萬八千人被流放

史稱「六月遣送」(June deportation)

恐懼籠罩整個立陶宛上下

立陶宛人意識到

蘇聯的威脅比德國更加大

立陶宛人在德國境內

成立「立陶宛行動前線」(Lithuanian Activist Front)

由駐柏林的立陶宛部長

凱西斯.斯基爾帕領導 (Kazys Škirpa)

發起對蘇聯的武裝反抗

在6月22日

德國撕毀互不侵犯條約

大舉進攻蘇聯

「立陶宛行動前線」趁機

發起「六月起義」(June Uprising)

並在23日成立臨時政府

在一星期內

立陶宛落入德國人手中

很多立陶宛人都視德國人為解放者

部份極右份子

更加入輔助警察營 (Lithuanian Auxiliary Police Battalions)

協助對猶太人的清洗行動

臨時政府期望透過與德國合作

換取立陶宛的獨立

但德國卻將立陶宛納入東方轄區 (Reichskommissariat Ostland)

並軟禁立陶宛行動前線的領袖

最終,臨時政府被架空權力宣告解散

在德國統治時期

德國強迫立陶宛人勞動

關閉所有高等學術機構

大批立陶宛文化界人士

被囚禁於集中營中

立陶宛人以各種途徑反抗德國

有農民拒不繳糧

不履行軍事和勞動義務

亦有人發行立陶宛的報紙和傳單

組織地下抵抗運動

冒險拯救猶太人和其他民族

而隨著戰事的發展

德國已經失去軍事優勢

陷入兩線作戰的局面

從1944年起

德國就嘗試重組立陶宛的軍隊緩解壓力

在立陶宛將軍

波維拉斯.普萊恰韋丘斯的領導下 (Povilas Plechavičius)

「立陶宛領土防衛力量」成立 (Lithuanian Territorial Defense Force)

將近有三萬人自願加入

但由於組織的民族意識強烈

德國人擔心立陶宛的勢力壯大

決定取消計劃

將領袖送入集中營

剩餘人員只好帶同武器躲藏在森林

在1944年7月

蘇軍發起大規模反攻

年青一代深恐蘇聯的高壓管治重演而逃亡

立陶宛人一直寄望西方的支持

但西方卻已經默許蘇聯在波羅的海的勢力範圍

(1945年5月8日,德國宣佈無條件投降)

(波羅的海地區再次納入蘇聯的版圖)

從1945年到1946間

至少十萬名立陶宛人被流放

立陶宛人明白到

不能夠再寄望西方的支持

而是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反抗

在波羅的海三國中

至少有五萬人潛入森林

成立地下組織對抗蘇聯

被稱為「森林兄弟」(Forest Brothers)

其中又以立陶宛的規模最大(三萬)

在1949年2月16日

(1918時立陶共和國簽訂獨立法案的日子)

遊擊隊發表獨立宣言 (Lithuanian Partisans Declaration)

宣佈成立

「立陶宛自由戰士聯盟」 (Union of Lithuanian Freedom Fighters)

起初,遊擊隊憑藉農村與天主教人士的支援

對蘇軍造成嚴重損失

但由於史太林發起「衝浪行動」(Operation Priboi)

將大批立陶人驅逐到西伯利亞

並且執行農業集體化政策

令游擊隊的食物與裝備來源被斷絕

加上蘇軍的大力鎮壓

立陶宛的抵抗運動進入底潮

直到1953年

史太林去世

蘇聯宣布特赦「森林兄弟」

部份人放下武器重新生活

在1956年

「立陶宛自由戰士聯盟」領袖

阿道法斯.拉馬瑙斯卡斯被捕 (Adolfas Ramanauskas)

立陶宛的反抗運動

基本上亦暫告一段落

(直到八十年代時期,仍然森林兄弟的成員抵抗蘇聯)

蘇聯新領導人

尼基塔.赫魯曉夫 (Nikita Khrushchev)

推動去史太林化 (De-Stalinization)

並且下放權力 (Decentralization)

被稱為「解凍時期」

以往史太林時期的高壓管治不復存在

各個加盟共和國的「主權」(Sovereignty)

開始受到重視

當局允許加盟共和國

能夠草擬地方法律

立陶宛政府亦傾向本土化

非本地政黨逐漸撤離領導階層

同時,立陶宛文化亦開始復興

藝術與文學創作產量不斷上升

被流放的立陶宛作家

例如安塔納斯.米斯基尼斯 (Antanas Miškinis)

彼特拉斯.喬德利斯 (Petras Juodelis)

陸續被釋放重返立陶宛

部份人更重投立陶宛的文化事業

但到1964年

蘇聯保守主義勢力抬頭

新領導人

列昂尼德.布里茲尼夫 (Leonid Brezhnev)

推行反民族主義的運動 (Anti-Nationalism Campaign)

嘗試在文化上打壓立陶宛的民族意識

推動俄羅斯化政策

加上在1968年

捷克斯洛伐克爆發「布拉格之春」

蘇聯出兵干涉

令波羅的海三國對與蘇聯合作的幻想破滅

同年,首本「薩密茲達」在立陶宛面世

所謂的「薩密茲達」(Samizdat)

即是指蘇聯時期的秘密出版物

其中由天主教神父

西吉塔斯.坦克維休斯 (Sigitas Tamkevičius)

主編的《立陶宛天主教會記事》

(Chronicle of the Catholic Church in Lithuania)

就揭露蘇聯迫害天主教會的行徑

成為秘密警察重點打壓的目標

在1972年5月14日

一個叫羅馬斯.卡蘭塔的學生 (Romas Kalanta)

在考納斯國家音樂劇院的廣場上自焚

後來在醫院逝世

這一個地方

就是在1940年

立陶宛宣布加入蘇聯的象徵地

當局嘗試掩蓋這件事

但消息很快傳遍整個立陶宛

引發立共時期最大的示威活動

雖然事件被當局鎮壓

但立陶宛人的反共意識卻愈來愈強烈

在1974年

統治立陶宛三十多年的斯涅奇庫斯去世

由佩特拉斯.格里什克維丘斯繼任 (Petras Griškevičius)

他與蘇聯領導人布里茲尼夫一樣

奉行保守主義

在任內加強俄羅斯化政策

打壓立陶宛文化的發展

導致更多知識份子投身於地下創作

在1975年

秘密刊物《晨曦》(Aušra)

就致力宣揚立陶宛文化的優越

雖然在1975年

蘇聯與西方簽訂《赫爾辛基協議》(1975)

同意尊重國內人權與自由

立陶宛的異見人士

亦成立「立陶宛赫爾辛基小組」

監察立陶宛的人權狀況

但立陶宛的人權問題仍沒有改善

有關成員更面臨牢獄之災

被迫流亡到海外

任何反對聲音都遭到遏制

直到1985年3月

米哈伊爾.戈巴契夫 (Mikhail Gorbachev)

成為新一任蘇聯領導人

此時的蘇聯不但經濟發展停滯

人民生活水平低落

國內各民族的獨立意識亦空前高漲

他提出在經濟上改革 (Perestroika)

在政治上對內外開放的政策 (Glasnost)

嘗試解決眼前的危機

但適得其反

政策揭露蘇聯的黑暗面

人民對共產體制的信心動搖

隨著蘇聯減少對東歐的控制

立陶宛人亦開始爭取獨立

在1988年6月3日

立陶宛的知識分子宣佈成立組織

「薩尤季斯」(Sąjūdis)

又名為「立陶宛改革運動」(Reform Movement of Lithuania)

群眾大會和遊行示威此起彼落

同年8月23日

亦即《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四十九週年

在當局的批准下

「薩尤季斯」在維爾紐斯發起和平集會

否定希特拉與史太林瓜分東歐的協議

在9月28日

地下組織「立陶宛自由聯盟」(Lithuanian Liberty League)

亦舉行群眾大會

但政府以活動未經批准為由調派部隊鎮壓

事件引起社會各界的抨擊

蘇聯為了平息民憤

將立陶宛的領導階層革職

但這些都無法阻止立陶宛的獨立風潮

在1988年10月6日

立陶宛政府

就重新確立三色旗和民族之歌(立陶宛,我的祖國)

為立陶宛的國旗和國歌

在1989年5月

波羅的海三國的組織

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召開全體大會

並成立「波羅的海委員會」

協調共同的政治行動

在8月23日

亦即《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五十週年

波羅的海三國人民

發起「波羅的海之路」行動 (Baltic Way)

將近有二百萬人參加

一度引起國際社會對三國的關注

當時立共第一書記

阿爾吉爾達斯.布拉藻斯卡斯 (Algirdas Brazauskas)

宣佈蘇聯斷絕聯繫

從來都沒有加盟共和國會如此挑戰蘇聯的權威

而這亦為日後蘇聯的解體埋下伏線

在1990年

當局舉行立陶宛最高蘇維埃選舉

最終,「薩尤季斯」的勢力大勝

在3月11日

立陶宛最高蘇維埃更名為

「立陶宛最高議會」(Supreme Council)

委員會通過「復國法案」

成為第一個脫離蘇聯的加盟共和國

蘇聯隨即以經濟制裁回應

並要求立陶宛撤回法案

而由於立陶宛一直過度依賴蘇聯

國內經濟迅速惡化

立陶宛政府被迫讓步

與蘇聯展開談判

但一直都談判未果

在1991年1月10日

蘇聯對立陶宛發出最後通牒

要求當局遵守蘇維埃憲法

而遭到拒絕

就在第二日

蘇聯的空降部隊

先後佔領維爾紐斯的國防部與出版中心

並向會議大樓、電視塔、廣播電台等據點推進

手無寸鐵的市民築成人盾與路障

阻擋蘇軍的推進

甚至擋在坦克面前

但卻遭到實彈射擊

又或者被坦克直接輾過

不少堅守電視塔的人

都在蘇軍的炮火下犧牲

但人群並未因為蘇聯的武力而散去

反而有更多人聚集在最高議會外

高叫立陶宛獨立的口號

國際社會紛紛譴責蘇聯的行徑

礙於輿論壓力

蘇聯停止在立陶宛的軍事行動

這一件事

被稱為「一月事件」(January Events)

至少有14人犧牲

超過140人受傷

成為立陶宛人的集體傷痛回憶

這一段回憶

亦進一步激化立陶宛的獨立意識

在2月10日

立陶宛舉行全民公投

將近90%的人支持恢復獨立

為了挽回局勢

蘇聯建議與波羅的海三國締結聯邦條約

但就在聯邦條約簽訂前一日

亦即8月19日

蘇聯爆發政變

戈巴卓夫被軟禁在克里米亞

蘇聯最終只能承認立陶宛的獨立

歷經半個世紀的磨難

立陶宛再次成功復國

擺脫大國的控制

他們的身份、他們的文化、他們的信仰

並未因為時代的洗禮而消亡

反而在壓迫中茁壯成長

最後連起屬於他們的自由之路


影片如下:


Patreon (課金):

https://www.patreon.com/movistoryhk


LBRY: https://lbry.tv/@MovistoryHK:b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JLkyS-CZ3cp6JWpe_B9Ug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ovistory.hk/

MeWe: https://mewe.com/i/movistoryhk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ovistory-HK...

Twitter: https://twitter.com/Movistory_HK


🎬📚

#大國夾縫中的國度 #波羅的海三小國史 #立陶宛 #一次大戰 #民主 #獨裁 #斯苗東納 #民族主義聯盟 #德蘇互不侵犯條約 #蘇維埃立陶宛 #大規模流放 #森林兄弟 #俄羅斯化 #文化復興 #秘密出版物 #薩尤季斯 #波羅的海之路 #復國法案 #一月事件 #十字架山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