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東昇西降理論或許需要做進一步的修正。海外輿論認為,中國硬扛北約,預示中歐關係難以改善,北約進入印太地區不可逆轉,中國與北約進一步對立,美國整合盟國對抗中國的戰略已獲初步成效|俄烏戰爭|中國外交

2024-07-13 原文 #老楊到處說 的其它文章

所謂的東昇西降理論或許需要做進一步的修正。海外輿論認為,中國硬扛北約,預示中歐關係難以改善,北約進入印太地區不可逆轉,中國與北約進一步對立,美國整合盟國對抗中國的戰略已獲初步成效|俄烏戰爭|中國外交 ——

訂閱楊錦麟頻道,每天免費收看最新影片歡迎各位透過超級感謝支持我們的創作亦可通過PayPal支持我們:http://bit.ly/support-laoyang-------------------------------------華人社會大變將至,老楊堅持在亂局中繼續做好本份,為大家提供獨到而全面資訊,助大家一同分析時局,安身立命。為支持團隊運作,老楊特別為各位舊雨知音準備各種優秀產品,由頂級高山茶葉,到日常淺酎的紅白葡萄酒,一應俱全。最新推出老醬香白酒,百年在地窖藏,上思上想不上頭,懇請各方好友支持。歡迎掃二維碼添加微信諮詢:zhujiu30 或 微信qingtongtong100-------------------------------------#中國 #中国 #老楊到處說 #楊錦麟論時政 #楊錦麟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本周在华盛顿举行了为期三天的75周年纪念峰会。除了痛批俄罗斯、并重申坚定不移支持乌克兰外,北约32个成员国在星期三(7月10日)发表的《华盛顿峰会宣言》,毫不含糊地指责中国是“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的决定性赋能者”(decisive enabler),并措辞强烈地表明:中国将为此付出代价。中国立即强硬回击,指责北约渲染亚太地区紧张局势,充斥冷战思维和好战言论,《宣言》涉华内容充满偏见、抹黑、挑衅。中国外交部还进一步反击北约是“冷战遗存、阵营对抗和集团政治产物”,“北约的黑手伸向哪里,动荡和混乱就出现在哪里”。在西方媒体看来,北约与中国关系虽然不密切,却也没有多大瓜葛。然而,实际上,中国对北约宿怨已有20多年之久。1999年,北约的美军轰炸机导弹击中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三名中国记者遇难,在中国激起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一些中国青年甚至以此作为自己“觉醒”的标志,认为北约欠中国一笔血债。当中美关系和谐时,这段历史就不被提起;近年中美关系紧张,这场宿怨又浮现到台前。今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炸馆事件25周年之际出访塞尔维亚,在当地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特别提到炸馆事件与三名遇难记者的名字,强调“我们不能忘记”。北约一方,则是在近年愈来愈明确地把中国视为眼前的现实挑战,而不是一个遥远的威胁。2019年,北约峰会首次将中国形容为“挑战”;在俄乌战争爆发后,北约2022年的战略概念文件将中国升级为“系统性挑战”。今天,中国在北约眼中成了俄罗斯对乌战争的“决定性赋能者”。新加坡《聯合早報》韩咏红在題為《中国硬杠北约》指出,北约的强烈措辞,让观察人士普遍感到意外,并认为这是北约对华态度的重大转变。由于德国等欧洲国家视中国为重要市场,北约对于谴责中国一直是有所保留。这次它首次加入华盛顿谴责中国的行列,凸显了美国的外交胜利,也意味着美国收集到的情报说服了欧洲。本星期三公布的北约《华盛顿峰会宣言》指,中国通过与俄罗斯“上不封顶”的伙伴关系以及对俄军事工业基础“大规模的支持”,成了“决定性赋能者”,加大俄罗斯对欧洲大西洋安全的威胁。北约要求中国“停止对俄罗斯战争行为的一切物质与政治支持”,停止运送军民两用物资与武器部件等, 并威胁称中国“为欧洲近期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赋能,不能不受到利益和声誉的负面冲击”。这些“负面冲击”会是什么?《宣言》没有明说,但显然已为经济或贸易制裁留下伏笔。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同日在华盛顿出席2024北约公共论坛时,就直接提到制裁的可能性。布林肯明确说,北京继续给俄罗斯军事工业基础添柴火是不可接受的, 随之而来的行动包括必要的制裁,以及不允许北京在寻求改善对外关系方面取得进展。中国的强烈反应则表明它“没有在怕的”,也反映中国对于改善与美国和欧洲的关系,也不抱持太大希望。在北约峰会的当儿,中国与白罗斯就在北约东部边境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中白“雄鹰突击-2024”陆军联合训练从7月8日开始举行,演习以反恐为主题,演练营救人质等课目,但对北约示强的含义十分清晰。而在北约峰会前几天,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十国领导人与代表7月4日刚在哈萨克斯坦举行了峰会,两场峰会日期的靠近引起了欧洲的关注,尤其7月4日还是美国独立日。大概也是意识到这个中国与北约强势硬杠的含义,印度是上合组织成员,总理莫迪缺席了上合峰会,却单独访问了俄罗斯,这又反映出中国要以上合组织制衡北约,也不会一帆风顺。俄乌战争持续了两年多,叠加中美原已不断激化的竞争与对抗态势,让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关系不断恶化。历史可能会记下北约75周年峰会是一个分水岭,代表美国主导的“民主对垒专制”意识形态划界,又再往前走了一步。不过,亚洲国家中的韩国、日本、新西兰的领导人今年连续三年出席北约峰会,澳大利亚却只派出了副总理,又可见亚太国家对北约东扩也非全无保留。当前,美国再次拉拢与团结欧洲,而“中俄白轴心”的形容也在欧洲浮现。但美国与欧洲团结的局面能持续多久,还真不好说。最终,决定美国围堵中国战略成败的关键,还是11月的美国大选。现任总统拜登是否会参选到底,还是未定之天;而特朗普若上台,美国对盟友的态度又会换上一副面孔。说到底,东西方阵营都没有真正坚定一致理念或利益基础,一些西方国家面临的棘手内部问题,也会限制他们的外交选项。但无论如何,从大的态势看,中国和北约已正式对立,中国与欧洲也越走越远,这态势预计将持续。1,以政治制度,價值觀分野的兩大陣營進一步清晰,歐美國家已形成具有針對性的統一戰線,他們的對手中國,俄羅斯,伊朗,朝鮮已被塑造為新的軸心,這樣的分野,對於中國而言,只會進一步證實,外部環境不可避免的進一步惡化。2,改善或拉攏歐洲,是中國減少來自美國壓力的一個切入,但跡象顯示,中國已經為積極策應俄羅斯正在付出越來越多的代價。中歐關係正在創造零和遊戲的具備條件。3,贊同韩咏红的結論 说到底,东西方阵营都没有真正坚定一致理念或利益基础,一些西方国家面临的棘手内部问题,也会限制他们的外交选项。但无论如何,从大的态势看,中国和北约已正式对立,中国与欧洲也越走越远,这态势预计将持续。4,所謂的東昇西降理論或許需要做進一步的修正。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