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聞聚焦 烏克蘭對美國放軟身段 特朗普單對單施壓策略奏效 中美可能達成新的貿易協議,習近平或將赴美訪問,美國「聯俄抗中」策略能否奏效,習近平和馬雲幹嘛不對付,香港民主黨宣布解散 # 特朗普#習近平

2025-02-21 原文 #老楊到處說 的其它文章

今日新聞聚焦 烏克蘭對美國放軟身段 特朗普單對單施壓策略奏效 中美可能達成新的貿易協議,習近平或將赴美訪問,美國「聯俄抗中」策略能否奏效,習近平和馬雲幹嘛不對付,香港民主黨宣布解散 # 特朗普#習近平 ——

訂閱楊錦麟頻道,每天免費收看最新影片歡迎各位透過超級感謝支持我們的創作亦可通過PayPal支持我們:http://bit.ly/support-laoyang-------------------------------------華人社會大變將至,老楊堅持在亂局中繼續做好本份,為大家提供獨到而全面資訊,助大家一同分析時局,安身立命。為支持團隊運作,老楊特別為各位舊雨知音準備各種優秀產品,由頂級高山茶葉,到日常淺酎的紅白葡萄酒,一應俱全。最新推出老醬香白酒,百年在地窖藏,上思上想不上頭,懇請各方好友支持。歡迎掃二維碼添加微信諮詢:zhujiu30 或 微信qingtongtong100-------------------------------------#中國 #中国 #老楊到處說 #楊錦麟論時政 #楊錦麟1,《rfi》美國國會議員批評特朗普稱澤連斯基“獨裁者”2,《金融時報》美國反對G7聲明稱俄羅斯爲侵略者3,《rfi》馬克龍下周一在華盛頓會見特朗普,馬克龍:美國的“戰略利益”與歐洲“相同”4,《rfi》澤連斯基:與美國特使的交流“富有建設性”,主張與美國建立“穩固的關係”5,《美國之音》泽连斯基:乌克兰和美国的牢固关系“造福全世界”6,《半島電視台》美国改变对乌克兰战争的立场,寻求 5000 亿美元的回报7,《華爾街日報》美國加緊施壓澤連斯基,要求烏方簽署礦產協議8,《德國之聲》“矿产换援助”被拒 美或寻求与乌达成“简化版协议”9,《金融時報》川普加強對美國獨立監管機構的控制10,《華爾街日報》馬斯克考慮審計美聯儲11,《華爾街日報》美國對俄政策急轉,俄羅斯謹慎樂觀12,《rfi》要聞分析 俄美關係破冰後莫斯科最大近憂:英法將派出“安全保障部隊”13,《rfi》特朗普發表紀念日美“硫磺島戰役”80周年談話14,《華爾街日報》習近平試圖確保中國軍隊忠誠可靠15,《rfi》近百國家毫無保留支持中國對抗台灣的假想軍事進攻16,《紐約時報》中國擬在倫敦新建「巨型」使館,引發爭議和反對17,《聯合早報》特朗普表态 愿与习近平达成新协议避免贸易战18,《紐約時報》川普希望與中國達成更大更好的貿易協議19,《金融時報》中國所持美國國債規模降至2009年以來最低水準20,《BBC》“《美国队长4》必须在中国死”:民族主义推动《哪吒2》粉丝21,《紐約時報》破產、欠薪:中國醫院面臨財務困境22,《紐約時報》禁止躺平:中國多地設立「蝸牛獎」羞辱不作為幹部23,《rfa》中国各地启动两会维稳模式 访民被严禁进京上访24,《rfa》調停俄烏戰爭美國策略適用台海? 學者:台灣戰略經濟價值超越烏克蘭25,《rfa》港記協春茗兩周二度遭取消 主席:無理由封殺合法行為便用旁門左道今天的新聞要點如下:1,美烏關係以及美歐關係有新的進展,烏克蘭硬扛美國未必有利,澤連斯基姿態已經放低。2,美俄關係進展迅速讓莫斯科有點忐忑不安,坊間流傳很多版本多半屬於杜撰3,中美貿易協議的進展,似乎會談出若干進展和成果。4,兩會在即,維穩機制啟動,涉及政治社會治理的新聞,如維穩,醫療體制,民族主義情緒,以及繼續探究執政黨與民企的互動關係。新聞聚焦點圍繞兩個問題:1,美俄關係迅速升溫,聯俄抗中能否成真?2,從習近平與馬雲的關係互動看民營企業的位置和份量參考兩篇新聞綜述韩咏红:美国联俄制中难成真美国和俄罗斯的外交高层本星期二(2月18日)在既没有欧洲,也无乌克兰代表的情况下,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进行了四个半小时的双边会谈。这场清楚凸显特朗普治下“新美国”价值观与国际战略大逆转的会谈,让中外好些评论人继续跌眼镜,美国的欧洲盟友急成一团,却无招架之力。根据美国在会后单方面发表的新闻稿,美俄达成的四点共识,首要一点就是要处理双边关系中的棘手问题(irritants),目的是采取必要步骤使美俄外交使团运作正常化。第二是任命各自的高级别团队,开始确立终止乌克兰冲突的路线。第三、美俄为乌克兰战后出现的地缘政治共同利益和“历史性经济和投资机遇”,奠定合作基础。最后一点则是确定与会双方会继续参与,以确保这一进程及时和有效推进。虽然说是四点共识,有实质内容的只有三点,但却意义重大。它标志了俄乌开战以后立即被西方严格孤立的俄罗斯,终将和美国恢复正常外交关系,俄罗斯承受的美国制裁有望解除,而受入侵、苦战了三年的乌克兰则面临着国土和利益被美俄瓜分的局面。美国与俄罗斯的构想,还推展到乌克兰战争结束后的地缘政治与经济利益的新可能,并憧憬届时的美俄合作前景,涉及到化石能源、还有北极。美国亲俄远乌克兰,让世界亲睹了一次大国外交战略大逆转。特朗普貌似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他一改拜登政府时代的联合欧洲与日韩围堵中俄,走向抛弃欧洲盟友而和敌人和好。美国与俄罗斯在北极存在地缘政治利益的争夺,特朗普心心念念要控制位处北极圈的格陵兰岛,还不是为了提防近年大幅增强北极军事能力的俄罗斯?另一方面,中俄去年加强了在北极的军事合作,包括举行联合军演,战略轰炸机空中演训、中俄海岸警卫队首次在北极水域联合巡逻,都让美国有芒刺在背之感。不过,美国联俄制中却不太可能,美国恐怕也没有这方面的幻想。首先,中俄经济结构高度互补、经济关系非常密切;反之美俄在能源等经济领域存在竞争关系。再者,当前中俄关系可以说达到了冷战结束以来的高峰,美俄则彼此嫌隙多年。美俄要冰释前嫌,像当年中美突然建交抵抗苏联一样,可能性不大。拉夫罗夫回国后就发言称,当前俄中双边关系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正在南非出席二十国集团(G20)会议的拉夫罗夫星期四也跟中国外长王毅会面,讨论与美国的关系和乌克兰冲突,应该会对中国交底。反之,鲁比奥和美国财长贝森特双双不参加本次G20会议,这很符合特朗普政府的“退群”风格,也显示联合他国对付对手,非特朗普政府的作风。美国当前摒弃多边主义,但也非采取孤立主义,而是采单边主义,利用美国的优势地位以一对一方式施压对手,实现美国单边利益最大化。对俄罗斯来说,目前这不是坏事,美国不愿意再支持乌克兰抗战,让俄罗斯的空间大幅提升,并可能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而除了乌克兰之外,欧盟是另一大输家。眼看着美俄在利雅得会谈,欧洲国家召开紧急峰会,但最终连是否派遣维和部队都无共识,更遑论出兵协防乌克兰。对于欧盟这类不团结的多边组织,特朗普团队毫不掩饰不在乎的态度,在外交上着重与当事国直接谈判。这大概也解释了为什么特朗普一直放话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访美。特朗普的长子最近撰文透露,特朗普的立场是愿意与习近平谈判,同时避免无谓地“刺激龙的眼睛”。就冲着这务实的姿态,也许中美元首确实会谈一谈。吳國光也給民企問題寫了一篇評論《美國之音》国事光析:习近平与马云,哪一个拜错了神?就在中国到处闹假药的时候,忽然间,出了一剂据说可以猛力拉抬经济的神药。药的配方不复杂,简单说就是习近平加马云,详细点儿说就是中共领导人和民营企业家坐到一起开了个座谈会。2月17日上午,中国最有权力的几个人和最有钱的几个人在人民大会堂握手言欢,有钱人陈情,最最有权的人训话。然后,据懂钱又懂权的一些专家们分析,中国当局的“重大路线调整”出现了,“政策立场彻底逆转”了,企业和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增强了,中国经济马上又要大繁荣了!经济繁荣原来是这么容易取得的!如果习近平每月来这么一次座谈会,中国经济一年之内应该就能成长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了吧?如果马云当了习近平的副手,中国民众应该人人都能发大财了吧?这样的好事,专家们到底是存了什么私心或坏心,怎么早不说呢?最有权加最有钱,偏偏他俩搞不来稍微有点记性的人知道,这副神药其实并非新近科技突破、人工智能大发展的产物。过去至少十年的时间里,这样的座谈会开过不止一次。2020年7月21日开过,当时习近平讲了话,信誓旦旦“要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2018年11月1日也开过,同样是习近平主持并讲话,参加和发言的也都是民营企业家。那一次,据官方报道,习近平在会前不到40天的时间里,从去东北考察到在北京开会,5次强调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给权益给政策,云云,据说是“干货满满”,对推动民企壮大和经济繁荣“释放出强烈信号”。还有更早的,配方也更标准,那就是习近平加马云,甚至还加上了一大帮美国头部企业家作为强化剂。那是2015年9月在西雅图。马云那次不仅被恩赐发言的机会,而且习近平还在讲话中特意提及“阿里巴巴芝麻开门”。你看,还真不能责怪专家们不早说哈,原来这副神药早就在服用中了。效果怎么样?这留给读者去判断,因为每个人对2015年以来中国经济状况的感受和记忆可能很不一样。不说别人,习近平和马云两个人的相关感受和记忆就可能很不一样。你或许认为,最有权的人加最有钱的人,这世界上还有什么事能搞不定?岂不知,这最有权的人和最有钱的人,两人之间先就搞不定、搞不来。为什么相互搞不来呢?你说是个人原因,但人家这不是好几次握手如仪了吗?你说是相互敌视相互有心结,这最有权的人不是再三说有钱人是自己人了吗?这有钱人不是也再四向有权人表忠心了吗?无奈,哪怕一百回说是“自己人”,一千回向党表忠心,只怕都是官样文章,相互糊弄。这样来看的话,就算习近平整天开民企座谈会,就算马云忽然荣升国家副主席,似乎也还不足以拉抬中国经济吧?靠政治权力拉抬的经济,必定是没有希望的经济症结何在?我只说作为一个研究政治的人所知道的吧。首先,假设马云当上国家副主席,我看他的日子恐怕不会比现在好过。邓小平当年找了荣毅仁当国家副主席,那个年代中国的经济发展确实不错,但是,据坊间传闻,荣家如今还不是照样逃离中国?王岐山自称是习近平的“报幕员”,这意思是没有他王岐山开口宣布,习近平就不能上台说话;他确实也为习近平“定于一尊”立下了血汗功劳。王当了国家副主席之后呢?没有权力不说,似乎连个人自由也很少。还不要说更早的故事:刘少奇贵为国家主席,还不是在屈辱中暴死?这样说来,就是让马云当国家主席,那又能怎么样呢?其次,如果习近平整天召开民企座谈会,民营企业家们热衷的也都是到习近平面前握个手、发个言、照个相,我看那种状况更可怕,因为这意味着中国实际上不再真正有民企,所谓民企不过都是政府的哈巴狗,而不是市场上的弄潮儿。要知道,民企创造财富的能力,是和自主、自由、竞争、法治等这些因素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在市场体制下才能展现的。扼杀了市场体制,不容许自主与自由,反而崇拜权力,特别崇拜专制权力,以为掌握政治权力的政府手里有繁荣经济的魔法,如果没有这个魔法那只是因为政府权力还不够大不够强不够专制而已,这就完全弄反了基本逻辑。不懂得这种结构因素,只会说什么做大做强,那么,请你想象一下,把所有民企都兼并成一家,让政治权力的最高掌握者当头头,弄成他的私人企业,难道就能把一个国家的经济搞好吗?天下从来没有神药,治病不治病只看你是否吃对了药。习近平以为把马云召回来,在大众面前给个马的背影,中国的民企就能搞活,经济就会复苏了,这是拿马云当神拜呢?马云以为习近平给了个脸,自己也学会了一边听废话一边记笔记,中国的政治就会有利于民企发展了,市场的信心就高涨了,这是把习近平当神拜吗?不客气地说,你俩都不是神,你俩也都拜错了神!习近平和中国当局应该虔诚请回市场这尊神,还市场以自由与法治,还市场主体以自主与竞争;马云和中国的企业家们则应该认真拜拜民主这尊神,找到自主表达意愿的权力机制和制约权力滥用的法治道路。可以肯定,那样中国不需要什么当局的“重大路线调整”和“政策立场逆转”,人们的经济信心都是可以稳定预期的,企业家的日子绝不会是提心吊胆的,持续发展的前景也才是可能的。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