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聞聚焦 美烏將簽署開發礦產協議,特朗普仍未承諾提供安全保障,強調歐洲安全應由歐洲自己負責,美國無意繼續成為對外援助大國,中國會趁虛而入嗎?批評特朗普新政仍喋喋不休 民企是自己人外界有不同解讀
今日新聞聚焦 美烏將簽署開發礦產協議,特朗普仍未承諾提供安全保障,強調歐洲安全應由歐洲自己負責,美國無意繼續成為對外援助大國,中國會趁虛而入嗎?批評特朗普新政仍喋喋不休 民企是自己人外界有不同解讀 ——
訂閱楊錦麟頻道,每天免費收看最新影片歡迎各位透過超級感謝支持我們的創作亦可通過PayPal支持我們:http://bit.ly/support-laoyang-------------------------------------華人社會大變將至,老楊堅持在亂局中繼續做好本份,為大家提供獨到而全面資訊,助大家一同分析時局,安身立命。為支持團隊運作,老楊特別為各位舊雨知音準備各種優秀產品,由頂級高山茶葉,到日常淺酎的紅白葡萄酒,一應俱全。最新推出老醬香白酒,百年在地窖藏,上思上想不上頭,懇請各方好友支持。歡迎掃二維碼添加微信諮詢:zhujiu30 或 微信qingtongtong100-------------------------------------#中國 #中国 #老楊到處說 #楊錦麟論時政 #楊錦麟1,《華爾街日報》“有谁对他不满意?”特朗普在首次内阁会议上维护马斯克2,《rfi》法國世界報特朗普說:應由歐洲而不是美國3,《德國之聲》稀土换安全?乌克兰和美国或有“重大交易”4,《華爾街日報》美国与乌克兰准备签署矿产协议,但关键细节仍未敲定5,《BBC》乌克兰官员称与美国达成矿产协议6,《金融時報》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的今日发展:基辅称美国矿产协议尚未提供安全保障7,《美國之音》美国与乌克兰将签署矿产协议,但尚未在安全问题上达成共识8,《紐約時報》谁是特朗普的好朋友?俄罗斯、朝鲜和白俄罗斯9,《金融時報》美國成了西方的敵人10,《半島電視台》美国已成为欧洲的敌人,土耳其能拯救它吗?11,《華爾街日報》特朗普削减美国对外援助,给习近平带来补位机会12,《rfi》中國利用局勢的混亂牟取利益 法國學者點評13,《紐約時報》我们所熟知的那个美国将不复存在14,《聯合早報》民调:特朗普首月表现获44%美国人认可15,《美國之音》新西兰:中国同意考虑外界对中国最近军演未给予充分通知的关切16,《美國之音》中国房租与房价“双跌” 需求疲软、预期悲观,短期内难以扭转17,《rfa》各地争相拉拢民企 分析:缺乏人身保障 怎么安心运营?18,《美國之音》黄浦江封:谁是自己人?中国企业家的政治迷思19,《金融時報》悲觀者未必正確,樂觀者擇路前行20,《rfa》2025年《全球自由度报告》出台 中国危及全球人权民主受关注21,《rfi》魯比奧: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有長期立場,我們不會捨棄22,《rfi》香港連續五年現逾千億財赤 平衡預算料再遲三年才出現23,《華爾街日報》贸易风险隐现之际,香港寻求提振经济24,《rfa》【預算案2025】陳茂波以發債粉飾赤字 六年內儲備「清零」機會大,今天的新聞主要圍繞幾點:1,美烏就礦業開發問題即將達成協議,美國未曾做出安全承諾2,美歐關係的進一步裂變3,對特朗普的施政作為,仍存在諸多激烈的批評4,美國的退群和取消對外援助,真的會給中國提供填補空白的機會?5,民企終於又是自己人,評論看法仍有諸多保留6,香港從一隻可以下金蛋的鵝,變成結構性的財政赤字。華人輿論圈一種觀點認為:2025将是一个转折之年。美国、俄国、朝鲜、以色列这些曾经彼此对立的国家和阵营在历史上首次联合抵制联合国对乌克兰问题的决议,西方阵营的分裂从未如此明了。美国出于经济问题抛弃欧洲,某种程度上和苏联因为同样的原因抛弃东欧非常相似,只是意识形态转变的成分少些,而纯粹是因为国家利益。这一转变的影响将会非常深远,美国的国际信用变得非常可疑,欧洲、中东、日本将会重新评估对美联盟关系,避免被川普反复无常的政策所牵连或出卖。这些战略调整将会切割和重塑美国的全球体系,反过来刺激美国的战略疑虑,从而造成西方的进一步疏远。当然,美国在摆脱国际义务的同时并不意味着会放弃对盟友的控制,可能会扶植各国内部的右翼政党,比如德国的选择党来达成目的,这实际上是将美国内部两党之争外化到了全世界,从而造成西方各国内部的政治不稳定,为外部势力干涉西方内政打开大门。一个最糟糕的结果可能是西方右翼势力因为极度混乱的局势而感到巨大威胁,从而主动发动战争,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历史可能会因此而改写。由此帶出一個有趣的問題:美國在特朗普主政之下,究竟有沒有一個既定的長遠戰略規劃,究竟美國是否想重返世界政治舞台,繼續成為老大,全球霸主抑或是地區寡頭。泽连斯基即將啟程前往華盛頓簽署開發礦產協議,行前他告诉记者说,“我会非常直接地问,美国是否会停止支持我们,如果不作为援助提供,我们是否能够购买武器,我们是否能够直接从美国购买武器。第三个问题是,我们是否可以利用被冻结的资产,例如购买武器和投资矿产等许多东西来重建乌克兰”。 泽连斯基还将向特朗普谈及美俄之间正在进行的谈判以及维持对俄制裁的问题。泽连斯基说:“我已经强调过,如果在没有我们参与的情况下作出与我们有关的决定,这对我们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泽连斯基还指出,北欧和波罗的海地区对在乌克兰建立一支盟国特遣队作为安全保障的一部分的想法“更为积极”。我們注意到,之前這些問題也曾有提過,但特朗普和他的核心團隊並沒有直接回答。俄羅斯無法成為解體之後俄烏戰爭之前所謂的世界老二的江湖地位,俄烏戰爭結束之後,俄羅斯自己的療傷止痛仍需時日。美國如果逼出歐洲自己獨自負擔防務,則北約扮演的角色會出現一個新的轉型。美國的戰略重心就有機會轉移到亞太地區,自詡為大西洋國家其實就是一種預示。江湖之遠廟堂之高,這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情報機構,戰略智庫需要提交決策層的課題。有一種直覺1,美國在逐步誘使中國填補美國停止國際援助的空白,給中國的大撒幣增加越來越多的機會,這當然是一種長期的財政負擔2,西方國家右翼或保守主義力量的傾向,除了進一步印證戰後持續數十年的社會民主黨治理模式已經宣告失敗之外,影響所及,也會直接衝擊和影響世界地緣政治版圖的解構和重組。3,如果俄羅斯,歐洲,美國以及中國均願意在現階段維持地區或區域寡頭的格局,世界還會往哪個方向走。4,特朗普目前的言行顯示,他無意挑起一場新的大國戰爭,但大國之間的其他領域競爭並不會停止,也不會相安無事,代理人戰爭仍不可避免,圍繞中國周邊的南海,台海,朝鮮半島局勢,守護或突破第一島鏈,第二島鏈的抗爭,仍難以避免擦槍走火。局部性的軍事衝突無法避免,但大規模的戰爭仍可以被有效遏止在可控範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危機或會因為俄烏戰爭的結束,中東地區得以哈衝突的階段性化解,獲得暫時的緩解。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