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不能24小时连续战斗?

2017-10-19 原文 #日本経済新聞 的其它文章

你能不能24小时连续战斗? ——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西村友作:8月底,一篇关于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离职女员工的帖子在中国的网上疯传。虽然话题的主要内容是“在离职前发现患癌,请求公司延长保险但被拒绝,结果自费做了手术”,但文中的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位27岁女员工,从去年10月份就开始加班,几乎每天都是夜里12点才下班,加班到半夜一两点是家常便饭,有时候加班到凌晨4点,早上9点上班还被要求不能迟到,而且没有加班工资或加班调休。”

  根据这一内容来计算,假设平均凌晨1点下班,则每天加班7小时,一个月按20天计算,每月加班140小时。在日本,被视为“过劳死认定标准”的时间外劳动时间为80小时(每天4小时)。2016年,日本最大广告代理商“电通”的一名东京大学毕业的新员工过劳死问题成为话题,但被认定的加班时间仅为105小时。上述会计师事务所的女员工明显超过了这个时间。虽然癌症和加班的因果关系不明确,但如果持续这样的生活,出现过劳死也不足为奇。

自杀的电通员工母亲神情悲痛地出席记者会(2017年1月,日本厚生劳动省)

  “过劳死”一词源自日语,指的是因长时间劳动和职场的过度压力引发的猝死和自杀。曾经在日本以外几乎没有类似案例,因此英语名也是“Karoshi”,直接采用了日语的读音。

 

西村友作 的其他文章

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成功的关键

日本人口政策留给中国的教训

被政治利用的经济学家们

可否用日本经验帮中国治理环境问题

特朗普当选预示日本经济走向衰退


老百姓如何甄别资产泡沫?

中国金融改革无需操之过急

不要把生命浪费在挤车上

供给侧改革应从安倍经济学吸取教训

学区房泡沫能实现软着陆吗?

  “过劳死”是诞生于1978年的新词汇,但实际在社会上被广泛熟知是在1988年以后。查阅《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的数据库“日经telecon21”可知,1988年10月以前的早报版只有1篇报道使用过“过劳死”一词。1988年,律师受理过劳死、过劳自杀和工伤等咨询的“过劳死110”电话设置后,这一问题开始在社会上受到关注,报纸上的相关报道也出现激增。在1988年10月至1990年底的短短2年里,日经早报版刊登的“过劳死”相关报道超过50篇。当时的日本正处于泡沫经济期,某保健饮料的广告词“你能不能24小时连续战斗?”开始流行也正是在此时期。

  过劳死从最初就被视为一种社会问题,但日本政府迟迟未采取具体的对策。日本厚生劳动省2017年10月刚刚发布的《过劳死等防止对策白皮书》显示,“心脑血管疾患相关工伤保险的理赔次数”从2000年的85起增加至2016年的260起,达到3倍。此外,“精神障碍相关工伤保险的理赔次数”在同一期间从36起增至498起,增加了14倍。这些数据归根到底只是实际被认定的人数,仅为冰山一角。单从自杀人数来看,工作问题成为原因和动机之一的自杀者人数2016年达到1978人,相当于每天就有5、6个人因工作原因而自杀。


  直到最近,面对持续增加的过劳死案例,日本政府才终于行动起来。2014年6月,日本通过了《过劳死等防止对策推进法》,防止过劳死成为“国家责任”。自1988年过劳死被视为问题以来,竟然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个世纪。

日本著名广告公司电通的大楼经常灯火通明

  另一方面,中国部分媒体报道称,每年有约60万人过劳死。虽然不清楚该数据的准确性,但过劳死无疑在中国也开始成为社会问题。

  毫无疑问,“压力”就是引发过劳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极为激烈,有不少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倾向于给自己施加过度压力。2012年播出的电视剧《浮沉》的经典台词生动体现了现代工薪族的现状。

  “我们这些小白领,用力过猛会过劳死,用力不足连蜗居都住不起。”

  结婚需要房子,结婚之后还要赚孩子的教育费和父母的生活费等。适龄劳动者的压力非常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需要很长时间。以过劳死的形式失去优秀人才无疑是国家的巨大损失。日本应对过劳死问题动作迟缓导致的损失之大难以估量。

  中国应吸取日本的教训,尽可能迅速地采取过劳死防范举措,努力保护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优秀人才。

西村友作

  西村友作: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副教授,1974年生于日本熊本县。1995年首次访问深圳,随后决心到中国留学,自2002年起在北京生活,2010年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随后成为被该大学正式录用的首位日本人专职教师。兼任日本银行北京事务所客座研究员。专业是国际金融。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