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科普常识:日常生活中让科学家百思无解的五件事
[Science] 科普常识:日常生活中让科学家百思无解的五件事 ——
科普常识:日常生活中让科学家百思无解的五件事
科学讲究的是事实,一定要说出道理来。
比如,降水过程。科学研究证明,太阳的热量使地表水升温蒸发,上升后遇冷凝结成云。当云层变得过重时,则会以雨或雪的形式再降落到地面。这些雨水随后流入江河湖泊和海洋,之后再次形成周期循环降水过程。这是事实。
但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我们司空见惯的事情,科学仍然未能解释。我们在这里为你梳理了5个让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的现象。
猫为什么会发出咕噜声?
养猫的人都知道,小猫在惬意满足时会发出咕噜咕噜的打呼噜声,英文中叫cat purr。
但围绕猫的purr,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谜。直到最近,专家们才认为猫的呼噜声是猫在呼吸时喉咙周围的肌肉交替收缩和放松时所发出的声响。
但这只是解释了现象,我们还是不知道为什么,即猫这样做的原因。
一种让人吃惊的解释是,猫并不是在满足和放松时才发出purr的声响,疼痛的时候也会这样。此外,猫仔和猫妈妈在相互增进感情和安慰时也会打呼噜。
美国一名兽医提出了一种新理论认为,猫打呼噜时发出的频率与现代医学中治疗骨伤和软组织损伤的频率很相似,因此这种呼噜声有助于猫自愈和疗伤。
但这只不过也是一种理论而已,至于猫为什么这样做,还是令人摸不着头脑。
玻璃到底是固体还是液体?
随便拿起一个玻璃杯,你会感觉它是一个坚固的实体或固体,至少在你手中的感觉是这样的。
但玻璃可能是最不寻常的固体之一。玻璃被称为是无定型或非晶态固体。但与其他固体物体不同的是,玻璃没有一个有序的分子结构。
但玻璃的结构又不足以不规则到可以把它称作液体的程度。
如果你曾经听到有人把玻璃形容为缓慢流动的液体,那是不对的。
当玻璃处于融化状态时,它可以被打造成各种形状和物体。但当它冷却成固体状后,自由流动的玻璃分子速度就慢了下来。但其分子结构没有固定模式。它们的序列是杂乱无章的,有人把它比喻为液体分子的静态图像。
但没有人真正弄清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因此,它仍然是当前最具挑战的科学前沿问题之一。
人为什么打哈欠?
科学家到现在仍然不完全肯定人们为什么打哈欠。
一种解释是哈欠可以有助于我们保持身体的恒温,并给大脑降温。但这只是一个理论而已。
有关哈欠的另一个迷思是它具有传染性。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事,只要看到有人在打哈欠,即使你并不疲倦或犯困,很可能也会跟着打。
2005年的一个研究显示,这是我们大脑具有与周围人同理的能力。黑猩猩如果看到人在打哈欠也会效仿。
但至于人最开始为什么要打哈欠,迄今仍然无解。
为什么西红柿比人的基因还多?
人和西红柿的差别有多大不言而喻。但二者唯一的相同之处就是都有基因。所有生物都有基因或是DNA。基因决定了我们是谁,长什么样。
西红柿看上去肯定没有人复杂,但它的基因要比人多出7千个左右。西红柿共有大约3万个基因。也就是说,西红柿的基因比你我都多。
近几年人们找到了一些解释。大约在7千万年前西红柿家族的基因(也称基因组)数量翻了3倍,意味着每个基因都有3个拷贝。随着时间推移,那些无用的多余基因逐渐消失,有用的则保存了下来,因此令今天西红柿基因数量众多。
而另一方面,人类基因数量虽少但似乎效率更高。人类基因使用一种选择性剪辑(alternative splicing)技术,意味着一种基因通过不同方式的排列组合可以生产不同的东西或不同的功效。
但西红柿如何把基因翻了3倍至今仍是一个谜团。它发生的时代大约和恐龙灭绝时代相吻合,所以,一个理论是多增加基因有助于生物生存繁衍下来。
冰表面为何打滑?
在冰上行走要小心打滑,但为什么?这是因为冰冻表面的摩擦力减少,所以容易打滑、摔跤。但科学家们对此仍然无法给出一个确定性的答案。
人们普遍认为冰之所以滑是因为其表面有一层薄薄的液体薄膜。但其神秘之处在于为什么会形成这层薄膜?
多年以来,人们一直以为这是因为其受到来自外部的压力(例如滑冰者)使冰表面融化的原因。
然而,进一步的研究则显示,即使滑冰者把全部体重都集中在一只冰鞋上、也无法形成足够的压力来形成冰表面的薄膜。
最近的研究还表明,表层冰无法完全转化成液态水,而是最终以半冰半水的混合状态出现。 因此,冰之所以滑的秘密可能就在于这种半冰半水的粘性薄膜缘故。
但是,这也不过是可能,绝非事实。
注:本文是BBC与诺丁汉大学、利物浦大学、剑桥大学以及猫保护组织的专家和学者合作而成。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