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中国人口普查结果的主要关注焦点:生育率下降、人口负增长及应对措施

2021-05-13 原文 #BBC 的其它文章

[Chinese] 中国人口普查结果的主要关注焦点:生育率下降、人口负增长及应对措施 ——

中国人口普查结果的主要关注焦点:生育率下降、人口负增长及应对措施

中国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遭遇怎样的变化?华南地区的广东省人口数量连续14年称冠,最近十年增幅居首,而东北地区人口降幅最大,中国人口变化之中又有什么样的区域差异?中国性别比例缩小,但为何性别不平等依然严重?

中国公布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后,这些是各界关注的主要焦点。

出生率下降

根据本次人口普查,2020年中国有1200万婴儿出生,比2019年的1465万下降了18%。

这是中国出生人口自2016年出现短暂增长之后,连续第四年下降。2016年,中国结束了30年之久的独生子女政策后,当年有1800万婴儿出生。

该数据将为调整人口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可能意味着中国会继续放宽计划生育限制。中国在1970年代后期开始实施严格的独生子女政策。

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说,一名中国女性一生平均只生育1.3个孩子,他承认这个水平较低。

一些人口学家警告,中国的新生儿数量可能在几年后下降到低于1000万的水平,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干预政策,中国的生育率可能成为世界上最低水平。中国人口专家王丰形容,“还债的时间到了。”

中国出生率下降

人口负增长临界点预测

低生育率及出生人口大幅下降意味着,中国可能很快面临人口负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19年初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指出,中国人口会在10年后到达最高峰水平,之后出现负增长。

中国政府智库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去年年底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27年达到14.17亿的峰值。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表示,中国人口在2025-2030年期间开始进入负增长“已毫无悬念”。

原新对《第一财经》说,“之所以预判中国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到来,是因为低生育率现象持续稳定,出生人口继续缩减,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以及20-34岁生育高发育龄妇女将大幅减少。”

人口转为负增长是一个关键节点,标志着中国在很多方面将发生重大转变。

走向人口负增长意味着,在未来数十年里,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将持续萎缩。

而更少的劳动力可能意味着更高的工资,这对于制造业来说,可能意味着出口放缓,阻碍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劳动力萎缩还将凸显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金能否维系现有水品等问题。

《纽约时报》援引研究公司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埃文斯-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据此分析说,“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可能无法取代美国成为最大的经济体。”

中国人口

政策调整预期

人口一旦进入负增长,再调整政策就为时已晚。各路专家开始为中国的政策改革出谋划策。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翟振武认为,政府应该在支持生育的政策上做工作,以提高生育意愿,比如落实生育补贴、就业性别平等、家庭照料责任等。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加速到来,放开生育刻不容缓,至少先开放“三孩”政策,加快构建生育支撑体系,让个人生得起、养得起。

任泽平建议,可实行差异化的个税抵扣及经济补贴政策;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完善女性就业权益保障;加强保障非婚生育的平等权利等。

携程网创始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梁建章甚至提议,生一个孩子奖励100万。他认为,用于家庭福利的财政支出越多,生育率越高。每增加GDP的1%用于家庭补贴,就会使生育率上升约0.1。

而按照2020年中国GDP总量约100万亿元计算,也就是每年要花10万亿元财政支出,以奖励多生1000万个小孩。梁建章还说,这种奖励可以是现金、所得税和社保减免,房价补贴等多种形式。

中国农村

人口变化地区差异

根据本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广东省常住人口达到1.26亿,占中国总人口的8.93%。自2007年以来,广东连续14年常住人口规模居中国首位。常住人口包括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两部分。

与2010年相比,广东省人口增加了2170万,增幅20.81%,同样居中国首位。

这一增量相当于广东在10年间增加了一个一线城市的人口,或者平均每年增加一个中等规模城市的人口,还相当于人口增量排名第二到第四的浙江、江苏、山东三省的增量总和。

而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则人口减少最多,过去10年人口总量流失超过千万。

广东省是珠三角核心区,其沿海的地理位置提供了物流便利,成为全球工厂的聚集地,因而不仅对省内人口有强大的吸引力,也吸引内陆人口流入。

中国深圳
图像加注文字,

中国深圳

性别比例差距缩小

根据本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在中国总人口中,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3490万,男女比例为105.7,较10年前有所降低。从出生人口来看, 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111.3:100,较10年前降低了6.8。

总人口以及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例下降意味着性别结构有所改善,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有所淡化。

不过,按照今年发布的数字,性别不平等问题在某些地区出现了新的迹象。

女性占比最高的三个省份是吉林、辽宁和黑龙江,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这三个省份的总人口降幅也最大。这意味着,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离开中国“铁锈”地区。

男性占比最高的地方在广东,其次是海南。浙江、上海、福建等沿海城市的男性占比也较高。在广东,男性比女性大约多了774万人,浙江多了约279万人。这表明,劳动力输入省份的男性居多,劳动力输出省份则相反。

鉴于近年来中国广东等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倾向于转移至东南亚国家,这可能意味着在当地的现有产业中,女性面临不平等的就业机会。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