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k] 见证世界80载:BBC中文从短波到新媒体的时代记忆
[Uk] 见证世界80载:BBC中文从短波到新媒体的时代记忆 ——
见证世界80载:BBC中文从短波到新媒体的时代记忆
BBC中文作为BBC国际部的前身——海外部(Overseas Services)的一部分最初组建于1941年5月,开始对亚太地区播出华语的短波广播节目。
时值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也是世界秩序巨变之际:欧洲战事正酣,亚太地区笼罩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的阴云下。
八十年来,BBC中文与很多国际媒体一样,经历了短波广播、广播与网络,直至数码时代新媒体等不同时代技术变革,同时也留下了很多对世界巨变的见证。
第二次世界大战
BBC华语广播设立时,尽管太平洋战争尚未爆发,但是日本帝国的军队早已全面入侵中华民国。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大批西方记者前往中国报导;很多西方媒体先后在上海、武汉、重庆等地建立新闻中心。据当时中华民国政府中宣部国际宣传处统计的数据,从1937年底至1941年2月,仅在武汉、重庆接待的西方记者就有168人,其中美国媒体记者占到了77人。这些记者来自诸多著名新闻机构,如美联社、合众社、国际新闻社、北美联合通讯社、《纽约时报》《芝加哥日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纽约先驱论坛报》《生活》杂志等。
世界各大通讯社、广播公司、报纸杂志都在重庆设有驻站机构,增加对中国战场以及日军在远东情况的报道,其中包括有近20年历史的英国广播公司BBC。
英国外交部1941年2月26日致信时任BBC总裁奥吉尔维爵士(Sir Frederick Wolff Ogilvie)道: “由于广播是向公众提供信息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我们一致同意,采用适当方式向远东地区广播极为重要,有必要尽早开始,而且需要与我们总体外交政策相协调。”
1941年5月5日星期一伦敦格林尼治时间上午10:30,英国广播公司海外部(Oversea Service)第一次用国语向远东地区广播。
首播节目中,首先播出了刚刚卸任中华民国驻英大使并将出任中国外交部长的郭泰祺博士(Dr Quo Tai Chi)介绍BBC国语新闻节目的录音,其后是驻英著名华人作家熊式一(Hsiung Shi-I)播报新闻。
这短短15分钟的国语节目,标志着BBC中文的开始。
在BBC的国语广播之后,原计划在1941年5月7日开始的每周一次的粤语新闻广播,却因技术部门沟通问题在第一、二周未能顺利播出。直到1941年5月21日,BBC中文的粤语新闻才向远东地区广播。
英国著名历史学者布里格斯(Asa Briggs)撰写的英国广播史《文字战争1939-1945》(The War of Words 1939-1945) 第三卷中,曾这样记载BBC中文的初创阶段:
“1942年2月,英国的华语广播已经增加到每周六次,到7月时每周七次。当时,每天的节目包括一次新闻简报和一段时事评论。1943年5月,英国大使从重庆向外相报告说,‘知识性的广播将受欢迎’。他是听了在中国访问的两位学者李约瑟博士(Joseph Needham)和多德兹教授(E. R. Dodds)的建议。他们二人访华的目的是处理中英两国间的科学和学术交往。当时BBC中文推出的节目已经范围很广相当有趣,其中包括现代诗歌朗诵……BBC 国语广播定期由一个中国通讯部控制的成都电台转播给大学生收听,这很有些鼓舞作用。”
BBC早期出版的内部刊物《伦敦呼声》(London Calling)在1943年11月刊登介绍BBC中文的文章说,BBC对华广播除了战时新闻之外,从一开始就很重视文化和科技发展的信息。
“很多优秀的作者都为向中国的广播撰写文化和科技方面的专题报道,英文和中文作者都来BBC亲自报道,而英文作者的讲话通常由华语工作人员现场翻译读出。节目由成都电台转播。位于四川中部的成都是中国大学战时避难的中心,在那里的专家接收科技杂志的日常邮政渠道基本被阻断,因此向他们播报是无线电广播的独特机会。”
除了国语和粤语,BBC在二战时期还曾对远东华人听众广播用闽南话播音,从1942年开始至1948年结束。
战后的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不久,中华民国政府在内战失败后迁移至台湾,中共则在北京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亚太地区在接下来的韩战、冷战和越战期间,继续成为国际媒体一大聚焦点。
BBC中文也在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继续以国语和粤语向亚太地区短波广播新闻以及文化类节目。
BBC这一时期的报导一方面覆盖了包括1948年伦敦奥运会在内的世界新闻大事,也有远东国家与地区的战后重建与发展,以及华语世界的文化艺术等中国大陆以外的事物,另外一方面也见证了中共建政之后对内、对外的重大事件,包括韩战、西藏战乱和达赖喇嘛流亡、中印边界战争、越战等区域战争,以及中共在中国大陆展开的各种政治清洗与斗争等等。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
1976年毛泽东去世,被普遍认为是1949年中共统治以来的一大转折点——意识形态极端化时代告一段落。
1980年代,随着中国大陆对外开放的逐步进展,以及政治和经济改革的逐步启动, 北京一度暂停了对国际短波电台的干扰。收听来自西方国家,特别是英语国家,如BBC、VOA的短波广播,成为当时中国大陆年轻人接收西方讯息,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之一。
随着中国大陆听众群的成长,BBC中文的广播节目也开始走上更深、更广、更原创的道路。
1979年至1998年在BBC中文工作,后来曾担任香港《信报》总编辑的邱翔钟先生回忆说,中国改革开放的同时,BBC中文的报道方式也出现了变化:“以前的中文部比较简单,就是把新闻室提供的新闻或者材料翻译播出,我们在选择报道时是比较被动的。80年代后期开始,很多报道是我们自己做,按照我们所了解到的听众需求或者反映来做我们自己的节目,所以我们自己做了《中国丛谈》等原创栏目和节目,因为人员扩大了,人手更加齐备了,而且BBC要求各部门有能力做节目的自己做。"
生在中国长在北京的BBC节目制作人鸿冈(Paul Crook)从1982年开始在BBC中文工作,直到2011年退休。他回忆自己当年加入BBC的机缘巧合时说,申请BBC 中文的工作是因为之前特别喜欢听广播:“我在80年代第一次到BBC去,把我招去的一个原因是要主持一个英语教学节目,因为当时中国是刚刚走向开放的时候。”
鸿冈回忆说:1980年代,有不少人来BBC中文听音乐:西方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西方的作曲家,音乐指挥,我们有各种介绍。“80年代后期我们办了一个流行音乐乐坛,当时我也采访了中国的音乐人,像崔健,唐朝乐队,这些也是不少中国听众很感兴趣的话题。其他的我们做过不少科技、卫生、文学,世界文明史,等。”
天安门、柏林墙、香港主权移交
1989年六月的天安门事件成为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又一大历史分水岭。1980年代中共高层一度推动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思想解放戛然而止,对国际媒体的管控与干扰也再度恢复与加强。
六四之后的一段时间,BBC的国语和粤语广播节目都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并在深度、广度上得到发展;BBC中文也继续向亚太华语听众播报着1990年代的世界巨变。
邱翔钟先生接着回忆说:“1989年发生了天安门事件,在屠杀开始之前,学生抗议游行,接着就是他们绝食,在天安门广场绝食,当时BBC有些记者进去采访,到6月3号6月4号开枪”。
“开枪的现场,我们有记者在那里。除了我们的记者还有其他国际媒体的记者也在那里。所以枪杀、开枪,还有学生们把受伤的,或者死者接送到医院,这些场面非常震撼,我们BBC的同事去拍到这些镜头,把它播出了,在国际上影响非常之大。屠杀开枪之前,是抗议示威,我们记者都有报道,我们中文部报道了再传回国内去,所以当时可以看到示威的学生举着横幅写着:谢谢你BBC!”
六四事件后接任BBC中文总编的伊丽莎白·莱特(Elizabeth Wright)回忆道,对来自中国大陆的同事来说,特别是经历了十年的相对开放,开枪镇压是谁也没敢想象的结局。
BBC中文当时的员工们在经历了巨大震撼之后,接下来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坚持把与中国大陆相关的原创新闻时事节目,特别是涉及敏感话题的《中国丛谈》之类的访谈节目继续做下去。《中国丛谈》是BBC中文广播时代周一至周五每天一期的一个时事访谈节目。
“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每周都要想办法找到中国大陆的人士采访,”伊丽莎白说。“非常不容易,但是我们的记者每次都办法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
伊丽莎白还回忆说:“在天安门之后,变革很快就发生在东欧和苏联。我也清楚记得很多同事都很激动地到欧洲去实地报导,到柏林去见证两德统一,兴奋地见证历史巨变”。
除了苏东剧变之外,BBC中文在1990年代也报导了一系列其他重大历史事件:1990年波斯湾战争,1992年邓小平南巡重启中国大陆经济改革,1995年第三次台海危机,1997年英国将香港主权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
互联网时代来临
1990年代,一场即将改变全球媒体格局的巨变悄然而至。
1991年,世界上第一个互联网网页诞生。互联网在之后几年中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讯息革命开始给传统媒体带来新挑战。
作为BBC国际部的一部分,BBC中文也在那时起开始提供网络服务。不过,据说BBC中文网的建立最初完全是自发和实验性的。
从1991年至2016年任职BBC,并曾担任BBC中文主编的李文回忆说,BBC中文网站最初的尝试,是热心广播的同事们在1997年业余推出的网上“广播站”:“非常业余,就是广播结束之后把音频放在网站上。比较简单,也吸引很多人来听。”
“到1999年,BBC的管理层就认为,可以把语言组的网站规模建得更大,更为多媒体。我是在1999年的6月被委任做BBC中文网的主编,负责创建BBC中文的网站,前后大概花了五个月的时间。我挑了一个很吉利的日子,1999年11月18日我们BBC中文网(www.bbcchinese.com)开站了。当时开站的时候只有十个同事,但被告知要24小时不停地更新内容,可以想象那是个什么样的状态。”
9·11到北京奥运
BBC开始从短波时代转入互联网时代的21世纪第一个十年也是后冷战时期众多划时代事件密集发生的十年。
2000年,中华民国第十届总统选举,民进党的陈水扁和吕秀莲分别当选总统和副总统,是有划时代意义的首次政党轮替,也代表台湾民主转型进入新阶段。
2001年4月1日,中美军机在南海相撞,一度导致全球瞩目的重大危机。
2001年9·11,美国纽约发生最终导致世贸双塔倒塌和数千人死亡的恐怖袭击,震惊世界。9·11袭击也最终导致美国发动“反恐战争”,并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导致美国和盟国卷入近二十年的战争。
“反恐战争”期间,除美国之外,英国、法国、西班牙和俄罗斯也发生过恶性恐怖袭击。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世界还目击了欧元的诞生,美国次贷危机以及接踵而来的全球性金融海啸,以及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
在众多大事中,2008年北京成功举行奥运也是BBC当年重点报导的事件之一。时任BBC中文新闻时事主编的华英介绍了当时报导北京奥运期间的各种挑战。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我担任BBC中文新闻时事主编那段时间里最复杂,准备的时间最长,报道幅度最大的一次活动,”华英说。
“一方面从中国来讲,希望通过首次举办这样的国际赛事来展现一个经济实力不断上升,自信心不断增加而且一个和谐友好的国家形象,国际社会也想通过这个了解中国审视中国的发展,而且对他们认为有待改善的方面提出批评,包括当年很严重的西藏问题、对新闻自由的打压、还有环境污染问题”。
“所以我们的任务是要客观全面公正地来报道这些问题,而且还要梳理来龙去脉好让听众受众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声音”。
“记得我们派了两名记者到北京去做采访,最可贵的地方就是能在实地采访到北京的市民,来看球的球迷或者看比赛的观众,有时还能采访到官员和运动员,记者同行专家等等。他们从前线发来的报道非常生动,非常接地气。当时中国临时解封了一些网站,一些敏感网站,我们BBC中文的记者在北京确实能看到BBC中文网的内容,当时有听众给我们写来反馈说,不用翻墙就能看到中文网的内容,他们感到非常亲切,非常新鲜。好像拉近了和我们的距离。不幸的是好景不长,奥运会结束不久,这些网站又重新受到封闭。后来我们中文部要派记者去中国做实地采访就越来越困难”。
2011年,英国经历着金融海啸之后的全面经济紧缩。时任保守党卡梅伦政府的紧缩政策也直接影响到BBC。BBC中文广播70周年前夕,接到了总部决定停止向远东地区普通话广播的决定,2008北京奥运也成为广播时代的BBC中文见证的最后一个重大事件。
时任BBC中文新闻时事主编华英说,对包括她自己在内多年从事广播而且喜欢这个平台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极为遗憾却并不突然的决定:“因为我们知道短波广播的听众人数在逐渐下降,而且互联网提供的这些机遇是不能忽视的,加上BBC本身的问题,面临巨大的削减开支的压力,所以我们必须要面对这个挑战。”
“在2011年3月25号,就是广播最后一天的最后一个小时,为听众推出了一台特别节目,叫《告别BBC普通话广播》,当时我们请到了新老同事,还有一些经常为我们作采访的嘉宾、在世界为我们作报道的特约记者,还有一些听众代表,一起回忆BBC中文70年广播所走过的道路和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报道,还有特别节目、专题节目等等”。
在普通话广播停播之后,每周一小时的粤语《时事一周》广播节目持续至今。
见证台湾大选
告别了广播时代的BBC中文,开始更加专注于通过互联网页关注与报导世界和华语事件大事。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4年台湾大选,BBC中文都有特别关注报导。那期间另外专题报导过的大事件还包括诸如中国艾滋病、同性恋维权、强行拆迁问题、环境污染、独生子女、人口走私等等话题。此外,BBC中文当年的节目也包括介绍英国的政治、文化、语言、社会、科技等方面最新发展的内容。
2004年的台湾总统大选,BBC中文首度派遣团队到台北实地深度报导,当时还是借用当地一家电台的演播室。
时任BBC中文总编李文回忆说:“当时我们部分同事是持中国大陆护照的,去台湾工作去做这个报道还需要有担保人,台湾官方才能批工作许可证。”
“印象最深的是那届总统选举,还出现了非常意外的事件就是陈水扁中枪,他中枪是我们某一天做直播前没多久,我们就立即要应对这个突发新闻,把我们原本在当地的制作计划全部打乱来做直播。”
据李文介绍,从2004年以后,BBC中文开始连续实地报导台湾总统大选,采访人物包括多任总统和其他政要。
香港抗议、台美大选、新冠疫情
2010年代以来,随着手机、应用、流媒体、容媒体、社交媒体平台层出不穷,以及相伴而来的手中消费习惯巨变,世界进入新媒体时代。BBC中文也再次在探索中摸索适应新媒体时代挑战之路。
2016年BBC中文大部被迁至香港,以便进一步靠近服务亚太地区的受众群。此举使BBC中文得以第一时间见证香港抗议风潮,新冠疫情爆发,台湾2020大选,以及美中关系恶化给地区所带来的直接影响。
BBC中文香港站主编吴薇在回顾团队报道2019年反送中游行时说:“连续数月,香港几乎每周都有抗议和游行。没有什么时候比这时候在现场更重要了。社媒直播的记者和摄影记者总要冲在最前面,催泪弹,水炮车,炎热的天气,在香港街头工作的同事们极其辛苦,我们总是要提前做很多安全和报道预案,但是到了现场,就靠彼此的信任和专业合作。”
“团队里多是年轻人, 每一个关键新闻点和香港抗议全程的转折点,我们几乎都有人在现场,力图在第一时间传递最准确、贴近又公允的新闻报道,用一切图文、 直播深度多媒体手段传达香港最真实的实时与深度报道。”
回顾起台湾2020大选,吴薇说,BBC中文派出了全媒体报道小组,与台湾东森新闻进行了全方位合作,实现了多地多角度全程YouTube视频直播, 在受众覆盖和影响力传播上,都是一个激动人心的飞跃。
“ 这几年,无论是中国大陆还是台湾香港,乃至全世界所经历的都是前所未有的动荡和复杂,这时候BBC中文怎样报道,全世界的华语读者都在看, ”
“但是编辑部里,又始终有一种冷静与克制的专业气氛,我们的国际视野,不偏不倚,从记者到编辑团队的多文化背景的优势就显出来了,任何一个问题,我们总会有中港台和全球四个维度的思路去精准分析和报道记录,” 吴薇说。
“BBC中文的专业,公信力与独立,从未如此重要, 这是我们最骄傲的部分”。
新时代和新挑战
另据BBC中文现任主编张晧宇介紹,与许多其他国际媒体一样,在为中国受众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除继续遭遇干扰、互联网封锁、社交媒体屏蔽等种种挑战之外,也继续面临着BBC巨大内部财政压力,以及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不断吸引新受众的压力。
他还引述BBC负责数码转型和创新部门负责人的话说,BBC中文既要继续关注世界大事,也要争取让自己制作的内容“以受众喜欢的格式,在受众方便的时间,出现在受众选择的消费平台上”。
他进一步解释说,这也是整个BBC正在探索的,如何从大广播时代迈向更加小巧灵活、更加以受众为中心的数码服务型媒体时代。
面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多方挑战,BBC中文在探索中以新方式见证着世界变迁:2010年代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阿拉伯之春,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台海关系跌宕起伏,中国胡温时代的结束和习近平时代的开始,美国特朗普时代和美中贸易战,香港抗议潮,美中关系巨变,新疆维族教育营,以及中国与西方关系全面恶化……
谈到转型的困难,在1994年至2009年曾担任15年担任BBC中文部主任的罗瑞娜(Lorna Ball )感慨说历史上有过多次转型与重组,但是即使再困难,她相信BBC会继续发展中文服务平台的:“因为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最长的不间断文明、还有总的重要性,我很难想象一个国际台没有对中国的服务”。
BBC新闻总监昂斯沃斯(Fran Unsworth)也表示:“BBC中文八十年来一直是BBC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整个BBC也在经历数码化转型挑战。我希望能看到经过数码化转型的BBC中文能够产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与时事内容”。
英国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图根哈特(Tom Tugendhat)则在接受BBC中文访问时表示,面对数码化时代假新闻泛滥的新世界,BBC和BBC中文能够继续独立和公正地见证世界是很重要也很有意义的事情。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