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宁:作家沈从文的入室弟子王亚蓉

1989-06-04 作者: 冯海宁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作家沈从文的入室弟子王亚蓉

--作者:冯海宁

69-1.jpg

王亚蓉,文物修复专家,织绣专家。中国文物学会纺织文物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代纺织品研究保护中心顾问,首都博物馆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高级工程师。参与编纂《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全集》等,著有《中国民间刺绣》、《沈从文晚年口述》、《章服之实:从沈从文先生晚年说起》等。

6 4 日,雨。国宝级大师王亚蓉先生应北京服装学院之邀,要做一场以“纺织考古中的刺绣”为主题的专题讲座。说有机会去听,在我那一众爱好刺绣、喜欢古典文化的朋友圈里已经轰动。又说安排了采访,简直快被她们羡慕嫉妒的眼神杀死。在学界提起王亚蓉先生,都是满满的尊敬和景仰。而在我们这些边缘又边缘的织绣爱好者眼里,那更是高山仰止。

上世纪六十年代,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王亚蓉从事玩偶设计工作。机缘巧合,后来她成为沈从文先生的助手,主要从事描画和一些案头工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是沈先生历时十八载磨难终成正果的学术专著,考证了自殷商至清代 3000 多年间中国服饰文化。 1975 年,刚刚进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王亚蓉有幸参加这本书的编撰,书中大量古代服饰插图出自王亚蓉之手。

69-2.jpg

王亚蓉与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交流靖安东周大墓文物保护工作

她回忆说,那段时间,白天在考古所工作,晚上和同事、沈先生另一位助手王予予一道准时到沈家,一起编撰服饰史。王亚蓉陪沈先生去故宫、历史博物馆和民族文化宫,看展览,查资料。“要耐烦!认真!”、“要古为今用”,她至今牢记沈先生的谆谆教诲。作为文物修复资深专家、沈从文入室弟子和工作伙伴,王亚蓉说自己幸运得一良师,耳濡目染成就今日事业。而先生讲求“史实相证”的研究方法,也成为王亚蓉一直信守的准则。

追随沈先生,使王亚蓉有缘得见许多“宝物”,她为中国古代服饰的博大精深而倾倒。 1982 年,湖北荆州马山一号楚墓出土大批战国时期丝织品。这批织物品种齐全,保存完好,被誉为“丝绸宝库”。王亚蓉还记得,她陪同沈从文先生鉴赏出土的极品丝绸。看到这批无价的战国瑰宝,耄耋老人跪下了--这是老人家人生中仅有的一次跪下!

“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从古诗中读到的词句,在出土丝织品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马王堆汉墓那件震惊世界的“素纱单衣”,折叠六七层后还可以清晰地看到报上文字。但华美服饰却抵御不住时间的侵蚀、空气的氧化。“刚出土的时候颜色还很鲜亮,出土后就渐变得灰暗了。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对外展览,还是作为资料,呈现出来的就是这么一件件破破烂烂的衣服。这些衣服的原貌到底是什么样的,当时就想把它复制出来。”王亚蓉说。

69-3.jpg

王亚蓉复原复制的 NIO 彩绣凤鸟纹绵衣

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她走上一条纺织文物修复之路,坎坷,辛苦,但不乏成功的喜悦。从 1983 年到 1990 年,王亚蓉和同事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楚墓第一批织物的复原复制,完美再现了精美绝伦的楚国服饰。 1991 年在湖北江陵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国际服饰研讨会上,他们的成果震惊了国际服饰研究界。当复原复制的 Nl0 彩绣凤鸟纹绵衣衬着一块展板放在地上时,因绣工太细致、精美,为了能看得更清楚,国内外众多学者教授围着衣服跪了一圈细细观看,场面非常震撼。王亚蓉说:“这真称得上是五体投地啊!”

楚国服饰腋下都有个“方片”,它的功用当初让王亚蓉困惑不解。在复原复制过程中,她终于找到了答案: “这是让平面剪裁产生立体效应的较早例证,穿着特别合体舒适。马山墓衣制一律交领、右衽、直裾,是上衣下裳连成一体的深衣制,左右袖腋处设‘小腰’,穿上身时,本来前后平直的上衣,因为‘小腰’嵌片横在腋下,把上衣衣襟向前推隆十余厘米,腰部自然向前收敛,可以表现出人的形体美。这是很简单、成熟、充满才智的设计。”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的威尔逊教授说:“这是中国人 2650 年前用平面剪裁做出的立裁效果的服装,太了不起了!”

69-4.jpg

王亚蓉在北京服装学院做专题讲座

“对于文化遗产的继承,实际上就在于这些实验的过程。这项工作,我一开始称为复原复制。只有复原复制,外国朋友才会对中国服饰文化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体会,才会觉得中国服饰文化让人敬佩。”王亚蓉说。

古代服饰带给人们所见所叹的精美绝伦,但现场发掘过程却很难说“赏心悦目”。王亚蓉曾参与马王堆西汉墓、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陕西法门寺唐塔地宫、北京大葆台汉墓、河北满城汉墓、新疆尼雅中日联合考古发掘汉晋夫妻合葬墓、北京老山汉墓、杭州雷峰塔地宫、江西靖安东周大墓等的发掘。有时工作需要,在古墓里她和助手一驻扎就是半年。让先生痛苦的,不是恶劣环境和墓室污浊味道,而是丝织品长时间埋在地下棺椁里变得异常脆弱,看似完整却碳化到轻轻碰一下就化为粉末。也曾发生运送过程中,丝织品在棺液中摇晃变成碎片的事故,更有许多本来可控的人为因素毁坏织品。说起这些,王亚蓉的心情异常沉重。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每每看到这些华美的远古文物,王亚蓉都为曾经的文明而自豪,这也更加强化了她复兴服饰文化的梦想。 2003 年到 2007 年,王亚蓉在首都博物馆创建纺织品保护研究工作室,主持复原复制了明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缂丝十二章衮服和孝靖皇后所穿满地施绣的百子衣。万历皇帝缂丝十二章衮服,是迄今出土的最具代表性、最精美的帝王龙袍之一。经过反复实验,王亚蓉和助手们终于复制完成,达到并再现了当年精湛的工艺水平。

69-5.jpg

王亚蓉在新疆尼雅夫妇合葬墓考古现场

王亚蓉如今已年过古稀。常年奔波劳碌的考古生涯,并没有给她的容貌增加多少风霜,看上去不过五十上下。其实,她身体并不好,做过膀胱癌手术,心脏支架也装了好几个。但她依然坚持在考古第一线,亲自下到墓坑里指挥新的发掘工作,和学生、助手们一直沿着沈先生的路径方法坚持做到现在。眼下,最让王亚蓉牵挂的,不光是培养学生,使纺织文物考古修复后继有人,还有沈从文先生提出“历代服饰博物馆”的构想至今没能变成现实,服饰领域系统的实验考古学研究无法顺利开展。我们这些传统文化爱好者绝对想不到,现在的情况是其它条件俱备,但竟然是在资金问题上遇到了瓶颈。

辛苦了半日,到晚间先生鬓边的白发也有些蓬起来了,心疼到想哭。文化遗产的继承,服饰文化复兴之梦,绝不应该仅仅是王亚蓉先生一个人和她一个小组的事情。

69-6.jpg

69-7.jpg

王亚蓉的部分著作

【图片提供 / 王亚蓉】

转自《环渤海新闻网》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