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陇:从一份讲话提纲了解三年灾荒(1962年,广东中山)

1989-06-04 作者: 孙陇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从一份讲话提纲了解三年灾荒( 1962 年,广东中山)


--作者:孙陇

【导读】这是一份 1962 年中山县宣传部门根据某位领导的讲话编印的讲话提纲,主要内容是讲述在三年灾害之后的经济形势。这份讲话提纲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地当时的经济困难情况,同时,提纲还分析了造成困难的原因以及解决困难的办法。讲话提纲比较长,笔者仅仅录入了提纲中的前两个问题的部分内容。

这份提纲,实际上就是一份形势报告的文字稿。形势报告在信息封闭的年代,是人们获取比常人多一些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一般来说,做报告的人都是高层或者某个领域的专家,从他们的口中说出来的事情基本上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就是内部消息,能够部分满足人们对信息和真相获知的好奇心,而报告人也多多少少会透露出一些信息,让这个报告更具有可信度。因此,通过这份有关经济形势宣传的讲话提纲,我们还是可以获取一些有用的资料,同时,这份报告在分析造成困难的原因时,也直截了当地提到除了自然灾害外,就是工作上的失误所造成的,这一点是可以给报告人点赞的。当然,那个时代,任何一份形势报告,其主要目的还是维护统治,说一千道一万,其落脚点都是让人们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让国内国际形势更加一片大好。

中山县,现中山市,在三年困难时期还包括现在的珠海市在内,由于中山的自然环境较好,加之是沿海地区,可以获得大量的海产品来补充食物的供应,因此在三年困难时期,相对来说,中山县的灾情并不是十分严重,没有饿死人的现象出现,但粮食短缺所造成的水肿还是普遍存在的。即使如此,报告中所提到的经济困难也是比较严重的,经济的倒退十分显著,从中山县的状况就可以感知到全国的经济形势是多么严峻。了解大饥荒,可以从多个角度来了解,灾难严重的地区更直接,像中山县这样灾难较轻的地区,是可以对比研究的。

讲话提纲中还有一些内容值得注意,比如群众的意见和群众对困难所造成的原因的猜测等等,大家在阅读时可以注意一下,这些猜测实际上与我们今天的分析也基本上相同。

2013 8 26 日,《南方都市报》刊登了《 50 多年前,珠海人的三年困难时期》一文,比较详细地讲述了三年灾害时期珠海人的生活状况,因为当时珠海属于中山县管辖,因此阅读此文会更有助于阅读这个讲话提纲。该文的网址是: http://paper.oeeee.com/nis/201308/26/101361.html

10.jpg

按:这个讲话提纲,只能作为宣传的依据和参考。各地在宣传的时候,应该引用当地的材料和本县一般材料,并针对当地群众思想,加以说服解释,充分运用回忆对比的办法。对于揭发造谣,也应该针对当地情况,不要千篇一律,照本宣读。

近来大家对目前的经济形势,表现十分关心,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这个问题,这是很自然的。因为这个问题都直接关系到大家的切身利益。特别在今天共产党领导的国家生活中,人民是国家主人,究竟目前我们所处的经济形势如何,都应该向大家讲清楚,依靠大家的力量,共同把国民经济生活搞得更加好。

【笔者注:其实,早都应该向大家讲清楚,此时已经是恢复时期,在灾害时期有谁敢讲?】

一、首先讲讲当前的经济形势。究竟目前的经济形势好转了呢?还是没有好转呢?对这个问题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和争论,我们认为的确是一天天好转了。一九五九年、六零年,是我们碰到最困难的年月,那个时候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生产很不稳定,生活也很困难,工作非常难做,大家的意见又多,党和群众的关系是很紧张的。自从六一年贯彻执行“十二条”和“六十条”以后,农村的生产关系基本稳定了,生产力停止了破坏了,党群关系密切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各项生产有所恢复和发展,群众的生活也开始好转,形势大大改变了。……

但是,我们目前的经济困难还是严重的,尽管形势是越来越好,而好转的速度还不够快,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困难还不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一九五六年、五七年比较一下,那就还差得远,困难还是相当严重的。究竟有哪些困难呢?人民的食、穿、用都不够,吃饭问题,今年会比去年好,但还是不满足的,农村留粮水平还是比 56 年少,城镇居民的粮食供应也不够,在穿的方面也是减少的, 57 年农村每人每年发布票一丈多,现在只得几尺,有余粮奖售的地区,平均每人也不外一丈左右。城镇居民,包括针织品供应计算, 57 年平均每人有 30 尺,现在也只得几尺;其他食油、肉类、香烟等等供应也减少了。其次,由于原材料和燃料缺乏,工业生产也遭受很大,有许多工厂陷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比如棉花减了产,有些纺织厂就要停工,棉布产品就减少了,蚕茧减了产,我县的小榄丝厂和渡头粉厂也基本停工了,总之,农业减产,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品也就减产,市场上的日用品供应就减少。再次,生产力遭到严重的破坏,全县耕地面积减少了,特别是禾天播种面积减少二十万亩;农业劳动力也减少二万多人,转移到城市来;船艇的损失也很大;几年来小型水利失修,水梪、水闸破烂不少;耕牛也比前减少了,而且有相当部分是老弱残牛;一般役牛的体质也很差,此外各种中小农具的损坏也很严重;积肥入泥的数量也大大减少。由于生产力的破坏,严重影响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所有这一切,都是目前仍然存在的严重困难。……

11.jpg

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严重的困难呢?有两个原因:一是自然灾害;一是工作上有缺点和错误。从一九五九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有相当部分地方,连续三年都碰上自然灾害,农业不是增产而是减产,带来了很大困难,当然,有些地方灾害大一些,有些地方小一些,例如华北有些地方,最近三年的自然灾害比任何年份的灾害程度都深重,连续四年没有下过雨,旱灾十分严重,我们中山部分地区也遭遇历史上最大的洪水灾害造成严重的减产,【笔者注:在前面提到的珠海文章中提到,此地这三年除了每年都会有的台风灾害外,并无灾害】这是事实,在这样严重的灾害面前,本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向心向德,抗拒灾害,就会减轻损失的,但是在这几年中,由于我们的工作犯了严重的错误,违反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没有坚决执行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没有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办事,工业搞得过快,工厂办得过多,基本建设规模过大,浪费了不少人力物力财力,反过来就加重了农业负担,削弱了农业的力量,加上在农村工作中又犯了主观主义的五风错误,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抗拒灾害的积极性也受到很大的影响,致使农业生产遭受到更严重的损失,无论粮食、棉花、油料、蚕茧等等,都减产很大,农业的减产就影响了工业,特别是粮食的减产,大大加重了国民经济的困难,这是深刻的教训,现在再向大家作深刻的检讨。

12.jpg

几年来大家捱受的困难比较大,对困难的真相和造成困难的原因,都没有及时的系统的讲得清清楚楚,致使大家很久以来,思想认识上比较混乱。比如有人怀疑造成困难的原因是由于出口过多,埋怨共产党不照顾农民,其实我们出口的东西是很少的一部分,而且出口是为了进口,是属于周转性质。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穷二白的国家,在 1958 年以前,我们出口一些农副品和工业品,是为了换回一些机器来建设国家;自 58 年以后,农业减产,很多地方上调粮食减少了,我们出口的东西主要是为了换粮食和化肥,解决城镇口粮和农业生产资料。如果不出口来换粮食,就势必要加重农民的负担,影响生产。而且,我们出口的日用品是不多的,不要(说)澳门的东西很多,其实那里才十多万人口,等于一个佛山市而已,对全国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又有人认为什么东西出口都行,但粮食就不要出口了。其实我们基本上没有出口粮食,如果有的话,也是周转性质。例如出口一些大米到港澳,一斤米可以换回一斤半小麦,供应华北地区,这是很合算的。出口的生油也很少,也是华北地区去换粮食的,做买卖一定要好坏搭配,只给人家坏东西也是不行的,总之,粮食第一。【笔者注:华北地区成为一个托词,什么都是为了华北地区,真的吗?】还有人说:自己那么穷了,还要支援弱小国家,这不是充大头吗?其实这些国家都是很少的,有些就像我们一个县那么大,我们外援的东西并不多,更重要的是,我们是一个拥有六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有承担国际主义的义务,我援助他们,他们也援助我们,例如古巴,他就在美帝国主义的大门口,他们革命胜利了,就等于拖住帝国主义的后腿,使他们不敢发动战争,不敢侵略我们,这对保卫世界和平,保卫我国的安全,都是有利的,支援他们就是支援自己,而且对我们人民生活是不会有多大的影响的。

13.jpg

又如,有些人怀疑共产党的政策就是“不饱不饿”的政策,不给农民吃饱,也不给你饿死;又有怀疑国家囤积了许多东西,有意让大家捱困难,说共产党变质了,这完全是没有根据的。你说共产党不愿意农民吃饱,为什么 58 年又号召吃三餐干饭呢?就是以为粮食多,叫大家吃,结果粮食没有那么多,犯了个错误,党和毛主席始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时时刻刻都想着人民吃得饱,穿得暖,用得好的,解放前共产党二万五千里长征打生打死,是为了谁呢?解放后领导大家消灭地主富农阶级,组织互助合作,组织人民公社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又是为了谁呢?全都是为人民设想的。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还没有完整的经验,以致犯了错误,变成好人好心办错了事,难道有了困难就可以说共产党变了质不为人民了吗?大家想想,搞大跃进,不是为了早日建成社会主义,使人民生活更好吗?就是心太急了一些,犯了错误,吃三餐干饭,结果连底子都吃空了,造成粮食很大困难,但是党还是想许多办法去解决困难,停止了水肿,不致于饿死人,事情是办错了,这也说明共产党是好心肠的,难道吃几两米就可以说共产党变了质,有人让大家捱困难吗?如果国家有物资,为什么不拿出来给人民,让群众天天来骂自己呢?难道共产党不愿领导人民坐江山吗?

转自《故纸故事》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