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医生:汤飞凡之死
汤飞凡之死
--作者:春晓医生
1958 年 10 月 1 日国庆节,已经 76 岁的颜福庆还担任着上医副校长的职务。
这一天从北京传来的消息中,除了隆重的国庆典礼,竟然有一条令他震惊的噩耗:学生汤飞凡已于昨日( 1958 年 9 月 30 日)凌晨在家中自尽,是因在 “ 拔白旗 ” 运动中,不堪受辱所致。
颜老立时掩面痛哭道:瑞昭(汤飞凡的别名)什么都好,就是出身 “ 太不好 ” 了,我没能保护到他 ……
如前所述,汤飞凡的前半生有 5 次因颜福庆而改变命运,其中的第 4 次更是将他推向了事业的巅峰 —— 抗战期间担任中央防疫处处长,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并非颜福庆,而是站住汤飞凡背后的另一人。
一
1917 年我国绥远地区发生鼠疫,并蔓延至晋冀两省,死亡超 3 万人。
北洋政府急忙聘请曾经成功扑灭 1910 年东三省鼠疫流行的伍连德博士出山。
扑灭疫情之后的 1918 年,北洋政府不放他走,请伍连德仿照当年东北防疫处的格局,组建一个 “ 全国性 ” 的 “ 永久性 ” 的防疫机构--中央防疫处,并任命他为筹备处长。
1919 年中央防疫处在天坛正式建成,具备了制备血清、疫苗以及指导全国防疫工作的功能,算得上是防疫站(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前身。
北洋政府兑现承诺,批准伍连德辞去处长之职,改由卫生司长刘道仁兼任第一任正式处长。
成立的当年,哈尔滨就发生了鼠疫流行,中央防疫处委派留日归来的金宝善前往一线。
在东北,伍连德的老根据地,金宝善说是指导,实为学习,在伍连德的帮助下,很快扑灭了疫情,可谓一战成功。
之后中央防疫处实际上就由金宝善与留美归来的陈宗贤等人轮流掌管。
二
1928 年北伐成功,政权交替时,中央防疫处由金宝善手中移交到南京政府管理,实际机构仍留在北京。当年 11 月起陈宗贤再次担任处长。
1938 年 11 月,正值国难当头,国民政府已经迁往武汉,中央防疫处也根据命令迁往了长沙,陈宗贤突然提出要出国考察。
此时,组织上医内迁途中的颜福庆校长,被逃亡中的国民政府临时任命为卫生署长。
当他得知贤兄伍连德当年创办的中央防疫处,正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立马想到邀请伍连德复出。
可惜 “ 八一三 ” 后,伍连德已经举家重返家乡马来西亚。
紧接着,颜福庆马上又想到了爱徒汤飞凡。
此时的汤飞凡,并没有随上医内迁,正在上海租界担任着月薪 600 大洋的外企高管。
三
其时汤飞凡还是上医的教授,只因为他积极参加 “ 八一三 ” 淞沪抗战的前线救护工作,整整 3 个月,直到上海沦陷,中途只回过 2 次家。因此错过了与大部队南迁的机会。
他只能暂时回到租界,回到长期兼职的英国在上海建立的雷氏德研究所。
这个研究所的兼职,也是颜福庆当年给他的机会,在聘请他担任上医教授的同时,就推荐他成为该研究所的细菌系主任。按现在的话讲,是出于建立一个学生实习和就业拓展基地的考虑。
而汤飞凡的能力和表现也深得英国方面的器重,曾请他到英国访学。此时也正在催他,准备近期一同撤往英国。
四
此时颜福庆的书信恰好自武汉送至上海。汤飞凡看罢,没有二话,立即举家出发,突破封锁线,抵达长沙投入代理工作。
结果,陈宗贤在外一听说颜福庆找来这么牛的代班,也立马就回来了。
汤飞凡当即表示既来之,则安之,愿意继续留下,做好陈宗贤的助手。
可局势日衰,武汉告急,长沙告急,国民政府已迁往了重庆,防疫处也收到了速速迁移的命令。
此时两人还是发生了分歧,陈宗贤主张迁往重庆,汤飞凡力主迁往昆明。
陈要迁重庆,更多的是从官员的角度考虑,特别是安全方面的考量。
汤则还是从工作实际出发,打听到重庆已过于拥挤且交通不便,不适合大型动物的饲养和疫苗等生物制品的生产运输。
陈宗贤觉得哪管得了这么多?
结果两人相持不下,互不相让,都摆出了一幅坚持原则,不接受就辞职的架势,只等重庆方面发落。
陈宗贤已经做了足足 9 年的处长,大权在握,人脉极广,一点都不发愁。而且聘请汤飞凡的颜福庆已经辞去了卫生署长之职,因此汤完全是一介书生,无人可撑腰了。
五
可万万没想到,本来以为稳操胜券的陈宗贤却收到了重庆发来的速速迁往昆明的政府指令,令他吃惊不已。
后一打听才知道,低调的汤飞凡的背后,竟然有 1 位如此牛叉的老丈人--何键( 1887 - 1956 ),昔日的 “ 湖南王 ” ,时任内政部长。
汤飞凡生于湖南醴陵,汤家与当地的另一望族何家向有通家之好,汤飞凡从小在何家开办的私塾就读,深得何家大少年的喜爱,半开玩笑地约了门娃娃亲。
这位何家大少年,就是日后叱咤湘江的何键,虽然身居高位,但仍不忘对汤飞凡的承诺。
1925 年,汤飞凡都快 30 了,正准备到美国留学。何键当机立断挑选了最心爱的二女儿,刚满 15 岁的何琏与其成婚。
何琏不仅秀外慧中,还比身高 160 的汤飞凡高出 1 个头,但她仰慕汤的才华,同意父亲的安排,对这门婚事也相当的满意。
六
然而,在解放后的北京,俩人同时出门时,不仅是女高男低的身高搭配非常抢眼。
大家还背地里纷纷议论着,原来汤飞凡的丈人、何琏的父亲,就是那个双手沾满了红军鲜血,杀害了杨开慧烈士的刽子手--何键。
正因为此, “ 拔白旗 ” 运动首先向汤飞凡发难。
转自《瘤生机》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