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进:我的祖父许邓起枢

1989-06-04 作者: 许进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我的祖父许邓起枢

--作者:许进

x9.jpg

我原藉湖南湘乡,祖父许邓起枢(我家以前原本复姓“许邓”), 派名泽颐 (1868 1934) ,字仲期,在前清朝廷为官,祖父是武昌两湖书院的学生, 1893 年考中湖南乡试的举人,“张之洞档案”,记录了 1894 年张之洞送给两湖书院到北京参加会试的考试每人四十两银子,其中有我的祖父许邓起枢的姓名。“张之洞档案”的内容中有“湖南新中两湖书院新旧肄业生六名:王龙文、朱道濂、周蕃、李如松、许邓起枢、方永昺,亦各送公车费四十金”。戊戌科进士(见《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下册第 2861 页),后更考中本科翰林,外放任浙江台州知府三年,“光绪三十四年,孙中山自日本回国,于汉口法租界长清里设革命机关以“共进会”为号召,屈映光与之取得联络。同年,台州知府许邓起枢锐意兴学,提倡体育。是年春召开全台运动会,屈映光与葛醴泉、周琮等主持会务,开风气先河。宣统元年,许邓起枢重返临海任海门印山商业学堂监督,并兼办台州警察教习。” ( 台州辛亥革命第一人屈映光 ) ,后续任浙江“学政”,再回北京入翰林院任编修。著作有《倚庐罪言》五卷刻本。《戊戌刍议存稿》(普通古籍),都是清光绪二十七年( 1901 )出版。还有《翰林院编修许邓起枢条陈厘订学务摺》( 1902 年)。清宣统二年 (1910 ) 一月,浙江省巡抚增韫向清廷奏请了陈敬第等人所拟准办浙江私立法政学堂的呈请。获准许“各省会地方经费充裕及课程完备者私立法政学堂”。是年,浙江私立法政学堂维持会选举光绪戊戌科 (1898 ) 进士许邓起枢为学堂监督,校址设于杭州西大街旧铜元局内,设有教员 21 人,职员 6 人。法政学堂招收各府县举人、贡生、生员、监生及师范、中学堂之毕业生,课以政治、法律,以“培养立宪人才”。以人伦道德 ( 加入品行 ) 排为第一,另有“宪法”“政治学”“刑法总论”“民法总论”“行政法”等十—项,可谓科目繁多。

光绪皇帝颁诏,敕赐在湘乡县城北正街为我家修建一座大型的翰林府第,以祖父 ( 起枢 ) 父亲 ( 昌威 ) 两个名字中的“起”、“昌”二字命名,叫“起昌阁”,曾荣耀乡里。乡人曾言,湘乡历史上只出过曾国藩和我祖父两个翰林,很以为了不起。民国后祖父隐居北京,因而父亲和我们孙辈均出生于北京。祖父是闲居北京宁乡籍同盟会元老、民国初年国会议员陈家鼎是好友,陈有独女韵篁,自幼慧敏过人,当时已在北京女子中学学习。与独子君武常以诗词唱和,感情日笃, 1924 10 10 日在北京订婚。二人乃尊双方父命于 1925 1 月寒假期间南下广州,由广州革命政府代大元帅胡汉民证婚,在广州爱群大酒店举行婚礼。 1933 年,父亲任浙江省政府主席鲁涤平秘书,全家来杭州和祖父母同住,为一大家庭。客厅悬挂字画,正墙上是祖父翰林公大楷写的对联,上联是:“见善则遷,闻过则喜”下联是:“爱日以学,及时以行”。 1934 年夏,祖父仙逝。

父亲许昌威,字君武(以字行) 1925 年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英文系, 1933 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硕士,曾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商震机要秘书。又入新闻界为上世纪三十年代蜚声南京(当时为首都)上海的名报人,力主抗日。 1937 年抗战军兴,入军委会政治部陈诚幕府,偕夫人陈韵篁女士(辛亥革命重要历史人物陈家鼎先生独生女)率我们子女一行入蜀,送祖母彭太夫人( 1886 1941 )返湖南湘乡,享“翰林夫人”尊荣。逝世时儿孙均远在重庆,只能暂厝翰林府内。 1946 3 月我( 19 岁)和长我一岁的哥哥奉命回湘乡安葬祖母,我们第一次进入“起昌阁”翰林府。“翰林孙子回来了!”几乎整条街都沸腾了。我和哥哥服白麻布重孝跪地,逢人就叩头。一声炮响,“起灵了”!四十八杠的年轻人抬灵柩缓步迈出翰林府,笙乐高奏,鞭炮轰鸣,皇帝御赐的“翰林夫人”旌表旗幡和祖父在台州知府离任时当地士绅晋献的红、黄绸缎“万民伞”十余顶迎风招展,组成浩浩荡荡的仪仗队。我和哥哥在灵前执绋缓行,沿街的店铺和居民都摆设香供,鳴鞭迎送,我和哥哥都要匍伏在地叩头致谢。一行徒步缓行十五华里至东郊“潘家冲”墓地,下葬筑坟直至完工。

己丑巨变,父母随国府播迁去台,我们兄弟姐妹都拥护共产党,迎接“新中国”,不肯随行,从此与父母永别。我们都参加了革命,以后历经各次政治运动,我们三兄弟都先后进了监狱。哥哥是“历反”,我是“右派”,小弟是“莫须有”、大妹在广州部队,二妹(地下党正式党员)因烈性抗争肃反, 1957 年初自尽身亡。二十多年后,我们先后获得平反,现均为离休干部。 1987 1991 年及以后,我多次偕妻子回故乡,一些亲友均奔走相告,“翰林孙子回来了!”引领我们去“起昌阁”翰林府,受到热情款待,地方政协和文史办也盛情接待,我们也为家乡修缮文塔捐赠了薄款。早在光绪年间复修文塔后就有县人称颂:许邓起枢点翰林,“灵塔重光文星出”,一时县人称奇,文塔更深入人心。“浮图七级傲苍穹”,巍巍文塔撑拄天地八百载,是湘乡古今历史的见证者。它虽历经了元明大罹难、清初大兵焚烧,及至日寇犯湘炮轰塔子,斯塔依然高高耸立。历沧桑之久的 2001 10 月湘乡文化旅游艺术节,文塔重修竣工。“漫夸宋代浮图杰,更喜今朝造化奇”,仿宋风格的七级新文塔高耸云天,金瓦红柱,石墙石栏,层楼焕彩,重檐流丹,“湘中明珠”重现人间,大放异彩。

当年的大府第今已归房产公司所有,成为三十多户人家的大杂院,庭院天井均面目全非了。这就是我家的翰林府,捐献给了国家,也好。湘乡市要是有经济实力,再将翰林府修饰一新,成为另一个旅游景点该有多好呀!中华儿女希望家乡美,祖国更美!

x10.jpg

2001 10 月在湘乡翰林府看望老年亲友及老住户

翰林院概述: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存在着一个带有浓厚学术色彩的官署--翰林院。在院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即文翰之林,意犹文苑。是挑选擅长文学的亲信官员任翰林,以备起草急诏( 兼撰拟诗文 。是传统社会中层次最高的士人群体。

x11.png

x12.jpg

x13.png

x14.png

感谢作者来稿,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文责由作者自负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