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章晋:我们的父辈不曾在历史上存在过

1989-06-04 作者: 黄章晋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个人意见:我们的父辈不曾在历史上存在过

--作者:黄章晋

十年前,我曾承担一家杂志的文革纪念专刊策划任务,它理所当然被叫停。不过,这也帮了我一个大忙,因为我下载了大量国外研究论文后,深感我对这个话题不但所知实在太少,而且很多认识根本就是错误的,我根本没有能力承担这个任务。

今天,如果想从一个完备视角来评价或描述那段历史,我依然没有这样的水平,恐怕将来也是如此。不过,我只知道有一件事我是可以做,而且是有意义的。

我留意到一个现象,对这段历史不曾留意的年轻人,对有些事的理解非常有意思:谈到迫害,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受迫害,因为我们能看到的绝大多数资料,无论官方介绍,还是文学影视作品,谈的都是他们的经历;如果谈到知青,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北京、上海的孩子被发配到边疆地区插队落户,因为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描述的大都是北京知青和上海知青……

105.jpg

电视剧《血色浪漫》中的北京知青

一句话,一个社会的集体记忆,其实并非大多数人的记忆,而是有言说能力的极少数的那一部分人,而且这极少数人通常并不具备社会学的代表性。譬如,对中国有言说能力的人来说,那十年是他们最痛苦的时期,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或许 1959 年到 1961 年才是最可怕的梦魇。

然而,那些没有言说能力的人,他们的经历,他们的记忆不能形成文字,就不能成为文献,无法成为文献,就意味着不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意味着他们的存在,并不能对历史有一丝一毫的影响,其实就相当于他们从来不曾在历史上存在过。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父辈,都终将成为不曾在历史上存在过的人,甚至我们自己对那十年的印象,被那些有言说能力的人的回忆完全占据,有意无意地略掉了我们自己父辈。除非趁他们还活着,你能有意识地打捞、整理他们的记忆,将之形成文字,作为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证据。

然而,历史不会保留过多细节,如果缺少足够故事性,普通人的经历即使整理成文,进入公共视野的可能性依然微乎其微。我的同行沈亚川(石扉客)的父亲沈博爱老先生,一介普通中学退休老师的回忆录《蹉跎坡旧事》之所以能引起公众注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沈亚川在新闻行业的显赫成就。

106.jpg

不过,我们父辈的记忆中,依然有一部分的价值是无法替代的,那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都有社会学意义的标本价值,这一部分对于那十年的研究而言,多少是一项空白,而且它恰恰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对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如果有一份能简洁完备体现父辈当时衣食住行水平的清单,以及他们日常生活主要内容的简介,会比百十次重复他们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更能让我们对那个时代产生准确而直观的印象。

但整理这样的资料,远比整理故事要难得多。我在《为何抗战老兵记性不靠谱》中强调过,如果缺少日常记录习惯,再加上其他外部其他因素,人们对时间久远、跨度极大的经历很难有准确回忆,完备翔实就更难。幸运的是,我父母有非常好的日常整理记录习惯。

十年前的今天,我把我的想法和要求告诉我的父母,两周后,我收到一张正反两面都写满数字的 A4 纸,他们在那十年的收入数字,日常吃穿用度的类别、价格和数量,每天的生活安排,我能想到的一切,几乎都在清单里。

从那一天起,我就一直有这样一个野心,我没有能力,也不打算对那十年做总括性的评价、总结和分析,但我想从我这里开头,尽可能地多地收集那十年的家庭日常生活史的样本,最终将之汇集起来。它只有一个朴素愿望,让我们不曾在历史上存在过的父辈,留下一份存在过的记录。

一段历史只有在它整数纪念的年份才能唤起我们的热情,如果不在 2016 年的这个时候写下这段文字,并希望更多人看到它相应它,我下一次燃起这个冲动,也许只能等到十年后。如果前面的文字能唤起你的共鸣和热情,也希望你不要在十年后之后,才想起整理记录父辈的记忆。

如果您对这件事感兴趣,请查看今天的二条《怎样整理父辈的日常生活史》,文章是一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家庭日常生活样本,它来自我的父母,是我目前手头的唯一一份。我会继续补充一些细节,使之更充实。

我们还需要更多这样的资料和记录,并希望您和其他像您一样的读者,能够向我们提供这样的资料和记录。通过它们,我们可以一起整理出那十年中国各地各阶层生活方式的基本面貌,最终成为一部即使不说完整、也堪称面面俱到的历史,让那些就快烟消云散的记忆和记录,成为有关那十年的叙事中本来就不应缺少的一部分。

如果您想参与这项工作,请把您收集和记录的资料发送到邮箱 fakerdu@126.com ,希望它们尽可能简洁、准确、清晰、完备。我们将负责余下的编辑工作。如果有反映当时日常生活的照片、日记、书信等原始资料,也希望您一并附上。

非常感谢。

转自《大象公会》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