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出现了什么问题(上)为什么总是难以说服他人? - iYouPort

2016-01-17 原文 #iYouPort 的其它文章

交流出现了什么问题(上)为什么总是难以说服他人?

  • 理论是低效的,理论者们拼命地证实自己的正确,其实并没有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影响,以至于每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都要重复一遍某个观点,最后变成了本人的直觉触发

不论是网上舆论场还是线下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那些看起来自以为是的人在反驳我们自以为的正确,这令沟通很难提效,最终往往导致阵营内部分化、共同体原子态和加倍封闭。于是人们为了维系情感而选择更少去沟通,独立表达和回避不同意见,这又使得我们各自的既有认知难以优化提升,联合无法形成。

为什么人们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即便口头没有反驳,内心也不会接受不同意见,于是不同意见永远都是不同意见,稍有差异的理念碰撞后都难以促成共进,难道谁可以做到一贯正确永远正确?恐怕没有。至少每一个形容词都来自于比较,正误也一样,它要在固定条件下、语境情境内存在,而社交网络的表达因其各种方面的不同于现实而制约了论述的充分性,沟通的物理困境也由此而来,这点将下一篇中具体论述。

本文主要分析一下,理论何以低效、为什么总是难以说服他人。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人们的认知是怎么积累起来的。

我们总在强调逻辑、呼吁不断深化的思考,却从来没人关注过,我们思考的是什么?或者说,是什么才能触发思考。也就是认知的由来。

互联网时代信息轰炸,每时每刻都能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其中不乏互相对立或者存在微妙区别而导致指涉大相径庭的观点,我们需要在最短时间内迅速选择信任或者不信,这种情况下理性是不存在的。主要是靠感性(直觉)。

曾经有千余年来,西方哲学一直崇拜理性,怀疑激情,认为它是错误之源。从柏拉图开始,延续到康德,再到劳伦斯·科尔伯格。这种崇拜的论调被称之为唯理性错觉。之所以叫它“错觉”,是因为当一群人都认为某件事是神圣的,尤其是这些人本身都携带着足够大的权威性,那么社会群体的成员就很容易失去清醒思考的头脑。不过终有一天神像会被推翻,在认知心理学中推翻这一神像的人就是休谟,他说:理性只能是激情的仆人。

从此研究者开始关注情感和理性的关系,也就是心灵和头脑的关系。人们发现,即便是在纯粹的分析和组织型任务中,也频频发生决定机制瘫痪的情况。如果激情死了,理性还有没有能力去维持家业?

结论是否定的。就如休谟的观点,情感是道德和认知的基础。认知心理学与情感进化并不相干,因为它研究的是推理和信息处理的发展。

人们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来接受信息,这种感官认知属于低层次认知,它可以作为研究高层次认知(比如政治思维)的较好模型。低层次认知大部分是以快速的、无意识的模式匹配来运作的,比如我们对铺天盖地的观点和信息迅速判定是否取信,其实凭借的是图式而不是思考。低层次认知本身并没有什么道理,有时还会欺骗你。

想验证这点最经典的方法就如穆勒莱尔错觉图,那是眼睛带来的骗局。有趣的还不止于图片本身,更有被试在判断后的反应。如果人们一开始便被权威人士告知了真相(两条线是一样长的),那他们也能解释得头头是道。但如果让他们自己去看,往往会发生错误,且根据错误的结论,一样可以解释得头头是道,和正确的时候保持着一样的自信。于是研究者得出结论:判断和论证是两个分离的过程。

在接受了判断(依靠大脑中无意识的认知机制产生的判断,有时正确有时错误),之后人们再制造出能够支持其判断的基本理由。但这些基本理由仅仅是马后炮,有时还会牵强附会。

本网在早前介绍过 图式的概念 ,直觉型认知就是图式的一种,也就是模式匹配——对新生状况与经验模型做以对比,是一种最基础的认知习惯。比如对政治观点,人们会首先去感受其带来的暗示和自己的基础预期(情感)是否吻合,有偏差者便会从基础上被放弃,也就无法进入思考阶段。于是说服所形成的改变需要着力于对其情感的左右,以形成图式更替,而不是施展逻辑和学术造诣。

与之相对的是推理型认知——个体描述自己如何做出判断、或他人如何做出判断的过程。脑中推理只有在人类中发生,因为人需要向他人解释自己。推理不是自发的,它是有意识的,也就很容易被意识负担所打扰。直觉发动了推理,但直觉不依赖于推理的成功或失败。然大多数研究都针对于推理,而非直觉。

直觉属于情感,它是一种信息处理,把情感和认知对立起来是不科学的。

认知—情感二分法曾经流行过很久,似乎如今仍有被误信。其实情感中充满了认知。情感是逐步建立起来的,它的第一步就是,看看刚出现的某事物是促进了还是阻碍了你的目标,基于此对它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正是一种信息处理,属于认知范畴。

当某一评价过程检测到特殊的导入类型时,它会启动你头脑中的一系列变化,让你准备做好恰当的反应。比如夜晚你走在幽暗的街道上,忽然听到有脚步声接近,这时候恐惧系统会打开触发交感神经,加快心率、放大瞳孔,以接收到更多信息,迅速做出“打,还是跑”的判断。再比如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与自己主张严重相悖的意见,会激发出反驳还是拉黑的选项。最终的处理是以那一时刻的利益最大化目标为基础的,比如反驳可以彰显自己的正确,而拉黑可以节省时间,如果那一时刻你很疲惫或者事务繁忙,很可能就不会去回应。

反过来看,如果我们希望在社交网络上形成观点切磋,便需要首先吸引住受众(满足回应所需要的利益),要实现这点很多时候并不仅仅在于个人观点的正确。

政治观点中充满着道德判断,道德判断和所有形式的判断一样,是一种认知的过程。关键的区别在于上述这两种不同的认知:直觉和推理。道德情感属于一种道德直觉,只不过比大多道德直觉更加微妙,它们会不断上升到情感的层次。

比如对马永平、陈水总等人的判断,或者对反抗压制的维族人群体事件的判断,认为他们在「杀戮无辜」的人采取的就是直觉型情感认知,他们常用的自证逻辑是对反驳者表示:你支持他们是因为死伤者里面没有你的亲友(意为:你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种观点不一定就是五毛。相比下,自焚抗争(或其他形式的自杀式抗争)因没有伤害到他人的利益而更多被同情。做个对比,就如那个经典的伦理实验——电车困境,是杀一个人救活五个人更好,还是为保护一个人杀死五个人合适?最初的直觉反应更多是会选择杀一个人保护五个人。而这一个人也不该死的判断则处于进一步的推理过程。

类似事件中官方媒体总会有意去渲染「另外五个人是无辜的」这一思路,同时也就屏蔽了「那一个人同样无辜」以及「是什么造成了那一个人的极端行为」这俩关键。我们总说政府机构的公信力低下,其主张的舆论引导不足挂齿,但需要提醒的是,措辞方面的暗示之所以经常难以被察觉,是因为人们的判断首先选择的是直觉,只要舆论引导切中基础人性的直觉,其被认可收纳(误导)就是自然而然的。

我们一直推荐远离墙内不正常的舆论环境,其主要理由之一就是上述,人类的脑系统并不如自己所认为的那般发达,更不可小视的是人们对权威的感应,很多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会被立刻感知到。 心理操控 其实不是什么顶级高明的技巧,何况长期加大量的灌输,这些本网在早前都有过分析。

此外,标签也是一种来自直觉的认知,比如离职的大陆媒体人到外媒工作,最初会难以被信任,除非其本人在各方面展示出卓越的能力。其实并不是不信任这个人,而是不信任陆媒普遍的能力(给陆媒或者说给自我审查经历者贴上了标签)。在未知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在既有认知中寻找可匹配性的图式,不会介意牵强或者关注特例的存在,这点也是很多问题的理解被变质、偏离原有主题的关键原因。最典型的就如恐袭,被变质为穆斯林恐惧症,还有地图炮或者其他形式的歧视。

脑中推理是可控过程,情感、直觉和所有形式的“认出”是自发过程,自发过程操控人类意识,这是一种进化。相反,推理的进化是出于它做出了对自发过程有益的事。

可控的推理有更远的预见力可以帮助眼下的直觉认知做出更好的判定。更重要的是,推理能做为直觉的代言人,虽然它并不那么了解直觉。推理很擅长对直觉加以解释,也精通为直觉下一步要做的事进行辩护。人们发展出了语言能力并开始互相说长道短时,背上一个全天候的公关公司,对做为本能的直觉就非常重要了。

反过来看就是,人们总是会坚持自己是正确的(坚持既有认知),而不轻易改变它们,反驳却往往会加固这种坚定,正是因为推理在做直觉的公关工作。比如左图,这是一位少妇还是一位老妇?当第一眼看成是少妇的人,会较难发现老妇的形象,反之亦然。曾经见过这张图的人例外。如果我直接告诉你这画的是一位少妇,对老妇的质疑就会降低,反之亦然,如果我带有足够的权威,这种效应会更强。

中文社交网络上至今有很多人误会理论陈述对影响和带动的能力,觉得自己说的够明白了,对方就会信任自己,从而改变观点和认知。其实很可能并没有。

之所以看起来像是被影响了,不过是接收者对发布源本身产生了基于情感的认同。这种直觉型认同会来自于比如线下的交往、线上发布者的个人魅力展示(语言风格、人气指数、亲和度,甚至包括对热点的高时效介入),此外还有传播心理,其中包括名人效应(传播名人观点被认为能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在中国的网络管制生态下,还会包括渠道,比如对被删除的内容直接取信、对外网更多取信等等。

真正的的认同是理解基础之上的。判断这点很简单:转发者能否对转发内容加以解析,是否可以与观点发布者形成有价值的切磋,否则便是没有达到理解的程度,脱离发布者后相关问题依旧不能自行解决,基础影响预期也就不会由此扩散。

所以我说,理论是低效的,理论者们拼命地证实自己的正确,其实并没有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影响,以至于每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都要重复一遍某个观点,最后变成了本人的直觉触发——遇到就说,总是同一套理论,不会去继续思考旧有的理论是否完全适合新生的情境;遇到提问者就骂,因为已经重复得很疲惫了,不会去考虑提问者为什么会提问、既有观点是否真的永远不需要再深化丰满、当初的表达和传播是否存在问题……受众也形成了一种直觉图式,遇到类似状况时就去转发某人、不必思考不用切磋。

情感带来认知、认知指导行为、行为发生后进一步强化相关认知。你很难用逻辑和理论去说服他人,源于人类认知形成的特点。了解认知形成的真实过程,不仅能帮助你更好的掌握自己的可控型认知,也能更便于在沟通中提升效率。

——未完待续——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