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出现了什么问题(中)网络舆论场的交流障碍和解决办法 - iYouPort

2016-01-18 原文 #iYouPort 的其它文章

交流出现了什么问题(中)网络舆论场的交流障碍和解决办法

  • 知觉性理论认为一个行为者会假定对方了解自己的意图,从而高估自己对于对方的影响。是交流中的双方经常出现的问题。

上篇中 分析了交流中为什么人们总是认为“我对你错”,本篇主要列举一下,如果希望在社交网络中文舆论场形成有价值的交流,当下会存在哪些阻隔。

沟通媒介和其对认知的影响

沟通主要有三种媒介:语言、肢体语言和情境。其中语言又有书面语和口语之分,它们综合起来就是人们获取完整信息的形式。但语言文字渠道只占据全部获取信息的三成左右,其余七成多都来自于肢体语言和环境。环境也能成为沟通的渠道并不奇怪,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心境会有微妙差别,即便双方没有任何交流,场域引发的心境变化也能带来一定程度上态度的改变。

技术作为交流和互动的媒介通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社会及心理影响。不同的物体或环境具有不同的特性、而不同的特性会导致不同类型的行为。互联网提供了一些新的互动模式,但用户也因此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例如在互动过程中会失去非语言的信息。

交流对象在互动中的突显性以及随后人际关系的突显性是交流媒介的一种客观性质,称之为「社会临场感」。它是媒介本身的一种特性,而不只是用户对交流媒介的反应。社会临场感缺失,言语通道就难以传递社会和人际的信息。功能不甚全面的社交应用就是低社会临场感效应。

网络中语言文字是主体沟通渠道,这便从一开始就阻隔了七成效果,为了便于亲近,人们更多使用口语来输入信息,以提升语言的沟通能力。但依旧效果不彰,尤其是中文,某个字眼是否读重音,其能指都会大相径庭,而理解的选择权往往会取决于信息的接收方对发布方的刻板印象。

不同的交流技术会提供不同类型的信息和反馈。声音交流和文本交流的心理影响的区别并不局限于传递的信息类型或数量,正如书写与交谈行为因截然不同而涉及不同的心理过程,这些心理过程与互动过程中传递的信息数量和质量的差异无关。很多人喜欢“隐蔽”在群组里交流,随后再将交流内容截取贴到公开平台上,其中就有私人群组的亲密性这个理由。可以更多使用表情、语音、图片等功能,微信还有红包功能,在物质社会里很便于调剂感情。这些都是人们即便了解了那么多的网络监控、网络维稳手段也不愿放弃微信的原因。

能在微信中畅谈的人群换到推特私信或者hangouts,很可能就会冷场,道理一样。互联网是人的关系,不是内容的关系,就如认知很难来自于推理,而是首先来自于情感。如果沟通的对方从根本上对发布源不认可或陌生,不论信息观点有多合理,接收者都会全力去反驳。即便自身没有足够的政治意识水平,最多是视而不见也不会去思考。所以理论启蒙是空中楼阁的路线。除非启蒙者自身带有足够抗衡当局发布源的权威性,在当下是难以存在的。能感染到的不过是周边既有的认同者,认知依旧来自于情感,于是无法形成广泛的动员。

表情制造临场感、成本左右简洁度

丰富的表情能拉近人际距离,更多人依靠表情提升亲和度,本身是有效的,但同时也淡化了对观点内容的注意力。此外,喜欢在文字中间夹入表情或者连续发表情的人比较谨慎,更关注对方和环境对自身的反馈,也就是说,沟通起来较为便利,但对认知的影响还需要视其基础政治意识水平若何来区别,也就是说,有目的的沟通需要事先做些功课。政治意识水平与被影响程度的关系 早前本网有分析。

其次,成本升高时,用户会更为简洁的表达。有证据可表明,力求简洁会对传达的信息类型及接受者的感知方式产生影响。比如手机打字不方便会阻碍讨论的深度,网页版或者平板电脑客户端沟通可以部分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墙内的网友来说,选择微信就比选择推特私信成本更低,于是推特私信很可能不会形成闲扯的对话模式,语言会更为精炼。

还有同步性对于理解媒介交流来说也是重要的,因为一旦人们觉得不必立刻回复,那么就有机会将有限的认知资源转移到当前消息上。然而即使在这些情况下,接受信息的一方也不会觉得自己就必须立即回复。相比面对面,网上可以隐身(假装不在线),对不喜欢回应的信息置之不理,有目的的沟通就会中断,对探讨来说也是个物理性难度。要想形成探讨,就需要抓住信息的价值,注意是对对方来说的价值,而不是对自己,很多交流者容易以己度人,认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他人就感兴趣。另外一种价值就是能为回应者自身带来的价值,比如彰显自身的认知水平、影响力等等。在引发话题的时候考虑进去,有助于促进互动。

在面对面的条件下,当分歧是由观点的差异所导致的时候,更有力的观点影响更大。而当采用听觉通道的条件下,只有当分歧是由目标的差异所导致时,更有力的观点影响才会更大。讨论观点差异的时候,参加者在听觉通道条件下比面对面条件下更多能被有力的论点说服。文字也一样,只是比语音信息的影响强度更弱一些。

也就是,相比下听觉讨论比面对面讨论能导致更多观点变化。口语化文字交流也有近似的效果,对方较容易理解为倾听。面对面状态下,当人们要讨论个人隐私的时候他们会降低目光接触,于是网络社交应用变成了谈论私人问题的首选渠道。个体自认为的隐私程度也有很大关系,有些人面对陌生人的时候认为个人政治立场就是隐私,于是网上交流效果会更好。

两个关系较近的人往往更倾向于彼此意见一致,而且对某个观点的任何分歧显然更可能来自连线的另一端,而不是来自身边的人。

与面对面的方式相比,通过社交应用或匿名的方式进行群租讨论时,群组成员更多会转向决策表的极端(被称作为群组极化),因为成本较现场更大、发布者更急于自证。

人类有两种基本意识形态,客观的自我意识和主观的自我意识。对自我的社会方面的关注称之为“公正性自我意识”。公正性自我意识被一些情景所唤起,这些情景使人们意识到自己正在被评价、被判断,或应该负起责任。沟通就是要用语境创造这种情境,淡化主观自我意识便可形成有效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媒介交流固然的“视觉匿名效应”实际上是增强了而不是减弱了人们的自我关注。自我意识被提升了,个体就会更多管理自身对他人形成的印象,并监控来自他人的反馈。这就是社交网络的效果。于是这此方面,网络沟通的难度相比线下更高。

此外,长篇书写重构了意识,它将理解者和理解的内容分离开来,并且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制造距离,于是论述文章的感染力较低,对影响效果来说不如即时发布的短评。

表达存在的问题

表达本身也存在问题。社交网络需要彰显明确的立场,更多人喜欢喊口号、整大词,以突出观点玄妙,缺乏务实的积极,着眼于细节的思考往往不被重视。更重要还有思路的固化,有些写手很难从其他角度去审视问题,于是造成了经常被回复“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假设如此,那之后即便认同也不过是情感维系,跟内容本身已经无关。

另外就是,表达者和回应者的思考层面往往不一致,导致沟通后的路径不在计划内。比如前阵,有朋友发布观点称「我们应该更多谈自由而不是民主,因为民主虽然由选举产生,但如果全民大部分人都有野蛮倾向,那么选举出来的人会是……类似希特勒吗」。这样表达会形成一个超大的题目,其中包括很多小的议题,比如:选举不过是民主的表现形式之一、社会极端主义生成的情境、社会人格对认知行为习惯的影响、多数人的暴政为什么是伪民主,等等。在社交网络上没可能充分分析并讨论,于是人们往往会针对其中一点做回应,但发布者并不知道对方的心理,而是根据自己的思路继续下去,首先选取可反驳的部分,以维护自身正确。这样的沟通有可能是低效的,在看客眼里就是南辕北辙,也就形不成影响。

社交网络沟通在尽可能简洁的基础上需要选题的针对性更强、实用性更显见,为回应者提供便捷的关注目标。如果字数受限,建议尽可能展示思路,用感染力来带动思考,也就是推理型认知(见前文),而不是直接下结论。舆论场面对生硬的结论基本上就只有两种选择了:认同还是反对,于是就带不到推理认知层面,基于情感就直接枪毙了。

知觉性理论认为一个行为者会假定对方了解自己的意图,从而高估自己对于对方的影响。是交流中的双方经常出现的问题。

观点本身的冲突是很难化解的,因为各方思路就不同,选取的观察侧面、表达的目的、甚至语境都不甚一致,但只要立场是一致的,沟通便有可能实现。不同的思路能交织在一起是好事,可以为各方带来更宽阔的视野……

———未完待续———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