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涨的种族冲突和身份证明的魔咒 - iYouPort

2017-09-09 原文 #iYouPort 的其它文章

暴涨的种族冲突和身份证明的魔咒

  • “绝望绝非政治学下的门类,然而若不以群体绝望为最有力的证言,我们将很难去理解伊斯兰运动”

随着难民潮的汹涌,和极右翼团体的冲动,当下的种族冲突被描述为“纳粹之后的第二次高峰”,从网络舆论战到街头混战,从歧视性涂鸦到事实性滋扰,各式各样的民族矛盾问题正持续被媒体和研究人士紧密关注着。

这次,中国人真的没有缺席,虽然其中不少人扮演了反派。故事绝不是从唐山收费站开始的,它更早,更深远,也更令人焦虑。于是不得不说说了,在更多令人毛孔悚然的历史被重演之前。

身份究竟是什么

身份并非生而有之,而是文化的产物:文化差异、以及心理、社会、语言的特殊化的人格化,带来的效果。身份是说话者在沟通过程中位置与角色的持续和确证。为了能够得到理解,一个人必需在社会游戏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久而久之,这个角色就成为了归属的象征。

然而身份却一直在为自己寻找根源,那些对身份的说明则常常将身份误认为一种天赋的本源。社区原本是作为交流的场域,却被误认为个体天生的归属地,并进而成为“意义的来源”。象征被赋予了意义,进而转变为象征和意义之间的天然记号或定向联系。一切都是错觉。

风格是可以随时修正的,而身份却是对理解与互动的可能性的限制。这种限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有用,但如果将它误解为真实性的前提是相当危险的。这种误解会带来无休止的攻击、种族主义、暴力,和法西斯主义—— 身份建立在对根源的过度感知上,随即导向对归属的回溯,并由此得出判断真理和做出选择的标准。

狡猾的政客从来没有错过这样的“好机会”,埃尔多安在拉票演讲中高呼:“欧盟为什么不接受我们?因为我们是穆斯林!” 身份又变成了迷幻药和鸡血。

人们被牵引着认为,归属是认知的前提,这种思路偶尔有效,比如在凝聚力方面,但它的危险也是不可测的,它使人们把文化地图当成了归属地的内在疆域。没有地图会迷失,但迷失也是获得新知识,和创造任何新地图的前提,它并不是危险,而是希望。

记忆究竟是什么

科技进步了,地球村的概念出现了,文化经济交流加速,人口流动上升到一个新的至高点,随之而来的还有文化混杂甚至污染。互联网把各种不同的文化连接在一起,人们第一次发现那些原本写在教科书中的“民族差异”就呈现在身边。这是一个去区域化的过程,也是数字时代的标志,然而它最先带来的并不是地球村概念的具像化,而是一种逆向的、复区域化的峰值。

社会学家认为,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相同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会导致病理性神经过敏的态度。而当下,这种神经过敏正作为世界秩序的组成元素出现。一面是全球化加强了对语言地图灵活调整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去区域化加赠了人们对身份庇护所和归属确证的需求。

这就是“身份”埋下的陷阱。身份攻击的观点不断增加,地图炮、宗教冲突、歧视、阶层冲突等观念,作为消除自我确证过程中产生的犹疑的攻击性,重新登上舞台。

二战获胜国在凡尔赛的大会上,犹太复国主义发起人、后成为以色列第一任总统的哈伊姆魏茨曼(Chaim Azriel Weizmann)在谈到犹太民族要求重新获得其祖辈的领土时说:“记忆是正确的”。魏茨曼这句话正是以色列建国的基础,但今天再听一遍的话,你会怎么感觉呢?没错,它似乎是个挑衅。

记忆不是“正确的”,记忆是身份的一部分,但身份并不是记忆的基础,恰恰相反,是身份创造了记忆。

这句话让以色列得以建国,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究竟谁的记忆才是“正确的”,这个问题,导致了难以终止的战争。

“人们总是嚷嚷着要创造更好的未来。这不是真的。未来对任何人而言都只是冰冷的虚空罢了。过往生机勃勃,急切地刺激、激怒,乃至羞辱我们,诱导我们将其摧毁,或是重演。人们要想成为未来主宰的唯一原因,便是他们想要改变历史。他们为了得到实验室拼尽全力,在那里可以润饰照片,重写传记和历史”——《笑忘书》

身份确证的陷阱

众所周知,失去原乡的痛苦经历使得犹太人在创建开明普世主义的过程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但与此同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迎来的大屠杀和迫害,又迫使犹太人去寻求社区的庇护,并不断尝试回到最初的领土上。

1391年,为了避免被处死或迫害,而被迫改为信奉基督教的与犹太人大批,他们被称为马拉诺人。掩饰自己、伪装生活规则,然而也正是这种被迫的伪装加强了对恋旧、充满怨气的归属的需求。

伪装和身份认同的痛苦绝非犹太民族独有的体验,现代历史中相当一部分人群都有同样的经历,亚美尼亚人、泰米尔人、非裔美国人……它本身就是去区域化历史进程的产物,也为接下来的攻击性“复区域化”奠定了基础。

这也是身份身份埋下的陷阱:只有以他认为镜,方能凝视到自己的身份证明,个人存在的真实性被掌控在“敌人”的手里,唯有对施暴者加以反抗方能实现个人归属。对原初身份的执迷沦为了僵局,记忆就根植于这个陷阱中。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