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可以幫我找回我的注意力嗎?

2018-10-18 作者: SparkTake 原文 #medium 的其它文章

請問可以幫我找回我的注意力嗎? ——

這個問題看起來有點怪,但卻非常適合我們這一個數位化年代。大家應該都會有相似的經驗:走左街上,被街上一連串的燈以及Banner所吸引、在馬路上看到一幅又一幅的廣告印在巴士上以及在Facebook 或IG 瀏覽時看到那些左上角寫著 Sponsored Ad 的圖片或影片廣告。

基本上,看廣告就像呼吸一樣,是我們生活的日常部份。 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廣告,因為這是商人賺錢的方法。 一群工程師辛苦的打造一隻手機App,當然希望能幫補自己的生計以繼續營運,為此,在不想用家付費的情況下,他們不得把用戶賣給商人,以廣告模式獲利。 因此,只要我們待在平台越久,平台服務者的廣告收入便會越高。

馬雲曾說過:「免費是世界上最貴的東西。」經濟學原來也教過我們:「免費物品事實上並不是免費。」 因此,在這個等價交換的年代,我們用任何手機App,都需要付上我們的一項重要但卻很少被察覺得到的資產:注意力。

為什麼注意力是我們的重要資產呢?

要談論這方面,我們需要先從一項人生重要的資產:時間說起。 人的時間有限,無論你是Donald Trump 還是李嘉誠,大家一天都只有24小時。 在這個公平的情況下,扣除我們不接觸手機的時間後,應該有大約數小時是使用手機的時間。 當我們把時間放在看Youtube後,我們便再沒有時間看剛剛在博客來訂回來的新書了、當我把時間放在Instagram的圖片上,便無法把時間放在和朋友出街了。 為了獲得你的青睞,所有的手機App都會用各式各樣的方法來吸引你的注意力,好讓你把時間放在它們之上。

我們把時間花掉後,將無法重新來過,失去了2018年10月18日11:30AM至11:50AM 的20分鐘後,我們將永久失去了這20分鐘,這20分鐘可能有另外的寶貴用途,比如是和家人食飯、和另一半出街以及自我進修。

另外,我們的專注力亦變得開始變得越來越短,根據紐約時報的文章《You Now Have a Shorter Attention Span Than a Goldfish》引述微軟公司的一項研究所指:我們的注意力已經只剩下大約9秒。微軟公司認為我們的注意力變得越來越低是因為不同平台上出現大量的刺決,這些刺激吸引了我們的目光,使我們從不斷地轉移注意力(例如Youtube的相關影片推薦)

剩下9秒專注力意味著我們越來越難專注在一樣事情之上。 筆者認為這也是為什麼Instagram Stories 以及抖音等微短片平台會變得越來越受歡迎的原因,因為它們完全為了這個低注意力年代而設。

注意力對我們很重要,但我們卻很少有人(特別是年輕人)會注意到這個被奪走注意力所帶來的影響。

社交媒體對專注力的影響

社交媒體有高度的成癮性,它能不斷地取得我們的注意力,一旦我們張貼了一篇貼文,無可避免地我們會關注這一篇貼文的讚好數目以及留言數目等,因為我們希望獲得別人的回應以及讚好,以滿足我們的慾望。 因此,我們的專注力經常都會放在社交媒體身上,我們不斷的在社交平台上橫掃以獲得即時的快感,而平台亦非常樂於不斷建立更好更方便的體驗以繼續吸引我們把時間投放在其之上。

對社交媒體的專注會不斷地打斷我們的工作或任務。 留意一點,切換注意力是有代價的,當我們把注意力由工作轉移到手機上Instagram 的讚好通知後,我們會因此而失去了一點腦力。 重新把注意力放回任務上,亦消耗了我們的腦力。 因此,我們不應一心多用,不斷地切換任務。

如何重奪我們的專注力?

最後,在這個人們專注力越來越低的時代,我們可以如何做呢? 我們應如何奪回自己的專注力? 答案非常簡單:放下你的電話,把它放在遠離自己的地方;把電話的通知關掉,防止訊息到來影響我們;出街時把電話留在家中,進入專注狀態。 遠離誘惑比對抗誘惑所需花費的能量較少,因此,逃避電話遠較對抗它簡單。

冥想可以訓練專注力

「正念增強了大腦額頂葉系統內典型的專注力網絡,額頂葉系統共同參與了專注力分配。這些迴路是專注力基本運動的基礎:取消對某個東西的關注,把專注力轉移到另一事物,並保持對新目標的關注。」《專注的力量》

《專注的力量》作者認為,正念對於我們的注意力非常重要,它能幫助引導我們的注意力,避免我們出現分心的情況。他認為,冥想跟舉重訓練一樣,都是在鍛練身體,前者是我們的腦部而後者則是肌肉。 因此,只要經過冥想練習,人的專注力將變得越來越高。 即使是谷歌,也會為其員工定時設立不同的冥想講座以及訓練。

以下是筆者認為有用的免費線上冥想指導,可以幫助各位透過冥想來訓練我們的專注力。

Search Inside Yourself: https://siyli.org/resources/category/guided-meditation

UCLA Mindful Awareness Research Center: https://www.uclahealth.org/marc/body.cfm?id=22&iirf_redirect=1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