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互联网维稳产业:谁将成为唯一的失败者? - iYouPort

2018-12-16 原文 #iYouPort 的其它文章

中国的互联网维稳产业:谁将成为唯一的失败者?

  • 互联网控制的产业化不可避免地意味着中国异议人士的崭露头角表现已经过早地转变成了可被当局控制的信息流

在过去十年中,互联网在中国的影响力已经迅速扩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8 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已达8亿(占中国人口的 60%),超过了整个欧洲的人口。

该报告强调,超过 70% 的中国网民使用互联网进行购物和娱乐。然而,另一个数字也值得关注:超过 50% 的中国网民使用互联网获取政府服务。

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不仅影响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经济,也影响了当今中国人的政治生活。

互联网的政治影响是社会科学的热门话题。美国学者 Larry Dimond 很久以前认为“互联网是一种解放技术,因为它使公民能够表达意见,动员抗议,扩大自由的视野”。在过去十年中,阿拉伯之春和占领运动等著名的抗议活动表明,互联网平台(如 Twitter 或 Facebook)在传播信息和激发公众情绪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两者对于成功动员来说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中国也发生了类似的现象。社会学家 Yang Guobing 称,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互联网彻底改变了民众的表达方式,使中国网民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组织、抗议和影响舆论。例如,今天的中国工人知道如何使用互联网记录和分享他们的罢工经历,普通公民现在依靠微博来揭露地方官员的不端行为。虽然中国的网络空间仍然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人正在积极利用互联网表达异议。

国家复原力

不过要知道,尽管互联网的扩张赋予了中国公民更多的公共动员和政治参与的渠道,但是并没有互联网驱动的抗议活动能做到明显破坏该国政权的稳定。

人们一致认为,中国仍然是数字时代最具弹性的专制政权之一。中国的党国如何保持稳定,应对新技术的挑战?学术界通过强调中国日益复杂的镇压能力来解释这个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建立了防火墙以审查在线信息;党国不仅设立官方机构来监控在线信息,还使用法律手段要求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建立自己的自我审查机制。此外,最近的研究还表明,中国政府正在制作符合自己利益的社交媒体帖子,以进行积极的宣传和舆论操纵。

很明显,面对互联网挑战的中国政府并不是一个被动的防卫者,因为它正在积极地将新技术纳入其镇压的目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听到了如此多悲观的看法,认为互联网只是一个跨越全球的老大哥,是技术压制,而不是什么解放。

但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新技术如何成为了独裁者的武器?—— 国家通过市场将大数据和新媒体等新数字技术整合到互联网压制的基本配置中。

通过采访中国的前线官员和访问监控机构,你能发现这里存在一个活跃的市场,营利性组织正在销售各种数据产品和相关服务,以帮助政府监控在线信息并操纵互联网讨论。

根据 中国政府采购平台 发布的历史记录,有400多条招标信息和合同简报涉及互联网控制业务;中国 企业信用体系数据 显示,900多家公司提供互联网监控服务或拥有互联网监控软件的版权。控制互联网的服务提供商的实际数量可能更大:据产品经理说,有超过 2000 家公司向政府提供各种服务。

简而言之,中国的互联网控制正在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

监测互联网为社会维稳

是什么推动了如此大的市场?应考虑客户,特别是政府客户的需求。在2018年的网络安全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中国不能让互联网成为“传播有害信息和煽动谣言”的平台。习的声明表明,中国党国正在加强对互联网的控制,以确保社会和经济的稳定。

事实上,对互联网控制的重视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2006 年,当中国仍在胡锦涛领导下的时候,中央政府就开始强调收集和分析互联网信息以防止潜在社会抗议的重要性。2014 年,中央网络空间事务委员会获得资助,协调不同的政府机构处理管理互联网相关问题的工作。 此前的研究指出 ,在中国,宣传部门是负责监控互联网信息的主要机构。

宣传部门存在于中央、省、市和地区。每个级别都负责监视其地理辖区内的公众讨论,并且如果未能解决在网络空间被引起重大关注的公共议题危机的话就会受到处罚。

一些活动人士抱怨说,当地的宣传官员通常审查请愿帖,以防止信息的传播,这种情况阻止了更多网民的参与。如果没有更广泛的抗议活动,地方活动家就很难获得更多的公众支持并进行未来的动员。

然而,对于前线官员来说,一个实际问题是传统的人工监视无法让官员有足够的时间来解决互联网信息的快速传播问题。政府对快速收集互联网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为拥有技术能力的商业公司的参与奠定了基础,这些商业公司可以同时处理大量信息来源。2009 年,当国家发布明确鼓励政府机构将其信息工作外包给私营公司的政策时,互联网监控的产业化获得了当前的行政合法性。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