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举措如何使世界大国相互对立 - iYouPort

2019-04-09 原文 #iYouPort 的其它文章

一项新举措如何使世界大国相互对立

  • 世贸组织又开始掐架了。
    它提出了一项政策,可以防止跨境数据流的障碍,或禁止将公民数据存储在本地服务器上的要求。
    听起来不错?
    可是引起了争议。中国这次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世贸组织关于数字贸易的新倡议力求增加其网页中所述的法律和政策。但是,除了提高总体满意度之外,这个计划还存在明显的争议。

乍一看,很难理解为什么。1月25日,76 名世贸组织成员代表聚集在达沃斯的年度报告中,宣布计划就涉及“电子商务贸易相关方面”的新规则进行谈判。与2月在华盛顿重启的中美贸易谈判相比,这次冒险似乎是积极合作式的。这是有道理的:现有的贸易规则是在云计算还是科幻小说的时代编写的。正如特朗普正在忙于削弱wto那样,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方式来证明世贸组织的价值吗?

但是,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冲突。虽然76名成员占全球贸易的90%,但他们是wto成员的少数。许多发展中国家喊道,更严格的电子商务规则会使国家监管机构的手与这个问题挂钩,而这个问题会分散他们关心其他问题的注意力,例如限制富国的农业补贴。

该计划旨在回避此类投诉,这些投诉多年来一直阻碍wto的协议。一个志同道合的团体不会让所有成员签署多边协议,而是相互制定规则。如果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像印度和南非这样的罢工将无法阻止进展。成本是一个更广泛的集团将产生的合法性 — 以及非签署方将自由搭乘任何交易,只需从其他人的承诺中获得,而不必自己做任何事。

进一步的战斗就在眼前。乔治华盛顿大学的 Susan Aaronson 抱怨说:“各国对谈判的内容甚至没有共同的定义。” wto将电子商务定义为“生产、销售、市场营销,以电子方式销售或交付的商品和服务。”这是广意的。

具体协议可能还包括涉及垃圾邮件的规定或海淘邮寄的规则。它可以深入到成员国的国内法规中,以涵盖网络安全或个人数据保护。它可以防止跨境数据流的障碍,或禁止将公民数据存储在本地服务器上的要求。每两年一次世贸组织成员都承诺不对数字提供的商品征税,例如 Netflix 的电影。新协议可以确立这一承诺的永久性。

美国谈判代表对这一切感兴趣。他们的技术公司受益于数据自由的流动,这有助于他们培训算法并产生销售。数据本地化是昂贵的,并且可能为黑客提供更多目标从而削弱安全性。显然,他们也宁愿数字销售不征税。

美国国会应该在今年晚些时候会批准美国 — 墨西哥 — 加拿大协议(usmca),禁止对数字产品征收关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也是如此,该协议由包括美国在内的12个国家谈判,并在特朗普撤离后由其他国家恢复。TPP禁止政府强迫公司交出他们的源代码,USMCA 更进一步还包括算法保密。两者都禁止数据本地化要求。

许多人担心美国科技公司正在对其他国家监管机构使用贸易规则。理论上,有关数据本地化和技术转移的规则有例外。但批评人士担心,政府会对援引这些例外情况持谨慎态度,而世贸组织的仲裁者将站在公司一边。

欧洲谈判代表很难参与其中。欧洲法律将隐私视为一项基本人权,将数据自由流动作为次要权利; 美国人(和日本人)从数据应该流动的前提开始,然后才考虑基于隐私的例外情况。尽管如此,欧盟与日本最近达成的协议表明,这些差异可能并非不可克服。

最大的争斗将是中国。其政府将数据视为主权问题,并将数据交易视为国家安全问题。据报道,中国代表试图缩小会谈范围,威胁不参加。他们最终加入了,大概是感觉自己对任何新规则施加影响会更好,而不是看到没有它们参与而成为的全球规则。

美国政府过去曾试图解决这些分歧。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是美国和欧盟之间的拟议协议,应该涵盖双方对数据的不同方法。它与tpp一起,旨在将中国纳入一种不那么敌对的监管模式。

美国人再次与其他国家一起拉动中国。去年12月,世界贸易组织负责人罗伯托•阿泽维多(RobertoAzevêdo)将美国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努力描述为“非常活跃”。但谈判者可能缺乏议价能力。关于狭隘主题的多边谈判至少意味着中国无法阻止所有讨论,但它们也消除了相互讨价还价的无条件让步的机会,这也是贸易谈判者达成共识的方式。这一倡议可能是陷入困境的世界贸易组织迫切需要的成功,也或者,它可能是其弱点的另一个证明。

​A new initiative aims to modernise global trading rules: It will pit the world’s big powers against each other . European law treats privacy as a fundamental human right, and the free flow of data as secondary; the Americans (and Japanese) start from the premise that data should flow and only then consider exceptions on privacy grounds.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