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负一线间

2019-08-29 原文 #Nei.st 的其它文章

新兴市场追求富裕国家收入水平的梦想遭遇现实

对富裕经济体而言,五点几的经济增长率足以让人狂喜。对印度来说,这却是个让人大失所望的数字。印度上一季度的增长率按年化计算仅为 5.8%,已经是连续第四个季度增长放缓。这一增长率低于中国 (2019 年中国第二季度的年化经济增长率为 6.2%,低于第一季度的 6.4%),也大大低于印度自认为能够实现的增速。最近的数据显示经济低迷业已加深。一名印度政府前顾问在 6 月发表的一份分析报告中也表示,近期公布的接近中国的增长率可能掺了水分。 印度还远没到注定失败的地步——如果说它期望自己能做得更好也合情理,那么别国所发生的事告诉我们它其实也很容易做得更糟。但是,印度经济放缓再次表明,全世界已经习以为常的那套关于新兴市场的叙事需要认真修正。

在上世纪大部分时间里,发达经济体的增速都高于相对贫穷的经济体。但事情在进入新千年时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就实际人均 GDP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 而言,在目前被 IMF 列为新兴市场的国家中,只有 24% 总体而言在整个上世纪 80 年代的经济增速超过了美国。而在本世纪头十年里,却有 76% 的国家做到了这点。其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这金砖四国正处于鼎盛期。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率大幅下降,世界经济秩序得以改写。

经济趋同仍在继续—— 过去十年里约 60% 的新兴经济体的增速超过了美国 。但追赶式增长的地理范围正在缩小。以人均实际产出与美国的比对来看,中东和北非自 2011 年起下降,拉丁美洲的下降始于 2013 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始于 2014 年。今年欧洲新兴经济体的经济预计会下滑,这使得亚洲成为经济趋同的最后一块阵地——无可否认,这块阵地很大很重要。因此,印度经济的不稳定不仅仅是对印度尊严的打击。

对于趋同的放缓有两种互相抵触的解释。第一种认为「好景不长」。发展总是困难重重,这就是 20 世纪鲜有穷国变成富国的原因。但在 2000 年前后,多个顺风顺水的因素难以置信地综合在一起,让这个古老的道理暂时失去了效力。新兴国家发觉自己被史上最惊人的经济发展洪流裹挟着前进——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经济保持近两位数的年增速长达 40 年。与此同时,技术变革让企业能够打造出跨越几十个国家的供应链,推动全球贸易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而新兴国家的政府从过去的危机中学到了管理外国资本的最好方式。这就意味着,当投资者谋求比富裕国家微不足道的投资回报更高的回报时,它们便处在了优势地位。

但中国崛起的奇迹不能重演。 目前供应链断裂的情形很可能成为长久的事实 。富裕经济体的反弹只是时间问题,货币环境异常宽松的后危机时期也结束了。是的,经济趋同就要结束,但在这种观点下,对于印度这样的国家来说,当增速下跌时,除了叹惋它们在尚有机会时未能做得更好,几乎无计可施。

还未消亡

第二种解释则认为新兴市场可能仍有增长的空间。当生产率和人均资本额上升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时,穷国就会赶上富国。提高生产率既包括将工人从生产率低的行业转移到高的行业 (例如从自给自足的农业到纺织制造业),也包括在行业内部实现生产率的稳步上升。而后者,也就是持续的生产率增长,就是短暂的且会逐渐消失的一轮追赶和向高收入持续发展之间的差异所在。

在过去 20 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期内,许多国家的资本存量都增长了。不少国家经历了城市化和经济改革,使得工人进入工厂或办公室,从事生产率更高的工作。一些经济体在繁荣时期打下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围绕中国发展起来的密集供应链充当了技术知识的导管,向欠发达经济体传输方方面面的持续创新。对印度来说,商业服务出口也发挥了同样的作用。 印度是除爱尔兰之外世界最大的信息技术服务出口国。 在爱尔兰,美国科技公司荒唐的避税会计操作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

就算经济趋同没有消亡,经济增速放缓仍然令人担忧。政府可能已经变得自满,中止必要的改革,舍不得在教育等提高生产率的事情上投资。印度想要超过中国,但是它约 70% 的识字率还不如中国 30 年前的水平。更糟糕的是,长达数十年全球扩大开放的历程可能走到了终点。在经济好战性——尤其是来自美国的敌意——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富裕国家的公司在到海外投资前自然会三思而后行。如果全球贸易出现严重崩溃,可能会在 10 年乃至更长时间内损害新兴市场的前景。这种延误会因气候变化而变得代价更为惨烈,因为穷国比富国更难应对气候变化。

尽管如此,希望尚存。发展道路上出现的障碍或许仍能被清除掉。特朗普 18 个月后可能卸任。对死气沉沉的经济前景感到不安的各国政府可能会重新燃起对改革、投资和自由化的希望。然而,不管哪种论调是正确的,事实已经表明,新兴市场的上位绝非必然。要让发展中国家的几十亿人口重回通往富裕国家收入的道路上,需要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和工人的不懈努力,同时还需要大把运气。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