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究竟怎样

2019-09-07 原文 #Nei.st 的其它文章

不同群体收入增速分化明显,中等偏下收入户、中等收入户收入增速均大幅下降

目前中国消费状况究竟如何?要回答这个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并不容易。

硬币的一面是,按月公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近年来持续下滑,到今年 7 月已经降至 7.6%。去年的消费降级讨论、近期消费白马股涪陵榨菜因半年报业绩惨淡而股价大跌引发「消费降级都吃不起了」的调侃,都与此相关。

硬币的另一面则是,消费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力量,2019 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中,最终消费的贡献率达到 60.1%。支出法 GDP(国内生产总值) 核算中,最终消费支出名义同比增速,近年来一直维持在 10% 左右,显示消费并未出现太大波动。

产生这一分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并不包含餐饮之外的服务消费,而服务消费正是近年来拉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其增速明显高于实物消费,且在整体消费中的占比已经近半。但是,服务消费相关数据缺失,并未定期发布。 仅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判断消费状况,可能存在低估。

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曾撰文指出,快速发展的服务消费,可能是最终消费支出中的居民消费支出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走势出现背离的核心因素。

一个不太好的消息是,今年以来,部分服务领域如餐饮业、电影票房消费增速也出现明显回落,7 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大幅回落 0.8 个百分点至 6.3%,自该数据公布以来首次落入 7% 以下。

「居民消费能力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 问题出在收入端,近年来居民可支配收入总体往下走,居民收入分化,导致消费结构分化,在消费总体不振的情况下,高端消费品、奢侈品消费增长比较快 ,这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7 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接下来要针对消费领域突出的痛点、堵点问题,加快破除制约居民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同时通过稳定就业、激发重点群体增收活力,改善环境等来促进消费。

消费最终取决于收入。要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不仅需要放松各类限制,在教育、就业等方面为各群体提供均等的机会,提高人力资本收入,还需要完善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消除公众的后顾之忧。

缺失的服务消费统计

市场对消费不振的担忧,来自 2017 年底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趋势性下滑,此前这一增速一直维持在两位数,此后震荡下行,2018 年 5 月首次低于 9%,2019 年则在 4 月和 7 月两次降至 8% 以下。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持续下行,既有长期性因素,也有短期扰动。「可以理解为趋势性 (地产系消费消退)、周期性 (名义 GDP 映射) 与结构性 (消费升级) 并存。」广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认为,随着增长阶段变化,名义 GDP 增速在趋势性下降,消费是这一下降过程的一部分,但下降得更慢。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则认为, 这与此前居民大幅举债购房,购买力透支挤出消费,以及此前政策刺激频出,透支了购车需求相关

此外,2017 年底以来 P2P 平台爆雷事件频发,部分居民财产受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

从结构上看,近年来必需品消费增速相对稳定,可选消费品增速则出现波动,由于房地产调控持续收紧,与房地产相关的家具、家电、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速呈趋势性下行,汽车消费自 2018 年 5 月开始出现同比下降,成为拖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主要因素。

不过,包括统计部门官员、研究者在内的人士普遍认为,使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判断消费走势,有失偏颇,很可能存在低估。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定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企业 (单位) 通过交易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也就是说,这一指标主要反映商品消费的变化,餐饮服务以外的大量服务消费并未包含在内。

而服务消费恰恰是近年来消费领域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但目前没有定期公布的高频数据,只能依赖部分行业的零星数据来判断。

以 2019 年 7 月为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仅增长 7.6%,其中餐饮收入同比增长 9.4%。而商务部信息显示,7 月电影票房收入一扫此前的低迷,环比增长 37.2%;暑期旅游升温,7 月上中旬北戴河接待游客同比增长 26.5%,据平台企业测算,7 月旅游人数环比增长近 40%,服务消费表现优于商品消费。

统计局按季度公布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包含部分服务消费支出。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比,近年来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回落幅度明显较小,2017 年回落幅度最大,同比仅增长 7.1%,低于 2016 年 1.8 个百分点,此后 2018 年反弹至 8.4%,今年上半年为 7.5%。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主任王有捐撰文称,今年上半年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 9.9%,高出总体 2.4 个百分点。 服务消费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比重达到 49.4% ,比去年同期提高 0.6 个百分点。

分类别来看,上半年居民用于食品烟酒、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等领域的支出增速均在 5% 以下,而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消费支出增长较快,比如教育培训快速增长带动教育支出增长 17.4%,这也与居民的日常感受相吻合。

不过,按季度公布的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属于调查数据,多位统计部门人士曾向财新记者承认,调查中高收入住户样本不足,而且这一数据不包含金融中介服务、保险服务的数据,数据通常也会偏低。

姜超则提醒,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虽然包含居民服务消费的数据,但并未能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那样,反映政府消费,考虑到政府消费占全部消费比重接近 30%,这一局限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最能全面反映消费全貌的数据是支出法 GDP 中的最终消费。这一数据通常只按年公布,且发布时间多在次年 5 月,明显滞后于其他数据。

财新记者计算发现, 近年来最终消费名义增速变化并不大,2014 年以来一直维持在 10% 左右 ,2017 年下降 1.1 个百分点至 9.3%,但 2018 年出现反弹,录得 9.9%,其中居民消费同比增速在 2017 年下降 1.9 个百分点至 8.4%,2018 年反弹至 9.5%,走势与按季公布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基本一致;政府消费同比增速则在 2017 年上升 1.5 个百分点至 12%,2018 年回落至 10.9%,政府消费增速通常高于居民消费。

一个与此基本一致的信息是,尽管高频数据呈走低趋势,但近期多项调查显示,居民消费意愿回升。央行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 26.4%,比上季和上年同期分别上升 0.5 个和 1.7 个百分点。

瑞银 Evidence Lab 今年 5 月的中国消费者调查也显示,有 44% 的受访者计划未来 12 个月增加消费支出,高于一年前调查时的 36%,计划减少消费支出的受访者占比为 25%,与上次基本持平。

汽车拖累几时休

过去一年多来,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月度波动中,占比在 10% 左右的汽车类消费,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7 月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大幅回落 2.2 个百分点至 7.6%,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7 月消费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是汽车销售变化。6 月汽车国五、国六排放标准转换,很多厂商、经销商在 6 月促销,拉动了当月的汽车销售,由于消费前移,一定透支效应出现,7 月当月汽车销售下降。

此前 6 月限额以上单位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 17.2%,推升当月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至 9.8% 的 15 个月高点,7 月在去年同期汽车进口关税下调的高基数和 6 月的透支效应下,同比下降 2.6%。

鉴于汽车导致数据波动过大,统计局第一次公布了剔除汽车后的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速:7 月当月增长 8.8%,与上月基本持平,1–7 月累计同比增长 9.2%。

不过,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和姜超的测算都显示,2017 年至今年一季度,剔除限额以上单位汽车零售额汽车后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未有趋势性下行,但二季度出现明显走低迹象。

汽车销售的走低自 2018 年 5 月开始。市场普遍将其归因于此前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的透支。

过去十年间,中国共出台过两轮汽车消费刺激计划,第一次是在 2009 年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第二次则是自 2015 年四季度至 2016 年底,对购买 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2017 年优惠力度减半,税率由 5% 上调至 7.5%,2018 年恢复按 10% 的法定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

2018 年二季度开始,汽车成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主要拖累。今年二季度,尽管基数已经降低,但汽车销售仍延续下降态势,6 月排放标准转换前厂家促销使得汽车销售短暂冲高,但又将透支此后的需求。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6 月汽车销售的透支,或将使得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都将明显走弱。

也有研究者看好汽车消费企稳复苏。华泰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张继强认为,后一批实施国六标准的地区,此前调配增加的国五车库存需要在 2020 年 7 月前销售,未来一年仍存在降价促销动力。国六标准或助力居民置换需求。政策层面也在破除汽车消费障碍,比如发改委文件提出坚决破除乘用车消费障碍,严禁各地出台新的汽车限购规定,广东逐步放宽广州、深圳市汽车摇号和竞拍指标等。此外,下半年汽车销售基数走低,也对销量增速回暖的趋势较友好。

不过,今年以来针对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低于市场预期。此前随着经济下行压力日增,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年初曾表示,将制定出台促进汽车、家电等热点产品消费的措施。4 月流传的发改委相关文件征求意见稿,一度让市场充满期待,但最终出台的文件力度大大降低,要求限购城市增加指标供应的内容被取消,汽车业界期待的「汽车下乡」政策也从购置税减半,改为有条件的地方可出台鼓励措施。

野村证券报告认为,过去十年中国千人汽车拥有量从 2008 年的 38 辆增加至 2018 年的 175 辆。按照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经验,每千人汽车拥有量达到 200 辆后,汽车销售将进入低增长阶段。而且汽车属于耐用品,上一轮促进汽车消费政策距今不过三四年,刺激政策很难带来大幅增长。

国研中心研究员王青预计,今年全年汽车销售出现负增长是大概率事件,但下半年增速较上半年会有明显回升。

如何提振消费

过去一年多间,在涉及消费的讨论中,关于居民加杠杆买房对消费产生挤出作用还是财富效应,是一大讨论热点。

央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的计量分析显示,控制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融资规模等因素后,居民杠杆率每上升 1 个百分点,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增速下降 0.3 个百分点左右。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认为,2016 年以来居民持续加杠杆买房,还贷压力和预期收入减慢挤出部分居民特别是三四线居民和农民的消费需求,导致正进入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家庭的汽车消费大幅下降。

王青表示, 汽车销售在中西部地区、三四线城市、低端汽车下滑更快 ,从这一角度看,高房价可能对汽车消费带来一定挤出效应,但他同时称,从国际比较看,这一现象并不明显。

中泰证券的研究则认为, 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增长远远快于居民收入增长,房价涨得多的城市,消费相对表现更好,房地产有巨大的财富效应 。但中国居民杠杠率、房价均已达到高位,继续刺激的空间有限。在房地产周期退潮的情况下,消费将面临下行压力。

各方普遍的共识是,归根结底,消费还是要取决于居民收入。近年来,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相对稳定,一直维持在 8.5%–9.5% 之间,今年上半年为 8.8%,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群体收入增速分化明显。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 年收入增速最快的是高收入户,达到 8.8%,而中等偏下收入户、中等收入户收入增速均大幅下降,名义增速均由 2017 年的 7% 以上降至不足 4%。若扣除价格因素,增速更低。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消费结构分化。以汽车为例,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数据,尽管汽车消费整体出现同比下降,但 1–7 月,豪华 SUV 销量增长 25.2%,降幅最大的是自主品牌的多用途汽车 (MPV),降幅达到 23.3%。

今年以来的个税减税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民收入,但中金公司固定收益分析师陈健恒提醒, 7 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 5.3% 的高点,个税征收方式改革使得下半年居民缴税额将逐月增加,加之信用卡授信政策继续收紧,P2P 仍在持续爆雷,居民部门现金流增长减速,或将持续抑制消费增长

瑞银调查瑞银 Evidence Lab 显示,未来 12 个月,计划增加消费支出的农村户口居民、三四线城市居民占比只有 11% 和 15%,大幅低于一二线城市的 23%,主要原因是三四线城市、农村户口居民以及低收入受访者对未来的预期明显不及一二线城市、城市户口居民以及中高收入受访者。

从中长期看, 按李迅雷的测算,中国尚有 10 亿人口没有坐过飞机,5 亿人没有坐上马桶,反映了国内潜在的消费需求还非常大

鉴于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近期提出「中等收入群体倍增战略」,即将中等收入群体从目前的 4 亿人增长到 8 亿–9 亿人,占到总人口的 60% 以上。

在他看来,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人均收入保持一定增速,更为重要的是收入差距要逐步缩小。与此相关的改革和政策调整要体现两个特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更强的普惠性和包容性。

他强调,收入差距仍然很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部分人的人力资本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儿童营养、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就业以及横向和纵向流动机会等方面,都面临机会不均等。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加快城乡之间人员、土地、资金等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加快农民工进入和融入城市的进程,为其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改善其医疗、教育、文化等条件,重点提高年轻一代人力资本,在就业、升学、晋升方面给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姜超则认为,中国即将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未来两大主导产业将是服务业和科技产业。中国服务业存在大量垄断和管制,应该对外资和民资放开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准入,增加人力资本收入。与此同时,继续减税降费,充实社保基金,增加居民的转移支付收入。

「补贴居民部门,至少有三种路径。」李迅雷认为,一是通过消费补贴或调整消费税税率等方式,鼓励扩大重点领域消费,扩大服务业消费空间;二是扩大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的比例,让中低收入阶层减少消费的后顾之忧;三要减少对企业补贴、增加对中低收入居民补贴幅度的方式,优化政府部门的财政支出结构,扩大对居民部门财政支出的比重。

No More.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