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演进

2019-09-30 原文 #Nei.st 的其它文章

《交易人》新颖又生动,但回避了一些难题

上世纪 70 年代,哈佛商学院有一门投资学课程被戏称为「正午的黑暗」(Darkness at noon),因为它被安排在午餐时间,还是在地下室里讲授,听课的人寥寥无几。到了 90 年代中期,金融学的课堂上挤满了立志成为「宇宙之王」的学生。这是尼古拉斯·莱曼 (Nicholas Lemann) 在他讲述美国企业界的野心之作中刻画出的一幅生动的对比图。本书呈现了大量这样富揭示性的历史片段。

莱曼将美国的现代商业史分为三个阶段。大约从 20 世纪 30 年代到 70 年代是「体制人」(Institution Man) 这个大体上良性的时代。大企业占主导地位,控制这些企业的技术官僚大多采纳了「公司福利国家」的元素,提供工作保障、养老金和医疗等。从 70 年代往后开始了「交易人」( Transaction Man) 这个恶性时代。金融管制放松,企业所有者更加独断,大公司解体,主管们变得更漠视社会责任。21 世纪的头十年开启了由科技公司领导的「网络人」( Network Man) 时代——科技公司试图通过拥有数百万联网用户的平台来推翻旧秩序。本书指出,第三个阶段是否较之前进步了,还不好说。

在这个简单的构架之上,莱曼构筑了大量有关个人和机构的叙事。有三个人绕不过去,分别代表了三个不同阶段:出生于 1895 年、希望利用大企业来实现社会目标的思想家阿道夫·伯利 (Adolf Berle);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宣扬激进的股东价值学说的经济学家迈克尔·詹森 (Michael Jensen);以及领英的联合创始人、硅谷大佬雷德·霍夫曼 (Reid Hoffman)。作者还追溯了通用汽车和摩根士丹利两家公司的发展历程。这似乎还不够,他又跟踪了芝加哥南区 (South Side) 一个工人阶层居住区数十年来的变迁。

作者 (也是《纽约客》的撰稿人) 游刃有余地运用了复杂的叙事技巧。书中不乏炫目的段落。在序言中,他尖锐地讽刺了当今的精英阶层,说他们中的典型人物「对政治和地方性事务心存怀疑;他的视角是全球性的,依据他所认为的普适原则」。他嘲讽克林顿政府与银行家打得火热。他从云烟往事中挖掘出珍宝。20 世纪中期,通用汽车的老板、独断专行的阿尔弗雷德·斯隆 (Alfred Sloan) 拥有一列配备了办公室和若干卧室的单节火车,载着他到全国各地会见汽车经销商。霍夫曼出现在加州一家寿司店里,与麦肯锡的一位顾问来了一段言之无物的闲聊,后者宣称「人工智能有非零的几率比人类聪明」。

然而,尽管有这么多亮点,这本书存在两大缺陷。其一是隐隐显现的身份危机:拿不准自己究竟该是一篇关于美国如何走进地狱的辩文,还是一部立足于经验主义的更中规中矩的历史。结果,读者往往会有一种没有看到全貌的不安。书中几乎没有提到全球化。莱曼从未做出判断:在 AT&T 和 IBM 等巨头的辉煌岁月里,受益的究竟是大多数员工,还是只有少数精英员工和他们被宠坏了的、有时不道德的主子们。鉴于他对这些大企业的整个群体做出了普遍正面的描写,这是一个严重的疏漏。他描写了次贷危机,却没能分析房利美和房地美的问题,想来是因为这两家抵押贷款巨头不巧都是由政府支持的。莱曼对通用汽车在 2009 年获得政府纾困感到愤怒,却未提及其效率低下和管理不善。

第二个缺陷是,《交易人》没有为经济如何运行并创造繁荣提供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框架。尽管从没有明说,本书的主要思维模式似乎是以生产者为主导,即工人制造产品,收益由劳资双方分享。消费者事后才被想起。创造性破坏一定程度上通过淘汰过时的产业、将资源重新配置到新产业来提高长期生活水平,它的这种角色被淡化了。

结果就是那些难以回答的问题被回避了。为了保全成千上万的工作岗位,应该保护那些置数千万消费者利益于不顾,生产劣质产品的效率低下的公司吗?全球化是否意味着必须由政府来承担社会责任?因为如果责任落在企业身上,它们会发现要付出的成本太高而无法与外国企业竞争。为什么许多坚持社团主义的欧洲国家经济表现如此惨淡?读这本书,看它那生动的全景就好了,不要在意它论证的逻辑。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

#Nei.st 的其它文章

--最新- -最早--
  • 双喜
  • 回春琼浆
  • 中国大陆民众是一种怎样的政治动物?
  • 金属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