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毒品较量

2019-10-16 原文 #Nei.st 的其它文章

新型化学合成毒品的出现比进入管制目录还快,并互联网化、国际化,给禁毒带来新挑战

近年来,一种吸食之后让人亢奋异常的粉末状物质,在山西省长治市一带悄然兴起;由类似物质构成的「丧尸药」,在海外让吸食者以行尸走肉般的面目出现……甲卡西酮等「新精神活性物质」,正式进入国际禁毒机关的打击视野。

公安部在一次新闻通气会上透露,目前全球的新精神活性物质,「相当一部分在中国生产」。中国成为此类被称为「第三代毒品」的系列新型合成毒品国际制造与流通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一些掌握一定化学知识的制毒者,通过改变化学配方,生产调制出与被管制毒品功效相近的「替代品」,再以线上交易、包裹邮寄等形式运往海外。制毒与禁毒开始了新一轮较量。

「绝命毒师」的实验室

2014 年 11 月底,武汉某高校副教授张某,打算向国外投递两个包裹。然而这两个包裹并没有通过武汉海关的例行监测。

「当时这两个包裹上,并没有写明内含什么东西。我们通过 X 光机扫描,发现里面是规则的晶体,疑似化学品。」武汉海关的工作人员遂对包裹进行第二道邮检程序,即拆包检验。在提取样品进行毒品试纸检验后,结果显示其呈现「冰毒阳性反应」。

「但它既不是海洛因等传统毒品,也不是冰毒这一类的合成毒品,我们一时无法判断这到底是什么东西。」武汉海关缉毒民警向财新记者讲述。随后的几个月里,武汉海关又连续截获了 8 起邮寄类似可疑白色粉末的包裹。

武汉海关通过湖北省公安厅,将这些神秘的化学品移交公安部国家毒品实验室请求鉴定。经检测,包裹内的东西名叫「3,4-亚甲二氧基乙卡西酮」,是市面出现的新型毒品「甲卡西酮」类的变种,2014 年 1 月 1 日已经被列入国家一类管制精神药品名录。

甲卡西酮,属于传说中的「丧尸药」,是一种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高效精神类药物,可致幻。 据媒体报道,2012 年 5 月 26 日,美国迈阿密男子鲁迪·尤金突然对一名路人发动袭击,将其面部大部分咬下,后被赶来的警察击毙。警方怀疑其事前摄入了致幻药物,这类药物便有了「丧尸药」之名。

2015 年 5 月,一则《「丧尸药」现身哈尔滨》的新闻引起了国内民众对「丧尸药」的关注。新闻报道称:「哈尔滨市禁毒支队缴获新型毒品甲卡西酮 7000 克、冰毒 (甲基苯丙胺) 300 克,收缴作案车辆两台,彻底斩断了一个山西长治到黑龙江哈尔滨的运毒通道。」

在武汉海关处,疑似「丧尸药」的出现,引起了有关部门的警惕。虽然邮包上的联系人信息皆为虚构,武汉海关还是通过邮件渠道倒查的方式,逐步追查到一家名叫「武汉凯门」的化学品制作公司。

2015 年 6 月 17 日深夜,武汉海关联手武汉公安,突击进入该公司位于武汉市江夏区的一座仓库,中国版「绝命毒师」张某的制毒工厂就此曝光。

「它给人的第一感觉,就像一个很大的化学实验室一样,摆放着各种大型的反应器皿。我们到达的时候,它们还在运转、生产。」参与抓捕行动的武汉海关人员向财新记者描述,整个厂区被严格细分为若干特定区域,分别屯放和制造各色原料、助剂等,「在一个房间里做出这一步骤的成果后,再到下一房间进行下一步,跟化学实验室一样。」

现场查获了大量化学品。「光蹲在地上提取厂区堆放的袋装化学品,我们就花了两天时间。」武汉海关工作人员表示,当晚现场查获有现货 6 公斤,其中就有 10 种属于当时已被列管的禁药,可以定罪。现场还有更多当时尚未被列入明令禁止范围的「变种毒品」 3,4-亚甲二氧基乙卡西酮,那是制毒者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而自行研发的替代品。甲卡西酮被列管后,制毒者转而制造乙卡西酮。

武汉海关的工作人员称, 制毒者推出替代产品的初衷,是为了规避法律风险,在管制目录更新不够快的情况下,打法律的擦边球。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