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世民的教训

2019-10-29 原文 #Nei.st 的其它文章

如何让功业长存

在费城长大的苏世民曾经做过一份兼职,在他父亲的 「施瓦茨曼窗帘和日用织品店」里卖手帕给老妇人。他讨厌这份活计。他当时最大的安慰是想象这家店能像西尔斯百货一样在战后的美国扩张。但他父亲对此没有兴趣——有栋房子、两辆车、一些钱,他就很满足了。他不是那种企业家。在回忆录《追求卓越的教训》(What It Takes) 一书的开头,苏世民讲述了这番往事。后来他与人共同创立了全球最大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黑石 (Blackstone),成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大神,身家 180 亿美元。在他的记述中少有凡夫俗子出场,父亲是其中一个——但也很快就翻篇了。

苏世民在书中没留多少笔墨给小人物。其他金融家为老板和工人之间的贫富差距忧心。他没有。上个月,在美国商业圆桌会议上,他是少有的没有签署声明呼吁终结股东主导的资本主义模式的高管。他的私人生活似乎总是充斥着奢华的派对和迷人的闲谈。书中的致谢部分长达 14 页,看似轻描淡写地提到了五位美国总统、四位法国总统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不过苏世民避免在生活中的小兵上浪费时间是有原因的。这本书立志更高远。很多人读它是想知道如何成为「宇宙之王」。潜台词是如何让功业长存:这似乎是 72 岁的他拼了命也要完成的一项任务。这意味着他得捐出大部分财产,让苏世民的名字像洛克菲勒那样铭刻在图书馆、大学和奖学金项目上。这还意味着创立一家比他的生命更长久的公司,就像摩根大通比约翰·皮尔庞特 (John Pierpont) 更长久一样。其实苏世民的 25 条「工作和生活准则」可以归结为一条:如何创造一种经久不衰的企业文化。

与野蛮人的声名相反,金融界并非不讲究文化。是的,苏世民曾经工作过的雷曼兄弟的员工以不在人背后捅刀子闻名——他们会径直走上前去,从正面捅人。与此类似,黑石有时也被刻画成一个撮合交易的战争机器,苏世民则是一位无情的元帅,而非对办企业的宗旨怀揣什么难以衡量的虔诚。但他觉得自己的公司确有其追求:为包括养老基金在内的投资者创造可观的利润,同时由黑石投资的一众公司提供 50 万个就业岗位。

透过黑石的盔甲,它的价值主张清晰可见。苏世民这本书的主线尤其是三种价值的相互作用:冷酷无情的野心、出人意料的谦逊、强烈的忠诚。这也是他的公司的核心。

先说野心。黑石浸淫在毫不掩饰的精英主义之中。苏世民毫不讳言自己想比其他人做得更大。1985 年,他用 40 万美元与人共同创立了黑石后,开始努力从投资者那里筹集比在它之前任何一只新贵基金都大的数额。如今这家公司管理着 5450 亿美元的资产,今年还筹集到了全球有史以来最大的私募股权和房地产基金。当他在 2007 年启动黑石的 IPO 时,他希望它成为第一家上市的私募股权公司。尽管被一家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以很小的优势抢了先,但黑石仍创下了华尔街里程碑式的上市记录之一。今年,它放弃了合伙制结构而转为公司制,令其市值升至六百多亿美元,与贝莱德 (BlackRock) 相差不远。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贝莱德从黑石分拆出来,凭借自身实力成为一家巨擘,也是苏世民尊敬的对手。在招人时,他的目标只是「几十」。正如他所说,「你有两种选择:要么经营一家没有前途的中等企业,要么清除掉那些庸才。」他把慈善事业着重放在培养未来的精英身上,例如把美国学者派到中国。

这种力争上游的态度又被令人惊讶的谦逊所平衡。黑石很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有几次是苏世民自己犯下的。最痛苦的一次发生在 1989 年,当时他不顾更有经验的同事反对,支持一位新员工在钢铁公司 Edgcomb 上下注。结果大错特错。自那以后,他规定投资决策必须始终由集体做出。公司会议气氛活跃,与会者竞相在对方的点子上挑刺,反映出黑石对野心的珍视。但关注下行风险而非上行潜力让公司更加谨慎。2007 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夕,黑石斥资 390 亿美元收购了房地产信托公司 Equity Office Properties。为了使巨大的风险降为可控风险,它在一天之内溢价转手了一部分,收回了所付金额的一半多。

第三个价值观是忠诚。金融危机期间黑石股价暴跌时,苏世民听取了董事会成员敦促他维持股息的意见,以免让押重注于黑石 IPO 的中国主权财富基金难堪。就像在贝尔斯登 (Bear Stearns) 陷入困境时,他对该公司老板吉米·凯恩 (Jimmy Cayne) 所说的那样:「有些时候你就是得站出来,有所担当,开张支票。」换句话说,你得弥补那些把钱交付给你的人,以此维护你的声誉。凯恩没听进去。

血汗股权

这本书有缺憾,它的作者也一样。苏世民用诙谐的细节描述了自己早年的职业生涯:作为金融界的新手,「我一定是曼哈顿东区买止汗剂最多的人」。说到底,他主要还是在吹嘘。黑石并不像他说的那么谨慎。在金融危机期间,黑石以 260 亿美元收购连锁酒店希尔顿,虽然大赚了一笔,但在当时却是鲁莽至极。他掩饰了华尔街和华盛顿之间的勾连。尽管如此,他对资本主义充满活力的最佳状态的辩护令人耳目一新。如果黑石对活力和诚信的结合能够得上这样的典范,苏世民的公司就配得上长存。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