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控车选择题

2019-11-04 原文 #Nei.st 的其它文章

是继续「限」字当头,还是适度放松?

在北京买车「一牌难求」,不少人另辟蹊径。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称,约有 70 多万辆外地牌汽车,通过办理「进京证」,长期在京使用。数日后,这条路将被堵死。

根据加码后的限行政策,每辆外地牌汽车一年最多只能办理 12 次「进京证」,证件最长使用期限为 7 天。同时,外地车限行范围扩大至北京六环和通州全区。这意味着, 外地车一年最多只能在北京大部分市区内使用 84 天 。新政策将于 11 月 1 日正式实施。北京交通主管部门认为,此举堵住了汽车限购措施漏洞,而挤压外地车空间,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2011 年,北京开始实施汽车限购。当前每年额度为 10 万个。其中 4 万个是燃油车额度,由消费者通过摇号取得。其余 6 万个是新能源汽车指标,按申请先后顺序配置。 截至 2019 年 8 月,参与北京汽车指标摇号的个人已经超过 330 万。

当前汽车市场下行,不仅拖累汽车行业,也影响宏观经济消费增速。希望北京解除或放松限购的呼声不绝于耳。

「汽车销量连跌 15 个月,而最有购买力的市场却被人为限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等多个城市实施汽车限购。师建华认为,不需要额外政策刺激,只要解除不合理的消费限制,汽车销量就能恢复增长。

2019 年 4 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一份提振消费文件的征求意见稿,要求实施汽车限购的城市取消相应措施。5 月底,广州和深圳率先响应,两年合计增加 18 万个新车指标。北京对此态度消极。6 月,文件正式发布,国家发改委仅要求取消新能源汽车限购。

只有北京针对新能源汽车设定了牌照数量限制。现实情况是,北京汽车管控措施不断加码。 除了「限外」,北京还在酝酿其他措施,既要控制总量,又要降低汽车使用强度。

北京希望通过控制汽车数量和结构,达到治堵和治污双重目的。 一名接近市政府的人士称,可能采取的手段包括设置拥堵区和低排放区、向燃油车征收排污费等。

北京地位特殊、情况复杂。历史上,汽车按尾号限行和摇号政策都引发其他城市效仿。「政策只要在北京适用,其他城市就没问题,因为北京能考虑的因素全都考虑到了。」前述接近北京市政府的人士说。

是继续「限」字当头,还是适度放松?北京的一举一动都在外界密切观察中。

汽车总量「天花板」

北京一度是中国新车销量最大的城市。 2000 年至 2010 年间,超过 300 万辆汽车驶上北京街头。同期,中国汽车年销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城市汽车数量迅猛增长,社会副作用让政府措手不及。2010 年,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净增 79 万辆,为历年来最高。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0 年北京日均拥堵时间比 2009 年增加 55 分钟。2010 年 12 月,北京工作日晚高峰常发拥堵路段多达 1134 条。首都成了「首堵」。

此前,北京已采取限行措施。2008 年奥运会结束后,北京开始按汽车尾号限行,车辆平均每五个工作日停驶一天。后来,部分家庭增购第二辆车规避限行,政策作用逐步消解。2011 年,北京开始实施汽车限购。消费者购车须达到门槛条件,通过摇号取得指标。当时北京每年新增指标数量 24 万个,2014 年缩减为 15 万个,2018 年进一步降至 10 万个。

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统计,北京新车增速从 2010 年的 24.3% 降至 2017 年的 2.2%。「刹车」踩得又急又狠,但惯性依然很大。一名北京市政策制定部门人士告诉财新记者,起初北京对汽车保有量设置 600 万辆上限。2010 年北京汽车保有量为 480.9 万辆,近年北京不断削减新车指标,天花板还是被突破了。2018 年底,北京汽车保有量达 608 万辆。

2019 年,北京重新设定目标,希望将汽车保有量控制在 620 万辆,2020 年为 630 万辆。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称,北京中长期计划是保持 700 万辆红线不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16 年–2035 年)》没有明文提及上述数字,但规划要求将综合交通承载能力作为城市发展的约束条件,采取控拥有、限使用、差别化原则,分区制定拥车、用车管理策略,从源头调控汽车出行需求。

规划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到 2020 年汽车出行比例和车均出行强度降幅力争达到 10% 到 15%,到 2035 年降幅不小于 30%。

过去数年,北京在治堵方面步履蹒跚。历年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10 年北京交通拥堵系数为 6.14,进入中度拥堵区间。2018 年这一系数降至 5.5,为轻度拥堵。

前述知情人士认为,北京很难放松汽车限购,新能源汽车也不例外。「新能源汽车一样占用道路资源。北京采取这么严厉的措施才取得一点进展,倒退回去是不可接受的。」这名人士说。

<div "="" class="aspectRatioPlaceholder">
</div>

走向全面电动化?

PM2.5 浓度备受北京市民关注。 政府控制汽车总量,还隐含治理空气污染诉求。

北京计划到 2030 年将 PM2.5 浓度控制在每立方米 35 微克,2018 年这一数值是 51 微克。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吴烨告诉财新记者,从绝对数值看,51 微克距离 35 微克差距不大,但实现起来困难重重。能够快速见效的方法都已经用尽,今后要「1 微克 1 微克地抠」。

一名北京市政策制定部门人士称,PM2.5 主要有四大来源,分别是工业污染、工地扬尘、机动车和外地输入。当前北京重污染企业已经全部外迁,房地产开发亦受限制,本地能够控制的污染源只剩机动车。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数据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对 PM2.5 贡献度超过 40%。

为了减少 PM2.5,北京希望进一步调整汽车保有量结构。上述政策制定部门人士介绍,淘汰黄标车和国一、国二排放车型后,北京市已完成约 180 万辆老旧机动车更换。下一步便是提升新能源汽车占比。

北京已经开始分批将出租车更换为电动车,今后进入城区的物流车也须是电动车。小汽车方面,知情人士透露,2021 年左右,北京每年新增购车指标将全部变为新能源。存量小汽车替换也进入决策部门视野。

「北京汽车保有量这么高,新能源汽车占比不断增加,能够稳定持续为降低 PM2.5 提供支持。」吴烨说。

10 月 8 日,吴烨团队在《自然》杂志子刊发表一篇论文指出,如果到 2030 年乘用车电动化比例达到 27%,其他公共车队电动化比例更高,中国三大城市群 PM2.5 年均人口加权浓度可削减 0.5 微克。三大城市群即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

提升新能源汽车比例有多种手段,最有力的是直接禁售燃油车。中国政府已于 2017 年 9 月宣布,启动禁售燃油车时间表研究。当前普遍共识是,禁燃无法「一刀切」,只能分领域、分行业、分地区逐步推进。

2019 年 5 月,智库机构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发布《中国传统燃油汽车退出时间表研究》。该报告划分了传统燃油车退出区域层级,北京、上海、深圳和雄安位列第一梯队。报告提出,第一梯队城市可优先在公交、出租、物流车等领域实现电动化,私家车禁售时间最迟为 2030 年。

北京交通研究部门依据治污和减排目标达成时间测算了三种场景。最激进情况下,北京需要在 2022 年出台禁售燃油车政策。其他两种场景,禁燃时间分别是 2028 年和 2036 年。

限制挑战重重

现实情况远比理想模型复杂。交通政策需要考量的因素,不止拥堵和空气污染两项。

北京汽车限购政策正承受巨大压力。汽车零部件公司博世预测,2019 年中国汽车销量将同比下跌 9%,2020 年亦不乐观。国家主管部门连续出台政策,希望提振汽车消费。

一名在京工作的年轻人告诉财新记者,他平时出行主要靠共享汽车和网约车,虽然基本能满足需求,但他仍然希望购买一辆自己的汽车。

摇号中签率屡创新低,北京从 2013 年开始实施阶梯摇号方案,但配额仍然是杯水车薪。 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称,「以家庭为单位摇号」和「以停车位为条件摇号」等更加精细化的方案已在研究之中。

如何盘活现有车牌资源也是争议点之一。2019 年北京市「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丽华建议,构建车牌流通市场,允许个人拍卖号牌,二手车可带牌交易。

这些措施只是在现有池子内腾挪。一名北京市政策制定人士认为,限制性政策应当是暂时的,不能遇到问题就「一限了之」。

禁售燃油车面临的挑战更多。上述人士称,北京目前有 500 多万辆燃油私家车,按一辆车对应一个家庭计算,禁燃会影响约 1500 万人的日常生活,「制定政策不可能不谨慎」。

该人士透露,政府不会采取强制性措施,而是希望新能源汽车能够吸引消费者主动购买更换,政府再适时推出引导措施加以辅助,例如减免新能源汽车停车费。他认为,新能源汽车相对燃油车没有足够竞争力,是当前主要问题。

由于电动车成本较高,中国政府自 2010 年起提供财政补贴。 在补贴加持下,2015 年,中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最大市场

2019 年 6 月 25 日,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约五成。7 月至 9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连跌三个月。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此前将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从年初 160 万辆调低至 150 万辆。10 月 14 日,师建华称,150 万辆目标也很难达成。

中国新能源汽车以纯电动为主要技术路线,这亦对基础设施提出要求。北京政策研究部门评估认为,2017 年前建设的小区中,有 10% 不具备增加用电设备的潜能。如需增加充电桩,这些小区必须进行改造,且改造恐迟至 2035 年才能完成。

另一种可能

北京交通研究院提供的 2015 年对比数据显示,日本东京都市圈总面积约为 1.35 万平方公里,汽车保有量为 1586 万辆,平均千人保有量达 449 辆;北京市总面积为 1.6 万平方公里,汽车保有量为 562 万辆,平均千人保有量为 258.7 辆。

北京面积更大,汽车保有量仅为东京的三分之一,但东京交通情况远优于北京。这一对比旨在指出另一种思路,即像东京那样,限制汽车使用,而非限制购买。

日本东京采取了多种措施降低汽车使用强度,例如建设发达的轨道交通网,在市中心地区收取高额停车费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曾在 2014 年公布一组数据,东京汽车年均行驶里程约为 7000 公里,北京则高达 1.4 万公里。2019 年北京交通发展报告显示,2018 年汽车年均行驶里程达 1.2 万公里。

北京交通研究院认为,如果北京采取东京路线,将管控重点从限购转移至限制使用,机动车保有量上限可从当前的 700 万辆调高至 1035 万辆。

英国伦敦曾是著名的「雾都」,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都很突出。 2004 年,伦敦设置中心交通拥堵区域,规定进入该区域的车辆须缴纳拥堵费。2008 年,伦敦又设置低排放区,其范围大于中心交通拥堵区,尾气不达标的大型车辆进入该区域也须缴纳费用。

2019 年 4 月,伦敦进一步设置「超低排放区」其范围与中心交通拥堵区重合,将小汽车纳入限制范围,尾气不达标的小汽车须缴纳罚款。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马祖琦在《大伦敦低排放区政策述评》中指出,中心交通拥堵收费政策目标是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低排放区政策则侧重改善伦敦全城空气质量。从实际效果来看,二者互相关联交叉。中心城区收费会抑制汽车流量,从而减少尾气排放;低排放区政策针对高污染车辆收费,也会减少汽车流量,缓解交通拥堵。

马祖琦认为,伦敦的策略值得中国城市借鉴。

6 月 6 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促消费文件也强调,已经实施汽车限购的地方政府应加快由限制购买转向引导使用,同时可划定拥堵区域,对于拥堵区域以外的地区原则上不予限购。

此前,针对收取拥堵费,北京也曾进行讨论。早在 2010 年,时任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就曾提出,除了提高中心城区停车费,还需研究征收拥堵费。这一建议旋即引发公众争议。

部分人认为,收取拥堵费实际上是给予富人特权,谁能够支付更高的成本,谁就拥有路权。北京市交通委与世界资源研究所合作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加重工薪阶层私家车主负担,是反对征收拥堵费最主要的原因。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交通项目研究员王颖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具体政策可兼顾公平,例如制定包括出租车在内的豁免车辆范围,登记在收费区内的私家车享受「打折」政策。

知情人士透露,这些政策都在北京的储备工具包中。政府决策受很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又都在动态变化,很难判断决策时哪个因素占主要地位。「有时候很死板,有时候又很灵活。」这名人士说。

No More.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