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银行陷入坏帐风暴

2019-11-20 原文 #Nei.st 的其它文章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印度银行的不良贷款相对于贷款总额的比例是最高的

Account holders line up at a troubled co-op branch bank.

Photograph by Satish Bate/Hindustan Times/Getty Images

印度政府过去三年向陷入困境的银行注资 370 亿美元,合并一些银行,印度央行还让十多家公司脱离了债务违约的大亨掌控。然而,清理金融系统一直以来就像打地鼠。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印度银行的不良贷款相对于贷款总额的比例是最高的,约为 9%。

如今标普全球评级 (S&P Global Ratings) 警告称,该国的银行有可能被卷入金融系统中监管程度较低的影子银行领域的危机。影子银行公司发放贷款,但通常不接受储户的存款,其资金来自互惠基金和常规银行。2018 年底,一家主要的影子银行 Infrastructure Leasing & Financial Services Ltd. 几乎倒闭,之后其他机构获得资金更加困难,不得不收缩自身的放贷活动。

影子银行放贷的对象十分宽泛,从消费者、房地产开发商到制造商不一而足,因此影子银行领域受挫的影响波及整个经济。汽车销售出现创纪录的大跌,住宅建设项目陷入停滞。消费大幅缩水导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 (GDP) 增速减缓至 5%,而 2018 年初的增速为 8.1%,傲视全球。印度央行已经大幅降息,试图刺激放贷。

但仅仅是低利率或许还不够。「这是典型的信心危机,」Jefferies India 驻孟买的分析师卡尔法 (Nilanjan Karfa) 和托什尼瓦尔 (Harshit Toshniwal) 不久前写道,「我们正接近一种情况,即印度央行作为最终贷款人,需要采取更果断的行动尝试恢复信心。」换句话说,印度的银行和借款人都需要得到资金不会枯竭的保证。

这个坏帐深渊的源头,要追溯到清理此前坏帐危机时采取的行动。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不久,钢铁、电力、纺织和建筑行业的公司开始出现银行贷款违约。商业银行收缩业务以修补自己的资产负债表,给影子银行留出了空间。高风险贷款间接出现在一些银行的帐面上,例如,一些机构或许避免向房地产开发商发放贷款,然而却可能向影子银行放贷,而后者针对的还是同样的借款人。丘格 (Geeta Chugh) 领导的标普团队在 10 月 22 日写道:「由于对财务况较弱势的公司的敞口过大,银行的信用状况可能急剧恶化。」

除了影子银行以外,印度金融系统的其他领域也潜藏问题。Punjab & Maharashtra Co-operative Bank Ltd. 的贷款在银行系统中只占了较小的比例,但 9 月份该行引发市场震动,原因是其披露曾经放贷给一家陷入困境的开发商。该行董事总经理给印度央行的一封信中说,该行利用「虚假帐户」和其他手段向监管机构隐瞒了贷款。此人之后被解雇。

在印度央行突然将从该行提款金额限制在 1000 卢比 (约 14 美元) 之后,公众得知了此事。由于公众的抗议,印度央行后来提高了提款限额,但仍不得不发布声明安抚公众,称银行系统「安全可靠」。接下来的几周,焦虑情绪蔓延到印度金融业的一些大型机构。包括状况良好的银行在内,有数家银行通过 Twitter 或报纸广告告知存款人,他们的资金是安全的。

为了避免影子银行出现更多违约,印度央行允许银行加大向公司放贷,提供了部份信用保证,还放宽了强制性的流动比率要求。IDFC AssetManagement 行政总裁卡普尔 (Vishal Kapoor) 说,他希望看到更多的政府支持,这可能会来自通过更多的资金注入以巩固国有银行。他说,让国有银行「资本更充足并加强放贷,将有助于改善市场情绪,降低融资成本。」

S.P.Jain 管理与研究学院 (SP Jai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 Research) 的金融学教授纳拉扬 (Ananth Narayan) 在印度新闻电视频道的网站 CNBCTV18.com 的一个专栏中呼吁,想办法将问题资产隔离至一家独立公司。这家被隔离的公司、所谓的「坏帐银行」,将使得银行能够避免损失,继续前行。Bloomberg Opinion 撰稿人慕克吉 (Andy Mukherjee) 提出设立一间地产银行,从陷入困境的开发商手中收购地产项目,以便开发商偿还贷款。

无论采取何种解决方案,印度央行都需要谨慎行事,以免鼓励公司和银行继续制造不良贷款。虽然印度央行坚称,不会允许另一间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银行崩溃,但同时表示,其更倾向于市场导向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充当影子银行的最终贷款人。安本标准投资管理 (Aberdeen Standard Investments) 亚洲证券投资负责人 Kristy Fong 说:「政府和监管机构已经明确表示,他们不愿意在系统内累积道德上的风险。」然而在这个面临经济放缓并且急需就业机会的国家——每个月有 100 万人加入劳动力大军——要找到平衡点可能并非易事。


The New Economy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