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挑战:要做的太多
三大挑战:要做的太多
环境、教育和行政僵局威胁印度的未来
印度的基础设施嘎吱作响,医疗保健系统更是运转失灵。贫穷和不平等依然无处不在,如今经济又陷入挣扎。莫迪的待办事项有很多。但有三个议题,如果着手处理,会带来很大的改善。其一是环境。全球 15 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有 12 个在印度 (见图表),该国在全球 122 个国家的水质指数中排名第 120。其二是教育。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首次迁入城市,让他们获得培训并在印度 21 世纪的经济中找到工作至关重要。第三个问题是行政管理。自英国统治时期以来,印度政府的基本结构没有变化,人员不足、部署不均、能力低下而疲于应付。
先说环境。前人若穿越来此,几乎不可能认得出印度北部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的平原。大量的灌溉工程、机械化耕作和杂交种子带来了一望无际的绿色原野,使曾经饥肠辘辘的印度变成了谷物的一大出口国。但是现在,访客甚至可能都看不到平原了。每年农民燃烧稻梗都会生成浓重的季节性烟雾。它与柴油机废气、燃煤发电厂的烟气及其他有害气体混合成了一杯毒鸡尾酒,席卷了从巴基斯坦的拉合尔到孟加拉国的达卡的整个印度北部平原,有约八亿人口居住在那里。污浊的空气可能导致每年多达 120 万人过早死亡,并使平均寿命缩短四年。
这有部分是因为不断变化的农业技术而导致。机械收割机留下的稻梗更长,无法犁进地里,只能焚烧。「你指望我们怎么做?」在德里以北 100 公里的小镇卡纳尔附近,一位戴头巾的农民耸耸肩说。但印度大部分的空气污染无非是进步的代价。西方国家已经经历过,它们的民主进程迫使它们做出改变。中国也正在经历这一挑战,但一党制国家可以对污染者挥舞大棒。印度陷于两者之间,其民主制度不足以迫使环境政策做出改变。
从纸面上看,印度有强有力的法律和体制来保护环境,包括一个强大的国家绿色法庭帮助加强执法。莫迪的政府已采取了一些重大步骤,颁布了更严格的车辆排放标准,并实现了一些宏伟的太阳能目标。它正在公共讯息和新设备上花费 1.5 亿美元来劝阻农民烧田,并关闭了一些城市燃煤电站。印度人并非受累于蓄意制定的政策,而是因为系统性地未能考虑并解决进步带来的丑陋的副作用。在促成《巴黎协定》的气候变化谈判中,印度外交官辩称因为跟随发达经济体的道路而受惩罚是不公平的,结果赢得了相对宽松的承诺。
印度的承诺之一是到 2030 年太阳能发电将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 36%,这令人赞叹。但据政府自己预测,它将仅占实际发电量的 23%。燃煤发电的份额预计将从 74% 下降到 50%,但是由于发电总量将增长,这仍然意味着要建更多的燃煤发电厂。这些发电厂抽取了宝贵的淡水并喷出温室气体。尽管世界上大部分国家 (包括中国在内)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都有所放缓甚至下降,但自 2005 年以来,印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增长了一倍。
至于水,对喜怒无常的季风近乎完全的依赖并没有让印度人谨慎地使用它。大约 70% 的地表水据信受到了污染,而从 20 米深的管井中抽水已严重降低了地下水位。印度农民使用的地下水超过美国和中国的总和。他们生产一公斤大米要抽取多达 6000 升水,而中国仅为 600 升。这是因为 50 年来印度政府一直在补贴农业。灌溉用水是免费的,种子、柴油、电力和化肥全部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结果是,印度现在有一座 7000 万吨的谷物山和 1500 万吨的糖山。它是全球最大的虚拟水出口国,每年通过出口的大米、纺织品和其他商品输出相当于近 1000 亿立方米的水。
缺乏清洁用水每年估计导致 20 万印度人死亡,数百万人患病。曾经怡人的河流,如德里的亚穆纳河和孟买的密斯河,如今都缺乏氧气,且因污水而变黑。班加罗尔郊区的湖泊现在经常起火或喷发出大堆有毒的泡沫。在污染、过度使用和全球变暖 (似乎使季风变得更加反复无常,而充足程度略有下降) 的夹击下,印度正迅速滑向水危机。
然而政策变化缓慢又零碎。政府宁愿兴建庞大而招摇的大坝和运河,而不愿投资于城市排污网络或执行排放法规。莫迪在他的第一个任期里建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 1 亿个厕所,许多因缺水而闲置。他的政府现在计划实施一项全国措施来将自来水引入每个家庭——如果成功的话将是一项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举措。但是,由于忌惮农村选民,它没有确立适当的价格结构来反映水不断上涨的价值。
只有当它建立这样的价格结构时,才有可能实现中国最近经历的那种决定性的城市化转变。三分之二的印度人仍生活在农村地区,而中国人只有 41%。较低的城市化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农民的补贴使小农户能够维持简单的营生。由此造成的盈利能力不足才是印度农村困境的真正根源,而不仅仅是干旱、洪水或政府的忽视。
随着越来越多的印度人成为城市居民,他们需要的一样东西就是更好的教育。尽管一些邦 (喀拉拉邦的形势最好) 正在接近全民识字,其他邦却远远落后。尽管官方号称的 75% 识字率听起来还算不错,更详细的调查引发了质疑。非政府组织 ASER 自 2005 年以来对乡村学校开展年度调查,其最近的报告显示出勤率不断提高,学校设施整体得到改善,学习水平在近期有所提高——虽然幅度不大但仍令人鼓舞。即便如此,全国只有一半五年级学生达到了二年级的阅读水平,不到三分之一能进行基础数学运算。在上完八年级的学生中,仍有约 27% 无法完成二年级阅读,而十年前这一比例为 15%。
这样的结果不仅表明印度的 150 万所学校总体上状况不佳,而且许多儿童未能掌握重要的技能,却仍可以升入高一个年级。麻烦不仅仅限于农村小学。招聘公司 Aspiring Minds 每年都要对数百万名技术行业的职位申请人进行测试。它在最新报告中总结称,印度只有 1.5% 的工程专业毕业生具备足够的技能在数据驱动的领域工作。更令人不安的是,自该公司 2010 年启动首次调查以来,这种「可雇用率」毫无改善。
人们很容易把如此糟糕的结果归因于政府在教育上的低支出。几十年来,这一比例一直徘徊在印度 GDP 的 4% 以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确保印度拥有受过训练的精英来管理国家,经费中不成比例的份额被投入高等教育。这样一来,印度许多顶尖的公立大学确实具有全球竞争力。弊端是普通公立学校没有。
经济学家卡尔提克·穆拉里达兰 (Karthik Muralidharan) 和阿比耶特·辛格 (Abhijeet Singh) 说,解决方案不仅是花更多的钱,而且是要改变印度教育的文化和结构。学校太过专注于让学生通过考试,而未能传授技能或价值观。老师们去教授落后学生的时间或动力都很有限。
德里的智库「政策研究中心」的亚米尼·艾亚尔 (Yamini Aiyar) 表示,问题始于教育机构的高层。她认为,整个系统的设计和激励都围绕着入学和基础设施,而非学习。对测量指标的关注可能反映了在如此多样化的条件下管理如此多的学校的困难之大。但除此之外,教师的缺勤率高达 18%,整个体系步履维艰也就不足为奇了。
让长期以来一直呼吁改革的教育专家们稍感宽慰的是,莫迪政府正在考虑一项承认存在危机的国家教育政策草案。它的主要建议是在基础阶段将注意力集中在识字和算术上,确保孩子们不再掉队。那将是个好的开始。
莫迪面临的第三个困难困扰了每一届印度政府:它的工具无法胜任。印度并没有臃肿的政府,这在大型发展中国家里几乎独一无二。它的官僚机构人手不足,负担过重。用智库卡内基 (Carnegie) 的米兰·瓦什纳夫 (Milan Vaishnav) 的话说,「印度是一个由 19 世纪的政府驱动的 21 世纪经济和外交实体。」
被大肆吹嘘的政府「钢铁核心」,即精英云集的印度行政服务局仅有 5000 名在任官员,其人数相对于总人口的比例和本文作者的曾祖父于 1889 年加入该局时相同。这比该局满编制时少 1500 人,加上政客习惯于让他们不断调岗,让问题更加雪上加霜。类似的人员配置不足,加上频繁调职的「大调动」,还有技能和职责之间的不匹配,困扰着从法院到学校再到警察局的每一个印度服务机构。
其结果不仅是服务差。多达 37% 的高级法院和 25% 的地区法院职位未能填补,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印度司法部门积压了超过 3000 万个案件。一项研究发现,如果最拥挤的法院的工作效率与最不拥挤的法院一样,印度的整体生产率将提高 5%,每年 GDP 增加约 1500 亿美元。考虑到印度在司法上的支出仅为 GDP 的 0.12%,聘请足够多的法官出庭似乎是一项有用的投资。
解放城市
如果说政府过于虚弱,那么它的体型也不对:中央和地方政府太瘦,而邦政府太胖。特别是大城市,既没有独立性也没有政治影响力来应对快速的城市化,更不用说为未来做规划了。一位从事城市研究的研究者说:「讽刺的是,印度在宪法上是联邦制,权力下放的程度却不及中国。」
孟买是最富有和人口最多的城市,它由管理周边的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非选举官僚管理,该邦的规模和人口与越南或德国相似。2200 万孟买人总算是要拥有一条地铁了。到目前为止,公共交通包括隆隆作响的国营巴士服务和英国统治时代建造的一条郊区铁路。这条由遥远的德里管理的铁路极其拥挤和危险,每年造成约 3000 名通勤者死亡。
放手让印度的城市管理自己的事务花费很少,但可以大大提高数百万人的生活质量。它没有发生的原因是政治上的。在马哈拉施特拉这样的邦,政党大佬们喜欢压榨城市地区来在乡村地区买选票。他们喜欢大型基础设施也胜过更日常的措施,例如把街道变得更整洁或更安全。如果印度要蓬勃发展,那么大多数印度人不久将居住的城市就得比现在运作得好得多。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